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英國的共享單車,被裸騎軍團盯上了

2021-02-17 INSIGHT視界

摩拜登陸英國已有月餘,最近卻突然傳來新的新聞——一群「裸騎」團體盯上了摩拜,把共享單車變成了他們活動的工具。此舉在英國引發輿論譁然,關於「裸騎」團體的爭議也甚囂塵上。究竟什麼是「裸騎」活動?他們為什麼選擇摩拜?為何會引發如此大的爭議?跟主頁君一起來看看。

文|羅婞 胡馨予

From 世界說

微信號:globusnews

「這是一次超現實的經歷,幾乎如夢一般。那種感覺,那種腎上腺素飆升的快感,就像嗑藥一樣。那種感覺此前從來不存在於我的日常生活。裸騎讓我充滿力量。」

37歲的」Natansky」(化名)這樣形容自己的裸騎體驗。她在2012年加入裸騎運動,如今已成為WNBR (World Naked Bike Riding,世界裸騎活動) 倫敦地區的主要組織者。

「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女性參加到裸騎中來。我們挑戰的是對身體的性別化、性感化。我們試圖自己定義、掌控我們自己的身體。」她告訴世界說。

經過12年的發展,WNBR這個一年一度的世界性活動正在越來越多的城市成為日常。但裸騎團體在一件事上似乎有些過界——不少裸騎者,選擇使用共享單車。

△  裸騎愛好者參加2017年倫敦的WNBR

裸騎是怎樣開始的呢?時鐘撥回到2004年。 彼時,伊拉克戰爭進行一年有餘,原油價格高漲,催生出這樣一種」半示威、半遊行」的騎行運動,呼籲減少汽車出行,反對石油依賴,改善城市交通,關注騎行者的安全。當年,全球有四個大洲的28座城市參與WNBR活動。到2016年,這一數字增加到70個。 曼徹斯特首次舉辦WNBR裸騎活動可追溯到2006年,當時活動僅有30人參加,且警方禁止參與者全身裸露。此後,裸騎活動的參與人數呈上升趨勢,到2016年,已有約300人參與裸騎;在今年6月9日,參與人數超過了450人。曼徹斯特人似乎已漸漸接受了這場由少數人組織、參與的年度狂歡。

△ 參加曼徹斯特裸騎活動的老年裸騎者

在曼徹斯特,參與裸騎的有不少騎行愛好者。曼徹斯特WNBR的組織者Andrew Fisher就是一位資深騎行愛好者,因熱愛騎行而與裸騎結緣。三年前,騎行同好邀請他:組織裸騎,來不來?沒有猶豫,他成為了曼城裸騎的組織者,主要負責和警察溝通,處理一些公關事務。

對Andrew而言,曼徹斯特WNBR小組並不只是一年一度的鬆散社團——除了每年的裸騎,它還組織」穿著衣服」的日常長途騎行活動。對騎行愛好者而言,最初的」裸」,是為了引起路上車輛的注意。來自約克的裸騎者John這樣解釋:

「英國馬路留給騎行者的空間太小了。騎行者在馬路上通常很脆弱,因為來來往往的車輛對他們往往不注意。選擇裸體是為了用一種顯眼的方式提醒司機們,即使在騎行者穿著衣服的時候,也要注意到他們,讓他們更安全。

△ 英國狹窄的公路上缺乏留給自行車的空間,英國司機(尤其是視野受限的貨車司機)對騎車人的安全往往也不甚重視

在英國裸體,並不算禁忌,但在公共場合中裸體需要以考慮他人感受為前提,否則可能觸犯《1986年公共秩序法案》和《2003年性騷擾法案》。不過,裸騎活動並不強行要求參與者一絲不掛,而是提倡「As bare as you dare(有多敢,脫多光)」,不少參與者會選擇用布料或是顏料色彩遮蓋自己的私密部位。英國警察也會事先為裸騎活動劃定安全區域,並不過多幹擾,通常只在活動進行時遠遠站在一邊維持秩序。

△ 裸騎活動提倡「有多敢,脫多光」,並非所有騎手都要全身赤裸

參加裸騎的不僅有騎行愛好者,還有不少天體主義者。天體主義(naturism)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初的德國,也是60年代嬉皮士們表達態度和展示自我的一種方式。進入70年代,天體主義更開始和環保主義理念相結合。

