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無緣不聚,兒女無債不來」,佛家的解釋令人茅塞頓開

2020-12-13 千面修行者

家庭是一個人這輩子最重要的東西之一,丈夫有責任心有擔當,妻子賢惠持家,兒女乖巧健康是很多家庭追求的生活狀態。

然而,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見身邊女性抱怨自己的丈夫,賺錢少回家晚、不講衛生、懶惰,因為一些小事而爭吵不休。也會聽見男性埋怨妻子的脾氣不好,自己上班這麼類回來還要被囉嗦如果再加上兒女不聽話叛逆,那這個家庭的氛圍可以說是很凝重了。

曾經我對家庭的這些問題也存在疑惑煩惱,夫妻之間出現吵鬧是否是緣盡?兒女叛逆就是為了債務而來嗎?

佛教關於因緣有云:「夫妻無緣不聚,兒女無債不來。」「無緣不聚」大家可能會覺得很好理解,「緣」就是緣分,夫妻自然是有緣才在一起的。

但是緣分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很多人不太理解。還有「兒女是債」這個說法大家就更難以接受了,可愛乖巧的愛情結晶怎麼就是債了呢?

後來我翻閱了很多經書,也諮詢了很多高僧,最終才茅塞頓開。「夫妻無緣不聚,兒女無債不來」,佛家對這句話的理解,請由我娓娓道來。

01任何事皆是因緣和合而生

佛說:「一切有為法,儘是因緣和合,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

佛教認為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產生,也都隨著因緣的消失而消散。「因」就是現象,「緣」就是「因」進行的各種運動以及進行碰撞和變化的條件,萬物都是「因」在「緣」的作用下不斷產生和消散,夫妻之間的姻緣,兒女的還債都是如此產生。

打個比方:我們在春天播種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就是「因」,而土壤、水分、空氣、陽光就是「緣」,「緣」導致「因」不斷的變化成長,然後才有了參天大樹。

萬物都是因「緣」而聚,因此我們不要被一些憑空產生的東西所迷惑,任何東西都有其「因」,

我們去尋找和抓住這個「因」,那我們就能深刻地了解其中產生的「緣」,從而面對這個「緣」時心裡有底,了解通透後就能夠應付它產生的任何變化。

02夫妻無緣不聚

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夫妻的情感也不例外。有些人或許對此存有疑惑:我之前沒跟我妻子有任何交集,見到她時我就愛上了,其中的「因」在哪裡?

古人有句話:「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有些人一見面就仿佛已經認識了好久,覺得雙方之間沒有隔閡;而有些人即使認識很久了交情卻不深,這種緣分其實就在於各自特質對他人的吸引。

一個人一生會在茫茫人海中遇到無數人,為何偏偏只在一個人身上有「相遇」的感覺?其實就是被對方身上的特質所吸引,就像一個人溫文爾雅談吐不凡自然會在別人心中留下好印象;

或者有些人因為家庭原因缺乏母愛,所以看到溫柔體貼的女生就會心生好感,亦或者有些人喜愛詩詞歌賦,對在這些方面有研究的人也會心生嚮往……

其實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一個人會在剛認識不久就喜歡上一個人,看似是突然產生,其實這個「緣」是自己在生活成長中各種各樣的「因」造成的結果。

很多人以為相遇是偶然,但人一生會和無數人擦肩而過,只有這麼幾個會讓你覺得相遇是緣分,一生也只遇到一個可以託付一生的人,所以在這種偶然的情況中是存在著必然的因素的。

相遇這是偶然的情況,所以夫妻相聚皆是緣,緣分促成了他們的結合。緣分的維護需要雙方一起努力,有些夫妻生活中出現矛盾,出現爭吵時便吵著要離婚。

其實兩個人能在人海中走到一起,是很大的緣分,因此都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只有相濡以沫,夫妻才能生活美滿幸福。

