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畫下需要諷刺和救贖的一切:塗鴉天才班克斯

2020-12-21 澎湃新聞

他畫下需要諷刺和救贖的一切:塗鴉天才班克斯

2020-12-18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Banksy

班克斯(Banksy)的大名迴蕩在那些布滿汙漬和彩色線條的牆面上,那一段乘風飛翔的文字仿佛會變幻為一條重磅信息,繼而化作永恆的神話。而他的形象早已變得更加具有標誌性,深刻地烙印在我們的集體記憶中。那些經典的畫面包括一個巴拉克拉瓦人正要拋擲什麼東西,那是一束花,而不是炸彈;一隻老鼠宣布著一個種族的誕生;一個女孩放飛氣球的夢幻場景,還有兩名警察意外的一吻。

「我的一部分作品替我隱瞞了身份,使人們疑惑站在他們面前的是不是我。」他這樣說道。那時,他的紀錄片《從禮物店出門》(Exit from the Gift Shop)在2010年的聖丹斯電影節首映後獲得了奧斯卡提名。在猶他州帕克城,也是羅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設立的著名電影節舉辦地的主街上,我們還能透過玻璃欣賞到班克斯的作品:一名攝影師正摘下一朵紅花。班克斯本人指導的紀錄片講述了住在洛杉磯的法國移民蒂裡·庫塔(Thierry Guetta)對街頭藝術和錄像機的痴迷,以及他是如何成為著名藝術家的故事。班克斯出現在鏡頭前,為了防止被認出,他在面部打上了馬賽克,聲音也經過了處理。

想抗拒他的魅力是不可能的,全球英雄的光環環繞著他。這一點更體現在他身邊的人,那些保護他的人身上。(班克斯從沒要求過任何人不要洩露他的身份,而他身邊的人自然也沒有背叛過他)他們想更了解那些希望接近班克斯的人。他的一位好朋友承認,如果有人想跟他聯繫上,秘訣就是「靜候佳音」,你必須做好無盡等待的準備,可能要幾個月的時間,與此同時,你的腦海裡將划過他帶著諷刺意味的街頭藝術作品的記憶碎片和臆想,還有他那些破壞性的名言警句,這一切使他帶有黑暗情緒的塗鴉與嫻熟的模板技術碰撞交融。

接下來,他的創作主體:大老鼠、孩子、警察、士兵、老人、猴子、猩猩、貓……他看待世界的角度:無政府的、存在主義的、和平主義的、反帝國主義的、反資本主義的、反獨裁的、反法西斯的。而最重要的是他的自由精神,賦予了他成為藝術家的獨特靈魂。他的神奇魔法能創造出抵達世界盡頭的普遍性,繼而化為詩歌,哪怕它傳遞著政治信息,依舊「經久不衰」。它包容一切,只有法律和苛刻的批評才將它視為一種野蠻行徑。

當被問及他是如何走上藝術之路時,他這樣誠懇地回答:「我拿著一罐噴漆對準牆面。我把手指放在噴嘴上,顏料噴射而出,而我成了一名藝術家。」對於某種定義,比如一位知名藝術批評家將他稱為「英國的安迪·沃霍爾」,班克斯回應道:「我像英國的安迪·沃霍爾?我覺得這是偷懶的做法。你看他們找不到什麼更好的事情做了。」

除了那些他公開表示反感的描述,「班克斯現象」一詞迅速蔓延,像真正的革命一般席捲而來,出現在全世界的街頭、牆壁、橋梁和建築之上。它甚至出人意料地出現在以色列的隔離牆上。在去西岸旅行的途中,他顯然一直保持著匿名,直到他的藝術出現並展露他的行跡。

也許他無法從自己紛繁的塗鴉作品中做出選擇,但當提起某件讓他感觸最深的作品時,他說:「那個時候,我對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從禮物店出門》尤為自豪。這部作品獲得了奧斯卡提名,環遊了世界,被成千上萬人觀賞,這就是我對我的藝術產生的最高期望了。」

關於音樂,班克斯這樣說道:「我創作時經常聽廣播,就像個粉刷工在日常工作中會做的一樣。」他承認在不同的藝術形式甚至是雕塑中,他感受到了自我表達的自由。「我是開放的。我不受困於任何媒介。靈感先行,然後我用必要的藝術媒介來表達我想要傳遞的信息。」他的政治觀與他所欣賞的人一樣,簡潔卻直指人心,就像他的藝術一樣:「我引用偉大的甘地(Gandhi)的一句話:『欲變世界,先變其身』。」

