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n解讀!揭秘多巴胺和血清素在調節人類感知和決策制定能力方面...

2020-12-21 生物谷

2020年10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euron上題為「Sub-second Dopamine and Serotonin Signaling in Human Striatum during Perceptual Decision-Making」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記錄了人類大腦中參與感知和決策制定的多巴胺好血清素水平的實時變化情況,這些神經化學物質對於機體的運動障礙和精神性疾病(包括藥物濫用和抑鬱症等)至關重要。

研究者Kenneth T. Kishida教授表示,相關研究為我們深入研究人類大腦提供了一個新的視野和窗口,目前我們對神經化學物質作用機理的認識都來自於臨床前動物模型的研究,而並不是來自於人類的直接證據。清楚地理解這些大腦化學物質在人體內的具體工作原理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型療法治療多種疾病,包括帕金森疾病、藥物使用障礙或抑鬱症等。

在這項觀察性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快速循環伏安法(fast scan cyclic voltammetry)追蹤了5名患者體內的神經遞質多巴胺和血清素,這種電化學技術能用來測定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水平,適用於在患者體內使用,而多巴胺和血清素是機體神經系統用來調節多種功能的重要化學信使分子。研究者表示,這5名患者中有2名帕金森疾病患者和3名特發性震顫的患者,研究者計劃對其進行深度大腦刺激來治療其病症,通過聯合研究後,研究人員就能夠在標準的手術繪圖過程中,將碳纖維微電極插入到患者大腦深處來檢測並記錄神經元細胞所釋放的血清素和多巴胺,特發性震顫患者對於本文研究尤其重要,因為,其並不像因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缺失所誘發的帕金森疾病,特發性震顫被認為並不是多巴胺或血清素功能的而改變所引起的一種疾病。

圖片來源:Jynto/Wikipedia

當患者在手術室中清醒後,其被要求執行一種類似於玩一種簡單電腦遊戲的決策任務,當其執行任務時,研究者就會測定其大腦紋狀體中的多巴胺和血清素水平,紋狀體是大腦中控制認知、獎懲和協調運動方式的重要結構。研究者將該遊戲描述為電腦屏幕上的一系列點,這些點會通過位於屏幕中心的「十字線」參考點來移動,而患者必須決定小圓點會向哪個方向移動,有時候小圓點會朝向一個方向移動,而在其它時候,其則會混亂地移動,這就會讓患者的決定變得非常困難。

隨後這些小圓點會消失,而患者必須選擇這些小圓點相對於一個固定點的移動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基於該實驗設計,研究人員或許就能闡明人類大腦是如何決定其所感知的不同方面的事件的。每個病人都重複了這一順序200-300次,通過改變點的移動方式就能改變決定其所看到東西的難易程度,偶爾患者還會不得不表示其對自己的選擇有多大的信心。該試驗旨在追蹤患者感知圓點移動的能力以及患者對正確識別其移動方向的信心,以此來確定其機體中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實際表現,研究者表示,這些試驗都是隨機的,因此從一個測試到另外一個測試的可預測性就會被最小化。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患者對圓點的方向越不清楚,其機體中血清素的水平就越高,當其確定性增加時,機體中的血清素水平就會下降;在參與者進行選擇行為之前,其機體中的多巴胺水平在預期中會上升,而血清素水平則會下降,當兩者達到一定水平時,參與者機體就會做出選擇,這就好比是多巴胺類似於油門踏板,而血清素像剎車踏板,只有當這兩個系統都投入時,機體才會做出選擇的行為。

本文研究揭示了這些神經化學物質在機體學習、大腦可塑性以及感知環境的能力上扮演的關鍵角色,如今研究人員更加詳細地闡明大腦如何建立感知,以及利用這些感知來做出選擇,同時還能幫助解釋機體做出選擇所產生的後果,多巴胺和血清素在所有這些過程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最後研究者表示,重要的是,諸如此類研究或能幫助科學家們更深入地理解諸如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等藥物或療法如何影響機體的認知、決策制定及諸如抑鬱症等精神性疾病的發生等。(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1】Dan Bang,Kenneth T. Kishida,Terry Lohrenz, et al. Sub-second Dopamine and Serotonin Signaling in Human Striatum during Perceptual Decision-MakingNeuron (2020) doi:10.1016/j.neuron.2020.09.015