03兒女無債不來

有些人兒女健康孝順,生活中不怎麼需要父母操心,還會主動去幫助父母,為父母解憂。若一個家庭有這樣的孩子,旁人都會羨慕地說:「他們的兒女是今生來還債的。」

當一個孩子不孝,經常給家庭招惹麻煩,父母為其操碎了心,他不知感恩反而變本加厲地做些不孝的事情,這種時候旁人也會嘆息:「這是父母欠了他的債,他逼父母還債來了。」

這些債是怎麼產生的呢?上文說過一切都是因緣和合,這些所謂的「債」也不例外。

常言道:「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其實每一個人的品行和能力跟他受到的家庭教育息息相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榜樣。孩子一出就跟父母在一起,所以思想和言行都受到父母的影響,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人自己生活作風不良,言行粗魯無禮,孩子受到這樣的薰陶和感染自然也會有樣學樣。有些人酗酒賭博,不孝順父母,甚至家暴,這都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極深的陰影,影響他們的一生,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欠下的「債」。

很多在這種家庭氛圍長大的人如果沒人開導的話心理都存在問題,家庭事業都會很難順利,這樣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人何談孝順父母?

因此一個人若想子女孝順體貼,那一定得好好地教育子女。一個人言行大方有禮,謙虛敬人、孝順父母,那他們的孩子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自然也會受到感染,成為一個懂得孝順的年輕人,給自己帶來幸福。

佛曰:「緣來則去,緣聚則散,緣起則生,緣落則滅。」其實這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自己夫妻關係、兒女關係的好壞其實在大家日常生活中細節中,需要我們去注意。夫妻本是因緣而聚,這緣需要雙方維持;兒女為債而來,這債是父母的關愛教育。

因此我們需要把握好生活中的細節,對於夫妻日常生活的一些爭吵不要不以為然,要多為對方考慮,找到問題的根源並解決。

兒女方面也要注重對他們的關愛和教育,不要一味地去逼迫他們做些他們不喜歡的事,要去了解他們的想法,讓兒女感覺到愛和關心,這樣他們也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更好地去愛父母。

(作者:千面修行者)

