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螺螄粉,脫貧大產業 《功夫學徒2》走近舌尖上的中國網紅美食

2021-01-13 華聲新聞

華聲在線11月9日訊(通訊員 羅亞琪 記者 胡杏子)談及中國「網紅小吃」,螺螄粉必須「擁有姓名」。今日上午播出的《功夫學徒2》最新一期,國際學徒們來到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這座喀斯特地貌的城市不僅有千姿百態的景觀,還有「臭名遠揚」的螺螄粉。短短幾年,螺螄粉從街邊小吃到如今電商熱賣的爆款,成為了柳州的經濟支柱之一。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它如此「爆火」?

本期學徒們的面試挑戰先從水下開始,學徒們將去河中尋找新鮮的螺螄,第一個獲得超過兩公斤螺螄的學徒,將贏得本周的面試挑戰。節目中,學員們下水抓螺螄各有奇招,還將美味螺螄粉與自己國家的美食相結合,創造出了新的特色美味。此外,「掌門人」好歡螺品牌創始人張曉獻還給學徒們帶來精彩的創業分享。

螺螄粉本是柳州的一道地方特色美食。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柳州市將扶貧嵌入螺螄粉產業發展的鏈條,抓住螺螄粉產業快速發展的契機,通過政府扶持、產業獎補、企業推動等措施,大力發展螺螄粉原料種植,讓昔日的「配角」變身「主角」。

2015年起,袋裝螺螄粉市場迅速發展,成為俏銷的「網紅」食品。柳州市運用工業化思維發展螺螄粉產業,延長相關產業鏈,在各縣區打造了一批田螺、豆角、木耳、酸筍等螺螄粉原材料生產基地。在滿足螺螄粉產業快速發展需求的同時,讓廣大農民實現穩定脫貧增收。目前,柳州螺螄粉產業已實現工業化生產。截至今年,年產值預計將突破90億元,螺螄粉周邊的原材料產業也在全力發展,種植養殖規模達到50多萬畝,帶動農戶20多萬人,其中貧困戶約2.3萬人,人均年增收9000元以上。

近幾年,除了農戶們自發養殖螺螄,當地政府也積極幫扶貧困戶,通過基地帶動的模式,動員廣大螺螄粉企業及協會發揮產業優勢,因地制宜,積極引導農戶加入螺螄養殖。讓村民根據訂單種植、養殖螺螄粉原材料,經濟收入得到了保障。下一步,當地政府將以龍頭企業為引領,推進螺螄養殖標準化、規範化發展,實現產業集聚效益,讓螺螄養殖產業更好帶動農民脫貧增收,助推鄉村振興。

下一期節目國際學徒們將去往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看這個「中國海鮮第一大縣」 是如何利用優質的鮮活海貨,帶動當地海產品行業逐漸規模化、綠色化,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

