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即將返回地球,日本太空飛行器搶先返航,菅義偉野心有多大?

2020-12-13 思遠觀察
圖為隼鳥2號進入大氣層

最近,嫦娥五號在月球成功挖土,然而在嫦娥五號即將返回地球之際,日本又有新動作了,這一次菅義偉陰險目的終於暴露,命令隼鳥2號太空飛行器搶先返航,將隼鳥2號探測器的返回艙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那麼日本太空飛行器搶先返航,菅義偉的野心究竟有多大?有專家警告稱,必須警惕日本航天技術,此國航天技術不但先進,而且還有可能會軍事化,因此要嚴防日本將太空軍事化的可能。

圖為隼鳥2號探測器

此次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搶先返回地球,就是為了吸引外界的關注,作為日本在2014年發射的深空探測器,隼鳥2號是前往距離地球大約1.87億英裡的「龍宮」小行星,採集土壤和巖石,分析關於太陽大爆炸和宇宙起源的數據資料,隼鳥2號探測器是日本的國家工程,匯集了大量日本中小企業的技術優勢,是日本航天技術的結晶之作,這顆宇宙探測器充分彰顯了日本航天技術的穩紮穩打。

圖為美國太空軍

隼鳥2號搶奪風頭,遭到很多國人唾棄,但是對於日本航天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必須警惕,因為日本航天技術有軍事化的風險,作為日本的大哥,川普已經批准美軍建立了全球第一支太空軍,日本是美國的忠實「鷹犬」,美國這些年也越來越依賴日本的力量,在美國的默許下,日本軍費增長已經實現八連增,還批轉日本對出雲級改造為具備航母用途的軍艦,批轉出口上百架五代機。

在美國默許日本發展軍事實力的情況下,日本想要發展太空軍,很可能會得到五角大樓支持,畢竟宇宙一望無際,單靠美國自身是沒有辦法稱霸宇宙的,而日本內閣通過的一項「宇宙基本法」中,就變了1969年以來日本「和平利用太空」的原則,在2009年新出臺的「宇宙基本計劃」中,日本內閣明確要求將航天計劃,從國家層面劃分為軍用和民用,更加體現了日本想要太空軍事化的心思。

圖為日本H2A火箭

在日本的新版「防衛計劃大綱」中直接沒有絲毫掩飾,直接給太空軍事化找了一個合理的藉口,那就是「太空領域確保優勢地位,事關日本生死存亡」,既然日本將太空軍事化和國家生死存亡都綁在了一起,那麼今後日本不發展太空軍就沒有道理了,目前日本擁有H2A型火箭可用於太空發射,新一代的H3型火箭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為了實現大規模向太空發射設備,日本H3火箭的一個特色就是要做到「省錢」,可以讓日本大批量發射,這是太空軍事化的一個關鍵。

