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之年的牛頓:「蘋果神話」是真的嗎

2020-12-21 南京江北新區

1665~1666年,英國倫敦暴發鼠疫,波及劍橋。劍橋學生牛頓因此回到老家伍爾索普莊園,「居家隔離」了一年半左右。

傳說正是在此期間,牛頓被自家院子裡的一顆蘋果砸中了腦袋,引發了他的思考,由此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就是著名的「蘋果神話」。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近日,在「人文清華雲講壇」直播中,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教授吳國盛講述了故事的另一個版本。

「蘋果神話」是牛頓本人說的

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門口的草坪上,種著一棵蘋果樹,那是從牛頓家的蘋果樹嫁接過來的;在1860年落成的牛津自然博物館裡,牛頓雕像腳下也有一個蘋果。

可見,「蘋果神話」並不是街頭小報的八卦,而是當時學界共同的看法。

那麼,這個故事最初是出自誰人之口呢?

「蘋果神話」的來源,目前來看有四個:

第一個來源是老年牛頓在18世紀20年代自己說的。他在去世之前的七八年間寫了一份東西,跟人說1665年、1666年這兩年是他一輩子發明最旺盛的時期,其中有一項發明就是他思考了重力延伸到月球軌道這個問題。

但這份手稿裡並沒有提到蘋果。

來源之二,是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第三版主編彭伯頓在1728年的一本書裡寫到的,他提到萬有引力定律是來自1666年牛頓逃避大瘟疫時的思考。

來源之三,是啟蒙運動偉大的思想家伏爾泰那本著名的《牛頓哲學原理》。

他在1736年出版的這本書裡提到,牛頓的外甥女告訴他說,牛頓在鄉下看到蘋果落地陷入沉思,引發了對萬有引力定律的思考。

來源之四,是牛頓的同鄉也是他的傳記作者斯圖克利。

他在1752年曾經寫了一本書回憶他跟牛頓的故事,提到1726年,即牛頓去世前的那一年,4月15日晚飯之後他倆出去散步,牛頓親口對他說,當年就是在相同的情景下,蘋果落地引發了他對重力的思考。

細究這四個來源,其實都來自於牛頓本人。也就是說,「蘋果神話」是牛頓本人說的,當然也有他的傳記作者的添油加醋。

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一波三折

出自牛頓本人之口的「蘋果神話」,家喻戶曉,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實際上,萬有引力定律絕對不是牛頓在瘟疫期間坐在蘋果樹下被一個蘋果砸中腦袋之後就想出來的,它的發現經歷了漫長的時間,而且過程一波三折。

要追溯萬有引力定律的起源,還要從西方天文學的演變說起。

在古希臘,人們認為宇宙是一個球狀的東西,所有的恆星和行星都鑲嵌在一層層的天球上,每天圍繞地球轉動。

後來,哥白尼和克卜勒發展出日心天文學,使天球理論走向解體,以亞里斯多德物理學為基礎的託勒密地心天文學被打破。

新的天文學呼喚著新的物理學來作解釋。

此時站上舞臺中心的,是17世紀的超級天才、新物理學的鼻祖法國人笛卡爾。

他提出渦旋宇宙說,指出宇宙由物質和運動構成,運動自我維持、數量守恆。

這個原理對於牛頓的「蘋果神話」非常重要,因為「蘋果神話」包含一個意思,即蘋果和月球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

但這個思想不是牛頓的首創,笛卡爾已經提出來了。

早期的牛頓深受笛卡爾影響,也相信渦旋理論,但他還在進一步思考重力問題。

從1665年的瘟疫之年至1669年,牛頓推導出了離心力公式和平方反比公式,但由於他所用的數據,包括地球的半徑、月亮離地球的距離、月亮本身的運行周期等有誤,導致他對地表重力的計算結果並不令人滿意。

於是牛頓似乎認為,笛卡爾式的渦旋還在起作用,引力問題就此被擱置了。

這段時間,牛頓將自己最主要的精力投入到鍊金術實驗,其次是聖經年代學研究。

此外,他還做了光學實驗和微積分的發明與完善。而在瘟疫期間思考過的重力問題,則被他擱置了十幾年,一直沒太關注。

不過,受鍊金術思想影響,牛頓越來越相信作為超距作用的萬有引力的存在。1682年,他把彗星納入引力理論範圍,這說明此時的他越來越相信用引力理論可以解釋所有的天體現象。