相關焦點

  • 「夫妻無緣不聚,兒女無債不來」,啥意思?你覺得有道理嗎?
    在千年的文化發展中,古人把他們待人接物、為人處事的親身經驗編成俗語流傳後世,這些簡短明了的俗語對後世有著極大的警醒作用,比如今天所說的這句「夫妻無緣不聚,兒女無債不來」。
  • 佛教: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兒女是債……
    香港藍塘道壽冶老法師的講堂,叫光明講堂,講堂上有一副老法師寫的對聯,上聯是: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下聯寫的是: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這副對聯很值得警惕,道出了夫妻兒女的三世因果。
  • 夫妻姻緣,兒女因緣的真相,都逃不過這四種關係
    對聯上寫的是:夫妻是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兒女是債,欠債、還債,有債方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夫妻相遇相識相愛皆由因緣所致,相濡以沫,白頭偕老的夫妻是善緣,若婚姻生活散漫,婚後感情粗糙惡劣的夫妻,則是惡緣。故而夫妻是前緣,無緣不合,沒有緣,兩個人就不會變成夫妻。再說兒女是債,或討債、還債。
  • 佛說:情人、夫妻、兒女的因緣,都逃不過這四種關係
    親情,友情,愛情,時時刻刻都縈繞著我們,我們是伴侶,兒女,亦是人的父母,在不同的身份中轉換。但是歸根結底,都逃不過一個「緣」字。佛家說,緣起則聚,緣滅則散,身在紅塵中的人,沒有一個不為「緣」所左右。緣分不散的,才結成了夫妻,組成了家庭。難怪佛說:愛情、夫妻、兒女的緣分的真相,都逃不過這四種關係:報恩、報恩、討債、還債。其實,不光親密關係如此,所有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皆如此。
  • 古人講「夫妻是前緣,兒女原宿債」,家庭間的三種緣分,遇到珍惜
    然而無論是哪一種原因,人與人之間都要珍惜這種夫妻情緣和兒女情分。古人曾說過:「夫妻是前緣,兒女原宿債」,能成夫妻之是因為有前世的不解之緣,兒女緣則是前世的宿債,欠債還債,有債才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夠白頭偕老,所以這種緣分也分為善緣和孽緣。從佛語方面來講,上輩子如果欠某個人太多人情。那麼今生就可能會成為夫妻或者對方的父母,用自己的一輩子來償還前世欠下的債。特別是兒女緣分表現得更為明顯,父母要一輩子為子女操勞,一心一意的撫養孩子長大,在這過程中付出太多的心酸和汗水。
  • 人過五十,不能欠以下五種債,無債一身輕
    人過五十,不能欠以下五種債,無債一身輕。餘生,應該是做減法了,減去身上的壓力,才能腳下生風,笑得自然。 五十歲的人,需要面對愛情、兒女情、父母情、朋友情等。如何取捨,還真的是一個大問題。 關於愛情,真的難以做到兩全其美。曾經愛過的人,今生無緣做夫妻,那就好聚好散吧,不要因為無緣的愛情,弄丟了夫妻的感情,更不能弄丟了整個家庭。五十多歲的人,想要再婚容易,想要和真心相愛的人牽手渡過餘生,難上加難。
  • 夫妻宮化忌衝命宮或疾厄宮,謂之「夫妻與我無緣」
    夫妻宮化忌衝命宮或疾厄宮,謂之「夫妻與我無緣」夫妻宮化忌衝命,明的無緣;夫妻宮化忌衝疾厄,暗的無緣。夫妻宮化忌衝命者,夫妻不合時,容易被察覺;夫妻宮化忌衝疾厄者,夫妻不合時,若未到決裂,旁人根本不知道。
  • 佛說夫妻,聖經說夫妻,紅塵中真實夫妻狀況:夫妻,到底是什麼?
    作者:胡楊映月佛說夫妻:佛說,夫妻是緣,善緣惡緣無緣不聚;兒女是債,討債還債無債不來。也就是說,夫妻之間,本來就是一種緣分,也是一種債務關係,無論我們是因為緣分而來,還是因為討債而來,夫妻之間的關係都是一種因果關係。所以,在我們的眼中,我們看到的我們身邊周圍的夫妻爭吵、打鬧是一種普遍現象,甚至我們把夫妻和婚姻總結成為「沒有不爭吵的夫妻」。
  • 佛教:夫妻是前緣,兒女原宿債,十個字卻道盡前世今生
    而家人之間的羈絆,用"夫妻是前緣,兒女原宿債"這十個字便能道盡,但緣分卻要複雜得多,但也可以總體概括為以下三種。1, 惡緣兩人能成為夫妻,是上輩子修來的莫大的緣分,"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說的便是如此,修得夫妻之緣,要花費百年,可以說是極其難得了。但是這百年修得的緣分卻可能是惡緣。
  • 都說緣分天註定,真的躲不開,逃不掉
    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有今世的擦肩而過;有的人,天天見面,都是熟悉的陌生人;有的人,偶然相逢,就是一輩子解不開的結。這不過是緣分深錢而已,有的緣分難逃「情深緣淺」,就會「有緣無分」,有的緣分,難免「情淺緣深」,一輩子「恩恩怨怨」糾纏不清。
  • 「夫妻,無緣不聚」,老僧:好的姻緣,必須具足這三點
