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從髒亂差「問題生」到鄰裡和諧「模範生」,這些小區經歷了什麼?

2021-01-14 新華社新媒體

把黨的工作觸角延伸到「最後一米」,引領開創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近鄰黨建」實現了小區從單一管理向多元治理、從「陌生人」向「熟人」鄰居角色轉變,破解了小區的治理困境

福建全省12736個小區中已有7534個建立了小區黨支部,黨組織覆蓋率達59.2%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梅永存 彭張青

不到兩年時間,福州市晉安區茶園街道東南花園小區就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昔日鄰裡之間矛盾糾紛頻發、存在髒亂差現象的問題小區,通過展開「近鄰黨建」實踐活動,變成了「自治有公約、鄰裡無紛爭、治安無隱患、幫扶無遺漏、和諧無雜音」的模範小區。疫情期間,居民們主動當好小區疫情防控「守門員」,做到了自治管理。

福建先後有7534個小區實施了「近鄰黨建」新模式治理,東南花園小區僅是其中之一。

針對基層社區治理難題,特別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城市基層治理不足問題,福建省積極探索實施「近鄰黨建」新模式,把黨的工作觸角延伸到「最後一米」,引領開創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福建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近鄰黨建」新模式推行以來,全省12736個小區中已有7534個建立了小區黨支部,黨組織覆蓋率達59.2%,群眾鄰裡感情有效增進,生活和辦事更加便捷,訴求渠道更加暢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近鄰黨建」磨鍊出模範小區

東南花園小區毗鄰福州火車北站,居民樓棟10幢共963戶,居住人口2321人。其中,出租戶有278家,佔28.8%;流動人口有448人,佔19.3%。出租戶數量多、居住人員結構複雜、管理難度大是小區治理面臨的主要問題。

2019年初,在當地黨組織引領下,東南花園以「近鄰黨建」為抓手,打造樓棟協同、居民參與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有效破解了小區治理難題,其治理模式體現於三個方面:

一是延伸構建基層黨組織體系,打造近鄰樓棟治理「共同體」。將在職、退休、流動等不同類型黨員等納入管理;小區黨支部黨員與業主委員會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把黨建工作要求寫入業主委員會章程。

二是打造「家門口」服務平臺,築牢近鄰服務主陣地。設立「民情會客廳」,定期傾聽小區居民訴求和評價;建設智能化系統,提升小區智能管理水平。

三是健全完善自治德治法治體系,建立健全由黨支部主導、多元主體參與的小區自治機制;通過開展各類先進典型推薦、評選、宣傳等活動,大力倡導近鄰文化;制定小區裝修管理、停車管理、財務管理等制度。規範小區黨務、事務公開,自覺接受輿論和居民監督。組織發動業主委員會、自治管理處、社區網格員和志願者隊伍,就地化解鄰裡矛盾等問題,打好近鄰共治「組合拳」。

東南花園小區黨支部書記黃元棋說,「近鄰黨建」有效整合了組織、人力、信息等資源,實現了小區從單一管理向多元治理、從「陌生人」向「熟人」鄰居角色轉變,破解了小區的治理困境。

黨的組織優勢下沉「家門口」

福建省委組織部調研時發現,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基層社區黨組織暴露出在社會組織和群眾中力量、資源及手段有限等諸多問題。

例如,有的地方小區、樓棟、街巷和新領域、新業態的黨組織覆蓋還有盲區;有的地方街道管理體制改革、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街道社區黨組織統籌協調和服務能力還不夠強;有的地方條塊協同不夠有力,行業系統參與度不高,群眾參與意願不強,共建共治共享尚未形成常態。

在實踐中,福建省從三個層面抓好「近鄰黨建」工作,實現「三個轉變」,有效破解上述問題。

——以街道社區、小區黨組織為核心,建立開放性的互聯互動紐帶,推進各領域黨建融合發展,變「各自為戰」為「相鄰共融」。

——以優化社區服務為重點,整合各共建單位力量資源,變「單一主體」為「多元供給」,滿足轄區群眾各種需求。

——以拉近鄰裡感情為出發點,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打造家門口黨建,變「陌生人社會」為「新型熟人社會」,建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廈門黨建e家官網截圖

