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7日訊 12月17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系列發布會的第八場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時期,濟南市住房條件顯著改善。濟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勇在發布會上表示,濟南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不斷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居民住房條件顯著改善。目前,全市現有住房1.9596億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約36.43平方米,新建住房質量不斷提高,住房功能和配套設施逐步完善。
「十三五」時期 濟南住房租賃市場初具規模
據悉,「十三五」期間,濟南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自2016年以來,針對局部區域市場過熱現象,濟南市連續四次出臺限購、限價、差別化信貸、限制轉讓等調控政策,積極引導市場解壓降溫,銷售價格逐步企穩,住房消費趨於理性。2019年8月5日,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濟南市建立和完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工作方案》通過國務院備案,濟南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即「一城一策」試點初步建立和完善,標誌濟南市房地產業進入到科學發展的階段。
同時,住房租賃市場初具規模。2019年7月15日,濟南市入圍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城市。試點期間,一是健全政策,出臺了《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等12個配套政策文件,做到有章可循。二是積極籌集租賃房源,新增租賃房源6.5萬餘套。三是培育專業化、規模化的住房租賃企業,目前已確定濟南冠寓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住房租賃企業作為重點培育對象。四是建立市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臺,實現房源信息發布、核驗,租賃合同網上簽約、備案等環節全流程監管,並與多部門對接,實現信息共享、互通互聯。截止目前,全市共有住房租賃房源約30萬套(間)、總面積約2824萬平方米,出租率超過90%;租賃住房人口數量約74萬人;從事租賃業務的房地產經紀機構(門店)約1000餘家,住房租賃企業約60餘家。
努力實現「住有所居」 濟南累計保障住房困難家庭約10萬戶次
陳勇表示,「十三五」期間,濟南市住房保障體系逐步完善。截至目前,濟南市公租房已建成5.4萬套,累計保障住房困難家庭約10萬戶次,其中約1.8萬戶外來務工家庭享受了公租房保障。租賃住房補貼累計發放3萬戶(次),在保戶數近萬戶。2019年底,濟南市被確定為國家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試點城市,結合正在開展的培育租賃市場工作,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試點,依託市場主要租賃企業、市區兩級建設平臺,多渠道籌集房源,為在濟南的新就業大學生、外來務工家庭,提供小戶型、低租金的住房,解決新市民階段性住房困難。截至目前,已籌集各類租賃住房6.7萬套,其中新建改建房源共4.3萬套,企業盤活閒置存量住房2.4萬套。培育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10家,為實現「住有所居」打下了堅實基礎。
全市738部電梯竣工驗收合格 電梯加裝量連年穩居全省第一
在棚改工作方面,2016年以來,通過健全管理體制、堅持規劃引領、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加大督導考核力度等舉措,累計新開工安置房約23萬套,40多萬居民喬遷新居。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對2019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濟南市獲評棚戶區改造工作積極主動、成效明顯的城市,成為全國十個、山東唯一的國家「棚改激勵支持城市」,成為濟南棚改走在全國前列的最好佐證,也為濟南再添一張「國字號」金字招牌。
老舊小區改造全面推進。2015年至2019年,根據省計劃安排全市共整治改造老舊小區3012萬平方米、涉及居民40餘萬戶,總投資約20多億元。2020年根據中央計劃安排,濟南市改造50個老舊小區項目、605.88萬平方米,涉及居民62249戶。經過整治,一大批老舊小區環境得到提升、配套設施得到完善,歷下區燕子山小區、市中區樂山小區整治改造後獲得了「山東省人居範例獎」。大力推進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出臺增設電梯辦法、增設電梯有關手續辦理導則、增設電梯財政補助資金實施細則等政策文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048個單元辦理規劃審查手續,738部電梯竣工驗收合格,發放財政補助資金1.4億元,電梯加裝量連年穩居全省第一。
閃電新聞記者 段嘉琪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