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書|《戒糖》:這是能改變你一生的科學飲食法

2020-12-14 澎湃新聞

我們的生活正被「糖」包圍:蛋糕、巧克力等零食甜品,加糖的奶茶,貌似不加糖卻依然與糖密不可分的果汁……

也許你有一定健康意識,知道要少吃甜食,但除了這些「甜」的食物之外,還有些食物同樣與糖密切相關,卻可能被你忽視了——

麵條、饅頭、花卷、白粥、白米飯、烤紅薯……這些屬於「精製穀物」或「澱粉」這兩種快消化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物。

儘管糖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關聯還需要更多研究,但事實上,糖的爆發性生產、消費、食用,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井噴式發生幾乎出現於同一時期。

推崇「抗糖」、「低碳水」之類飲食方式的書已經有不少,今天書單君想推薦給你的這本《戒糖:改變一生的科學飲食法》,我覺得是其中科學性、可讀性、實用性都兼具的一本好書。

作者初夏之菡(羅曉)是知乎大V、中&澳註冊營養師,在營養學領域有豐富研究與從業經驗。

很多人對「戒糖」的理解,是完全戒斷,奶茶、甜點一概不碰。可實際上,在目前我們所處的飲食環境裡,這樣的做法太極端,也無必要。而初夏之菡所主張的「戒糖」,是警戒、警惕。

「戒糖」到底「戒」的是指哪些糖?

代糖不含糖,可不可以隨便吃?

「戒糖」就一定能讓人變瘦、皮膚變好嗎?

少吃精製麵食的話,主食該吃什麼,吃多少?

……

在《戒糖》中,初夏之菡從科學理解糖在體內的代謝原理,到澱粉、主食、碳水化合物之間的關係,再到糖的形式和來源,全面梳理戒糖的底層邏輯與背後原理,幫你積累「戒糖」基礎知識,還提供了極具實操性的食譜,堪稱你的健康飲食指導手冊。

無論你重新規劃自己的飲食,還是為家人設計飲食方案,這本書都是很好的指導參考。

對《戒糖:改變一生的科學飲食法》感興趣的「書米」

本書目錄序言

戒糖:並不是抗爭,而是回歸

第1章

「戒糖」為什麼最近才流行起來?我們之前做錯了什麼?

戒糖戒掉的是什麼?

人們終於覺醒:甜蜜是一種負擔

「戒糖」會不會矯枉過正了?

第2章

時下明星流行的「戒糖飲食」靠譜嗎?

明星戒糖戒律,只做對了一半

健康飲食,才有好皮膚

第3章

為什麼你需要戒糖?

戒糖——從最複雜的糖尿病說起

減肥、美顏、抗衰老的第一步就是吃對了

糖化會加速你的衰老

不良飲食與血糖——對一生中有害的習慣

第4章

理性戒糖:你需要的知識

回到最初,什麼時候開始吃糖?

碳水化合物與糖,分別起到什麼作用?

什麼是糖?

所有糖都一樣嗎?

果糖:一種對身體很特殊的糖

常見的簡單糖都分布在哪些食物裡?

什麼是澱粉,它跟糖有什麼關係?

哪些食物富含澱粉?

多糖(非澱粉)是特殊的糖嗎?

有一類多糖很特殊,它們並不像「糖」

第5章

戒糖第一步:讀懂食品標籤

食品配料表營養成分表分別怎麼讀?

怎麼去綜合判斷食品中含碳水化合物的高低?

第6章

戒糖第二步:你需要明白升糖指數和血糖負荷的意義

血糖生成指數,不是唯一的健康指標

血糖負荷,指導你飲食更可靠的指標

靈活而自由的低糖飲食法則

第7章

戒糖第三步:自己烹飪和選擇低GI餐

「主食革命」:我們應該理性面對的事實

合理的買菜順序將助你戒糖

GI、GL之外,還有量化碳水列表

注意這些會升高GI的烹飪法

進一步減少血糖波動:吃的順序很重要

第8章

糖真正的錯:高血糖帶來了一切病痛

流竄在血液裡的糖究竟作了哪些惡?

讓你顯老的痕跡都與糖化反應有關

如何監測身體糖化的情況?

糖化可以逆轉嗎?抗糖保健品有用嗎?

糖與激素的關係:它還跟痘痘有關?

抗糖最好的辦法之運動與思考

第9章

所謂戒糖,你該怎麼做?

戒糖入門:跟含糖飲料說拜拜

代糖,如何使用最合理?

糖尿病病人的飲食其實值得我們學習?!

