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夜市上,相信誰也無法抵禦烤生蠔的香味。蒜蓉,小米辣,油,調和在一起,倒在生蠔上,被炭火烤的「刺啦刺啦」的作響.每當走到這,我都會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吃上幾個。
日料店裡,生吃刺身裡最讓我垂涎的並不是三文魚,金槍魚等等生魚片,反而是一個個的大生蠔。擠上一點檸檬汁,蘸點辣根,這味道,簡直就是太完美。
北方的冬天裡,牡蠣和大白菜齊名,是我們日常飲食中最火的美食。蒸上一鍋,熱氣騰騰,鮮味四溢,這味道真的是令人享受。
只是,不知大家是否發現,不管是哪種吃法,用的其實都是同一個模樣的海鮮。但為什麼我們有時候叫它們「生蠔」,而有時候又叫它們「牡蠣」呢?
至於原因,老於今天就告訴大家:
生蠔和牡蠣到底是不是同一種海鮮?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可以按照「普通雞蛋」和「散養雞蛋」的區別來理解。「普通雞蛋」和「散養雞蛋」其實都是雞蛋,但「散養雞蛋」卻因為其生長環境,以及營養價值等優越條件,而比「普通雞蛋」更加珍貴。
同理,「生蠔」和「牡蠣」其實都是同一個品種,但二者卻是不同類的。「生蠔」因為其自身的條件優勢,要比「牡蠣」更加的受歡迎。
所以,老於認為,雖然「生蠔」也是「牡蠣」中的一種,但二者並不是同一種海鮮。
生蠔和牡蠣的區別:生蠔和牡蠣之間,其實也是有著明顯的區別的。無論是在概念上,還是形態上,還是生長方式上,還是吃的方法上,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
1,概念不同:
牡蠣其實就是我們北方經常所說的海蠣子,它的個頭不大,比較小。並且,牡蠣的地域分布非常廣,從北面的鴨綠江起,一直到南面的海南島,這一路沿海都有它的分布。
當然,牡蠣的品種也比較多,比如,長牡蠣,褶牡蠣,密鱗牡蠣,等等這些都屬於牡蠣的種類。
在這眾多品種之中,我們山東的威海乳山海牡蠣,更是非常的有名。它的肉厚,肥嫩,並且味道鮮美,非常的好吃,是我們北方冬天裡家家戶戶都不可缺少的美味。
而「生蠔」,其實就是牡蠣眾多種類中的一種。也是牡蠣的眾多種類中,個頭最大的那一種。單單一個個頭比較大的生蠔,甚至可以達到一斤多重。所以,單從個頭上看,就已經很好區分了。
由此可見,生蠔是從概念上被單獨區分出來的一種海鮮,是與牡蠣不同的。這樣,二者又怎能被當做是同一種海鮮進行售賣呢?
2,營養價值不同:
生蠔的售價基本上是要比牡蠣貴得多的,這除了生蠔的個頭比較大以外,與它們之間的營養價值差異也是息息相關的。很明顯,生蠔的營養價值要比牡蠣更高。
比如,從含鋅量來看,生蠔的含鋅量是普通牡蠣的七八倍還多。從蛋白質含量來看,生蠔的蛋白質含量要高出普通牡蠣的45%~56%。並且從所含的營養物質的成分種類來看,生蠔也要更多一些。所以,生蠔也因此被稱之為「海底牛奶」。
二者在營養價值上有如此諸多的不同,肯定也不可能是同一種海鮮了。
3,吃法不同:
正如開篇所講的那樣,不同的吃法下,稱呼也都是不同的。因為,「牡蠣」和「生蠔」作為不同的海鮮,都應該在不同的吃法中,將其優點發揮出來。
生蠔:生蠔個頭比較大,肉質也肥厚,所以對於單吃來說,再合適不過了。
將生蠔單個撬開,用純淨水清洗乾淨,蘸著辣根調的醬汁,或者是蘸著辣醬,這味道絕對是鮮美!並且營養也是超級豐富的!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生蠔生吃,不妨可以配著檸檬或者白醋。因為檸檬和白醋中的酸性成分很高,可以保留生蠔的鮮味。同時,可以消除生蠔中的部分細菌,保護我們的腸胃。
如果是炭烤,我們用的也都是生蠔。因為生蠔的個頭比較大,可以方便放入粉絲,蒜末,或者是一些其它的調料進行調味。
如果是用牡蠣的話,那光是單個撬開,就足以消耗大量的人工了。所以,對於單吃來說,生蠔更加合適。
牡蠣:牡蠣雖也肉質肥厚,但無奈個頭小,所以不適合單吃。
將牡蠣清洗乾淨,蒸上一鍋,這是北方冬天最為常見的吃法。肥厚的牡蠣肉,冒著熱氣,蘸著醋汁,別提有多享受了。
將牡蠣剝肉,吃火鍋的時候全部倒進去,先別說牡蠣肉吃起來多麼鮮美,就連底湯都變得鮮美無比。
或者是將牡蠣剝肉,然後放入雞蛋與麵粉調和的麵糊中,再加入點蔥花拌勻。最後將其倒入油鍋中煎一煎,這就是非常有名的小吃「牡蠣煎」。
看到這,或許很多人要說,「牡蠣」只是「生蠔」的縮小版而已。但二者既然存在著如此多的不同,所以,並不能將其作為同一種海鮮來看待的。畢竟,差別太多了。
來源:網絡 如果侵權請聯繫我們
點一下,支持答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