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眾對美好生活和健康飲水的需求日益增長,市面上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淨水器。湖北武漢的李女士就在家裡裝了淨水器,但售後人員上門檢查後發現他們家喝的都是軟化鹽水,怎麼「淨水」變成了「鹽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據上海廣播電視臺看看新聞KNEWS官微,湖北武漢的李女士自從3年前家裡裝了淨水器,就一直覺得水有淡淡鹹味,但換濾芯的師傅說這很正常。直到上個月,售後人員上門檢查,才發現淨水器接錯管線,李女士家喝的都是軟化鹽水,且包裝袋上明確寫著「禁止食用」。李女士對此十分崩潰,她說家裡3個寶寶喝的奶粉都是用這水衝的。目前就賠償問題雙方還在協商中。
什麼是軟化鹽水?
軟水鹽又稱為離子交換樹脂再生劑,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作用是把淨水設備中樹脂中的雜質通過離子交換置換出來,就成分來說,99%以上都是鹽。之所以標上「禁止食用」,只是因為它們不是按照餐飲用鹽的方式生產和包裝的,不能銷售給食用的用途,所以標上「禁止食用」來免責。
軟化水對健康有什麼影響?
李女士家喝了3年的「淨化水」,實際是就是這個淨化器經過一級淨化之後得到的「軟化水」。自來水流過離子交換樹脂,把其中的鈣鎂離子「換成」了鈉離子,從而降低了水的硬度,所以稱之為「軟化」。
經過軟化,自來水只是降低了鈣鎂離子含量,增加了鈉離子含量。除此之外,並沒有發生別的變化。
從水質的角度說,軟化水在燒開的時候不會產生水垢,在洗滌的時候對於洗滌活性成分的幹擾比較小,在烹飪中使得纖維更容易軟爛。它本身不會增加、也不會降低水的安全性。
對於健康的影響,主要是把鈣鎂離子換成了鈉離子,會增加鈉的攝入。
家裡有沒有必要裝淨水器?
可以要,但不是必須要。淨水器只是錦上添花的產品,符合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管網末端出水也是安全的。
淨水器的微生物汙染
已有科學研究表明,居民家用淨水器處理出水的總細數超標率(>100 CFU/mL)為13.2-87.5%。近來,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廈門大學於鑫團隊研究發現,淨水器內部活性炭及膜組件表面附著的微生物可達102-106CFU/g(圖3),總活細菌量為103-105 copies/mL(PMA-qPCR檢測)。此外,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100-106 copies/g)和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100-105 copies/g)等水傳病原菌也有不同程度檢出(qPCR檢測);高通量測序進一步揭示了大腸桿菌(0-6.26%)、分枝桿菌 Mycobacterium mucogenicum(0.01-3.46%)、及銅綠假單胞菌(0-0.16%)在淨水器不同組件內的分布特徵。
複合型淨水器的活性炭和膜組件可吸附、截留微生物,消耗餘氯等化學物質,提升飲水的物化指標及口感。但其對於微生物僅為物理作用,並沒有完全殺滅。隨著淨水器使用時間的延長或使用方式不科學,微生物在活性炭和膜組件中將重新增殖。此外,在採樣調研中發現,很多用戶的淨水器濾芯幾年甚至十幾年從未更換,淨水器超負荷運行,儼然成為微生物的「富集天堂」,一旦發生洩露將嚴重威脅民眾的健康。所以,安裝家用淨水器後,科學、合理的淨水器使用及維護同樣重要。
▲淨水器的微生物汙染(a)R2A平板培養(b)掃描電鏡拍攝
使用淨水器要注意什麼?
①一定要科學的使用和維護。
②淨水器長期未使用應先排空,多次反衝後再正常使用。
③記得定時更換濾芯。
來源|晶報APP綜合看看新聞、中科院之聲、網絡等
【來源:晶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