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醫改為一個破產企業的職工醫院帶來「四滿意」

2020-12-21 紅網

紅網時刻12月18日訊(通訊員 鄧純 段斌)近日,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國家衛生健康委在湖南長沙舉行的「十三五」期間綜合醫改典型經驗發布會,對湖南等4個省份的醫改試點經驗進行了重點發布,高度肯定了湖南省的醫改成績。該省通過建立醫聯體612個,使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全省縣域內的住院就診率達到90.93%,基本實現了大病不出縣。其中,又以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對湘鶴醫院的幫扶經驗,作為湖南省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對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的醫聯共建的典型進行了推介。

醫療集團為湘鶴醫院掛牌。

1913年,在偉人故裡、湘江岸邊,興建了一家開採錳礦石的企業,名叫「湘潭錳礦」。隨著企業的成熟與發展,1950年湘潭錳礦設立242平方米錳礦醫務所,1960年,一所佔地面積達30餘畝的湘潭錳礦醫院拔地而起,從建院到2005年的45多年間,承載著湘潭錳礦一萬多職工的醫療保健任務。在採礦輝煌期間,年產錳礦量達30多萬噸,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經濟效益較為理想,醫院各項開支均為全額撥款,醫療成本和職工待遇有保障。

由於湘錳企業承擔社會負擔過重,為減輕壓力,依據省人民政府相關文件精神,湘潭錳礦於2001年將湘錳職工醫院更名為湘鶴醫院,推動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的職能,但因種種原因,僅僅完成了名字的更改,分離未能取得成功。2005年,湘潭錳礦宣布破產,湘鶴醫院從此步入自收自支、自負盈虧的狀態。由被「包養」到「自給」是個艱難的蛻變過程,醫院職工的觀念難以適應,醫院的設備和服務模式與社會需求有差距,其醫療規模與技術水平,只能相當於一家鄉鎮衛生院。醫院的擴充需要資金,醫院的發展需要人才,醫院的立足需要競爭力,可這些條件一時難以達到,只能艱難度日。

湘鶴醫院加入健康集團籤約。

2011年,湘潭錳礦醫院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由湖南景熙醫療投資有限公司託管,服務職能由「職工醫院」變更為「社會醫院」,面對鶴嶺鎮及周圍人群的就醫需求,同時確保曾經為湘潭錳礦的興旺發達作出貢獻的老職工提供必需的醫療保障,湘鶴醫院管理層不斷努力,想方設法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和水平,規模擴大了,設備購來了,可是醫療人才難求,曾與市區一家大醫院建立的醫聯體,每周二派專家到湘鶴醫院坐診查房,但還是不能滿足需要。

2017年7月27日,醫院調整發展思路,與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建立緊密型醫聯體,以派專家常駐,開設名醫工作室,接收免費進修、到院進行全員培訓、聯合下鄉義診等方法進行全方位的技術幫扶。3年來,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共派主治醫師14名、正副高級職稱專家11名長駐,開展坐診、查房、帶教等項工作,建立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另挑選41名正副高級職稱專家定期門診,目前在院專家達12名,其中4人擔任臨床大科室主任。在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幫扶下,湘鶴醫院的管理水平、服務能力、服務效率逐年提升,2018年8月,湘鶴醫院一舉成功創建「二甲」醫院,改變了醫院形象。三年的門診量、住院量、手術量,平均以20%的速度提升,手術類型和高難度手術完成率明顯提升;各類危重症患者年搶救成功率達到99%,社會效益也隨之顯著提升,主要體現為「四滿意」。

