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香料調味料大全
幹辣椒:性辛溫,能祛寒健胃,其色澤鮮紅,辣味較重。能去腥解膩壓抑異味,增加香辣味和色澤。選擇辣椒時顏色相當重要,一要保證色澤好,二要根據地方口味,選擇辣與非辣的辣椒。
花椒:性溫,麻味濃烈,能溫中散寒,具除溼止痛的作用,用於汤滷中可壓腥除異,增鮮香。
老薑:老薑性辛溼,含有揮髮油姜辣素,具有特殊的辛辣香味,老薑用於紅湯,能有效的去腥壓臊,可提香調味。
大蒜:大蒜味辛辣,氣芳香。含有揮髮油,二流化合物。大蒜主要用於調味增香,壓腥味去異味 。
醪糟:是用糯米釀製而成,米粒柔軟不爛,酒汁香醇,甘甜可口,稠而不混,釅而不粘,調製火鍋汤滷(底料)加入醪糟,能增鮮壓腥去異味使汤滷產生回甜味.。
食鹽:食鹽學名氯化鈉,使一種結晶小顆粒。帶鹹味,能解毒涼血,潤燥止氧。食鹽起定味調味,提鮮解膩去腥作用 。
冰糖:為結晶體味甘性平,益氣潤燥,清熱,在熬製火鍋汤滷時,加入冰糖克使湯汁醇厚回甜,具有緩解辣味刺激的作用。
料酒:料酒是糯米為主要原料釀製而成,具有柔和的酒味和特殊香氣,料酒在火鍋汤滷中主要作用是增香、提色、去腥、除異味。
味精:味精是從大豆、小麥、海帶及其它含蛋白質物質中提取、味道鮮美,提鮮助香增味作用。
雞精:作用是增鮮提味。
胡椒:胡椒、味辛性溫帶濃烈的芳香氣味、具溫中散寒、健胃順氣的功效、在清湯火鍋中用於去腥壓臊、增香提味。
羅漢果:增香,性涼,味甘,增香,味道清甜醇香,具有清肺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
甘菘:一種毛絨絨、黑褐色的根狀香料,甘菘氣味辛香,近似強烈的松節油氣味,具有理氣止痛、開鬱醒脾 的作用。
八角:應叫八角茴香,又叫大茴香、大料、八月珠,這是人們較為熟悉的一味香料。其特點是聞之芳香,嘗之微甜。其性味辛、溫,有溫中開胃,祛寒療疝的作用。在烹調中無論是火鍋、紅燒、滷水均可使用。
小茴香:又叫茴香、香絲菜、懷香、野茴香。其成熟果實猶如小稻穀粒或孜然,有特異芳香氣。作為香料使用,廣泛用於紅燒、滷水、麻辣火鍋中。在藥用方面,其性味辛溫,有行氣止痛、健胃、散寒的作用。
草果:一種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實,嘗之味怪,不好受。其藥性溫、味辛,有燥溼健脾、祛痰溫中、逐寒抗瘧疾的作用。
砂仁:又叫春砂仁、陽春砂仁,系植物陽春砂的成熟果實,嘗之澀口,聞之有香味,藥性溫,味辛。
三奈:也叫沙姜、山辣,為根狀莖。雜貨店、中藥店出售的為其幹制切片,其味芳香。
靈草:也叫靈香草,又名零陵香,有濃烈香氣,性味甘平。
排草:排草又叫排香,香排草,香羊,毛柄珍珠菜,也屬報春花科植物,其性味甘平。
白豆蔻:又叫圓豆蔻,口嘗之有澀味,因其香味佳,故用量少。
肉豆蔻:別名玉果。其藥性味辛溫,具有暖脾胃、澀腸、下氣的作用。
桂皮:又稱肉桂。性味辛甘、熱,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的功效。主治腎陽虛衰、心腹冷痛、久瀉等。油性大,香味濃烈。嘗之味辛辣、回味略甜。
孜然:別名,阿拉伯小回香,安息茴香。屬傘形科植物,孜然芹的種子。
香葉:香味濃鬱,即桂樹之葉呈灰綠狀,以體無黴癍。香氣濃鬱味上品,作用增香去異味、促進食慾。
篳撥:增香,味道辛辣,有特異香氣,具有行氣暖胃,能治腹瀉嘔吐,解酒止痢的作用。
香附子:增香,氣味芳香,味道苦而辛有調經止痛解鬱的作用。
白芷:(香白芷,川白芷)增香,性溫,味辛,去風溼活血排膿,生肌止痛的功效。
紫草:增香,(硬紫草,紅條紫草,大紫草)增色,性寒,味甘,鹹,有活血,涼血,解毒透疹,瘡瘍溼疹等功效。
山楂:增香,性酸味甘,增香,去異味,消食健胃,行氣三淤,胃脘脹滿,高血脂等功效。
陳皮:增香,(紅橘,大紅炮,川橘)壓醒,去臊味,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食少吐瀉,咳嗽痰多等功效。
