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濃硫酸
match緊急處理是用大量清水衝洗,這個初中知識。我的一個朋友曾經治療過掉進60%硫酸池子裡的病人,燒傷面積95%,其中三度50%以上,還好沒有喝到嘴裡吸到肺裡,所以命大,活了。大小手術做了11次,頭皮取了10次。做的MEEK(醫療同行看的懂),總體花費150萬以上,不僅病人辛苦,醫生也累個半死。嗯,硫酸燒傷的皮膚是黑色或棕褐色的,對,就是碳化的顏色,創面不起水泡。
2、濃硝酸、濃鹽酸
處理和濃硫酸差不多,都是大量衝水,酸性物質燒傷裡除了一種特殊的東西叫做氫氟酸之外,其他的都差不太多。需要注意的是別腦洞大開去用強鹼性中和,萬萬使不得。硝酸燒傷棕黃色,鹽酸燒傷創面帶點青綠色。
3、酸中霸主——氫氟酸。雖然在市場上很難遇見氫氟酸這種東西,但是在工業中還是經常碰到的,這是唯一一種不能裝在玻璃瓶裡的酸,因為他能溶解玻璃(硫酸硝酸鹽酸王水:是在下輸了!)。而且,我希望你們碰到的是稀釋了很多倍的氫氟酸,否則,濃氫氟酸,兩個巴掌大小的燒傷面積就可能要了患者的命,死於急性低鈣血症導致的心律失常。這麼多年沒有碰到大面積的氫氟酸燒傷,但是導致手指壞死的案例還是有不少。
4、氫氧化鈉——強鹼和強酸不同之處在於強鹼的滲透性和對脂肪的皂化反應。強酸只是將皮膚碳化,不容易滲入深層組織。強鹼滲入皮膚的能力強大的多。而且是漸進性的。第一天可能看著是個深二度創面,過兩天就變成三度或者四度也不一定。同樣道理,強鹼燒傷後也不要用酸去中和。這是作死。
5、各種有機磷農藥——其實不能完全算作是燒傷,小部分應該屬於嚴重的接觸性皮炎。但是癒合時間比接觸性皮炎長得多。很多影響到真皮層,所以我本人歸到燒傷範疇。現場處理就是衝洗...簡單有效。
6、黃磷(白磷)、金屬鈉,前者是遇空氣自燃,後者是遇水燃燒。因為是固體,不容易沾染皮膚,暫不多說。
7、502膠水——這個也挺多的,尤其是熊孩子自己玩的時候....不過處理起來其實和熱力灼傷差不多。
8、溴素——紫色液體,揮發,有刺激性味道。我們這裡常見。之前僅用水衝洗,但效果欠佳,一般都造成深二度以上的燒傷程度。後來發現絕招:75%酒精用點力量擦洗,將表層皮膚擦掉。這個處理過程病人很痛很痛很痛很痛。。。。但是減輕了溴素的進一步滲入,治療時間從30—45天減少到15天—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