來源:麵包財經
2020年12月30日,河北翼辰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翼辰實業」或「公司」)創業板IPO已獲深交所受理。本次翼辰實業創業板若成功過會,將實現「A+H」兩地上市。
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5.75億元,同比增長約28%;實現歸母淨利潤1.27億元,同比增長約41%;鐵路扣件系統產品毛利率為43.6%,略高於可比上市公司均值。
目前國內高鐵扣件行業的主要參與者為7家規模較大的軌道扣件系統集成商,競爭格局較為穩定,但公司未來仍面臨技術授權風險。
「A+H」兩地上市 鐵路扣件系統產品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翼辰實業的主營業務為鐵路扣件系統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支持、藥芯焊絲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軌枕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鐵路扣件系統產品是向高速鐵路、普通鐵路、重載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軌道交通全領域客戶提供扣件系統產品。其中,鐵路扣件系統產品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張海軍持有公司14.3%的股份,實際控制人為張海軍家族,合計持股63.8%。2016年12月21日,公司首次公開發行H股票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為01596.HK。本次翼辰實業創業板若成功過會,將實現「A+H」兩地上市。本次發行前公司股權結構圖如下:
圖1:翼辰實業股權結構(截至2020年12月30日)
2017年-2020年上半年,公司鐵路扣件系統產品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86.42%、84.93%、78.17%和77.79%。其中,高鐵扣件系統佔比分別為56.37%、41.93%、41.2%和52.26%。目前公司主要的高速鐵路扣件系統產品包括彈條IV型扣件系統、彈條V型扣件系統、WJ-7型扣件系統及WJ-8型扣件系統。
圖2:翼辰實業高速鐵路扣件系統示例
信用減值損失減少致淨利潤增加
2019年,翼辰實業實現營收11.37億元,同比增長2.7%;實現歸母淨利潤1.94億元,同比增長18.93%。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5.75億元,同比增長約28%;實現歸母淨利潤1.27億元,同比增長約41%,主要原因是資產減值損失及信用減值損失計提的大幅度減少。
圖3:2017年-2019年翼辰實業營業收入及歸母淨利潤
2019年3月,翼辰實業以交易對價1.4億元收購邢臺炬能87.5%的股權。邢臺炬能的主營業務為鐵路軌枕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邢臺炬能在本次收購完成後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雙方在股權轉讓協議中約定了業績承諾條款:2019-2021年度,邢臺炬能經審計淨利潤不得低於1600萬元、1700萬元以及1800萬元。2019年,邢臺炬能實現淨利潤1577.84萬元,較業績承諾數低22.16萬元,因此翼辰實業在2019年度確認商譽減值損失1154.1萬元。根據中瑞世聯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商譽未出現進一步減值跡象,因此報告期內公司未計提資產減值損失。
2018年-2020年上半年,翼辰實業信用減值損失發生額分別為2864.25萬元、410.57萬元以及94.32萬元,逐年減少。
圖4:2017年-2020年上半年翼辰實業資產減值損失及信用減值損失
2020年上半年,公司綜合毛利率為38.26%,較2019年上升3.94個百分點;淨利率為22.31%,較2019年上升5.01個百分點。其中,鐵路扣件系統產品毛利率為43.6%,較2019年上升4.92個百分點,略高於可比上市公司均值。
圖5:2017年-2020年上半年可比上市公司鐵路扣件系統產品毛利率
高鐵扣件競爭格局較為穩定 技術授權風險尚存
目前國內高鐵扣件行業的主要參與者為7家規模較大的軌道扣件系統集成商。根據鐵科軌道招股書數據,2016年-2019年9月,七家供應商高鐵扣件招投標市場份額在12%-16%之間不等,競爭格局較為穩定。同期翼辰實業高鐵扣件招投標市場份額和重載扣件系統招投標市場份額分別為14.63%和10.25%。
圖6:2016年-2019年9月鐵路扣件招投標市場份額
高鐵和重載鐵路的扣件製造商需要獲得鐵科院鐵建所的技術授權,並按照其授權的設計圖紙及技術條件進行研發、生產,相關產品才能取得CRCC認證並參與高鐵和重載鐵路扣件產品的招投標。目前鐵科院集團鐵建所授權對象包括翼辰實業、鐵科軌道、安徽巢湖、晉億實業、中鐵隆昌和中原利達等六家企業。
圖7:同行業可比公司鐵路扣件系統產品及技術來源
2019年4月,鐵科院集團鐵建所與鐵科軌道之間就扣件領域業務邊界進行了明確的劃分,鐵建所不從事高速鐵路和重載鐵路扣件系統有關的產品設計、工藝開發、產品製造、材料配方等技術研發業務。本次業務邊界劃分之後,鐵科軌道自主開展與扣件相關的研發活動。未來,若鐵科軌道自主研發形成的相關技術是基於鐵建所現有授權技術的改進,在保證我國高鐵安全性和產品供應穩定性的前提下,鐵科軌道屆時將自主決定是否授權他人使用。若新產品的設計圖紙及技術條件未授權給發行人使用,則可能會對公司經營情況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