1684年,哈雷拜訪牛頓,詢問行星軌道是何種曲線,這點燃了牛頓的熱情。1684年8月~11月,牛頓嚴格證明了橢圓軌道需要平方反比引力。

1686年~1687年,牛頓嚴格證明了球體引力公式,並發表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在這本書中,他提出了牛頓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嚴格證明了不存在笛卡爾式的渦旋宇宙,並構造了新的天體體系。

到此為止,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才算大功告成,而不是瘟疫那兩年。

此時的牛頓可以說是神一般的存在了。英國著名詩人蒲柏寫道:「自然和自然律在黑暗中隱藏,上帝說,讓牛頓去吧,於是一切豁然開朗!」

牛頓為什麼要製造「蘋果神話」

到今天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牛頓在瘟疫之年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那麼,牛頓為什麼要製造「蘋果神話」呢?現在有很多研究表明,至少有三個原因。

第一,牛頓一輩子跟別人打官司,優先權之爭貫穿他的一生。除了就光學問題、萬有引力定律問題跟胡克爭論外,他還就微積分的發明問題與萊布尼茨爭論,就月球的數據問題跟當時的皇家天文學家爭論。

所以他到了晚年之後想以這種方式一勞永逸地結束各種爭論。

第二,這和牛頓自己的個性有關。

我們不能認為偉大的科學家在科學上偉大,人格就一定偉大。現在大家都認識到,牛頓的人格還是有一些缺陷的,他明顯是一個自戀、自大,喜歡自我美化的人。

晚年牛頓的自戀傾向更明顯,最後十來年,他經常請人給自己畫像,自我美化。

製造「蘋果神話」和他自我美化的傾向是統一的。

第三,牛頓大概希望通過「蘋果神話」掩蓋引力概念的鍊金術起源。

因為鍊金術在當時屬於半地下的工作,不能公開。

在1936年以前,牛頓的形象都是高大上的。

直到1936年,經濟學家凱恩斯從牛頓的後人手上買到了他的手稿,主要是他的鍊金術手稿,研究後大吃一驚,他發現牛頓原來完全不是我們心目中那樣的人。

凱恩斯後來在文章中寫到,牛頓根本就不是理性時代的先師,而完全是最後的魔法師,他小心翼翼地掩蓋他的鍊金術活動和他反對三位一體的異端信仰。

有意思的是,反對三位一體的牛頓,居然在劍橋三一學院待了35年,隱藏得非常深。

當然,無論牛頓有多麼大的缺陷,我們都仍生活在牛頓為我們開闢的現代物理世界之中。

誠如愛因斯坦所說,「在他(牛頓)以前和以後,都還沒有人能像他那樣決定著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實踐的方向」。

