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節日——農曆十月十五是下元節。
下元節是「三元節」之一,但是它的受歡迎程度遠不及上、中元節。後二節內涵豐富,而下元節僅與「三官信」有關。
三官廟信仰
七月十五「上元節」-天官賜福,廣賜福於人間。
7月15日「中元節」-地官赦免亡靈,赦免亡靈。
10月15日「下元節」——水官解厄,解禍解難。
三官大帝,是玉帝派到人間的代表,每年對人間的善惡進行考察。她們分別於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來到人間,但司職卻稍有不同。水官則負責校戒、為民除害等罪。
為了響應上天,下元節的習俗常以「解厄」為中心:
參與祈福消災、迎福納祥法會;
償還生債,增加財庫;
供奉水官(上帝)以求好運。
大禹,一個治水英雄,作為水官的化身,經常成為祭祀的對象。
但是除了「解厄」,上元節還有一個主題:「薦亡」。
一般人都會在家裡享受著先祖的待遇;
道觀則舉行亡魂超度法事。
可不可以明確這是中元節的習俗呢!下元節不也是鬼節嗎?
是個「陰陽兩濟」的節日。
「下元水官寶誥」中說:
正一法王,掌管長夜鬼魂之魂;
無為教主,記錄眾生因罪受福之因;
上解天災,度眾生,度眾生;
下濟鬼怪,分道揚鑣之道。
顯然,水官大帝既掌管生人,又掌管亡者。幽(jiōng)意為墳墓。當他為人間解厄的時候,他也將帶給鬼界福音。
所以,道教常把元宵節稱為「陰陽兩濟」的節日。今天是「人日」,也是「鬼日」。
水官大帝
水官大帝掌管冥界,並非陰曹地府。而且人在下元節所祭的鬼,也並非來自陰曹地府。那就是下元節最特別的地方。
禪定有三個地方,一個在水裡。
中國人說起冥界,地獄,一般都會有兩個對應的地方。
泰山蒿屬
遠古時代,古人就有「人死為鬼,魂歸泰山」的思想。而泰山神東嶽大帝是「百鬼之主」。後來又與佛教的地獄思想相融合,發展出一套地獄體系。
確切地說,這座宮殿就在泰山旁邊的蒿裡山。漢樂府《蒿裡詞詞》唱道:「蒿裡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
巫術鬼城
另外一個著名的地獄之地,就是傳說中的北邊的羅氏(fēng)山。這裡就是酆都大帝的治所,鬼神有六天主宰人間生死禍福。
後來,由於機緣巧合,酆都大帝「遷居」到重慶的豐都縣。現在這個地方的主旋律是「鬼文化」,近年來很火。
兩者都是陰曹「官府」。由水官大帝掌管的冥界就是「水府」,即水的冥界系統。
中國人對水府知之甚少,甚至連它的具體位置也不清楚。我只能猜測一二。
水官大帝又名扶桑大帝,早年還被尊為「東王公」,是男神的頭銜,相當於「西王母」。但是神界男神太多,競爭非常激烈。長江後浪推前浪,扶桑大帝逐漸淡出天界,成為掌管水府的神靈。
近些年來,這位古老的男神憑藉著相關電視劇的熱播,又以其另一個化身「東華帝君」而備受矚目。
扶桑大帝之所以能夠得到這份差事,與他居住的地方有關:他居住在東海的扶桑島上,這裡是三河四海、九江七澤、四湖五湖的匯合處。
水府很可能就在扶桑島上,我們可以猜測。雖然無法確定具體位置,但至少可以知道一個大致方位——東方的海。
現在扶桑島被認為是日本或者墨西哥。圖片來源:電影扶桑島
有一位朋友打趣道:日本鬼怪故事裡的河童王國,也許是水府?
水府裡都是什麼鬼?
1。
溺水的人歸了水府。
在民間,有一種說法,認為溺水的人不受地府的管轄,靈魂歸水府。
到了《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故事的結尾,杜十娘跳進了滾滾波濤中,頓時默默無聞。馮夢龍感嘆道:「三魂渺茫,歸水之府,七魄悠然入冥途。」
2。
三魂七魄之一歸於水。
馮夢龍說過,人有三魂。對於那些不沉溺於其中的人,三魂可能會有不同的歸宿。
「人有三魂,謂之三命,」《雲圖》中說。「一主,一主財祿,一主災衰;一主,一主,一主,五嶽常居,一主水,」三魂分屬天、地、水三官。如果三魂循環不絕,則生者安然無病。
三魂
而且人死了,靈魂就可以分到三個地方,水府就是其中的一個。
下元節不能近水。
在下元節這一天,水府之門打開了,眾鬼會隨水王大帝來到人間。但是它們多在江河、湖泊、大海中活動,不會像中元節鬼魂一樣,橫穿整個世界,侵入我們的生活。因此我們不必太緊張。
惟一需要注意的是,下元節在水邊活動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大多數鬼魂都潛入水裡,或者隱藏在水裡,所以這天最大的禁忌就是:
永遠別靠近水!
對此,古人早就有所覺察。
雖然元宵節是水官的誕辰,但在水裡活動的習俗並不多見。除水的顏色(扎彩船在河上遊蕩)外,似乎沒有別的顏色。
更為有趣的是三元節放燈的習俗:
上元節-燈會。
中間的河邊燈籠。
下元節——開個燈。
三元節放燈的種類,與天、地、水不完全相符。下元節不放河燈。路燈、河燈互不相干,或因氣候寒冷而改變。
在氣候變化的背後是陰陽消長。初秋為中元節,初冬為下元節,後一日明顯陰冷、陰氣重。再加上下元節所處亥月本為水旺,更要提防水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