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節,天地水府風調順,消災降福國民安!

2020-12-21 田園易經

今天是農曆十月十五,

這是中國的古老節日之一。

光是下元,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個節日。

但是說到上元節,中元節,

我想許多人都有耳聞。

下元節又稱"下元日"、"下元節",

和上元節,中元節合稱「三元」。

中國月十五稱上元佳節,是慶祝元宵的日子,古時候就有;

7月15日,中元節,為先人舉行祭祖儀式;

10月15號,國慶節,稱下元節,祭祖。

燈會的繁榮,有傳統文化的精髓支撐,

在背後除掉了道教文化,更有儒家文化的支撐。

儘管中元節不如元宵熱鬧,

但由於佛教、道教、儒家等多種文化的結合,

這是一個建立在「孝」精神上的「鬼節」,人們不會忘記。

相反地,下元節,只有道教文化才能支持,

漸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

下元節起源

它的起源與道教有密切關係。

道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

謂天官賜福,地官赦免,水官解厄。

三官生辰,分別是陰曆正月。

每年的1月15日,7月15日,10月15日,

也有人認為,下元節是水官解厄的日子。

「十月望為下元節,」《中華風俗志》云:

水宮解厄日的俗語,也有持齋誦經的。」

這天,觀音為道場,

而民間祭祀不死者,

也祈禱下元水官排憂解難。

下元節習俗

一、飲食習慣。

例如,在北京,當過下元節時,

每個家庭都要製作「豆泥骨朵」。

紅豆沙就是用紅豆沙做成的「豆沙派」,

就是北京小吃「豆沙包」。

二、齋醮。

在道教齋法中,元日也是修齋日之一。

在道教中,人們認為一切事物都需要依靠神力,

例如祈禱,避禍,拔苦,謝罪,求仙,

延壽、超度亡者等,都要修齋。

修齋,又叫打齋,是為喪親的人請道士祭拜,

為消除災禍而舉行的一種宗教儀式。

吟誦伴奏一般有叮噹、鑼仔等擊鼓樂器。

除了誦誦之外,主要有斬畜,破地獄,舞鬼等法事。

三、享祭祖先

隨日月而去,

民間下元節逐漸演變成一道豐盛的菜餚,

享用祭祖、亡靈、

傳統的祭祀節日,祈求福祿禎祥。

在具體的祭祖儀式中,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習俗。

山東鄒縣的民間,在元宵節這天,

又要建廟宇,舉行祭祖大典。

湖南寧遠縣民間,下元節後,

也可以舉行一般的迎神賽。

祭爐之神

今天是民間的下元節,

也有用火爐祭祀的風俗,

爐神是太上老君,這大概是源於道教使用爐來煉丹的。

鄉親們在家裡做糯米飯,送親友,或蒸麻腐包子,

過去農村孩子們也是最快樂的日子,

因能吃到許多供奉後被稱為「福餘」的果食。

下元節的意義

祭拜下元水官的儀式,

並非一定要信奉道教,

事實上,我們完全可以把元水官降下來。

作為一種文化象徵意義上的神靈,

表達了人們對擺脫困境的美好願望。

好像人們放鞭炮不是為了趕走他們。

這個怪異的故事也有同樣的道理。

下元節的主題除困解

尤其適用於進行探訪患者,

充滿人性關懷的活動,如慰問窮人。

僅就這一點來說,下元節也不應被人們遺忘。

下元節有一件珍貴的事情,

這是建立在這樣一個美好願望的基礎上:

消除、化解人生歷程中的持久困境和苦厄。

這一人生經驗,不能只是「愚昧」而已

對「宗教盲從」的概括甚至壓制。

相關焦點

  • 你知道下元節是什麼日子嗎?關於下元節的風俗、詩詞你知道多少?
    大家都知道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上元節賞燈同遊作詩是為情趣;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中元節祭奠親人作詩是為紀念;而農曆的十月十五就是下元節了,下元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所以也有相應的習俗特徵,那麼大家都具體知道下元節是什麼日子嗎?下元節習俗又有哪些呢?下元節古代文人墨客作詩又是為了什麼呢?留下了哪些讓人印象深刻的詩作呢?
  •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恭祝水官大帝誕辰、大禹生日,消災祈福
    今年西曆十一月十一日,是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即消災日。下元節是道教節日——水官的誕辰。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分別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是水官誕辰,即大禹的生日。相傳這一天,水官會下凡,考察凡間民情,奏錄天庭,為人民解厄。因此,下元節又被稱為消災日。
  • 下元節究竟是一個什麼節日?真的可以消災解厄嗎?
    《中華風俗志》有云:「十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宮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農曆十月十五,一年中最後一個月亮節——古老的下元節。適逢下元節,此時來消除厄運真的有用嗎?我們又該如何消災解厄呢?那就是易經裡面的君子,也就是順天休命之人,他們打通任督二脈之後,禮樂修身的水平達到了炁通百病無時,就能調動自己的氣調他人的氣,這種調整就是易經法術的根本,而這個練出來的氣,就是上面所說的德的能量,這個能量只要使用就觸動了他人因果。
  • "下元節"此時正是祭祖時!
    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還有下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祭祖節"。 農曆十月十五,是中國古老的"下元節"。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此時,正值農村收穫季節,武進一帶幾乎家家戶戶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糰子,包素菜餡心,蒸熟後在大門外"齋天"。
  • 寂寞思索:下元節時心嗖嗖,下元節說水官解厄
    這就是下元節。上元節由於是元宵,還在新年期間,多數人都希望為一年帶來好運。中元節由於是種.花.家的鬼節而聞名。倒是下元節,悄無聲息的被遺忘了。★青煙直上九重天★又到了節日,節日來了,肯定要去求神仙幫幫忙。下元節,清洗一年的晦氣,以求來年的順利。
  • 農曆中國|十月十五 · 下元節
    牽礱糰子齋三官修齋設醮祭祖先今天是農曆十月十五,古老的下元節。十月十五則稱 「下元節」,是民間盛大的祭祀祖先的節日。 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所以,下元節,就是水官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下元節這天,民間有修齋設醮、祭祀祖先的習俗。
  • 下元節 | 修齋設醮,祈願神靈
    七月十五日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亦稱「下元日」、「下元」。 根據中國的曆法,農曆在十月十五,也是一年中最後一個月亮節,在這個月圓的時候,人們要進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動。 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
  •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民間有什麼習俗和講究,下元節將至不妨一看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民間有什麼習俗和講究?下元節將至不妨一看每年農曆十月十五日稱之為「下元節」,亦稱「下元日」,是我國民間極為古老的傳統節日。既然有「下元」,自然也有上元,上元節便是中國元宵佳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
  • 下元節,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鬼節?
    中國的傳統節日——農曆十月十五是下元節。下元節是「三元節」之一,但是它的受歡迎程度遠不及上、中元節。後二節內涵豐富,而下元節僅與「三官信」有關。下元節不也是鬼節嗎?是個「陰陽兩濟」的節日。而且人在下元節所祭的鬼,也並非來自陰曹地府。那就是下元節最特別的地方。禪定有三個地方,一個在水裡。中國人說起冥界,地獄,一般都會有兩個對應的地方。泰山蒿屬遠古時代,古人就有「人死為鬼,魂歸泰山」的思想。