來自西班牙,現居英國布萊克浦的藝術家Agata就是一個天體主義者。初來乍到,Agata曾陷入找不到同好者的社交孤獨中:「我周圍沒有朋友願意跟我一起去裸體海灘遊泳或者野營,我是唯一一個。」直到她開始參加裸騎活動,才認識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今年已經是她連續第7年參加曼城的裸騎活動了。

「我很享受裸體騎行帶來的自由感,在溫暖的天氣裡,穿著衣服會阻礙我和自然接觸。」

Agata對於裸體的認知來自於她的祖母,一個無政府主義者。

「她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會鼓勵我去裸體海灘度假,我會在大海裡裸泳,在海灘上曬日光浴,那時交到了很多同樣喜歡裸泳、野營和熱愛自然的朋友。因此,我對於在公共場合展露自己的身體絲毫不會感到難為情。我的身體不完美,但是它很健康。我認為對我來說,儘可能活的快樂和自然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 在歐洲,天體主義並非新鮮事物,圖為20世紀初德國的一個裸體俱樂部

來自約克的John也認為,脫去衣物,除了宣傳騎行安全外,還是一種對社會附加在人身上意義的解構:

「裸騎的目標之一,就是讓人們認識到身體本身的積極意義。脫掉衣服,也就是拋開自己的職位、身份、社會地位……拋開一切,這只是一具人類的身體,而所有人類的身體本質都是一樣的。

在不少英國人眼裡,是否裸體、裸多少,這是個人選擇。但裸騎團體在一件事上似乎有些過界——不少裸騎者,選擇使用共享單車。

英國境內已有不少有樁公共單車,最著名的當屬由倫敦市政府設置的「鮑裡斯單車」(Boris Bikes)。而現在,來自中國的OFO小黃車和摩拜單車也來到了英國。「我挺喜歡摩拜單車,它比笨重的桑坦德單車好騎好控制。」Andrew表示自己已經嘗試過來自中國的摩拜。

△ 2017年6月30日,摩拜單車正式登陸英國曼徹斯特

△ 倫敦前市長鮑裡斯 · 詹森(左)與阿諾德 · 施瓦辛格(右)共騎由前者發起的鮑裡斯單車

今年6月,《都市日報》發布過一個裸騎者使用公共單車的視頻,令小部分評論區網友感到耿耿於懷。有網友抱怨:「喂!他們完全裸著騎桑坦德共享單車呢!這些單車是公共的,我們之後還得用呢…太噁心了。」另一位網友則發了一個哭笑不得的表情:「下次我們使用鮑裡斯單車前最好記得擦一擦。」

網友Jan嘗試羅列細節平息爭論:「他們應該在車座上鋪上了塑料墊。除此之外,你可以清楚地從視頻中看出來,一些裸騎者在騎車前,在他們的座位上鋪上了毛巾。雖然這樣的做法也可能是為了讓自己更舒適……不管怎樣,裸體坐在車座上是很不舒服的。" 但她的說辭似乎並沒有使恐懼者信服—— 「燒了這些車座!」

△ 裸騎者乘用倫敦的公共單車

我將一些《鏡報》拍攝的裸騎照片發給了Agata。照片上,一些裸騎者正騎著桑坦德共享單車,一些準備騎上去。並且,這些共享單車的座位上,沒有墊任何隔離物。Agata看到這些照片也有些吃驚:「我不知道這件事……我和我身邊的人不會這麼做,但是其他人……我不知道。」

身為裸騎團體中一員的Agata強調,自己認識的裸騎者對待共享單車座椅的使用都非常謹慎。

「我習慣騎自己的車,沒有使用過共享單車。在裸騎活動中我也通常騎自己的車。」 Agata說,「多數裸騎者還是非常注意衛生問題,也無意給他人帶來困擾。我認為人們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多數天體主義者對待共享單車的車座都很謹慎——他們常常會在車座墊上他們自己的毛巾。」

而大西洋彼岸的美國,顯然也遇到了這個問題。不少共享單車公司想出的解決方案無非兩種:要求裸騎者在使用共享單車時穿上一些衣物避免直接接觸,以及提供專門供裸騎者使用的單車。作為曼徹斯特WNBR組織者的Andrew也提到與共享單車的合作,他與來自摩拜單車的負責人討論過這個問題,該負責人表示很願意與WNBR合作,在明年的裸騎活動上為裸騎者提供一些單車。