班克斯仍有未完成的夢想,甚至還很多,但他選擇活在當下並這樣說過:「我昨晚夢到自己在月球上畫了幅畫。這也是個不錯的想法……」

當被提醒仍有人想要探究他的身份時,他略帶諷刺地說:「問題應該是『誰才是真正的我?』我也經常這樣問自己!我的答案是開放的,交給讀者們決定吧!但那些了解我的人會從我的回答裡認識我的!」他總結道。而我們應當銘記他在牆上留下的一個信息,就在一幅作品中,一個男人拎著桶和一把刷子,書寫著:贏家不是那些從未失敗的人,而是那些從未放棄的人。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街頭藝術,當代藝術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塗鴉天才班克斯
    他這樣說道。那時,他的紀錄片《從禮物店出門》(Exit from the Gift Shop)在2010年的聖丹斯電影節首映後獲得了奧斯卡提名。在猶他州帕克城,也是羅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設立的著名電影節舉辦地的主街上,我們還能透過玻璃欣賞到班克斯的作品:一名攝影師正摘下一朵紅花。
  • 班克斯,也來塗鴉弗洛伊德了
    班克斯還苦中作樂,搞笑了一把在家工作。他倒並不是諷刺在家工作,而是拿這件事來娛樂。大家都知道,班克斯特別擅長塗鴉畫老鼠,惟妙惟肖。他在衛生間裡畫了好多隻老鼠,各顯神通,窮形盡相,儼然這些老鼠已經將整個衛生間佔領。他可能惡搞他老婆,老婆乍一進去,肯定嚇得驚叫。神秘的班克斯,他是誰?看了以上作品,你可能有點感覺。我們以前介紹過班克斯。就不再細說了。
  • 班克斯 | 一個「藝術界恐怖分子」的反戰塗鴉
    在過去二十年裡,這個叫 「班克斯」 的人把帶有諷刺意味的塗鴉畫遍了倫敦、紐約、舊金山、波士頓和柏林,甚至巴以邊境都出現了他的作品。可除了說自己是個「藝術破壞者」,他從來不肯說他到底是誰。Banksy黑暗騎士式塗鴉藝術家一切令大英帝國乃至全球塗鴉愛好者開始瘋狂猜想的行為都源於這幅名為《Spy Booth》(間諜電話亭)的塗鴉。
  • 「藝術恐怖分子」班克斯:過去一年,他如何用塗鴉回應當下?
    結果市政府和俱樂部主任陷入了所有權之爭,直到班克斯自己致信俱樂部,說作品由他們自行處置。而有的酒吧老闆在塗鴉被認證前就大意清除,追悔莫及。很多時候,他只是畫個開心有趣,譬如隔離時在自家廁所裡畫滿老鼠,或是像去年情人節,他在布裡斯託畫個了用彈弓射出大束紅花的女孩兒。但他藝術生涯的最重要部分,是政治和商業。
  • 班克斯:不會讓人花錢看我的作品
    最近,一場超過100件班克斯的塗鴉、版畫和攝影作品等,包括一幅以《蒙娜麗莎》為靈感創作的塗鴉,正在莫斯科中央藝術館博物館展出,博物館稱這是班克斯作品第一次來到俄羅斯,至今已吸引超過20萬人參觀。  ▌就是這樣一個超燃的大展,卻遭到了藝術家本人的打假!
  • 班克斯「噴嚏」塗鴉,令30萬英鎊民宅一夜漲價
    當天下午,英國知名塗鴉藝術家班克斯(Banksy)在自己的官網和社交媒體帳號上,分享了他的新作,並說明這幅作品名為「Aachoo!!」(打噴嚏的聲音),地點就在布裡斯託市韋爾街的民宅牆上。班克斯的塗鴉新作《Aachoo!!》,出現在英國布裡斯託市韋爾街的民宅牆上。
  • 塗鴉大師班克斯致敬醫護人員:蜘蛛俠和蝙蝠俠放一邊 此時你們才是...
    英國著名街頭藝術家、素有「塗鴉教父」之稱的班克斯,最近將一幅自己的新作捐贈給英國醫護人員,並留下一張紙條,感謝醫護人員面對疫情所做的努力與犧牲。這幅命名為「遊戲改變者(Game Changer)」的畫並未以街頭牆面塗鴉的形式出現,而是精心裝裱在畫框中,送去了英格蘭南海岸的南安普敦綜合醫院。作品描繪了一個小男孩手裡拿著一個戴口罩的護士玩偶,這個玩偶背後還有飛舞的披風,宛如超人。