四種途徑探索踐行「近鄰黨建」

福建從實際出發,以問題為導向,從四個方面探索「近鄰黨建」新模式:

一是「賦能」街道社區黨組織,實現從「單兵作戰」到「協同共治」轉變。全省成立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共1725個,健全完善街道、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探索「輪值主席」制,由黨建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輪流擔任社區輪值主席,推進形成工作合力。

福州市鼓樓區金湯社區城市之光小區輪值主席定期組織業委會、物業公司召開三方聯席會議,商議小區停車收費、外牆瓷磚脫落維修等事項,各部門加強工作協調,並將會議決議、執行情況及時向居民公開並接受監督。

二是建強小區黨組織,實現從「無人理事」到「領導有力」轉變。福建省要求,按照應建盡建原則,凡在冊正式黨員達3名的居住小區,均成立建制性黨支部;在冊正式黨員不足3名的,建立「兼合式」黨支部;對無物業小區、樓宇等,依託網格化管理,聯合成立黨組織,使一些原先「群龍無首」的社區有了堅強組織領導,推動把「堅持黨的領導」寫入小區居民公約。

廈門市第一時間採取行動,在全市成立小區黨支部1400多個,其中,湖裡區率先在全省實現小區黨組織建設全覆蓋。

泉州市委組織部部長孔繁軍說,隨著冬季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作為毛細血管的各小區黨支部實施黨員街巷長、樓棟長、網格員「兩長一員」制度,成立小區聯防聯控隊伍,不漏一個重點人員,築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牆」。

三是充分組織動員群眾廣泛參與管理,實現從「近而不識」到「鄰裡相親」轉變。由「兩長一員」帶頭參加小區黨組織活動、糾紛調解、志願服務和自治管理,帶動黨員群眾共塑和諧鄰裡關係,制定「近鄰公約」,促進小區居民從「陌鄰」到「近鄰」。

「基層黨員幹部跑小區多了,與居民打交道多了,距離每減一寸、感情會增十分。」莆田市闊口社區黨委書記蔡向陽說,「幹部群眾關係現在更加融洽,民生糾紛第一時間會先找社區幹部解決,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四是打造線下線上平臺,實現從「群眾跑腿」到「家門服務」轉變。在全省全覆蓋建設2900多個社區「近鄰」黨群服務中心,推動民生類高頻「跑腿」事項下放,群眾可就近辦理;建設「智慧鄰裡」服務管理平臺,推動職能部門之間數據共享、信息互聯,實現便民服務「一網統管」,提供居民辦事「一站式」服務。