她(摩拜負責人)希望裸騎者在使用共享單車時能在車座上墊上點什麼。」Andrew說:「我認為大多數人並沒有被裸騎者使用共享單車這件事所困擾,畢竟裸騎者也是普通人。有些參與者從曼城單車租借(Manchester Bike Hire)租用單車來參加裸騎,他們會在租來的單車上蓋上隔離層,並且在第二天還車之前,會確保他們將車座都清潔乾淨。」

儘管裸騎活動在英國的參與者越來越多,但仍然屬於比較小眾的亞文化群體。在略顯保守的英倫三島上,仍然顯得有些過於前衛。不少Facebook用戶在相關視頻和新聞下發布惡評——「太噁心了」、「我寧願在家打理花園也不會上街去看一眼」、「越老的人越愛脫光」…… 視頻中,裸騎者經過時,有些帶著小孩的媽媽會下意識的捂住孩子的眼睛。除了不理解甚至歧視之外,他們還面臨著不少外部困擾。


倫敦的Natansky從裸騎中找到了新的自我,但她的丈夫並不欣賞這份新自信,兩人因此而分手。除此之外,Natansky還需要在公開場合使用假名,以保護兩個孩子不受欺凌。 Ginger Jo,曼城裸騎的參與者之一,在WNBR曼城Facebook小組中抱怨:

「當我在參加活動的時候,我很禮貌地問了一家酒吧的經理能否使用一下洗手間(當時我穿著衣服),經理冷漠地拒絕了我——我以前一直覺得這個酒吧很不錯的!這大概是我參加活動時唯一感覺很失落的地方了吧!」

如果說路途上遇到眼露淫光的怪人讓人不適,那麼一些扛著長槍短炮卻不懷好意想拍裸騎者私處的攝影師簡直令人崩潰。在裸騎團體中,對於拍攝裸騎者有個規定:必須徵得裸騎者同意,然而違規的攝影師不佔少數。Ian F Hadley曾經參加過倫敦和布萊頓的裸騎活動,他說:

「我不介意遊客在我們經過的時候拿出手機來錄像,但是那些躺在地上拿著長焦鏡頭隨便亂拍的傢伙……說實話,他們才是色情化了這個活動的人。

△ 今年的倫敦裸騎活動,吃瓜群眾不少,拍攝裸騎者的人也不少

裸騎團體內部也存在著問題:一些參與者不規範、不文明的行為,可能會導致裸騎團體遭到「汙名化」。Mike Smith在小組中發言抱怨道:

「在曼城裸騎中,我看到一個人時不時站在單車踏板上,故意露出他的下身。還有另外一個人經常騎在團體之外,每當看到女性在看他,他會故意停下,完全展露自己,以獲得關注……儘管我不介意其他成員做一些與眾不同的行為,但是確實有一小部分人做的太過分了。」

儘管面臨著不少現實問題,但正如Andrew所形容自己參與裸騎的感想,裸騎自有一種魅力。

參加這個活動就是在慶祝自由。自由就是,不論年齡、不論性別,讓一輛單車帶我們去到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自由就是,不論胖瘦、不論高矮,我們能悅納自己的身體並且能勇敢的展示出來。身體有不同,但不論怎樣的身體,都是美麗的。有時,放開一些,保持嘗試新事物的勇氣和意願,你會發現,一些看上去可怕的事情其實很有趣。」

本文系授權發布,By 羅婞 胡馨予,From 世界說,微信號:globusnews,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 CHINA 誠意推薦