專家來到湘鶴醫院技術指導。

在患者滿意方面:正在接受該院泌尿外科第560臺微創手術的患者的兒子李湘說:在家門口能花「二甲」醫院的錢,享受「三甲」醫院的技術服務,這是件多麼好的事情啊?在以前連想都不敢想啊。家人在湘鶴醫院手術,我們照顧病人方便,在家裡做好的營養餐送到醫院還是熱的,不像以前去「三甲」大醫院看病,醫保報銷比例低很多,一人住院三四個人跟著忙乎,多花盤纏不說,想吃合味的飯菜也難啊。據介紹,自2017年該院開設泌尿外科後,泌尿外科除病情複雜、高齡、高難度,必須在「三甲」醫院開展手術外,能在「二甲」醫院完成的手術,未發現有捨近求遠現象。

在政府滿意方面:「三甲」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患者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就近享受公平可及的醫療服務,醫療費用也有大幅降低,確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讓分級診療有效實施,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時救治,群眾就醫的獲得感得到提升;讓醫保資金的支出降低,減輕政府壓力。尤其湘鶴醫院為破產企業的職工醫院,實現了國有資產的增值保值。同時,醫生有了施展的平臺,基層的服務能力也能夠提升,醫院的影響力得到擴大,病人就診的滿意度也大大提升。

在醫生滿意方面:湘鶴醫院骨幹力量、主治醫師佘世軍面對媒體記者感慨地說:以前我們就靠自己去摸索,技術成長速度很慢,現在就像航海有了指路的明燈一樣,有了派駐專家的「傳、幫、帶」,技術水平的提高如同坐上了直通車;泌尿外科派駐專家周朝陽,被湘鶴醫院特聘為大外科主任,通過一年半的體驗感覺很好,雖說是在基層,能力反而提升了,無論是個人的手術技能,還是臨床思維的鍛鍊,都有大幅度提升,更是填補了管理能力上的空白。感覺到長駐,既擴大了醫院在當地知名度,又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雖然每天上班要跑很長的路,早出晚歸很辛苦,但自我覺得勞有所值。去年,他個人主刀完成了201臺泌尿外科手術。

在醫院滿意方面:通過醫聯體專家的幫扶,已經能夠開展很多高難度的三、四類手術,尤其是微創手術的開展,已經能夠滿足百姓的基本需求。通過14位長駐專家3年來的支持,根據當地多發病種開設了泌尿外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危機重症醫學科、心內科等5個臨床科室,且運行良好。三年裡醫院門診總量達到近20萬人次,僅重症醫學科,成功搶救了600多位危重患者,基本實現了「大病」也不出區了,這是我們原來根本做不到的。醫院步入了良好發展勢頭,醫護人員思想也穩定了,為我們培養的這支人才隊伍就不會走了。這些良好的發展勢頭,如果沒有黨的醫改好政策,是怎麼也實現不了的。湘鶴醫院執行院長張偉斌肯定地說。