廈門市打造「黨建e家」線上平臺,推動全市1萬多個基層黨組織、20多萬名黨員融入社區,認領群眾需求項目。□

相關焦點

  • 福州臺江強化社區黨委引領小區管理 營造鄰裡和諧好氛圍
    小區黨支部黨員和居民一同到社區探討小區治理。福州曙光社區紅星苑小區黨支部供圖 家住福州臺江區鰲峰街道曙光社區紅星苑小區的李碧巖今年63歲,他是一名有著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退休前是小區物業的一名電工。自2016年退休以來,李碧巖全身心投入到社區志願服務之中,他常常主動上門修理電路,居民們還向他送上錦旗表示感謝。
  • 融洽鄰裡親情 共建和諧小區 金瑞社區開展元旦主題活動
    望城融媒12月21日訊(全媒體記者 胡琳 通訊員 陳小年)近日,望城區月亮島街道金瑞社區攜手潤和之悅小區開展喜迎新春「融洽鄰裡親情共建和諧小區」慶元旦活動,吸引了轄區500多居民參與。
  • @溫嶺女性,我們一起來當「雙爭」模範生!
    @溫嶺女性,我們一起來當「雙爭」模範生!動員全體家庭成員從「我」做起,規範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時關注官方平臺發布的疫情動態,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恐慌,維護社會穩定和諧。三、築牢家庭防線,做全家健康的「守門員」。發揮婦女在家庭社會中的獨特作用,關注家人健康狀況,在衛生防護、合理飲食等方面作出良好示範。主動勸導、督促家庭成員不聚會、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守護全家平安健康。
  • 安徽合肥:從「有的住」到「住的好」 老小區管理再添新經驗
    瑤海區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吳含笑向記者說,「瑤海區是擁有三分之一以上開放式老工廠區宿舍、老舊生活小區的傳統工業區,如今經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已經丟掉了『髒亂差』的刻板印象,煥發出『和諧、文明、有序』的新活力。近年來,我區聚焦轄區居住環境治理,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疏通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成效明顯。」
  • 小區裡的幸福照相館 免費拍全家福溫情暖鄰裡
    ◀定格居民們的幸福笑顏。  「春節是每個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儀式,生活就是因為這些儀式感才充滿意義,我們希望『幸福照相館』為鄰裡送去溫暖,讓幸福和愛在社區蔓延!」蘇懷川介紹,照相館免費為居民提供攝影服務,受到社區居民的歡迎。
  • 師宗老舊小區治理形成共建共享新格局
    本報訊(特約記者袁燕坤) 老舊小區一直是城市基層社區治理的難點和重點,師能小區是師宗縣一個「30歲高齡」的老舊小區,小區從曾經的「髒亂差」蛻變成現在的「潔安美」,大轉變折射出一條老舊小區獨特的治理之路。
  • 迎中秋鄰裡和諧打月餅
    迎中秋鄰裡和諧打月餅 2020-09-19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城創建曝光臺」直播,仍有市民反映小區存在「髒亂差」問題
    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覆審時間緊、任務重,但一些老舊小區、農貿市場仍存在環境髒亂、設施損壞、亂停亂放等問題。8月28日上午,徐報融媒進行「兩城創建曝光臺」直播活動,本次直播持續2小時有近5萬人次觀看,不少市民在觀看直播後,撥打了徐報融媒「兩城創建」熱線電話68886888,反映小區仍存在的「髒亂差」問題,記者隨後深入實地,採訪並曝光相關問題。
  • 從「遠親不如近鄰」到不知鄰居姓什麼:我們的鄰裡關係都怎麼了?
    不料我們還到的是同一層,一直到掏鑰匙我才反應過來,電梯裡的母女是我的鄰居……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古有置業以德為鄰,昔日裡從四合院內溫馨感人的鄰裡之情,到弄堂裡透著人情味的鄰裡關係,無不反映出過去鄰居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鄰居——曾經是家人之外最親近的人群。