相關焦點

  • 中國共享單車「出國潮」背後的機遇和隱憂
    上月,ofo公司首次進軍美國,在西雅圖的大街上投放了1000輛單車。從義大利到哈薩克斯坦,從英國到日本,從新加坡到曼谷,ofo單車與其競爭對手摩拜正逐步走向全世界。而北京有70萬共享單車和1100萬註冊用戶,用戶幾乎是全市人口的一半。這樣比起來,中國的共享單車簡直是「碾壓」了美國同行業的龍頭老大。  中國的共享單車靠什麼圈粉全球?  以歐美等地為例,其共享單車服務其實已經發展了多年。
  • 英國裸騎知多少?裸騎之後,彩色跑起來!PS 英國有哪些好玩兒刺激的活動
    好啦,各位看官不要光看圖了,David老師敲黑板科普知識啦:The World Naked Bike Ride (WNBR) 是一項世界性的環保運動,俗稱我們所謂的「裸騎」其口號是 Health,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 一個APP能開所有共享單車?假共享,真薅「羊毛」!
    一款App就能讓這樣的美夢成真,這款App可以共享所有的共享單車,竟然薅了共享單車公司9320餘萬元「羊毛」。日前,該共享單車界「萬能鑰匙」徹底翻車。經上海市閔行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李某、張某等6人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在法院開庭審理,檢察官當庭建議對主犯李某判處禁止從事計算機相關行業工作。
  • 共享單車的下半場,永安行如何突圍?
    一、無名小卒成為共享第一股,是驢子踢倒大象?1.永安行上市一波三折2016年,被稱作共享單車元年。空降般的共享概念一時間風生水起,大量資金湧入,各種各樣的單車停滿大街小巷。成立初期多依靠政府吃飯初期的永安行與政府部門合作,做公共自行車的開發與銷售,而共享單車的業務幾乎沒有給其帶來收益。2016年,用戶付費共享單車業務的營業收入比僅佔0.05%,而政府的合作應收佔比有99.82%,且在此之前並沒有共享單車業務模式。
  • 共享單車在安慶
    打開手機、掃描車身上的二維碼、下載APP、註冊……幾個簡單的步驟後,伴隨著「請用車」的聲音響起,一次共享單車的騎行開啟。近日,統一款式、統一配色、停靠整齊的共享單車出現在宜城街頭,清新的配色成為街頭一景,也為市民出行提供了新的選擇。安慶共享單車有何特色?騎行體驗如何?面對共享單車的共性難題,安慶如何作答?
  • 哈囉出行的共享單車經濟學
    英國記者羅伯特·佩恩在《自行車:自由之輪》一書中如是寫道。1885 年「羅孚安全型」自行車問世並大規模普及以前,貴族大多騎馬或者乘坐馬車,平民則主要是步行,自行車是歷史上第一次幾乎所有人都能使用的交通工具,這對階級屏障產生了巨大衝擊。包括 19 世紀末的婦女解放運動,也將自行車作為新時代女性自力更生的標誌。
  • 一個APP能開所有共享單車?9000萬羊毛被薅
    一款應用程式(App)就能讓這樣的美夢成真,這款App可以共享所有的共享單車,竟然薅了共享單車公司9320餘萬元「羊毛」。日前,該共享單車界「萬能鑰匙」徹底翻車。經上海市閔行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李某、張某等6人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在法院開庭審理,檢察官當庭建議對主犯李某判處禁止從事計算機相關行業工作。
  • 從共享單車到共享電動車,長沙街頭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現象從未間斷
    說起共享單車,就要從摩拜單車、ofo小黃車說起,2015年小黃車開始投入市場,2016年摩拜緊隨其後,這也開啟了幾年的單車時代。隨著快速的擴張和和佔領市場,共享單車的問題也越加凸顯,同時還有其他外部因素,所以導致共享單車逐漸沒落。
  • 共享單車城市空間品質績效研究發布:共享單車正向效應顯著
    共享單車空間品質績效(央廣網發 截自報告)作為首份以上海為城市研究樣本的研究報告,研究團隊通過對共享單車綜合績效的評估,指出當前共享單車的交通績效、經濟績效、生態績效已非常顯著,並且在城市單車交通的後共享時代,行業格局已回歸理性,公共管理及時補位,智慧技術支撐著運維的可持續性。
  • 一個APP能開所有共享單車?薅了9000萬羊毛後翻車了
    林中明 楊瑩瑩單車是別人的,運營管理也是別人的,但錢卻可以落入自己的口袋……這等好事哪裡找?一款App就能讓這樣的美夢成真,這款App可以共享所有的共享單車,竟然薅了共享單車公司9320餘萬元「羊毛」。