相關焦點

  • 國省媒體來潭集中採訪湘潭市醫改經驗
    湘潭在線11月28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符瑤)11月26日,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長沙召開新聞發布會,推介了綜合醫改試點省市(安徽省、福建省、湖南省、重慶市)深化醫改典型經驗。
  • 湘潭市中心醫院專家到湘鋼開展女職工健康公益講座
    湘潭在線2月25日訊(記者 餘海霞 萬泱華)2月25日,湘潭市中心醫院婦產科主任夏姿芳走進湘潭鋼鐵集團,為企業女職工送上了一堂生動實用的女性保健與疾病預防公益講座。夏姿芳結合婦產科工作30餘年的經驗與見聞,通過各種實際案例對各年齡階段婦女的保健知識與常見婦科疾病症狀與預防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
  • 「四戰」聯動促復工 湘潭高新區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黨工委、管委會坐鎮防控中樞指揮部,產業部門派出了服務小分隊,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當尖兵,產業鏈條上的企業相繼復工抱成了團……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各條戰線上,一個由湘潭高新區各方力量匯聚而成的「智造兵團」,發動了積極攻勢。
  • 陝西省衛健委新聞發布會:延安綜合醫改「靚眼」
    2015年被國家確定為第三批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按照中省的決策部署,舉全市之力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各項工作,重點工作關鍵環節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連續6年被省政府評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先進市,2019年5月又獲得國務院通報表彰。
  • 國營企業職工和集體企業職工退休待遇是否一致?
    長期以來,廠辦大集體企業依託國營企業生存。很多國營企業和廠辦大集體屬於母公司和子公司的關係。所以,在工資收入方面,集體企業職工要遠遠低於國營企業職工。(2)集體企業職工的視同繳費年限不容易認定。廠辦大集體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為了安置職工家屬、城市待業青年、上山下鄉回城子女,在政府主導下,興辦起來的。
  • 要麼多方共贏,要麼全盤皆輸,價值醫療巧解醫改這盤「麻將局」
    關於醫改,一直都有「打麻將」的比喻:政府、醫保、醫院和患者就是一桌麻將中的四方,有人贏錢,就會有人輸錢。然而在2020卓越績效管理國際論壇會議上,卻提到了一種讓各方都不輸錢的做法:通過多學科協作,走向價值醫療。
  • 醫改落地 現場不排長隊了預約掛號卻帶來「網上大塞車」
    湖南省兒童醫院副院長李愛勤認為,預約掛號改革沒有錯,但需要一個過程來讓病人適應、社會適應。  「例如臨到病人就診時才通知專家停診了,這完全是技術上可以解決的問題。」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門診部主任謝婉花說。  此外,改革過程中院方與患者信息溝通不暢也是影響百姓「滿意度」的重要原因。
  • 這家二甲醫院「賣身」2次,價格從9700萬降到5128萬……
    同一家醫院,2次賣身,命運卻截然不同。武漢商職醫院的困境,也是企業醫院改制大潮的一個縮影。 1984年底,首創職工「保險醫療」 企業職工每年交40元-60元,即可享受基本醫療。到1998年,該項目吸引175家企業5萬多職工參保。
  • 「醫改核心是補償機制」 竊語:全世界都知道
    有關資料顯示,一個收入20億的三甲醫院,至少40%的收入來自藥品,即8億為藥品收入,如果取消15%的加成,醫院將減少收入1.2億元。其中,「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是新醫改方案確定的五項重點改革內容之一。然而,公立醫院改革的推進並不順利,到目前還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改革過程中,政府沒少補償醫院。到頭來,政府花了好多錢,由於高藥價的存在,在招標採購、中間流通環節、醫院環節、製造企業環節共同串出了一個畸形結果。
  • 南京公積金為企業減負職工解憂
    防止人群聚集,多方引導企業和職工線上辦理公積金業務;降低疫情影響,及時推出受影響企業可緩繳公積金、受影響職工不能正常還款不算逾期;面對臨床血液緊缺,黨員帶頭積極參與無償獻血並捐款……疫情發生以來,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服務,用積極行動和務實舉措服務我市經濟社會發展。
  • 國企下崗買斷職工,企業沒給交醫保,該怎麼辦?