針對不同熱量需求的戒糖飲食食譜

低碳水化合物烘焙的秘密

這些甜蜜飲料喝了還不發胖

市面上的低碳水化合物代餐飲品真的靠譜嗎?

第10章

戒糖的另一種方式:輕斷食

什麼是輕斷食,它真的科學嗎?

2 型糖尿病人可能更適合少食多餐

抗糖飲食本身有助於對抗飢餓感

第11章

「567飽腹法」:這樣「戒糖」最符合身體需求

為什麼叫「567飽腹法?」

「567飽腹法」與膳食指南有什麼不一樣嗎?

第12章

戒糖,還有這些鮮為人知的好處

怎麼吃才能會改變我們的第二大腦——腸道菌群

少吃糖還能抗氧化和抗癌?

管理體成分,而不是管理體重

第13章

正念飲食:營養心理學是讓你吃得幸福的科學

戒糖的終極動力來源

順應節律去吃,與血糖控制息息相關

終章

戒糖給你自由

��本書試讀

第11章第1節

什麼是「567」飽腹法?

飲食方法特別多,甚至很多人已經被層出不窮的方法繞暈了,地中海飲食法、區域飲食法、原始人飲食法、DASH 飲食法(針對高血壓患者)等等。

當然,這些飲食法並非都是噱頭,絕大多數飲食法都是針對一部分本身飲食習慣不佳,身體可能存在異常情況的人設計的「糾正性飲食」,所以才會有這麼多花樣。

人與人之間體質差異太大,而且依從性也各異。所以營養學家和醫生才會設計出這麼多種飲食方法來幫助大家調節,但所有的飲食法都只是工具,它們的目的是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從而達到營養和熱量均衡。

如果你自然地就能做到能量和營養素的雙重平衡,那麼恭喜你,你採用的就是天然的平衡飲食。但做到談何容易?在此我給大家介紹一個我獨創的飲食法—567 飽腹法。

這並不是一個新的飲食模式,也沒有任何限制(是的,你可以吃任何食物)。這個方法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前提:

第一個前提是按照平衡飲食的原則先把食材選好—控制飲食的質量。可以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對食物分類的建議,但是不要生搬硬套指南給出的量。這也是「567 飽腹法」最重要的一點,尊重個體的差異,不強求每個人必須吃一定量的澱粉類主食。

這一步是使用任何飲食法都需要注意的,並不是「567 飽腹法」獨有的要求。

比如,地中海飲食法同樣要求選擇優質的深海魚和多種類的蔬菜,而隨便吃一點油炸魷魚圈,喝杯紅酒,加上點橄欖油就不能叫地中海餐了。

可以說,任何飲食法的第一步都是選擇優質的食物:新鮮(非高度加工食物),色彩豐富,能量充足。如果能控制好第一步,採用任何方法都是錦上添花,但是添的這朵花非常重要,因為添多少、按什麼順序添能直接影響我們的血糖和健康。我們的戒糖大業甚至都需要從這一步精細控制。

第二個前提是對「567 飽腹法」的闡釋。這個飲食法最大的特點是,選擇好食材後吃多少完全由胃的感知來判斷,而不是傳統的用肉眼觀看、用秤計量、用標準碗測量,或者用拳頭比畫。

乍一聽這個量似乎很粗略—我怎麼知道我吃了多少?

要相信,你的碗和你的拳頭並不是判斷你該吃多少的最佳標準,你的胃和大腦才是。回到最初的健康狀態,孩子都會本能地進食,更加重要的是也會本能地停下來。如果不是先天性肥胖易感,或者家長追著餵飯,給予過多的加工型高熱量食物,孩子對食物是天然具有把控力的。而這種把控力就是對身體自然需求的感知。

恰到好處的能量和營養,既不需要我們拿出秤計算吃了多少克蛋白質,也不需要我們擔心沒有吃夠 3 個拳頭的主食。我們天生懂得如何吃得剛剛好。

但是這個本能被各種因素打破了,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加工食品的出現,它們打破了我們對食物天然的控制力。加工食品的口味就是讓我們停不下來,而它們畸形的能量或營養素比值讓我們即使飽了就停,依然有可能吃下去太多熱量和太少營養素。

這也是現代人的營養問題所在:熱量過多與營養不良並存。此外,加工食品大多缺乏膳食纖維,這就導致加工食品的飽腹感普遍不強,進而破壞「能量—營養—飽腹感」微妙的平衡,造成很多飲食問題。