  • 老人又跑去佔用共享單車了!馬路上的健身房
    老人把共享單車當運動器材鍛鍊怎麼回事?近日有網友上傳一段視頻,四名老人坐在共享單車山,腳蹬空轉鍛鍊引起熱議,網友對此評價不一。 老人把共享單車當運動器材鍛鍊怎麼回事?8月22日,湖南永州,有市民在街頭拍到4名大爺大媽騎在路旁帶樁的共享單車上,把它當成運動器材,腳蹬空轉鍛鍊。
  • 致那些與共享單車一起逝去的青春
    提起共享單車,四捨五入與他們的青春相關。  在摩拜故事落幕的第一天,AI藍媒匯願意拋開資本層面的複雜與弔詭,與那些曾與共享單車有過交集的你,聊聊過往的青春歲月。  但顯然,橙色軍團不會等待一個初出茅廬的小記者接受採訪。趕到北大門口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我給主編打電話,茫然、無措、心灰意冷。主編安慰我:沒事,採點邊緣故事也行。  於是我硬著頭皮和路過的每一位北大學子打招呼,說我是XX報的記者,能否採訪一下你對共享單車的看法。功夫不負有心人——每一位北大學子都彬彬有禮地回答我:不行,我要上課。
  • 谷歌地圖更新 支持有樁共享單車的線路導航
    今天,谷歌地圖宣布將在 10 個城市上線有樁共享單車的線路導航功能,其中包括紐約 Citi Bike 和倫敦 Santander Cycles 。 其原理是在起始地點之間,加入兩個有樁共享單車站點之間的騎行與步行導航規劃。
  • 騎不上共享單車,把別人的單車「共享」 博山警方凌晨快速破獲盜竊案
    淄博9月28日訊 路邊掃碼,隨騎隨走,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城市出行習慣。在博山有一名男子,深夜因為想用共享單車時在路邊沒有找到,竟然把別人停放的私有單車給「共享」了……9月26日夜裡10點多,家住博山的趙女士下晚班準備騎車回家,卻發現自己的自行車被盜。報警後,博山公安分局白塔派出所民警迅速行動,很快在調查中發現線索,就在趙女士報警前十幾分鐘,有幾名可疑的男子從案發位置經過,民警循線追蹤後發現,這幾名男子在鎮上的一處賓館入住。
  • 共享單車的興衰,是否意味著,共享經濟強弩之末?
    作為一種全新的資源模式,共享經濟與傳統的經濟模式具有很大的不同。「網際網路+」背景下,共享經濟利用資源共享的方式將閒散的資源進行整合,實現了商業模式的另一種創新。
  • 共享單車,尚有餘生幾何?
    共享單車行業興起的第二年,《2017年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盤點App榜單》中指出,ofo和摩拜兩分天下,hellobike(哈囉出行)雖然在數據上排名第三,但只能勉強算得上是一個攪局者。
  • 海口街頭的共享單車竟成了一些人「私人單車」……
    「給共享單車上私鎖,把自己的方便建立在別人的不便之上。」12月8日,海口市民陳女士向國際旅遊島商報記者報料稱,連日來頻繁遇到共享單車被上私鎖的情況,想用卻用不了。針對共享單車被私自上鎖一事,商報記者進行了走訪,發現不少市民都曾遇到過類似情況。
  • 行人騎著共享單車上高速?!太危險!
    詳見下表(單位:例):行人來襲青島男子騎共享單車上高速6月13日21時許,青島濰萊高速公路交警大隊青新高速青島方向有一名行人騎著共享單車在高速應急車道行駛。該行人自稱要去「趙莊」串親戚,所騎共享單車是在前面鎮子裡10元一天租的,還準備騎著共享單車去北京,民警耐心勸說後,將其所騎單車放至警車後備箱後,先將行人從就近的普東收費站帶離了高速。
  • 青桔共享單車屢遭「委屈」
    本報訊(記者 劉娟)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稱,市人民醫院公交站旁的青桔電單車遭到人為破壞,部分單車已經不能正常使用。  12月3日上午,記者來到該站一單車停放點,準備對單車掃碼開鎖,發現單車的掃碼處被人為塗抹、座位被劃破。記者多次嘗試掃碼開鎖,均以失敗告終。
  • 沒人管的共享單車能否「獨享」
    共享單車的網際網路租賃模式突破了插卡式有樁單車租賃模式的限制,實現了就近停泊的效果,為緩解交通擁堵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有些人為了實現個人私利,達到免費、獨自使用的目的,或是使用暴力手段拆除共享單車上的電子鎖具、二維碼,或是在未鎖、沒人管的共享單車上加裝私人鎖具,甚至還有的另闢蹊徑,搬著共享單車上樓。這類私自佔有共享單車的行為,根據具體情形的不同,可能涉嫌構成盜竊罪或侵佔罪,也可能涉嫌治安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