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總軍為:中國派遣軍、關東軍、南方軍、第一總軍、第二總軍、航空總軍。
總軍轄若干方面軍,方面軍轄若干師團及旅團等。
【六大總軍成立時間概括】
1939年9月12日,日本陸軍部為因應中日戰爭的需要,將華中派遣軍及華北派遣軍合併為中國派遣軍,首任司令官為西尾壽造大將。
1941年11月6日,另編成「南方軍」,以利進軍南洋群島,首任司令官為寺內壽一大將。
1942年10月1日,德蘇開戰,日本又將駐紮於新京的「關東軍」升格為總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將),以作為日蘇之間戰爭之準備。
1945年4月7日,日本將原防衛司令部改制為第一總軍(司令官杉山元大將,駐地東京)、第二總軍(司令官畑俊六元帥,駐地廣島,在8月6日被美國原子彈攻擊)及航空總軍(司令官河邊正三大將,駐地東京)。
圖中標註僅為指揮部駐地
【中國派遣軍】
指在中國關內進行侵略作戰的日軍,轄華南、華中、華北方面軍。
由來: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派遣3個師團又2個旅團到中國華北進行侵略作戰,編入日本原駐華北的中國駐屯軍,企圖佔領整個華北。
8月,日本參謀本部為擴大對中國的侵略,命令編組並向上海派遣「上海派遣軍」;同時又向華北增兵,將中國駐屯軍編組為「華北方面軍」。
11月,日本參謀本部為統一指揮入侵上海及其周圍地區的作戰,又編組「華中方面軍」,將上海派遣軍劃歸其管轄。1938年2月編組華中派遣軍,撤銷華北方面軍及上海派遣軍。
1939年9月日本大本營為了鞏固其在中國佔領區的統治、統一調配兵,以及便於對國民政府施行政治謀略,命令組成「中國派遣軍」,以西尾壽造為總司令、板垣徵四郎為總參謀長,設總司令部於南京。
★中國派遣軍成立時所轄部隊及軍駐地:共轄25個師團又16個旅團。
中國派遣軍直轄:轄16個師團又5個旅團等。
(1)第11軍(駐武漢。司令官岡村寧次):第6師團、第106師團、第33師團、第13師團、第3師團、第101師團、第4師團、第40師團。
(2)第21軍(駐廣州,司令官安藤利吉):第5師團、第18師團、臺灣混成旅團、近衛旅團、海軍陸戰隊。
(3)第13軍(駐上海,司令官藤田進):第116師團、第15師團、第17師團、第22師團、第16師團、第15師團、獨立第11旅團、獨立第12旅團、騎兵第4旅團
圖中標註僅為指揮部駐地
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轄9個師團又11個旅團
(4)方面軍直轄:第27師團、第110師團、第33師團、獨立第15旅團、獨立第7旅團、獨立第8旅團
(5)第12軍(駐山東,具體城市不詳。司令官飯田貞固):21師團 、第32師團、獨立第10旅團 、獨立第6旅團、獨立第5旅團 。
(6)第1軍(駐太原,司令官筱冢義男):第36師團、第37師團、第41師團、獨立第16旅團、獨立第9旅團、獨立第3旅團、獨立第4旅團。
(7)蒙疆駐屯軍:第26師團、獨立第2旅團。
★日本投降時中國派遣軍所轄部隊及駐地:
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
1、華北方面軍(駐北平,司令官下村定):共轄6個師團又11個旅團及12個警備隊
駐:1942年開始出現的丙級,1944年開始出現的丁級師團是取消聯隊級恢復旅團級,即轄2個步兵旅團等,每個旅團4個大隊,即1個師團轄8個步兵大隊等。而警備隊是轄6個步兵大隊。甲、乙級1939開始由4單位制逐漸改3單位制,即後期的甲、乙級師團轄9個步兵大隊加其他兵種。
(1)第1軍(駐太原,司令官澄田賚四郎):
第114師團(臨汾)、獨立混成第3旅團(崞縣)、獨立第10旅團(太原)、獨立第14旅團(潞安)、第五獨立警備隊(運城)
(2)第12軍(駐鄭州,司令官官鷹森孝):
第110師團(洛陽)、第115師團(郾城)、第3師團(北平)、騎兵第4旅團(歸德)、第6獨立警備隊(新鄉)、第10獨立警備隊(鄭州)、第13獨立警備隊(郾城)、第14獨立警備隊(鄧縣)。
(3)第43軍(駐濟南,司令官細川忠康):
第47師團(濟南)、獨立混成5旅團(青島)、獨立第1旅團(莒縣)、第9獨立警備隊(濟南)、第11獨立警備隊(兗州)、第12獨立警備隊(青島)
圖中標註僅為指揮部駐地
(4)駐蒙軍(張家口,司令官根本博):
第118師團(大同)、獨立混成第2旅團(張家口)、第4獨立警備隊(大同)。
(5)直轄:獨立混成第1旅團(邯鄲)、獨立混成第8旅團(古北口)、獨立混成第9旅團(大沽)、獨立第2旅團(井陘)、第3獨立警備隊(北平)、第7獨立警備隊(保定)、華北特別警備隊(北平)
2、第六方面軍(駐漢口,司令官岡部直三郎):轄5個師團又14個旅團及1個警備隊
(6)第11軍(駐全縣,司令官笠原幸雄):
第58師團(全縣)、獨立混成第22旅團(全縣)、獨立混成第88旅團(全縣)。
(7)第20軍(駐衡陽,司令官板西一良):
第64師團(湘陰)、第68師團(武岡)、第116師團(寶慶)、獨立混成第81旅團(湘潭)、獨立混成第82旅團(株洲)、獨立混成第86旅團(永豐)、獨立混成第87旅團(郴縣)。
(8)直轄:第132師團(當陽)、獨立混成第17旅團(嶽陽)、獨立混成第83旅團(漢口)、獨立混成第84旅團(九江)、獨立混成第85旅團(應城)、獨立第5旅團(荊州)、獨立第7旅團(安義)、獨立第11旅團(應山)、獨立第12旅團(鹹寧)、第2獨立警備隊(長沙)
標註僅為指揮部駐地
3、中國派遣軍直轄:轄16個師團又9個旅團及1個警備隊
(1)第6軍:(駐杭州,司令官十川次郎):
第70師團(嘉興)、第133師團(杭州)、獨立混成第62旅團(松江)、獨立混成第89旅團(奉化)、獨立混成第91旅團(慈谿)。
(2)第13軍:(駐上海,司令官松井太久郎):
第60師團(蘇州)、第61師團(上海)、第65師團(徐州)、第69師團(嘉定)、第161師團(上海)、獨立混成第90旅團(揚州)、獨立混成第92旅團(郾城)、獨立第6旅團(安慶)、第1獨立警備隊(南京)。
(3)第23軍兼香港佔領地總督部(駐廣州,司令官田中久一):
第104師團(海豐)、第129師團(淡水鎮)、第130師團(番禺)、獨立混成第23旅團(佛山)、獨立第8旅團(源潭墟)、獨立第13旅團(廣州)。
第3師團(鎮江)、第13師團(長沙)、第27師團(南昌)、第34師團(九江)、第40師團(南昌)、第131師團(安慶)。
★綜合,中國派遣軍投降時共轄27個師團又34個集團及14個警備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