【2】Scientists report role for dopamine and serotonin in human perception and decision-making

by Wake Forest University Baptist Medical Center

相關焦點

  • 陳根:從「油門」多巴胺到「踏板」血清素,大腦如何生產「決定」?​
    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經遞質是人類大腦的獨特窗口,參與感官感受的神經調節。此外,這些神經遞質對一系列神經系統疾病,尤其是帕金森氏症和抑鬱症也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帕金森病的特點就是大腦中多巴胺的產生耗盡,從而導致對身體運動失去控制。因此,對這些大腦化學物質在人體中的實際作用更清楚的了解,將有利於改善治療帕金森氏症、藥物使用障礙或抑鬱症等疾病的藥物或治療方法。
  • 實時追蹤血清素/多巴胺的新方法為治療多種神經系統疾病提供了可能性
    長期以來,多巴胺和血清素都與大腦處理獎勵的能力有關,但最近科學家們將注意力轉向它們如何在整個人體中發揮更廣泛的作用。這包括腸道中的血清素如何調節血糖或如何通過氯胺酮解決低水平的問題,以及深層腦區刺激(DBS)如何促進帕金森病患者的多巴胺產生。最後一個例子是一個特別有前景的例子,因為帕金森病的特點是大腦中多巴胺的產生耗盡,從而導致對身體運動失去控制。
  • 當你做出決定時,多巴胺發生了什麼?
    2020-10-15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文/陳根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經遞質是人類大腦的獨特窗口
  • 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這些物質決定幸福
    在研究抑鬱症、躁鬱症這些人類痛苦的情感機制時,科學家意外地發現,愛、愉悅、舒適、充實,這些被認為是幸福的組成元素其實也有著生物學意義上的構成。「行動的荷爾蒙」——多巴胺得益於生物學研究以及大腦造影技術的進步,神經生物學家從1970年開始,持續進行著深入大腦結構的研究。
  • 內分泌&快樂元素(多巴胺、血清素、內啡呔)
    內分泌系統與中樞神經系統在生理功能上,緊密聯繫,密切配合,相互作用,調節機體的各種功能,維持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以適應機體內外環境的各種變化及需要。此外,內分泌系統間接或直接地接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也可以把內分泌系統看成是中樞神經調節系統的一個部分。內分腺系統也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因此,現在有專門研究中樞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功能聯繫的學科,稱為神經內分泌學。
  • 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快樂因子全揭秘
    它是一種使人感覺喜樂的激素,想要擺脫擔心和憂慮就必須得到這一激素的幫助。2為了能經常分泌內啡肽,最好帶著歡笑活著。這是以分泌喜樂激素內啡肽來減輕痛苦的一個生命法則。3內啡肽同血清素一樣,有必要就分泌,無必要就減少,若內啡肽的生產遺傳基因麻木,無所反應,就無法感覺到喜樂和幸福。
  • Neuron:與神經遞質血清素相關的特殊受體或能增強記憶的形成
    2018年5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eur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療中心的科學家通過研究鑑別出了一種和神經遞質血清素相關的特殊受體,或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增強大腦記憶的靶向藥物,本文研究未來或許有一天也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治療認知損傷的患者。
  • 多篇文章解讀血清素領域重要研究成果!
    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凱斯西儲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了一種高性能的顯微鏡首次觀察到了血清素激活其受體的全部過程,揭示血清素受體的分子細節有望改善藥物的開發來治療多種人類疾病。這是一個讓神經生物學家高度關注的問題,血清素在大腦中有多種功能,理解血清素的作用機制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領域,這不僅僅因為血清素是幾乎所用抗抑鬱藥物的研究根源,我們所熟知的藥物百憂解(Prozac)就能夠通過增加人類大腦中血清素的水平來發揮作用。
  • 三種快樂物質——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
    最新研究表明,我們的情緒變化不僅僅是心理變化引起,還與生理因素有關.體內的一些化學物質的量的變化也會影響我們人類的情緒。為什麼有的人家財萬貫,卻成天無精打採,有的人每天為生活奔波,卻神採奕奕?每個人都經歷過情緒的高潮和低谷。可是你想過沒有,是什麼在背後操縱?這一切都是由體內神經細胞之間的三種遞質決定的。它們是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關於這三者,請看網上的一篇文章,說的就是三種快樂物質。
  • 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內啡肽——這些物質決定幸福