然而如果單論日本最痛恨的對手,那麼毫無疑問還是美國自己,畢竟是美國在日本的領土上一紮就是80年,從來都沒有軍事力量撤出日本的打算,想要將日本永遠掌握在手心裡,還曾讓日本吃了2顆原子彈,擊沉了日本人引以為傲的「大和」號戰列艦,因此美國才是日本最想報復的國家,論航天技術,日本有進行太空軍事化的資本,可一旦美國同意日本建立太空軍,未來可能會被反咬一口。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看看外媒怎麼報導?
    據路透社報導,中國的月球探測器重返地球,這次任務的成功將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的第三個檢索月球樣品的國家,後者是44年前啟動最後一次成功的月球樣品檢索任務的國家。圖源:路透社截圖BBC報導稱,中國的嫦娥五號任務已經帶著從月球上獲取的巖石和月壤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地球!為何嫦娥五號返回時會燃燒,升空卻不會?
    相信大家最近都在等待這一天的到來,嫦娥五號帶著月球樣本成功著陸地球了。自2020年11月24日發射升空以來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每一個新動態吸引了很多朋友的關注,登陸月球、月面取樣、月面起飛、交會對接、返回地球等過程難度都非常大,由於涉及到很多方面的技術,如果哪一個環節出現意外,都可能會導致任務的失敗。特別是在最後等待返回地球的階段,由於等待返回地球的窗口時間較長,所以很多朋友估計都急不可耐了。現在看到返回器將樣本成功送回地球,我們心裡的大石頭終於落地了。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時隔44年再度帶回月壤,美俄希望分享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壤返回地球,按照預定方案順利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 這是人類時隔44年,再度攜帶月壤回到地球,而且中國一次性攜帶了2千克月壤回到地球,大幅度超越了蘇聯3次探月帶回來的300多克月壤,成為全球第二。
  • 嫦娥五號返回地球時間要多少天 嫦娥5號什麼時候回來
    隨後,上升器將與環月等待的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將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後者將等待合適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準備。  那麼,大約2千克的月壤,嫦娥五號帶回來還有多久呢?  據了解,嫦娥五號任務完成預計需要20餘天,完成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之後,接下來將迎來5個挑戰。  首先是月面上升階段,嫦娥五號上升器帶著裝封好的月面樣品放入上升器中,上升器從月球表面起飛。
  • 一文讀懂嫦娥五號三大亮點|嫦娥五號|月球|中國探月工程|月壤|國旗...
    02「不褪色」的國旗12月3日,嫦娥五號上升器攜帶月壤順利升空,踏上返航之旅。在完成採樣任務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著上組合體攜帶的一面「織物版」五星紅旗在月面成功展開。這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
  • 中日航天探測器採樣返回,嫦娥五號技術難度不如日本隼鳥二號?
    而在6個多小時後,12時35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預計嫦娥五號返回器會在12月中旬,帶著大於2公斤的月壤和月巖返回內蒙古四子王旗降落場。嫦娥五號軌道器和上升器對接樣品物質轉交過程中不過,就在嫦娥五號緊鑼密鼓準備返航的同時,據媒體報導,12月6日凌晨1: 47到1: 57,在離開地球6年之後,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返回艙帶著原始小行星採樣物質,成功降落在澳大利亞內陸地區。目前,日方已經取回樣本並正在進行分析。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多長時間到月球+返回地球時間
    據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4器組成,也是我國目前發射的重量最重的月球探測器。這麼多首次疊加在一起,意味著本次任務難度非常高,可謂「步步驚心」,同時看點也是層出不窮。在嫦娥五號任務發射之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走進文昌航天發射場,聽多位航天專家權威解讀嫦娥五姑娘的本次探月之旅。
  • 嫦娥五號為什麼要凌晨著陸地球?萬一砸到人或者房子怎麼辦?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此次嫦娥五號發射以及著陸的時間都是凌晨,而凌晨著陸地球其實有一些不利因素,比如:在凌晨時大家大多已經睡著,無法實時觀測返回艙的位置,萬一返回艙砸到房子
  • 嫦娥五號返回地球
    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對你們的卓越功勳,祖國和人民將永遠銘記!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永無止境。
  • 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為何在太空「打水漂」,是錢學森設計的彈道?
    嫦娥五號用的什麼彈道?與其它大多數返回式飛行器不同,嫦娥五號是從月球飛回來,它的速度更快。普通的繞地衛星軌道速度大約在7.9千米/秒,這是第一宇宙速度,又叫地球環繞速度。達到這個飛行速度的太空飛行器可以長時間地在幾百公裡高空繞著地球飛,不需要一直開著發動機。但由於萬有引力的作用,它也逃不出地球的束縛,飛不遠。要想飛去月球,你需要更快的速度:接近(但不達到)11.2千米/秒,也就是第二宇宙速度。同樣地,因為動量守恆,我們從月球回來時,太空飛行器的飛行速度也會保持差不多11.2千米/秒。