《功夫學徒之走讀中國》每周一在芒果TV上線,節目邀請十名來自不同國家、有著不同職業和專業背景的青年,深入體驗學習中國農村脫貧致富「功夫」,共同見證中國小康社會建設成果。節目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監製,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外推廣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湖南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特別指導,芒果超媒、芒果TV、Discovery聯合出品。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中國——中國首家螺螄粉產業學院開課
    舌尖上的中國——中國首家螺螄粉產業學院開課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08月13日 12時55分
  • 廣西柳州:從街頭小吃到「網紅」,小小螺螄粉撬動百億大產業
    近年來,在美食紀錄片及「網紅博主」的大力推薦下,柳州螺螄粉從名不見經傳的街頭小吃迅速成長為全球「網紅」。而螺螄粉的產值也從2015年的5億元猛增至2018年的近40億元,螺螄粉產業成為柳州市魚峰區的龍頭產業。「螺螄殼裡做道場」,在做大柳州螺螄粉產業的同時,何不將螺螄粉產業鏈一併做大呢?
  • 《功夫學徒》:在「走讀」中讓世界看到中國扶貧「功夫」
    《功夫學徒》講述了一個個中國脫貧攻堅的火熱故事,為中外文化交流互鑑提供了一方平臺,也為世界看中國打開了一扇新窗口。 「這次旅程讓我對中國的文化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 鄉村裡的世界溫度,看《功夫學徒2》如何講述創新的中國故事?
    最後一集,國際學徒們來到了湖南鳳凰。為了幫助當地精準產業扶貧,國際學徒們把創新思想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將正在快速發展的苗家古村落竹山村打造成為全新文旅融合的村落新地標,並制定出一套符合竹山村發展升級的方案。全國首檔跨國職業體驗類紀實節目《功夫學徒》第二季——《功夫學徒之走讀中國》於今日(11月30日)在芒果TV熱血收官。
  • 有哪些明星,愛吃網紅美食「螺螄粉」?
    網紅美食「螺螄粉」,到底徵服了哪些明星?螺螄粉是廣西柳州一道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具有辣、爽、鮮、酸、燙的獨特風味。《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第一集,就曾提到過柳州螺螄粉,導演陳曉卿超級愛吃。所以,也就順理成章地把柳州螺螄粉,拍進了這部美食紀錄片。一時之間,柳州螺螄粉名聲遠揚。
  • 從街頭小吃到百億產業 一碗「網紅」粉串起脫貧產業鏈
    (中國減貧故事)從街頭小吃到百億產業 一碗「網紅」粉串起脫貧產業鏈中新社柳州12月25日電 題:從街頭小吃到百億產業 一碗「網紅」粉串起脫貧產業鏈作者 林馨短短五年時間,這碗粉從昔日的路邊攤,成為產銷破百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網紅」產業,帶動當地數萬貧困戶脫貧致富。走進廣西柳州螺螄粉產業園,一陣陣螺螄粉特有的味道撲鼻而來,工人們忙著將一箱箱螺螄粉打包、發貨。每日超過180萬袋螺螄粉從這裡發往全國各地。螺螄粉原是盛行於柳州市街頭的地方小吃。
  • 《功夫學徒2》外國學徒在科爾沁草原上「數馬」
    《功夫學徒2》熱播由芒果超媒、芒果TV、Discovery聯合出品的跨國職業體驗類紀實節目《功夫學徒》第二季《功夫學徒之走讀中國》正在芒果TV及芒果TV國際APP(MangoTV)熱播。本周播出的最新一期節目中,國際學徒到了中國最大的草原牧區內蒙古,在這片遼闊的大草原上,他們探尋中國特色傳統行業如何緊跟時代潮流、尋求轉型的奧秘。科爾沁右翼中旗(簡稱科右中旗)位於大興安嶺南麓、科爾沁草原腹地。科右中旗以科爾沁文化為核心的蒙古族民間藝術源遠流長,科爾沁民歌、烏力格爾、好來寶、四胡演奏等民間曲藝廣為流傳,刺繡獨具特色,馬術運動深入人心。
  • 柳州「網紅」螺螄粉的逆襲路
    從不到10元一碗的路邊攤小吃,到130多億元的產業——柳州「網紅」螺螄粉的逆襲路閱讀提示8月,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開班,引發網友熱議。作為「網紅」美食,螺螄粉的爆紅並非偶然。8月,新成立的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在廣西柳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首期培訓。消息一出,網友們一下炸開了鍋:「螺螄粉都能辦學院啦?」「這學院學的啥呀?」「現在報名還來得及嗎?」這不知道是螺螄粉第幾次引起話題了,自從當上「網紅」後,螺螄粉的話題熱度似乎就一直沒降下來過。
  • 《功夫學徒2》走近「中國海鮮第一縣」,探尋生態保護與海洋經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何曉婷《功夫學徒》第二季——《功夫學徒之走讀中國》於11月16日播出了第八期。這期節目,國際學徒們來到了「中國海鮮第一縣」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一個因為海洋經濟的大力發展使得海鮮產業逐漸規模化,綠色化的城市。在這座美麗富饒的海島城市,我們跟著學徒們的腳步,一起去探尋生態保護與海洋經濟的平衡術。
  • 廣西柳州:小小螺螄粉成就扶貧產業鏈