(素材來源/中國科學報 編輯/趙陽 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躲避瘟疫的牛頓,真的是被蘋果砸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最近,宅家成了話題,歷史上宅在家裡弄出大成果的典型案例,莫過於牛頓:【蘋果樹的故事是真的嗎?】沒有,最有可能是伏爾泰從別人那裡聽來的……伊薩克·牛頓在1666年酷熱的夏天端坐著,這位24歲的年輕人在冥思苦想;他抓了抓自己的鼻子,一隻蘋果叭地落在他的腦門上,他一下子就發現了萬有引力。這個故事幾乎寫進了所有的教科書。
  • 復旦通識·學人疫思|吳國盛:從蘋果神話到萬有引力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瘟疫之年的蘋果神話 1665年倫敦發生了一場大鼠疫,情況非常嚴峻,6-8月三個月間,倫敦人口就減少了十分之一。瘟疫波及到劍橋,剛剛在春天取得學士學位、準備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的牛頓也受到了影響。1665年8月7日三一學院正式關閉。在閉校之前十天左右,牛頓回到他的老家伍爾索普莊園。
  • 牛頓的蘋果,究竟是真是假?
    牛頓的蘋果到底是真是假?牛頓真的是發現萬有引力第一人嗎?一起來看看牛頓和蘋果的不解之緣吧〜圖1. 牛頓家鄉故居(背景中的房子)旁的蘋果樹(圖源:atlasobscura.com)撰文 | 陳學雷牛頓看到蘋果落下而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
  • 少年牛頓就如此不凡,已經註定了日後與蘋果的「相遇」
    1643年1月4日,伊薩克·牛頓在英國肯郡烏爾索普小鎮上出生,父親在牛頓出生前就去世了,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生活變得更加艱難。後來牛頓的母親嫁給了一個牧師,而他則被送到外祖母家裡寄住。小牛頓是個非常淘氣的孩子,即使是在他12歲入學後,他的淘氣性格仍沒有絲毫的改變。
  • 牛頓真的被蘋果砸過?
    可是,當我們認真去思考這件事時卻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當迪生才七歲時,也就是1854年。對醫學有所了解的人就會發現,第一例闌尾炎手術不是在1886年才有的嗎?換句話說,1854年的時候,醫生應該是還不懂怎麼做闌尾手術的。所以,這個事件的真實性就已經很明顯了。
  • 牛頓躲瘟疫隔離在家發現了地心引力,你又在家幹啥?
    我相信如果牛頓看了這兩個熱搜標籤,一定會被氣得活過來:還是你們當代年輕人牛逼,不過耐心用錯地方了,想當年我躲避瘟疫的時候,那是怎樣一段寶貴的清淨時光啊……1665年,牛頓同學在劍橋三一學院上學,不巧倫敦發生了大鼠疫,幾乎五分之一的倫敦人在這場鼠疫中喪生。
  • 牛頓運動三大定律背後那些傳說和偉大人物
    是有一棵蘋果樹嗎?不錯。這棵樹就在英格蘭的烏爾索普,在艾薩克·牛頓家的老宅田產內。他在那裡一直住到1661年,然後去劍橋三一學院就讀。而最重要的是,1665年,英格蘭爆發了最後一次大瘟疫,是年牛頓回返故鄉,並在田園靜謐中度過了差不多兩年時光。就在這期間,他發展了微積分的基礎,並開始思考行星運動的問題。
  • 世界史:科學巨人——牛頓
    1642年12月25日聖誕節這一天,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誕生在英國鳥爾索普一個農民家庭,他的名字叫伊薩克·牛頓。牛頓出世時,父親已經去世。他三歲時,母親又遠嫁給一個牧師,他由外婆撫養長大。少年時代的牛頓很喜歡手工勞動和科學實驗課。
  • 牛頓被蘋果砸了為啥不把蘋果吃掉?
    牛頓被蘋果砸了為啥不把蘋果吃掉?因為掉下來的蘋果都熟過了,當然用來喝掉了!
  • 如果牛頓沒有坐在蘋果樹下被蘋果砸中,還會發現萬有引嗎?
    牛頓真的是因為坐在蘋果樹下,被蘋果砸中後發現的萬有引力?莫要被這種故事所調侃,這個故事本身就不是真的,從歷史記載資料來看,牛頓確實受到了蘋果落地的啟發,但如果說「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是因為他被蘋果砸中了」就太誇大其詞了!事實上,牛頓與蘋果落地的故事並不重要,因為單純地看到蘋果落地是不可能發現萬有引力的。
  • 牛頓到底有多牛?看他如何想到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你就知道了
    艾薩克·牛頓,一個任何人都耳熟能詳的人物,他的大名是如此的如雷貫耳,他是大部分人上學時認識到的第一位物理學家、數學家,他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天才級人物。牛頓本人正如他的名字一樣,真的很牛!舉個例子就是:在笛卡爾看來蘋果和月球沒有任何區別。徹底否定了亞里斯多德幾千年來認為的,天地之別的概念。這個思想啟發了牛頓,敢把月球繞地球的運動,和蘋果在地面的下落聯繫起來進行研究。其次笛卡爾認為,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的情況下,會保持自己原有的狀態(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而且數量守恆。