這也是著名的「原始人飲食法」的初衷:拒絕所有加工食品,回到原始的狀態。這個設想可能很美好,卻顯然不現實,也不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環境。畢竟加工食品就在那裡,正如時代帶給我們的無儘可能性。強行要求我們的某一方面回歸到數百萬年前,並不一定能獲得數百萬年前的好處,反倒有可能剝奪了現代生活中獨有的愉悅。

所以我提倡的「567 飽腹法」最令人開心的一點就是對食物的種類沒有任何限制。如果喜愛巧克力,喜愛洋蔥圈,喜愛煎餅果子,喜愛春卷……沒關係,把它們加進來吧。但是記住兩點:首先,控制所有食材的質量——可以加進來,但是總體質量不能下降,所以需要用更優質的食材去平衡它們;其次,5、6、7 這三個數字的意義和順序才是真正掌握平衡飲食,同時調節飲食順序,對抗餐後血糖波動的核心。

這個 5 是什麼意思呢?就是 5 分飽。這 5 分飽需要全部由非澱粉類的蔬菜組成,比如綠葉菜(芥藍、空心菜)、莖類蔬菜(芹菜、萵筍)、花菜類(西藍花、白菜花)、豆類(除了大豆以外的雜豆類)、菌藻類(蘑菇、木耳、海帶)。

這裡除了薯芋類這種主食植物,其他的都算蔬菜。我們需要打開思路,蔬菜真的不是只有菜葉子而已。吃蔬菜達到 5 分飽也絕對不是一件難事,這裡我給大家提供一份我的 5 分飽全蔬菜宴:

生菜,黃瓜,小番茄,水蘿蔔,鷹嘴豆沙拉;

紅燒冬瓜;

清炒莜麥菜;

蘑菇炒筍片。

接著是 6,在吃 5 分飽的基礎上,繼續補充身體需要的另一種重要營養素—蛋白質。以蛋白質為主的食物包括所有肉類(禽肉、畜肉、魚類、海鮮)、大豆製品、蛋類以及乳製品(這個在國內比較少作為正餐)。

下面是一份吃了蔬菜後能讓我達到 6 分飽的蛋白質宴:

雞腿一個;

豆腐絲一碟。

這個 7 就是大名鼎鼎的 7 分飽,也是呼應中國古老智慧「飲食有節」的絕佳實踐。那麼在吃了這麼豐富的蔬菜、美味的蛋白質菜餚後,用什麼填補剩下的那一分呢?當然就是谷薯類,即俗稱主食的食物。這可能與大多數膳食指南看上去有點不一樣,但是其實完全不衝突。

這個吃法還有個好處,因為用的是飽腹感這個因人而異的指標而非固定的分量。

所以,食量大的人要達到 7 分飽自然會吃下更多的各類食物,從而符合他們的身體需求;而胃口小的人則可以吃更加合理的分量,而不會出現「剛吃下膳食指南規定的蔬菜和穀物量後,突然發現根本吃不下任何肉」的情況,後面這個問題在很多運動較少的嬌小女性中非常常見。因此調整順序和衡量的方法其實尊重了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同時也呼應了膳食指南的推薦。