  •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完美收官,專家揭秘嫦五返航「最後一關」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完美收官,專家揭秘嫦五返航「最後一關」 video 嫦娥五號終於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即將發射 採樣返回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原標題:嫦娥五號即將發射,採樣返回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日前,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下周
  • 嫦娥五號大獲全勝:返回艙32馬赫高速再入,力抗上萬度高溫
    「高速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技術」就是確保小傢伙能夠回到地球的「太空船票」,為了拿下這一技術我們早在六年前就專門發射了一顆驗證探測器「嫦娥五號T1」。高速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軌跡嫦娥五號返回器充分繼承嫦娥五號T1方案設計,採用的是球冠鐘形體構型,二者頂部都有兩片穩定翼,該裝置結合鐘形體構型可以確保返回器擁有唯一穩定配平點,
  • 嫦娥五號歸來!月球「土特產」帶回來了!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降速度,讓返回器在太空「打水漂」截至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蘇聯的太空飛行器以及我國嫦娥五號開展過繞月再入返回試驗。資料顯示,國外的再入太空飛行器共有三類:彈道式再入太空飛行器、彈道-升力式再入太空飛行器和升力式再入太空飛行器。而我國的探月工程則採用了一種全新的再入方式——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
  • 嫦娥五號成功降落地球!中國人什麼時候能登上月球?
    從發射到登月,從採集月壤到飛離月球,從樣品交接到最後返回器降落地球,嫦娥五號的每一步走得都是驚心動魄。現在,大家懸了23天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了,嫦娥五號的返回器成功在內蒙古的四子王旗預定著落區降落!嫦娥五號任務已經宣告圓滿成功,整個過程非常完美。寶貴的月壤終於被帶回地球,這是人類近半個世紀以來的首次。
  • 嫦娥五號奔月成功,即將化身「打工人」開始挖土
    12月1日晚,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降落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脈附近。之所以會選擇這一地區,是因為科學家們認為這裡的玄武巖更加"年輕",有助於推進月球演化歷史的認識。計劃帶回月球土壤與當初蘇聯的月球探索一樣,嫦娥五號也是利用無人探測器採樣,但採樣能力強大得多。蘇聯的3個無人探測器先後進行3次月球採樣,帶回月球樣本約330克,而嫦娥五號一次就計劃帶回2千克月球樣本。這是因為我國採用了"月球軌道無人對接"方案轉移月球樣本,由於不需要直接返回地球,所以可以取得更多的樣本。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土特產」,歡迎回家!
    怎樣在大氣層表面「打水漂」與幾位「姐姐」相比,嫦娥五號拿到的是一張地月旅行「往返票」。這張票彌足珍貴。此前,全世界只有美國、蘇聯的太空飛行器,以及我國的嫦娥五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實現過繞月再入返回。資料顯示,國外再入太空飛行器共有3類:彈道式再入太空飛行器、彈道—升力式再入太空飛行器和升力式再入太空飛行器。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重返地球中國航天的詩和遠方
    繞月飛行了3星期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重返地球。據央視媒體報導,帶有2公斤月壤採樣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於1時59分,在內蒙古中部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值得一提的是,在地面搜索隊抵達返回器著陸點前,一隻「玉兔」成功搶鏡。新世紀年代初的神州號載人飛船重返地球便在此降落。此次,由於嫦娥五號返回器的體積僅為載人飛船返回艙的七分之一,因此回收任務困難得多。
  • 嫦娥五號將重返月球!返回艙著陸後,軌道器將回到月球軌道!
    嫦娥五號軌道器返回在即,這次登月組合體中的著陸器被丟棄在月球上了,上升器也因為清理月球軌道的原因於12月8日撞毀在月球南半球,太空中嫦娥五號系列將只剩下軌道器一根獨苗!那麼迎接它的命運將會如何呢?墜入地球大氣層還是另有安排,它將著陸器帶回地球後還能幹點什麼,要是在大氣層中被燒掉實在是太可惜了!
  • 嫦娥五號順利升空!這些數字帶你一鍵認識嫦娥"五姐"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這四個器的功能從名字上大致就能理解:上升器主要攜帶樣品從月球表面起飛;著陸器要在月球表面著陸;返回器的功能是攜帶月球的樣品返回地球;軌道器主要承擔各個不同的軌道上飛行的功能。 與嫦娥家族的幾位姐姐相比,嫦娥五號探測器總重量8200公斤,是我國目前發射的最重的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