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而浦中國品牌切換 應給他們時間換空間

2020-12-23 驅動中國

撰文/藍科技

一百多年來,身為全球家電巨頭,惠而浦集團從來不會讓別人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才成就百年傳奇。即使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1929年發生的美國經濟大蕭條,但惠而浦集團以及惠而浦品牌仍然用頑強的創新力、品牌力和生命力,站在了世界之顛。

外界,往往只會看到站在風口浪尖的王者,但容易忽視王者的成長經歷。任何一個王者傳奇,都會經歷不同的磨難與曲折,這才是商業真正的魅力和價值所在。

今天的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惠而浦中國)在中國市場正同樣面臨著品牌切換、以及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帶來短暫的陣痛,這也是商業發展中的必然規律。

如何客觀公正地評價惠而浦中國今天的表現,應該從三個維度分析:

首先,惠而浦中國今天的表現是受到了過去市場基礎的影響。

2014年是惠而浦中國的分水嶺。這一年惠而浦中國通過整合,旗下擁有惠而浦、三洋、帝度和榮事達四個品牌,形成了一個品牌矩陣。但是在經過2015至2016年相對不錯的市場表現後,2017年出現了虧損。

其實從2017年中國家電業表現看,當年的整體走勢是穩步向上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家電行業全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51萬億元,同比增長18.7%;利潤總額為1,169億元,同比增長6.09%。正是在行業普遍利好下惠而浦中國出現虧損,這其中既包括缺乏品牌協同性,未能放大品牌價值和市場知名度,更包括對市場的預判能力不足,導致惠而浦中國在環境整體向好的情況下卻出現虧損。

以歷史的眼光看,正是當年的決策和對市場的預判不到位,延誤了惠而浦中國的好時機,也為現在的情形埋下了伏筆。

其次,過去的惠而浦品牌認知度不足,消費意願不明顯。

在全球,惠而浦作為一個知名品牌,影響力、品牌力和用戶基礎十分廣泛,這也是一百餘年來消費者對惠而浦最好的回饋。但是在中國,過去十幾年本該把惠而浦品牌價值不斷放大,通過品牌故事和歷史講好惠而浦中國的故事,如今這卻成為了品牌短板,消費者購買意願不足,這對惠而浦中國是一個制約。

中國市場有強大的用戶基數和購買能力,無論是創新能力還是為消費者打造美好生活方式的願景,惠而浦中國都應該延續其全球化一貫持續穩定的表現,但在過去的表現中,優勢未能發揮到最大,多少有些遺憾。

其實我們應該看到惠而浦中國這兩年的快速發展趨勢。尤其是2018年以來,中國智能家電、健康家電市場份額迅速增長,惠而浦中國的健康家電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品牌認知方面,儘管和以往相比有明顯的提升,但和其他家電品牌相比,市場份額仍然比較少,這說明消費者還在對惠而浦品牌處於觀望中,這其實是有歷史成因的。一個品牌是需要歷史積澱的,如果過去的基礎並不穩固,對後續的發展和銷量是有影響的。

第三應該給惠而浦時間,任何一個品牌在換道、品牌切換過程中都會經歷短暫的陣痛,這是商業規律。

從2017年惠而浦中國高管團隊換帥以來,惠而浦中國以及惠而浦品牌在中國市場上有了明顯的變化。根據惠而浦中國年度審計結果,企業2018年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營收總收入達62.9億元人民幣,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億元人民幣,實現年度扭虧為盈。

這一結果是經營策略的變化,以及消費者對惠而浦品牌加深認知以後直接轉換成的商業價值。

在品牌方面,惠而浦中國開始對品牌聚焦,這將有利於增加惠而浦品牌的核心競爭優勢;在產品層面,通過產品結構調整,以健康智能的品質家電作為入口,推動惠而浦品牌系列產品提升毛利率。

值得關注的是,由於惠而浦中國去年10月與三洋品牌授權到期結束,惠而浦中國面臨著品牌切換的現實問題。過去,三洋品牌佔據惠而浦中國的營收比重較大,而授權結束之後勢必對其營收產生較大影響。

品牌切換並不可怕,更何況惠而浦中國三洋品牌授權結束後,與渠道仍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原3,000家左右的三洋渠道商,至少有90%依然與惠而浦中國建立並維持著可靠的夥伴關係,這是品牌切換之後保證惠而浦中國與渠道商共建互利共贏、推動業務平穩發展的根基。

而對惠而浦中國來說,品牌切換一定會經歷陣痛。過去三洋品牌佔據比重較大,正說明惠而浦中國把三洋品牌經營得有聲有色,打出了極高的知名度。如今,回到惠而浦品牌本身,在過去兩年的推動下,惠而浦這一品牌認知較之以往也有了明顯提升,這是其邁出品牌切換成功的第一步。

今年的情況與往年格外不同。從疫情影響到全球經濟下行,惠而浦中國也無法獨善其身,儘管如此,其深耕中國市場的步伐依然從容而堅定。上半年的洗衣機線下市場受疫情衝擊嚴峻,而相比之下,惠而浦洗衣機銷售額則提升0.9%,增速領先大盤25%,印證了惠而浦中國的努力與實力。