    而不好的姻緣,則會日日爭吵,給夫妻雙方都帶來煩惱痛苦。曾經,我跟朋友去寺廟拜見一位高僧,正巧他在給信徒解惑,於是我們便駐足旁聽。其中一位詢問老僧,什麼樣的姻緣才能長久幸福。老僧道:「佛教認為,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其實婚姻也是如此,遇見即是『因』,雙方的特性便是『緣』,因緣和合了才能有一段姻緣誕生。
  • 如何理解夫妻共同債務中的債權人善意之債
    債權人善意之債是指債權人主觀上存在善意,對夫妻一方濫用家事代理權無法辨別,有理由相信屬於家事借貸或夫妻合意借貸的債務。在上述三種夫妻債務中,夫妻合意之債相對簡單一些,主要看有無共同籤字或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比較複雜的是家事代理之債和債權人善意之債,尤其是債權人善意之債是夫妻共同債務中的難點。如何理解債權人善意之債?
  • 「夫妻」之間的「因果」關係,前世不欠,今生不見
    對「因果報應」能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就會明白,世上沒有委屈,有的只是「因果」而已,前世不欠,今生不見,因果報應,絲毫不差。生活在這個世界,委屈和辛酸人人無法避免,這都是苦,人生有八苦,苦苦不相同。在佛家看來,因果無處不在。前世埋你的人,是你今世的伴侶。子女,則是前世的債主,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
  • 【佛說《夫妻間的因果關係》 世間夫妻的前世今生因果解析.想要家庭關係和諧的人必看!】
    佛經上說:男人,女人到世界上幹啥來了?是了緣來的。無緣不聚,無債不來。咱們做女人的啊,多數都怨恨丈夫,不怨恨丈夫的少。男人也許會說:我媳婦還恨我啊,我還不知道呢。我告訴你,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女人為什麼抱怨的多?
  • 佛說,夫妻之間不幸福,這裡面大有說法
    為什麼沒有了感情仍然要在一起,為什麼是夫妻卻要相互折磨,為什麼恩愛者分離,折磨者卻要長久的纏縛在一起?這些問題被問過無數遍了,用世間法的解釋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一切相遇,因緣而起,因念而生。兩個人,能夠在今生結為夫妻,必定是有前世的因緣。夫妻,都是三生的因果,累世的前緣。夫妻是緣,相遇是債,前生不欠,今生不見。前世必是欠了你,今生才會遇到你。相遇為了還債,恩愛是為了了緣。
  • 夫妻,是冥冥之中緣分的註定
    今生能成為夫妻的人,除了愛情,還需要很深的緣分,畢竟在茫茫人海之中能夠遇見,能夠相識相知相愛到最後結婚,都有著深不可測的緣分註定。佛說:人若有緣,一切皆緣。善緣是緣,惡緣是債,不管是善緣,還是惡緣,無債不聚,無緣不來。
  • 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要寬恕
    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佛家是非常注重因緣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散,「無緣不聚,無債不來」,你和誰有因緣,時機到了,因緣際會,就會遇見。其實,每個人的人生終究都是孤獨的,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在不斷地結緣、了緣,要債、還債,彼此緣深的,結識得久一些,緣淺的,緣盡了,彼此就疏遠了。
  • 夫妻一方信用卡欠款,卡債應該由誰承擔?
    》等法律規定,制定本解釋。第三條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第四條 本解釋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本解釋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牴觸的,以本解釋為準。
  • 一位老僧說:今生的夫妻情緣,乃是「前世」的因果
    兩個人可以相遇,就是莫大的緣分了,而兩個人如果可以結為夫妻,一定是前世幾輩子修來的緣分。現實生活中,總是有很多的夫妻從相知相識,到走入婚姻。由相愛到不愛,體驗了什麼叫城外的人想走進去,城裡的人想走出來。婚姻中的瑣事會讓原本兩個相愛的人想要逃離彼此,變得互相怨恨,懷疑兩人的開始是否是一段孽緣,或者,本來就不該遇見。
  • 夫妻,都是三生的因果,累世的前緣
    夫妻是緣,兒女是債,無緣不聚,無債不來。兩人結為夫婦,是前生姻緣註定的,是了緣來的。善待彼此,千萬不要舊業未了,又添新業。別再抱怨,你要付出更大的愛去愛對方。你要明白,一切有緣眾生都是來了緣的,菩薩的慈悲心,不單單是對其他眾生,更是對離你最近的人,一生都要彼此善待。讓身邊人開心了,親密關係順暢了,你就是在做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