草寇:增香,性溫味辛,有燥溼健脾,溫胃止嘔,寒食內阻,不思飲食,脘腹脹滿等功效。
良姜:增香(高良姜,小良姜)增香,壓腥,味辛,性溫,有溫胃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
枝子:增香,味辛,性溫,有降火,清熱解毒,用於牙疼,特別對火鍋清火有特別好處。
紫蘇:增香,性溫,味辛,用於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用與風寒感冒,魚蟹中毒之功效。
香茅草:(野香茅,臭草)性溫,辛,有濃鬱的香氣,不可多用,主要用與養心安神,祛風解表等功效。
川木香:增香,性溫味辛,苦,有行氣止痛,和胃消脹止瀉等功效。
醬油:可使菜餚入味,更能增加食物的色澤。適合紅燒及製作滷味。
蠔油:蠔油本身很鹹,可以糖稍微中和其鹹度。
色拉油:常見的烹調用油,亦可用於烹製糕點。
芝麻油(香油):菜餚起鍋前淋上,可增香味。醃製食物時,亦可加入以增添香味。
米酒:烹調魚、肉類時添加少許的酒,可去腥味。
辣椒醬:紅辣椒磨成的醬,呈赤紅色黏稠狀,又稱辣醬。可增添辣味,並增加菜餚色澤。
甜麵醬:本身味鹹。用油以小火炒過可去醬酸味。亦可用水調稀,並加少許糖調味,風味更 佳。
辣豆瓣醬:以豆瓣醬調味之菜餚,無需加入太多醬油,以免成品過鹹。以油爆過色澤及味道 較好。
芝麻醬:本身較幹。可以熱水調稀。
蕃茄醬:常用於茄汁、糖醋等菜餚,並可增加菜餚色澤。
醋:醋不宜久煮,於起鍋前加入即可,以免香味散去。白醋略煮可使酸味較淡。
鮑魚醬:採用天然鮑魚精濃縮製造而成,適用於:煎、煮、炒、炸、滷……等等 XO 醬。
固體味料
鹽:烹調時最重要的味料。
糖:紅燒及滷菜中加入少許糖,可增添菜餚風味及色澤。
味精:可增添食物之鮮味。尤其加入湯類共煮最適合。
發粉:加入麵糊中,可增加成品之膨脹感
麵粉: 分為高、中、 低筋三種。製作麵糊時以中筋麵粉為區。用於沾粉油炸時則具著色功能。
甘薯粉:多用於油炸物之沾粉。亦可作為芡粉。
生粉:為芡粉之一種,使用時先使其溶於水再勾芡,可使湯汁濃稠。此外,用於油炸物的沾 粉時可增加脆感。
小蘇打粉:以適量小蘇打醃浸肉類,可使肉質較松滑嫩。
豆豉:幹豆豉用前以水泡軟,再切碎使用。
辛香料
蔥:常用於爆香、去腥。
姜:可去腥、除臭,並提高菜餚風味。
蒜頭:常用之爆香料,可搭配菜色切片或切碎。
胡椒:辛辣中帶有芳香,可去腥及增添香味。
白胡椒較溫和,黑胡椒味則較重。
五香粉:五香粉包含桂皮、大茴香、花椒、丁香、甘香、
陳皮等香料,味濃,宜酌量使用。
魚露: 魚露除鹹味外,還帶有魚類的鮮味。
食醋:味酸而醇厚, 液香而柔和, 是烹飪中不可少的調味品。
陳醋:山西老陳醋是北方最著名的食醋,是以高梁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食醋。 特色:色澤黑紫,液體清亮,酸香濃鬱,醇厚不澀,特別適合烹製涼拌菜,可以增加菜餚的 鮮香。
香醋:鎮江香醋是以優質糯米為原料,釀造出來的食醋。 特色:酸而不澀,香而微甜,適合佐食包子、餃子或者螃蟹、蝦等海鮮。
米醋:米醋是以優質大米為原料,釀造而成的食醋。 特色酸味純正,香味柔和,適合炒制菜餚或者烹調海魚時使用。
白醋:是一種無色透明的食醋,分為釀造白醋和化學合成白醋
合成白醋有醋的酸味,但沒 有醋的香味,建議烹調時
使用釀造白醋。
醬油 :是一種色、香、味俱佳而又營養豐富的調味料,在炒
煎、 蒸、煮或涼拌時,按照需要 加入適量的醬油,
就會使菜餚色澤誘人,香氣撲鼻,味道鮮美。
生抽:生抽醬油是醬油中的一個品種,顏色:呈比較淡的紅褐色。
味道:生抽是用來一般的烹調用的,吃起來味道較成,較鮮美。 黏稠度:體態清澈透明,
用途:生抽用來調味。
老抽:顏色很深,呈棕褐色,有光澤的。 味道:吃到嘴裡後有種
鮮 美微甜的感覺。 黏稠度:老抽醬油比醬油要更黏稠
一些。 用途:一般用來給食品著色用。
糖:在烹調中不光可以增味,且有去腥、解膩、提鮮之功效。
與鹹味相對比,甜味呈現出一種陰柔、婉約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