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位83歲的患者,感覺飯量變差,時常胃痛,女兒帶他來到消化內科,想做個胃鏡看看是怎麼回事,結果卻被診斷出肺癌。
明明是胃不舒服
怎麼是肺癌?
太不可思議了!
但醫生詳細了解他病史後發現了問題
據陝西白水消化病醫院主治醫生孫慧婷介紹,前幾天,他們急診室也來了一位患者,說晚上胃痛難忍,在家吃胃藥無效。醫生看他口唇青紫,給他詳細檢查後,建議先做心電圖。
患者不解:「胃痛做啥心電圖?」
然而,幾分鐘後,心電圖報告單證實了醫生的判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若不是當時醫生留了個心眼,及時搶救,恐怕性命難保。
在臨床上
很多患者自認為「胃痛」
其實並不是真的胃病
那麼
真正的胃痛是怎樣的?
哪些疾病會出現類似胃痛症狀?
想要了解究竟什麼樣的才是胃痛,先來看我們的胃在身體裡的解剖位置。
胃處於食管和十二指腸之間,上端與食管相連的入口稱之為賁門,距門齒約40cm,下端與十二指腸相連稱為幽門。
胃由左上斜向右下行走,分為胃底,胃體和幽門3個部分,各佔約1/3大小。胃周圍與肝臟、膽囊、胰腺、結腸、脾臟、膈肌等組織臟器相鄰。胃通過胃膈韌帶、肝胃韌帶、脾胃韌帶、胃結腸韌帶和胃胰韌帶固定於上腹部。
真正的胃痛,主要表現在↓
疼痛位置:左上腹、劍突下。
疼痛表現為:隱痛、冷痛、灼痛,餐前痛、餐後痛、餓了痛,夜間痛等。
很重要的一點是:
一般急性胃痛往往有誘因,比如吃了不合適的食物(過涼、過量、過辣、不乾淨等);慢性胃痛多有病史,並伴隨、燒心、反酸、飽脹、噯氣、噁心等一些列消化道症狀;呈周期性發作,常與季節變化、飲食失調、精神因素或長期服用刺激性藥物有關。
根據腹部分區圖
常見的「胃痛」主要在
第2區-【腹上區】
第3區-【左季肋區】
↘
2區這一格是胃、十二指腸的所在,如果裡疼的話,可能是胃、十二指腸潰瘍,心絞痛以及各種類型的胃炎或消化不良引起的。
↘
3區這裡有胃、胰臟和脾臟,如果疼起來,排除各種胃病後,還可能是胰腺疾病。
這些疾病容易被誤認為是胃痛
1
急性心肌梗死
你可能會問:心臟病發作,不應該是胸痛嗎?
胸痛的確是心肌梗死的標誌性症狀,但還有約1/3的患者症狀不典型,表現為胃痛、牙痛等,甚至僅僅是頭暈、乏力、噁心、嘔吐,疼痛嚴重時伴有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脈搏微弱。
一些中老年人突發胃脘部疼痛,一定要注意心臟疾病的發生,首先想到做心電圖檢查,排除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2
急性腮腺炎
初期也表現中上腹疼痛,持續性加劇,伴有噁心嘔吐,有些病人疼痛放散到腰背部。症狀此時很像胃痛,但病人疼痛持續時間較長,並且有陣發性加劇趨勢。
這樣的病人,要認真查體和檢查,如急查血常規,血、尿澱粉酶,肝膽胰腺B超,腹部CT,儘早排除急性胰腺炎。
3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突出表現為劍突下或右上腹持續性疼痛,或伴有噁心嘔吐,或高熱寒戰和黃疸。病情進展十分迅速而兇險,治療不及時往往有生命危險。
也有一些老年患者僅表現上腹部疼痛,噁心嘔吐,無發熱寒戰,無黃疸等症狀,易與胃痛混淆。
4
急性闌尾炎
發病初期也表現上腹部疼痛,或伴有噁心嘔吐,類似胃痛。隨著病情的進展,幾小時後疼痛逐漸轉移固定於右下腹,闌尾壓痛點(麥氏點,位於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出現壓痛,反跳痛或肌緊張。
5
腫瘤疼痛
肺癌、肝癌、膽囊癌、胃癌、腸癌都會出現腹部疼痛的現象;但大多有其他伴隨症狀,比如消瘦、貧血、黑便、氣短乏力等等。
來源:健康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責任編輯:路璐
審核:張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