在這樣的勢頭下,如果我們給惠而浦中國更多的時間,讓他們以時間換空間,假以時日,惠而浦品牌的厚積薄發,將拉開企業欣欣向榮的發展大幕。

本文原創於藍科技,本站原創文章所有權歸藍科技所有,轉載務必註明作者和出處,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惠而浦品牌切換「陣痛」 證監會立案調查無果
    儘管惠而浦公司在美國幾乎家喻戶曉,但是在中國,惠而浦(600983.SH)這個品牌的推廣才剛剛起步。「2019年3月13日,在上海,我們啟動了品牌的發布。那麼,經過一年的建設,我們的品牌偏好度,實際上是獲得了比較大的提升。」
  • 美國百年家電品牌敗走中國市場,氣數殆盡,惠而浦已成落日遲暮?
    不僅僅是售後,惠而浦中國的家電產品近年來頻登質量黑榜。2020年2月,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到惠而浦中國的一款家用燃氣熱水器不合格。2018年5月,惠而浦(中國)生產的智能潔身器(規格型號WLP-02)等產品接地措施項目不合格,使用過程中有潛在的觸電風險,而被江蘇省質監局曝光。2017年10月,在廣東省工商局的抽查中,惠而浦無霜冷藏冷凍冰箱被查出不合格。
  • 惠而浦中國「災難性」業績背後:僅僅是因為失去「三洋」品牌?
    釘科技注意到,在業績預告中,惠而浦(中國)列了三條原因:一是失去了「三洋」品牌使用權。在2018年以及之前,國內銷售收入佔惠而浦(中國)銷售收入的50%以上,而三洋品牌在國內收入中又是大頭。失去了三洋,惠而浦(中國)如同斷了一條胳膊。
  • 沒有「三洋」加持惠而浦業績預虧4.2億 品牌切換代價大費用佔比升
    作者:沙拉醬失去「三洋」品牌光環後業績不佳的惠而浦(600983.SH)近期動作頻頻。4月8日和21日,召開「惠而浦」品牌的新品發布會。據惠而浦官網,惠而浦旗下擁有惠而浦、三洋、帝度、榮事達四大品牌,業務遍及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涵蓋冰箱、洗衣機等白色家電及廚房電器、生活電器等產品線。而「三洋」品牌授權到期後,惠而浦面臨尷尬的局面。
  • 三季度扭虧為盈 惠而浦劍指中國「外資品牌第一」
    差異化突圍   隨著中國家電在世界的舞臺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吳勝波認為:「外資品牌未來在中國的發展需要差異化的戰略。」   目前惠而浦在中國著力聚焦於惠而浦(Whirlpool)品牌的運營,2019年是惠而浦品牌在中國發展以來投入力度最大的一年。公司始終堅持品牌聚焦戰略不動搖,堅持長期規劃和發展戰略。
  • 惠而浦:百年洋品牌也學壞
    紅周刊 記者 何豔百年洋品牌惠而浦進入中國市場已20餘年,可惜長期水土不服。2019年年報,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爆出虧損3.23億元的大雷,2020年一季報再度虧損1.07億元。業績不佳、品牌形象錯亂公開資料顯示,惠而浦集團創建於1911年,總部位於美國密西根州的本頓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型家電製造商之一。1994年,惠而浦家電集團便確立了其在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戰略,1996年正式在中國投產,已有20餘年歷史。然而,惠而浦在中國進展並不順利,近幾年業績持續下滑。
  • 從這裡輸出標準和產品 惠而浦全球為何聚焦中國?
    從2017年到2019年,僅僅兩三年的時間,惠而浦經過新的管理構架調整,由吳勝波擔任惠而浦集團全球執委會常委、執行副總裁,亞太區總裁兼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艾小明擔任惠而浦集團全球副總裁、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在新團隊的帶領下,惠而浦品牌在中國市場贏得了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 品牌過氣、業績預虧4.2億 惠而浦「老矣」
    來源:新浪博客編輯 | 于斌出品 | 於見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家電巨頭惠而浦的動作相當頻繁。4月8日、4月21日,惠而浦連著召開了2場品牌新品發布會,推出了多款廚衛、生活電器類產品。創立於1911年的惠而浦,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全球領先家用電器品牌,它曾經一度頂著「大型家用電器製造商巨頭」的光環。1994年,惠而浦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惠而浦在中國市場也「水土不服」了26年,至今它依然沒有在中國家電市場站穩「腳跟」,甚至隨著三洋品牌的使用權到期,惠而浦的各類問題開始加速爆發。
  • 品牌過氣、業績預虧4.2億,惠而浦「老矣」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於見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家電巨頭惠而浦的動作相當頻繁。4月8日、4月21日,惠而浦連著召開了2場品牌新品發布會,推出了多款廚衛、生活電器類產品。   創立於1911年的惠而浦,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全球領先家用電器品牌,它曾經一度頂著「大型家用電器製造商巨頭」的光環。1994年,惠而浦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惠而浦在中國市場也「水土不服」了26年,至今它依然沒有在中國家電市場站穩「腳跟」,甚至隨著三洋品牌的使用權到期,惠而浦的各類問題開始加速爆發。
