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一座窖,窖是一座山,來到這裡真的會醉。
巍巍蓮花山,悠悠丹泉水,淳淳壯鄉酒,廣西南丹就是這般迷人。
南丹縣因盛產丹砂而得名,今天不說丹砂,說酒。話說縣城城郊有家酒廠,叫丹泉酒廠,丹泉酒廠的後面有座山,叫蓮花山,山中有個天然的溶洞,酒廠從中作文章,投資3億元將溶洞拓寬改造,歷時十年建成了藏酒洞,由此整出了一個國家級4A級景區,實現了1+1≥2。
太概是為了對接景區,洞外的廠區建得也很漂亮,可謂工業旅遊的亮點。
沿著參觀線路走,首先看到的是個地球,這個圓球體建築裡用圖文展示了我國8大名酒,為了把自已生產的丹泉酒強行塞進去,所以列出了12大名酒,好在它把四特酒也划進了,所以富龍我對此並不感冒。
再往前有一個中國地圖造型的建築,用石頭堆砌而成。
故宮式的大門,濃濃的中國元素。
繼續往前是個酒甑造形的大房子,這相繼出現的三幢建築的設計,我給滿分,此幢房子裡曬的是釀酒的全過程。
遊客在此直觀地欣賞酒麴加工、釀酒、勾兌、儲藏的全過程,竹管中流出的是酒,我們都免費品嘗了一口。
喉嚨裡冒著煙,走出來剛好有個大噴泉,瞬間清涼了。這噴的是水還是酒呢。
重頭戲來了,藏酒洞長達幾公裡,依據喀斯特溶洞蜿蜒迂迴的特點,開鑿隧道把溶洞貫通為一體,高低空間處都放了酒罈,打造出了一個5萬噸的巨大的藏酒洞,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藏酒洞,被載入吉尼斯記錄。
洞口巨大,洞口上方刻著「洞天酒海」四個紅字,從洞口延伸進去的路面平整寬闊,可以容納兩輛大客車並排開進去。
進洞前要安檢,當然沒機場、地鐵那麼嚴,就是把身上的打火機、火柴拿出來放在託盤裡,畢竟酒精是可怕的炸彈。
當我們走進洞口的那一刻,就感受到了什麼叫冰火兩重天,從洞裡吹出來的冷風令你全身的毛孔秒關,讓人不禁打了個冷顫。
地面溼漉漉的,小心打滑。
一入洞,一股濃鬱的酒香便撲鼻而來,沁人心脾。這裡常年保持均衡的溫、溼度,所以洞中的酒香不易擴散,綿綿的酒香揮之不去,令人如痴如醉。
洞藏酒與喀斯特溶洞的混搭,讓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渾然天成,幻化出了酒佛迎賓、天成酒窖、金屋藏酒、飲中八仙、石窟酒佛、一線天、地下酒河、百福酒廊、酒海大觀、留香歲月、地酒天藏等景點,夠我們看半天。而木化石溶洞景觀「遠古森林」、「海枯石爛」、「延壽宮」等景點,更是獨一無二的旅遊資源。在這裡,我們沉醉於「洞天酒海」獨具匠心的景致,更親身感受了一番白酒文化氛圍,央視也曾進洞裡拍攝專題片。
「地下遠古森林」中保留著億萬年的木化石,經地質專家鑑定,木化石形成於3.5億年前,證明南丹從古至今氣候溫潤,森林廣袤。
「酒佛迎賓」,彌納佛後面全是酒。
洞中建高樓,大手筆啊,令人嘆為觀止,整棟樓金碧輝煌,土豪金的味道。
樓高8層,放的全是酒,樓板可好?
既為藏酒洞,豈能少得了酒仙,此為「飲中八仙」景觀。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估計古時八仙過海之時是醉著渡海的。
名酒之地,必有佳泉!一洞萬年,流淌著千年不息的酒河。拾階而上,奔騰歡嘯的地下河泉水似瀑布流下,氣勢如虹,這也是釀酒的水。
洞裡的小氣候很適合藏酒,能夠有助於白酒的老熟、醇化、產香、產脂和品質提升,瞧,所有的標籤都發黴了,年頭不小啊。
洞腹中巨大的「天下第一壇」霸氣震撼,這個壇能裝1900噸美酒,一旦打破了壇,相當於水庫的大壩垮了。
縱有太多的心事,
太多未完成的業績,
給你一壇酒,
一壇沒有酒杯的酒,
讓你溫暖了這個寒冬。
作為錦繡中華,長城乃是個標配。
倚在時光的巷口,看那灑落的一地嫵媚,是怎樣迷離了你的眼?往日的愛戀,是怎樣在這個醉倒的季節,伴著你的芳香。
一排一排整齊陳列的儲酒罈放眼望不到邊,景區提供有償藏酒的服務,愛酒的您不妨買上一大壇待若干年後來取,一壇酒的價值就是一輛廣本車,儲存10年就升值為一輛奔馳,儲存25年則變為法拉利了,堪稱「液體黃金」。
輾轉洞道,大夥又來到「地酒天藏」,只見無數隻密封的酒缸整齊擺在山洞裡,像站立的士兵,在穿透巖洞滴水的滋潤下,一個個大缸閃耀著優雅的光澤,看了就想喝。
散落一地的酒紅,凝固了傳說,染紅了傳奇。
最後是個八卦圖收尾,上面寫著對聯:聚天地之靈氣,藏佳谷之精華,橫批是天地人和。
說到對聯,就該在出口處的展銷館提幾瓶酒回去,過年招待親友能助興不少。
3公裡迂迴的洞道,16個巧奪天工的景點,一小時三十分鐘的遊程,這一切讓每個參觀者在感慨上天賜予人間如此財富的同時,又不得不嘆服新「愚公」開創奇蹟的毅力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