  • 牛頓:咖啡館能做實驗,也能寫書
    ——艾薩克·牛頓艾薩克·牛頓,著名物理學家、數學家,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作為近代物理學之父、英國皇家學會會長,他還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等推動科學革命的寶貴文獻。牛頓善於鑽研物理學、數學、天文學、科學等諸多學科領域,他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牛頓運動定律」,發明了反射式望遠鏡和光的色散原理,還與萊布尼茨共同發明了微積分,被後人譽為行走的百科全書式的全才。1665年,牛頓為躲避當年大範圍爆發的瘟疫(黑死病)離開劍橋,回到自己的家鄉隱居了18個月之久。
  • 伽利略上斜塔,牛頓被蘋果砸,這些經典科學史竟然是假的?
    沒有蘋果砸過牛頓 蘋果園裡,一個蘋果掉下來,砸在牛頓的頭上,促使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2010年1月18日BBC報導,英國皇家科學院為紀念建院350周年,在網際網路上展出了60件珍貴的文獻原稿,希望喚醒人們對科學歷史的回憶。
  • 小學課本欺騙我們幾代人: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真不是蘋果砸出來的!
    我國小學課本上甚至於幼兒園的故事書裡面都有一篇文章,說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思考問題,突然從樹上掉下一個蘋果,剛好砸到牛頓的腦袋。然後一下就讓牛頓腦子有了靈感,思考蘋果為什麼掉到地上而不會掉到天空,因此發現了萬有引力!
  • 牛頓誕辰372年:不為人知的一生
    你也許聽說過被蘋果砸頭(這事兒不是真的)的科學家牛頓,但不一定聽說過鍊金術師牛頓、造幣局長牛頓、炒股狂魔牛頓。牛頓除了愛好廣泛,性格也特別奇崛,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抖S。艾薩克·牛頓爵士,不僅僅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
  • 蘋果是從地上挖出來的話牛頓是怎麼被砸的?
    昨天可娜發了蘋果樹給我看,蘋果樹上結滿了果實。在店裡時常看到剛開箱的蘋果粘滿了泥土,媽媽開玩笑地說,「蘋果是從地上挖出來的,像挖番薯一樣!」「啊!不對!牛頓就是被蘋果砸了才發現萬有引力,按邏輯蘋果是長在樹上的!」
  • 牛頓如果沒有被蘋果砸中腦袋,他能否發現萬有引力?能,一定能
    關於牛頓的一生,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做無敵是多麼寂寞,在他所處的時代裡,他就是科學學術領域的王者!那麼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當我們了解牛頓的時候,最開始都了解到了什麼呢?自然是「蘋果和牛頓」的故事!蘋果原本只是普通的蘋果,但在「牛頓的故事」裡,蘋果卻是「上帝」丟下來的蘋果!小學課本裡一直在說,牛頓在蘋果樹下乘涼,結果一顆蘋果砸中了他的頭!我們被砸腦袋,大概就是摸著腦袋上的疙瘩心裡喊著:WC,疼疼疼……!
  • 真的不是故意黑牛頓——偉人的陰暗面:牛頓的一些醜事
    一天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看書,這時一隻蘋果落了下來,這啟發這位當時年僅23歲的學生想到蘋果是被地球的引力拉下來的,從而他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定理。儘管這個故事流傳得非常廣泛,不過近來嚴肅的歷史學者都不認為是事實。這個故事最早公諸於眾的是由法國作家伏爾泰 (Voltaire,1694-1778),他是一位牛頓研究成果的熱情鼓吹者。
  • 被嫌棄的牛頓的一生
    家裡安排了兩位婦人去貴婦家尋求幫助,但她們並沒有真的出發,而是坐在半路休息,因為她們覺得牛頓一定等不到她們找人回來。誰也沒有料想到,這個小東西竟然活了下來,並且成為了舉世聞名的科學巨人,直到85歲的高齡才在睡夢中辭世。牛頓是個遺腹子,出生前3個月父親就去世了,媽媽也在他3歲時改嫁,小時候的他一直跟文盲姥姥生活在一起。
  • 牛頓被蘋果砸到沒有吃掉,卻發明了萬有引力?其實是發現而已
    大家都知道牛頓發明了萬有引力,那麼萬有引力真的是他發明的嗎?只能說萬有引力是他發現的而已。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萬有引力本身就是存在的,在牛頓出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只不過是蘋果砸到了牛頓的身上,牛頓沒有把蘋果吃掉,頓時思考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蘋果會砸到自己的身上,而不是掉到天空上去呢?隨後就產生了思考,不斷去實驗驗證,從而引出了萬有引力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