  • 髒亂差?河北張家口張北縣花園小區東苑物業被責令整改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呂若汐)近日,河北新聞網網友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反映「河北張家口張北花園小區東苑衛生髒亂差 私搭亂建彩鋼房」的問題。河北張北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做出回復表示,花園小區東苑存在私搭行為,已經下達整改通知,小區衛生情況已經通知物業企業整改。
  • 成團36天,硬糖少女303要做「超A模範生」
    在發布會上,硬糖少女303也表示,自己的目標是成為一支「超A模範生」女團,以創業者的心態參與到女團運營的每個環節。從「女團成員」到「女團合伙人」,這個概念確實有點新鮮。同時在發布會上,關於粉絲一直疑惑的「硬糖」二字的含義也得到了解釋。「硬糖」代表著「甜與硬」的AB雙面。在甜美的外表下包裹著硬實力。
  • 名校優秀生掛職基層幹部,福建引進生制度6年實效如何
    這一特殊的引進生制度引起了社會關注。  名校畢業的高學歷專業人才,一出校門就成為領導幹部,如何完成從學生到領導幹部的轉變?如何真正融入基層,通過奮鬥作出幹部群眾認可的實績,收穫個人成長?近日,《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福建多地蹲點調研,採訪當地幹部群眾和引進生,對引進生制度實施6年來的實效進行了調查。
  • 讓全國人們鄰裡關係融洽的小建議,大家住得開心,社會才更加和諧
    事先問了或者鄰居會告訴你什麼時間可以停什麼時間不可以停;問都不問就肯定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影響較大的可以在電梯間貼張告示,告知大家知道以獲得理解。起碼你提前告知了,例句也會覺得你很有禮貌而降低了反感的程度。
  • 濱江時代城小區:黨建引領「微」治理 返璞濃濃鄰裡情
    近日,在小區睦鄰議事廳裡,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成員與共建單位代表你一言、我一語,為解決小區停水問題出謀劃策。針對這一問題,小區黨支部攜手共建單位山前派出所多次聯繫酒店,協調酒店做好水管總管頂層加固工作,確保小區居民正常用水,贏得居民一致稱讚。
  • 讀者投稿:小區封閉了,鄰裡關係卻近了
    韭菜盒子、紅豆包、鳳梨、咖啡……這些可口的食物飲品都是誰送的呢?好奇的彭雅桐一探究竟,原來在無疫情小區創建成功後,鄰裡之間更加懂得了珍惜,開始互幫互助,無接觸互贈美食。疫情無情人有情,城封了,小區封了,鄰裡關係卻近了。下面讓我們通過這篇作文聽聽彭雅桐同學的感想吧!
  • 濱州市陽信縣信城街道:「三無」小區治理出新招 「顏值」「內涵...
    濱州市陽信縣信城街道辦事處探索出由社區牽頭,社會公益組織進駐「三無」小區提供服務的新模式,解決小區各種疑難雜症,疏通社會治理末梢。目前,濱州市陽信縣信城街道有10個「三無」小區。此前,這些小區完全開放並且缺乏管理,衛生環境比較差,群眾遇到問題也不知道找誰解決,遠水解不了近渴。
  • 瞭望|「書寫成長,描摹時代」——訪弋舟
    《瞭望》:你的小說喜歡用「憔悴」「踟躕」「徘徊」「蹉跎」這些詞彙,當然還不僅僅是詞彙,你在描寫人物生活狀態的同時也非常注重描摹人物的精神狀態,複雜而且遲疑,你是如何從個人經歷和思考中提煉寫作資源的? 弋舟:寫小說即是寫語言,這話也是教科書中的金科玉律。
  • 西安君好鄰裡薈 盒馬鮮生瓏印臺店盛大開業
    2020年12月17日,阿里巴巴新零售標杆——位於「君好·鄰裡薈」鄰裡街區的盒馬鮮生瓏印臺店盛大開業,該店位於西安市經開區鳳城七路與開元路十字西南角「君好·鄰裡薈」商業街區,緊鄰地鐵二號線行政中心站,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卻紮根社區,服務社區居民。
  • 重要窗口模範生——鏈長說
    為紮實推進全省開發區產業鏈「鏈長制」試點工作,浙江省開發區協會聯合浙江日報等媒體開展《重要窗口模範生——鏈長說》訪談,邀請部分開發區的產業鏈「鏈長」,就如何發揮好開發區作為產業發展主戰場,貫徹落實「鞏固、增強、創新、提升」產業鏈八字方針、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需求、提高復工率和產能恢復率等內容進行訪談。
  • 亞歌文化打造藝術模範生全新項目 助夢全國才藝青少年
    湖南頂級文娛內容生產及IP運營專業機構湖南亞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後簡稱亞歌文化)成立「藝術模範生」項目,積極助力青少年藝術素質教育,為更多青少年提供才藝圓夢機會,致力打造一個青少年才藝助夢的全新平臺和藝術培訓的超強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