  • 陰曆10月15日下元節,民間有哪些習俗和講究?下元節將至不妨看看
    陰曆10月15日下元節,民間有哪些習俗和講究?下元節將至,不妨看看。每到農曆十月十五日,我們就會把這一天稱為「元宵節」,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民間傳統節日。因為有「下元」,自然也有上元,上元節就是中國的元宵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
  • [兔子*手作]咕咕雞~端午節卡通蛋袋
    ~~~~~~~~~~~~~~~~~~~~~~~~端午節編織蛋袋的由來和傳說:相傳很久以前,天上有個瘟神,每年端午的時候,總是溜到下界播疫害人。一些做娘的對此十分心疼,紛紛到女媧娘娘廟燒香磕頭,求她消災降福,保佑後代。女媧得知此事,就去找瘟神說:「今後凡是我的嫡親孩兒,決不準許你傷害。」瘟神知道女媧法力無比,不敢和她作對,就問:「不知娘娘有幾個嫡親孩兒在下界?」女媧一笑說:「我的孩兒很多,這樣吧,我在每年端午這天,命我的嫡親孩兒在衣襟前掛上一隻蛋袋,凡是掛有蛋袋的孩兒,都不準你胡來。」
  • 調芝麻醬時,只會加水調?教你一招,做法簡單口感順滑
    買過芝麻醬的人都知道,要用的時候,芝麻醬很硬,根本拌不了食物,只有將芝麻醬調稀了才能拌在食物中,可身邊有不少人並不會調稀芝麻醬,一般只知道用水調,將芝麻醬中,加入了水後,芝麻醬很難化開,攪拌起來很費勁不說,還會出現很多小疙瘩,這樣的口感用來拌食物實在難吃,所以調芝麻醬時,只會加水調是錯的,教你一招,做法簡單口感順滑,拌什麼都好吃!
  • 下元節了,記得吃芋子包,民間:「吃上芋子包,包銀包金包發財」
    下元節到了,記得要吃芋子包,民間有句俗話:「吃上芋子包,包銀包金包發財」,寓意富貴吉祥,老一輩傳承不要忘了。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已經是農曆十月十五了,這一天,也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的下元節,下元節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當天是「水官大帝」禹的生日,人們會準備香燭祭品拜祀水官大帝,以求平安,因此又稱「消災日」「下元水官節」。在古代,此時,正值農村收穫季節,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用芋頭和新谷磨出的糯米粉做小糰子,包上素餡心,蒸熟後在大門外「齋天」。
  • 杭州西湖國風節演員掉下舞臺 都是墨鏡惹的禍!
    杭州西湖國風節演員掉下舞臺 都是墨鏡惹的禍!時間:2020-10-19 10:39   來源:FACE妝點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杭州西湖國風節演員掉下舞臺 都是墨鏡惹的禍! 杭州西湖國風節演員掉下舞臺怎麼回事?
  • 調芝麻醬時,只會加水調是錯的,教你一招,做法簡單口感順滑
    買過芝麻醬的人都知道,要用的時候,芝麻醬很硬,根本拌不了食物,只有將芝麻醬給調稀了才能拌在食物中,可身邊有不少人並不會調稀芝麻醬,很多人和我一樣,一開始只知道用水調,將芝麻醬中,加入了水後,芝麻醬很難化開,攪拌起來很費勁不說
  • 杭州西湖國風節演員掉下舞臺 戴墨鏡影響了視線
    杭州西湖國風節演員掉下舞臺 戴墨鏡影響了視線時間:2020-10-19 20: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杭州西湖國風節演員掉下舞臺 戴墨鏡影響了視線 10月17日,西湖太子灣公園舉辦的一場國風表演秀上,知名網紅沈謐仁走臺的時候,不慎從舞臺中間墜落,引起現場觀眾尖叫
  • 調芝麻醬時,不要加水調了!教你一招,做法簡單口感順滑
    芝麻醬放冰箱後會變得很硬,只有將芝麻醬調稀了才能拌在食物中。不少人只知道用水調芝麻醬,但加水後芝麻醬很難化開,攪拌起來很費勁不說,還會出現很多小疙瘩,這樣的口感用來拌食物味道也打了折扣。今天教你一招做法簡單口感順滑拌什麼都好吃
  • 83元搶6寸兒童節限定蛋糕!ins風拉花+童話玩偶,萌翻了!
    咀嚼著都是奶油和水果交融的淡雅酸甜,特別適合夏天~    🎈🎈🎈小朋友最愛的卡通系列,不僅有可愛的小卡片,還有多重口味的奶油,口感順滑豐富。FU LA WEI YA · CAKE溫馨甜美的外表之下,蛋糕的鬆軟混合奶油的輕盈和芋泥鮮奶的濃鬱,在口腔中混合瀰漫,實在太滿足啦。
  • 調芝麻醬時,只會加水調是錯的,教你一招,做法簡單口感順滑!
    買過芝麻醬的人都知道,要用的時候,芝麻醬很硬,根本拌不了食物,只有將芝麻醬給調稀了才能拌在食物中,可身邊有不少人並不會調稀芝麻醬,很多人和我一樣,一開始只知道用水調,將芝麻醬中,加入了水後,芝麻醬很難化開,攪拌起來很費勁不說,還會出現很多小疙瘩,這樣的口感用來拌食物實在難吃,所以調芝麻醬時,只會加水調是錯的,教你一招,做法簡單口感順滑,拌什麼都好吃!
  • 日本畫師筆下的中國風三要素:丸子頭、熊貓和旗袍
    這次遊戲公布了幾張角色圖片,充滿了濃濃的中國風,說起來,日本畫師筆下的中國風三要素:丸子頭、熊貓和旗袍,這套圖裡可是一個都不少~過年舞獅也是很熱鬧哦!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舞龍又稱耍龍燈、 龍燈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