編輯|黑羊

對《戒糖:改變一生的科學飲食法》感興趣的「書米」

看看書單君推薦的其他好書

原標題:《每日新書|《戒糖》:這是能改變你一生的科學飲食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健身日記18|讀書筆記:《戒糖:改變一生的科學飲食法》
    我的新的飲食目標——戒糖:戒奶茶,蛋糕,可樂及所有飲料(包括蔬果汁)可以每月吃一次: 冰激凌或者芝士蛋糕大家讀了這本書的讀書筆記之後就會明白我為什麼連蔬果汁都要戒斷了。碳水化合物是一大類物質,它遠遠比你腦中浮現的饅頭、麵包、甜甜圈多得多。可以說,絕大多數天然的複合型食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希望讀者能夠樹立一個科學的觀念——碳水化合物不是只能來源於糖和主食的。——在戒糖的同時保證攝入充足且優質的碳水化合物。
  • 「宇宙最強煥顏術」抗糖飲食法能變年輕?專家:不可盲目戒糖
    近年來網絡上流行一種說法:要想皮膚好,抗糖少不了。在很多愛美人士的眼中,糖是皮膚的「頭號殺手」,吃糖容易長斑、長痘,更會使皮膚鬆弛、下垂、長皺紋,所以要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糖分攝入,就連主食和水果也不能吃,這就是所謂的「抗糖飲食法」。因此,市場上的抗糖藥、抗糖丸、抗糖口服液,甚至是抗糖洗面奶、抗糖面膜,五花八門的抗糖產品層出不窮。
  • 網紅們戒糖、戒碳水 你也想試試,但真的科學嗎?
    國內亦有許多網紅博主推崇「戒碳水減肥法」,拒絕食用穀物主食、土豆、紅薯等塊莖類食物,不少網友紛紛留言有效,吸引了很多愛美人士加入,戒碳水打卡群、使用戒碳水APP應運而生。不過,糖類、碳水化合物真的是肥胖、亞健康的禍源嗎?新快報記者邀請專家,幫助讀者更科學地認識糖類、碳水化合物與健康減重。
  • 戒糖?科學飲食?一直瘦不下來的原因終於找到了!
    耐糖沒過以後十分鬱悶沮喪,但是為了寶寶和自己的健康,開始了戒糖之路。上一次提起戒糖,很多小仙女問我什麼叫戒糖?但由於孕婦需要能量,所以不能完全不吃澱粉,而且戒糖後體內生成的這種酮體雖然對大人的身體無害,但是對寶寶是有害的,每次尿檢都要檢查這一項。
  • 一問到底:「抗糖飲食法」風靡,抗糖真能抗衰老嗎?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平時最大的注意就是抗糖,主食要少吃,甜品不能碰。不過現在有越來越多沒有糖尿病的人開始「抗糖」。有一種理論,要想永葆青春就要抗糖,在很多愛美人士的眼中,糖是皮膚的頭號殺手。吃糖容易長斑長痘,使皮膚鬆弛下垂,所以要想盡一切辦法組織糖分的攝入。就連主食和水果都不能吃這就是所謂的「抗糖飲食法」。
  • 抗糖真能抗衰老嗎?無糖飲食真的科學嗎?1分鐘讓你看清真相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抗糖真能抗衰老嗎?無糖飲食真的科學嗎?1分鐘讓你看清真相 抗糖真能抗衰老嗎?這幾年流行一個理論:想要皮膚好,就要抗糖。在許多愛美的人眼裡,糖是皮膚的頭號殺手。吃糖容易引起斑點和痘痘,會使皮膚鬆弛、下垂、起皺紋。
  • 將「抗糖飲食法」變成這樣才健康
    最近幾年,「抗糖飲食法」風靡,將美麗和健康的「頭號殺手」直指營養素糖類,因為研究發現吃了它後,臉上容易長斑、長痘,更會使皮膚失去彈性、變粗糙、增長皺紋。最後連累到了主食和水果無辜躺槍,因為主食和水果含糖量高,必須統統束之高閣。
  • 抗糖=戒糖?大火的抗糖飲食你真的抗對了嗎?
    最典型的就是很多食物中常見的美拉德反應,它是還原糖(如葡萄糖)和氨基化合物(如蛋白質等)在常溫或加熱時發生的反應,會生成棕色至棕黑色物質,同時產生獨特的風味。你愛吃的紅燒肉、燒烤、麵包,都有它的功勞……實際情況就是,食物在烹飪過程中就會產生AGEs物質,而且數量比人體內產生的要多得多。
  • 減肥知識|戒糖減肥法
    說起控糖減肥法,明星範冰冰不得不提,她之前在直播中透漏自己就是用這種斷糖減肥法來減肥的。斷糖減肥法是目前比較熱的一種減肥方式,主要通過調整飲食,阻斷糖分的吸收來達到減肥效果,適合不愛運動的人群。其實,無糖斷糖減肥法也屬於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中的一種。按照這種減肥法,食肉吃蛋均不忌,喝酒也無礙,即使攝入的卡路裡值很高,只要控制「糖分」攝入就不會發胖。
  • 關於戒糖這些誤區你要知道
    「不僅讓你發胖長痘,還加速衰老……」「30天不吃糖,整容級變年輕!」近兩年,許多明星和各類養生博主帶起了一陣戒糖之風。無論你是否養身、健身,關於戒糖的這些「奇效」都或多或少有所耳聞。從生酮飲食到輕斷食,市面上流行的種種飲食法可取嗎?//本期話題//