    「行動的荷爾蒙」——多巴胺     得益於生物學研究以及大腦造影技術的進步,神經生物學家從1970年開始,持續進行著深入大腦結構的研究。他們觀察到了大腦在情緒調節中發揮作用的各個部位,並且破譯了幸福或痛苦的情感產生的連貫過程。不過,雖然幸福是大腦的事情,可是大腦中卻沒有任何一塊區域是專門對應它的。
  • 讓人快樂的三種物質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
    每個人都經歷過情緒的高潮和低谷。可是你想過沒有,是什麼在背後操縱? 這一切都是由體內神經細胞之間的三種遞質決定的。它們是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 神經遞質是神經細胞用來互相傳遞信息的一種混合物質。這就是說,是神經之間用來作為相互交談,傳遞信息的一種渠道。不同的神經細胞可以用不同的神經遞質。 多巴胺是什麼?
  • 多巴胺、血清素、催產素、內啡肽——你不可不知道的幸福密碼之激素
    反而有可能當時買了一件覺得十分喜歡的衣服,拿回家卻束之高閣,那是因為當購物完成之後,多巴胺的濃度會迅速下降,看到這件衣服的時候也不再有當時興奮的感覺,所以很多女人的衝動購物,也許罪魁禍首正是搗亂的多巴胺。愛情方面,多巴胺帶來的「激情」會給人一種錯覺,以為愛可以永久狂熱。不幸的是,我們的身體無法一直承受這種刺激,也就是說,一個人不可能永遠處於心跳過速的巔峰狀態。
  • 男人需要多巴胺 女人需要血清素——大腦快樂的源泉
    男人缺乏多巴胺時,常出現的症狀有:工作時充滿活力和激情,但是一回到家就疲憊不堪,沒精打採;興趣和激情減退;對妻子的嘮叨變得不專注和不耐煩;遇事容易衝動;感情淡漠;健忘;眼界狹窄;對正常的生活體驗感到厭倦;對他人的需要反應遲鈍。所以從根本上來說,男人需要一定程度的冒險、挑戰和競爭,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 讓人幸福的秘密---血清素和情緒的關係​
    適當的運動和豐富的飲食,促使體內分泌足夠的血清素,血清素是腦部的一種神經遞質,可以引發舒適、滿足、幸福、愜意以及樂觀情緒。這對女性更為重要。神經遞質是大腦細胞溝通所需要的荷爾蒙,和汽車一樣,為了行使所設計的功能,大腦也需要汽油和水,如果不能分泌出豐富的神經遞質,大腦的某些部位就會過度活躍,其他部分則可能剛好相反。多巴胺、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催產素、內啡肽等。
  • Cell:科學家揭示血清素調節機體行為的精細化分子機制
    2020年3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流行的經驗中,關於血清素如何調節大腦的故事看起來似乎很簡單,服用抗抑鬱藥物就能提高血清素水平,從而改善機體情緒,但目前神經科學們並不是非常清楚,在非常複雜的人類大腦中神經遞質是如何影響大腦的迴路和機體行為的,為了揭示血清素真實的工作機制,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對秀麗隱杆線蟲進行研究揭示了血清素調節機體行為的分子機制
  • 獲取幸福的捷徑——喚醒自己身體,去釋放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
    或者說,每個人天生擁有享受幸福的權利和能力,是你放棄了幸福的權利,忘記了幸福的能力罷了。那麼我們怎麼重新去找回幸福的能力呢?幸福並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幸福跟我們身上的四種物質有關,這四種物質分別是:多巴胺、內啡肽、催產素和血清素。
  • 研究證實:血清素增強大腦可塑性
    近日,葡萄牙Champalimaud未知研究中心(CCU)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血清素對學習的未知影響——能增強嚙齒類動物學習的作用。該研究於2018年6月26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 一個多巴胺視角的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成功?
    另一方面,有些人似乎無法抓住機會。不管他多麼努力工作,不管他追求多少目標,他從來都和那些似乎每天都在取得成功的人的成功絕緣。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是真的因為那些人天生幸運、吉星高照,還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是不是冥冥之中真的有什麼東西能決定我們決策的方式、時間和原因——從所有的籌碼都擺在桌子上的時候,到當我們決定午餐吃什麼的時候?
  • 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每個人天生就具備這幾種神奇的幸福物質
    或者說,每個人天生擁有享受幸福的權利和能力,是你放棄了幸福的權利,忘記了幸福的能力罷了。那麼我們怎麼重新去找回幸福的能力呢?幸福並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幸福跟我們身上的四種物質有關,這四種物質分別是:多巴胺、內啡肽、催產素和血清素。而這四種物質,在每個人身體裡天生擁有且永不枯竭,就看你自己願不願意喚醒自己的身體,去釋放這些物質而已。
  • 多巴胺、藥物成癮和抑鬱症背後的表觀遺傳學秘密
    該術語是指大腦化學多巴胺除通過突觸傳遞信號外,還可以進入細胞核並控制特定基因的能力。在閱讀本文時,我意識到它完全顛覆了我們對遺傳學和藥物成癮的理解。對酒精和古柯鹼等成癮藥物的強烈渴望可能是由多巴胺控制基因引起的,這些基因改變了大腦迴路,這些基因是成癮的基礎。有趣的是,這些結果也為為什麼治療嚴重抑鬱症的藥物通常必須在服用幾周後才有效做出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