    二、國企下崗買斷職工,企業沒給交醫保,該怎麼辦?(一)關於買斷工齡的處理買斷工齡可以劃分為兩個時間段,一是1995年以前,買斷工齡屬於合法行為。二是1995年以後,買斷工齡屬於違法行為。對於1995年以後,國有企業組織職工買斷工齡的:如果企業未經職工代表大會協商、審議等程序,直接在未經職工同意的前提下,強制執行下崗買斷政策,屬於違法行為。職工可以要求企業按照《勞動合同法》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企業拒絕支付,職工可以收集相應證據,通過仲裁等法律途徑,要求企業支付違法解除的雙倍賠償。
  • 雙語解讀北京醫改新政:「醫事服務費」英語咋說?
    北京率先發力,推出醫改新政,顯示出對執行醫改任務的強烈決心。取消藥品加成(drug markups)和掛號費(registration fee)、診療費(treatment fee),設立醫事服務費(medical service fee),並規範醫療服務價格等舉措,其目的是補償醫療機構部分運行成本,體現醫務人員的技術勞動價值。
  • 職工福利費處理不慎,將給企業帶來致命的稅收風險!
    說起職工福利費的稅務處理,屬於困擾企業財務人員的一個常見問題。由於稅會差異的存在,企業在處理中常常造成政策的錯誤運用,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必要的稅收風險。為幫助大家順利打通職工福利費政策運用的「任督二脈」,我們在這裡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梳理,希望能為大家順利掌握政策精神實質助上一臂之力。
  • 寧波8家三甲醫院啟動新醫改 藥品零差價診斷費上漲
    原標題:寧波8家三甲醫院啟動新醫改 藥品零差價診斷費上漲   浙江在線12月26日訊12月25日,浙江省衛生廳在省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情況說明會上表示:在月底前,全省所有地市(除杭州外)將全面啟動醫改,共涉及40家市級公立醫院。這其中就包括寧波的部分醫院。
  • 照耀了整個湘潭
    2017年以來,王填提出企業數位化轉型戰略。2018年2月,騰訊、京東入股步步高,成為步步高集團數位化戰略合作夥伴。  王填連續擔任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履職期間,他多次遞交有關職工五險一金等建議,使低收入階層切實享受到了實惠。  多年來,王填甘作家鄉的「服務員」,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力量為家鄉帶來一些有益的改變。
  • 西部省份醫改如何進行?川陝青寧四地介紹深化醫改舉措
    四川:率先完成省級集中專項採購 抗癌藥平均降價15.18%四川省醫改領導組秘書處副主任、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宋世貴介紹,四川省全面實施公立醫院藥品集中分類採購,藥品價格較上一輪採購下降了10.59%。全省可節約資金近40億元,在全國率先完成抗癌藥省級集中專項採購,抗癌藥的平均降價15.18%。
  • 職工醫保家人能用!傾斜退休人員,這個醫改好消息,不知虧大了
    國家醫保局下發的草案明確指出,要建立健全包括在職職工和離退休人員在內的全體職工共同門診醫療費用統籌保障機制,支付比例從50%開始,適當向退休人員傾斜。這項改革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職工醫保家人能用!傾斜退休人員,改革後,單位繳費部分納入醫保統籌基金,由醫保局主管部門直接實施。不計入個人帳戶,個人繳費部分計入個人帳戶。通過優化個人帳戶結構,加強和擴大整體資金規模,同時擴大資金保障範圍。報銷比例初步定為50%,這肯定是個好事!不知費用報銷項目都有啥?
  • 破產重整|破產重整的20個典型案例!
    2012年7月4日,管理人以浙江玻璃與其四家關聯公司存在人格混同情形、合併重整有利於公平清償債權為由,申請浙江玻璃與其四家關聯公司合併重整,並提交了相關證據。其中,審計報告結論顯示:浙江玻璃與其四家關聯公司系作為一個整體進行運作,四家子公司雖然均為法人主體,但都在浙江玻璃的實際控制下運營,資金收支均由浙江玻璃掌控,已喪失其法人實體應當具備的財務獨立性。
  • 以醫者初心樹旗幟 以人文精神促發展 廣州天使兒童醫院
    作為廣東省一家專家型兒童專科醫院,廣州天使兒童醫院秉承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的核心宗旨,始終關注患兒需求、職工體會,重視醫改要求、社會擔當;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以人為本的發展思想,用服務關懷樹立起以患兒為中心的人文旗幟,結合醫院特色,打造出了廣東省內兒童專科醫院人文建設的閃亮名片
  • 從一粒藥看「十四五」醫改:群眾如何花更少錢,享受更好健康
    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價達93%。按最新的採購量計算,預計節約費用達117億元。  「集採藥」打了對摺——患者已可以在全國公立醫院用上三批國家集採帶來的112種便宜藥,平均藥價降幅達54%,部分藥品最高降價幅度超95%,覆蓋糖尿病、高血壓、抗感染、抗腫瘤等多個治療領域,都是臨床用量較大的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