  • 對話艾小明:品牌重塑、產品定位 惠而浦變在哪裡
    1組織管理變革與美國市場相比,中國市場的一個特徵就是產品節奏更快。「我們在美國推出一個產品需要至少2年時間,在中國僅需要6個月,因此品牌的本土化程度會影響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立足。」艾小明坦言。在這種強烈的市場激變下,惠而浦中國需要打造出更加高效、靈活的團隊,並找到一個適用於中國市場的品牌定位,以提升品牌、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2017年下半年開始,惠而浦中國的一個明顯的變化是,艾小明對於中國區經營管理團隊及其組織架構的全面重塑,利用新領導層的團結協作激活組織架構,提升了組織運營效率和人才核心競爭力。
  • 「惠而浦」-一個美國品牌的本土逆襲之路
    曾幾何時,國際品牌家電一直被中國消費者所趨之若鶩。然而其中也有例外,惠而浦,作為一家擁有美國百年歷史,曾經的全球第一大白色家電品牌,90年代走入中國後,品牌知名度始終未有大的起色,在市場上一副「鮮有問津」的狀態。
  • 四大核心元素支撐品牌定位 惠而浦異軍突起
    3月13日,百年全球家電品牌惠而浦(600983)攜冰洗及廚電全線新品亮相品牌盛會,惠而浦集團全球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克.比澤爾、惠而浦集團全球執委會常委、執行副總裁、亞太區總裁兼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勝波、惠而浦集團全球副總裁兼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艾小明出席了此次活動。
  • 惠而浦中國2020品牌暨新品發布會「雲」上開啟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惠而浦最新資訊 > 正文 惠而浦中國2020品牌暨新品發布會「雲」上開啟
  • 惠而浦深陷業績虧損:營收同比下降39.54% 將在中國何去何從?
    然而,進入中國26年來,惠而浦似乎並沒有真正的「適應」中國市場,反而因為質量問題和品牌問題「疲態」盡顯,特別是在去年三洋商標許可合同到期,致使惠而浦中國一蹶不振,業績出現斷崖式下跌,虧損高達3個多億。而在近日,惠而浦中國又因涉嫌信批違法被處罰,令外界紛紛不看好其未來發展。惠而浦在中國正面臨口碑不佳、品牌日趨邊緣化、敗走中國市場的局面。
  • 惠而浦喜獲2020年度淨水行業領跑者品牌
    12月5日,第二屆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主辦的中國室內淨化高峰論壇暨好水好空氣消費節於南京舉辦。經協會組織,邀請中國消費者協會、行業專家、相關科研所、媒體等組建評審小組,評選"2020行業領跑者品牌"獎。
  • 惠而浦發布「超一級」空調 率先布局新能效產品
    惠而浦空調營銷中心總經理範鋼表示:「惠而浦將率先全面布局新能效產品線,淘汰老能效產品,在未來一個月內,惠而浦將陸續推出10個系列、20款新能效空調產品。」據了解,此次發布的兩款新品空調在能效上均超過新「國標」標準。
  • 與消費者「共情」的惠而浦 如何成為「健康家電」標杆品牌?
    作為百年家電品牌,惠而浦在健康家電核心技術,無線手持吸塵器、智能掃地機等創新產品,以及健康品牌理念的打造方面,具備行業引領性。4月21日,惠而浦還重磅引入了老中青都喜歡的國民偶像魏大勳作為代言人,進一步提高了品牌知名度,讓健康家電的品牌形象更加顯性與生動起來。挑戰和機遇從來都是一體兩面,家電行業需要在惠而浦這樣的標杆企業的帶領下,迎接一個光明的健康未來。
  • 惠而浦敗退中國:全球最大家電巨頭之一,深耕26載依舊水土不服
    就連品牌創建109年,全球年營收超過1400億元的美國家電巨頭惠而浦(Whirlpool) ,在格力、美的、海爾的步步緊逼之下,也招架不住了,陷入「聲名不顯」、「問題多多」的尷尬處境中。這樣的惠而浦,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中國家電市場難以突圍。
  • 惠而浦的篤定:未來的中國更有機會
    撰文/藍科技惠而浦中國堅持的兩個目標不會有任何改變。近兩年,惠而浦品牌知名度在中國市場直線上升;同時,惠而浦中國在惠而浦全球擁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然而,自從格蘭仕發出要約收購惠而浦中國以來,外界的報導都是猜測甚至誤讀,這樣的語境下無法看到格蘭仕與惠而浦要約收購的真相。真相是什麼?
  • 年報虧損近4億一季報巨虧1億,惠而浦中國主業掉進泥潭,前景堪憂
    早就料到三洋品牌到期後會對公司造成影響,卻沒有提前推動惠而浦品牌在中國洗衣機市場的搶位。這一系列成績表明,惠而浦背靠百年品牌的優勢,卻沒有在中國市場上打出自己的差異化產品、營銷等拳法,還是沉迷於自身的品牌地位中。不過,這並非惠而浦在中國市場的「至暗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