    ,一陣陣螺螄粉獨特的味道撲鼻而來,工人們正在將一箱箱螺螄粉裝上物流車。  小小螺螄粉,撬動大產業。近年來,柳州市魚峰區加速謀劃推進螺螄粉產業升級發展,通過政府扶持、產業獎補、企業推動等措施,促進袋裝螺螄粉產業和米粉、螺螄、酸筍、豆角、腐竹等上遊產業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孕育出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全產業鏈。
  • 螺螄粉8上熱搜,為什麼柳州千年來屢造網紅式衝擊波?
    這其中,最熱門的當屬柳州螺螄粉。以八次熱搜,3億+流量連續霸榜的輝煌戰績把其他美食遠遠拋在身後。最近幾天的熱搜是——螺螄粉要漲價了!因為太受歡迎,柳州的螺螄粉企業成為疫情中僅次於口罩廠最繁忙的企業,在別的行業還在喊復工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被網友催發貨喊上了熱搜。由於供不應求,一粉難求,加上成本迅速上升,無奈之下只好漲價。
  • 打敗了烤冷麵的螺螄粉,還能打破「網紅」魔咒嗎?|稜鏡
    青山資本在《2020中國快消品早期投資機會報告》中,將方便速食作為重點關注品類,估計其市場規模將達2500億。帶著奇特臭味、酸辣爽口、配料豐富的螺螄粉表現尤其突出,全網螺螄粉一度被買到斷貨。「你的螺螄粉發貨了嗎」、「螺螄粉終於到貨了」、「螺螄粉的英文名」等話題輪番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 一碗粉撐起一座城,為什麼柳州螺螄粉這麼火?
    自《舌尖上的中國1》的播出,螺螄粉的熱度開始蹭蹭上漲,但此時的螺螄粉也僅僅是作為地方特色小吃被大眾所熟知,遠未達到如今的火爆程度。螺螄粉真正火起來,是在2014年。當年柳州第一家預包裝螺螄粉企業註冊,柳州商務局開始大力扶持當地的袋裝螺螄粉品牌,同時阿里巴巴也開始大力為螺螄粉引流。之後,螺螄粉的熱度和產值一路飆升。
  • 因螺螄粉味道大,店家被斷電。螺螄粉:好吃又有賣相的我有錯嗎?
    提到螺螄粉大家都不會感覺陌生,現在它已經成為了一種網紅美食。不喜歡這種味道的人避之不及,喜愛這種味道的人蜂擁而上,就像是榴槤一樣。最近關於螺螄粉的熱門新聞還是挺多的,先來看看杭州的黃先生的遭遇,黃先生租了一間不大的門面,主要就是賣螺螄粉,從開店到現在生意一直很不錯。本來生意好應該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黃先生卻一肚子委屈。因為味道太大,附近的商戶都無法接受,埋怨臭氣燻天,影響到了周邊商戶和樓上電影院的生意,房東就直接斷了黃先生的電,讓黃先生沒有辦法做生意。
  • 有「內味兒」的螺螄粉火出圈,歪果仁嗦粉後的反應……太真實了!
    具有辣、爽、鮮、酸、燙等風味的廣西柳州「網紅」小吃柳州螺螄粉數次登上社交平臺熱搜榜。那麼,讓無數食客如此上頭的螺螄粉,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呢?實際上,螺螄粉的歷史不過30多年,最開始,它只是一款便宜的當地街邊小吃。上世紀70年代末,谷埠街菜市成為柳州生螺最大集散地,夜市也隨之形成。由於當地人愛吃螺螄和米粉,夜市老闆便同時經營這兩種食物,這便是螺螄粉的雛形。
  • 螺螄粉為什麼成了網紅食物?長期吃有傷害嗎?這3種傷害不可忽視
    螺螄粉一種曾經臭到令人害怕的食物,而在近幾年搖身一變成為了不折不扣的網紅食品,各大廣告都有著它的身影。有某電商平臺統計發現每天大約有近50萬份螺螄粉訂單,可見它的火爆,可能有些人奇怪,臭到令人髮指的螺螄粉為什麼會風靡一時?這些螺螄粉長時間吃是否安全?
  • 「臭名昭著」的螺螄粉讓人愛不釋手欲罷不能,吸粉娛樂圈半壁江山
    如果說螺螄粉是美食界的大網紅,那這款嘻螺會廣西柳州螺螄粉就是螺螄粉中的網紅粉。 自從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提到了小吃螺螄粉後,螺螄粉就逐漸紮根網紅界,如今已經是能與火鍋、麻辣燙比肩的美食,成了美食屆的全民網紅。
  • 舌尖上的中國之柳州螺螄粉「臭」出來的美味
    誰也現在也因螺螄粉「火」了一把。在舌尖上的中國這一節目上,螺螄粉的美味被描繪得淋漓盡致從視頻的視角讓人對螺螄粉產生了著迷。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對螺螄粉有著一個深刻的標籤那就是「臭」,讓許多人望而怯步。現在就由小櫻帶你去探秘吧?
  • 年賣30億元,李子柒牌螺螄粉爆紅幕後,新品牌的中國式崛起
    2019年,柳州螺螄粉日產量最高達150萬袋。不止一位從業者告訴藍鯊有貨,今年5月,柳州螺螄粉的日產量達300萬袋。李子柒牌螺螄粉是絕對的頭牌,能佔到柳州螺螄粉約1/4-1/3的產量。李子柒正式殺入螺螄粉是2019年7月。一年多時間,一個美食短視頻頭牌網紅,讓一個地域美食成為頭牌。
  • 「網紅小吃」螺螄粉「飄香」歐美 你嗦到了嗎?
    昔日擺在路邊攤的廣西柳州螺螄粉,如今成產銷破百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大產業。柳州市副市長蒙啟鵬18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量已突破百億,遠銷美國、日韓和東協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螺螄粉湯料由螺螄、山奈、八角、肉桂、丁香、多種辣椒等天然香料配製而成。 蒙啟鵬介紹,截至2020年12月17日,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量達到105.60億元,日產量最高可達325萬袋,較去年增長68.80%。這使螺螄粉成為疫情期間最火的「網紅小吃」。螺螄粉產銷量由2015年的5億元到今年突破100億元,只用了五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