  • 健康飲食,從戒糖開始吧!
    飲食中攝入的大量添加糖或 高GI 食物,會引起體內 IGF-1因子 和胰島素抵抗,促使痘痘產生。所以,當你在飲食中放棄甜食和精製碳水時,痘痘的情況可能會有所改善。不僅如此,和皮膚衰老密切相關的「糖化反應」,也和攝入過多的糖密切相關。也就是說,戒糖某種意義上也是在為皮膚抗衰老。
  • 每日新書 |《減糖生活》:科學減糖,只看這一本就夠了
    那你也把減糖看得太簡單了。長此以往,不僅沒法變得健康,還有可能營養不良,真可謂得不償失。要想做到科學減糖,你還需要一本「減糖指導手冊」。她把自己多年來的研究所得,都寫進了這本《減糖生活》裡。嚴格減糖對身體不好,是真的嗎?減糖會導致肌肉流失嗎?聽說減糖後,體重容易反彈.
  • 戒糖戒碳水,究竟靠譜嗎?
    在他們的描述中,戒掉超市裡有添加糖的飲料、果汁,戒掉那些讓人感到甜美的蛋糕、下午茶,戒掉那些容易被腸道吸收的簡單碳水,你將會眼見自己體重下降、皮膚細膩光滑,這聽上去的確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在這股戒糖潮流下,追隨者們似乎開始採用更嚴苛的方法與糖作鬥爭,這到底是一種可實踐的時髦生活方式,還是只不過是減肥的快速捷徑?王潞接受採訪時正是她戒糖的第21天。
  • 抗糖化產品真能抗衰老? 醫生提醒:不能完全戒糖
    抗糖化產品真能抗衰老? 醫生提醒,低糖飲食好處多,但不能完全戒糖 抗糖化其實是抗AGEs 王女士最近購買了一種抗糖保健品,她聽說這款抗糖口服液有收縮毛孔、改善肌膚暗沉粗糙的作用,服用了一段時間,效果並不明顯。她質疑這類抗糖口服液到底有沒有作用? 據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皮膚科醫師尹恆介紹,所謂「糖化」是指在不受酶的控制下,生物體內的糖與蛋白質、脂類、核酸等大分子物質相互結合的過程。
  • 日本盛行的「限糖飲食法」真的科學嗎?
    也就是說,在我們漫漫減肥生涯裡,「大魚大肉」不再是奢求,甚至火鍋、炸雞、燒烤等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高熱量美食吃了照樣能瘦。這麼誘人的方法果真這麼有效嗎?有效但不一定科學。早在「限糖飲食減肥法」剛剛興起的時候,日本糖尿病學會就曾指出,並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可以確保這種飲食療法的安全性,因此並不推薦。
  • 不用—戒辣!戒糖!戒吃!也能不長痘痘、皮膚好
    喜歡一切美好的事物,希望與你一起變得更好。總是聽他們天天說要戒這個、戒那個的,真的能戒吃辣嗎,事實是一頓火鍋就分分鐘完敗。戒辣!戒冷!戒糖!說你呢,【伸出友誼的小手】別崩潰啊,有法子,不就是痘痘嘛。有句話就是"吃飯、睡覺、打dou'dou",講真的實打實的戒痘,皮膚要變好就要靠內養外調。
  • 抗糖=抗衰老?專家:要控糖,不要戒糖
    近年來,從娛樂圈傳來了一種新的飲食理論:要想皮膚好,抗糖少不了。甚至一些以「凍齡」著稱的娛樂明星,也曬出「抗糖」餐單。一時間,在愛美人士眼中,糖是衰老的「頭號敵人」,吃糖會讓人容易長斑、長痘,使皮膚鬆弛、下垂、長皺紋。
  • 抗糖就是戒糖?抗糖能抗衰老?你以為的都是錯的!
    最近幾年,愛美的人們肯定經常聽說「抗糖化」這個概念,抗糖丸、抗糖口服液、抗糖面膜等等抗糖產品也是層出不窮,這些產品都宣稱自己能防止皮膚衰老。在這些宣傳下很多人對糖是更加深惡痛絕,紛紛開始「抗糖飲食法」,甚至為了抗糖完全戒糖了。不過戒糖真的能抗糖嗎?抗糖產品真的能抗衰老嗎?今天我們來聊聊抗糖的那些事兒。什麼是糖化?
  • 健康生活|抗糖≠戒糖 正確的「抗糖」方式原來是這樣的!
    近年來,網上流傳一種新的飲食理論:要想皮膚好,抗糖少不了。甚至一些以「凍齡」著稱的娛樂明星,也紛紛曬出「抗糖」餐單。一時間,在愛美人士眼中,糖是衰老的「頭號敵人」,吃糖會讓人容易長斑、長痘,使皮膚鬆弛、下垂、長皺紋。
  • 想減肥先從「戒糖」開始,營養師告訴你戒糖的6種好處和5種方法
    糖會對健康造成的各種威脅的事實,被越來越多的科學科學家認可,精製糖不但會造成心臟和代謝的負擔,還會造成皮膚的老化,那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無法擺脫甜蜜的誘惑呢?營養學者艾波特(Brooke Alpert)說道:「糖讓你肥、讓你醜、讓你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