  • 班克斯在浴室畫下老鼠,是暗示未知的世界,還是孤獨中的自省
    神秘的匿名街頭藝術家班克斯(Banksy)在自家浴室製造了一場混亂。近日,他在社交網絡上發布了一組「宅家」狀態下的最新創作,畫面中一窩老鼠大鬧浴室,並配以「妻子討厭我在家工作」的文字。班克斯街頭塗鴉中的老鼠在家中浴室畫下眾多老鼠之前,這位匿名街頭藝術家曾在今年情人節前夕在英國布里斯托 (Bristol)塗鴉一件小女孩用裝滿鮮花的彈弓射擊的作品,並在畫上潦草地寫著「BCC wankers」。但兩日後,這個畫面就被破壞,對此班克斯並不在意,這也是街頭藝術的常態。
  • 班克斯的老鼠「潛入」地鐵遭清除,是天價藝術還是非法塗鴉
    班克斯偽裝成倫敦地鐵清潔人員,在車廂中塗鴉塗鴉作品被清除在意料之中,倫敦地鐵發出合作邀約這一次,這群老鼠出現在倫敦地鐵環線(Circle Line)的一節列車中,車廂似乎成為了它們的樂園和畫布,在車廂裡打噴嚏、將飛沫濺在窗上、用口罩做降落傘、按下洗手液寫班克斯的名字……視頻結尾,也是此次創作的高潮
  • 英國「塗鴉」藝術家班克斯在家工作惹惱了誰
    英國繼續全民居家抗疫,禁足令延長三周之際,布裡斯託的著名「塗鴉」藝術家班克斯的新作亮相 — 不是在街頭巷尾他慣常的創作場所,而是在自家衛生間。班克斯的真實身份從未公開過,但他的作品和風格舉世聞名,最為人熟知的是在街頭巷尾出人意料之處神不知鬼不覺地畫些頗具藝術性和思想性的壁畫,且往往跟周邊環境背景融為一體,令人稱奇。居家禁足,被迫在家工作,班克斯周三(4月15日)在社交平臺Instagram 自己帳戶上發表了 5 張畫。
  • 塗鴉藝術家班克斯,一幅油畫賣出6600萬,遭眾多畫家質疑
    神秘的塗鴉藝術家班克斯,在最近一段時間頻頻出現在我們視線中。有趣的是,班克斯成名近20年的時間,到今天為止,他的真實樣貌和真實身份依舊是一個謎,許多人稱自己見過班克斯,知道班克斯的真實身份,但是,這些信息沒有一個被班克斯承認。
  • 他的極簡街頭塗鴉,堪比千萬級大師班克斯,趣味無窮
    現如今,班克斯已經成為一位世人皆知的藝術家,他的一幅復刻的塗鴉作品,就可以賣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街頭藝術的火爆可見一斑,也吸引著無數新的藝術家畫家從事街頭藝術的創作,在西班牙就有一位與班克斯作品不相上下的塗鴉藝術家,他的名字叫做佩雅克,雖然佩雅克的作品十分優秀,但是名氣上遠遠不如那個神秘的班克斯。
  • 英國神秘塗鴉藝術家班克斯作品
    當班克斯(Banksy)的身份仍舊是一個迷的時候,他玩世不恭的對公共領域的介入,已經是非常引人注目,並且已經得到當代藝術界,媒體界及普通大眾的一致接納與關注。跟隨著如:讓-米歇爾-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和基思-哈林(Keith Haring)這些藝術家在1980年代開拓出來的風格軌跡,班克斯將這種傳統的塗鴉藝術語言帶入了藝術論述很少涉獵的領域以及把他的作品已經拍出了天價的拍賣行。
  • 娛樂:班克斯是誰?什麼是他的淨值?關於藝術家的最佳理論
    但據報導,班克斯其真實身份仍然是匿名的,已經用一臺破碎機裝備了框架,導致這幅畫自毀。報導稱這位難以捉摸的藝術家不希望他的藝術有價值。但誰是班克斯?為什麼他保密他的真實身份?這位傳奇的街頭藝術家值多少錢?隨著藝術界內部人士試圖回答Banksy的真實身份問題,理論早已流傳。報導了它 最具有理性的理論,街頭藝術專家給大多數流行理論提供了「0%的機會」。
  • 牆在說話,塗鴉的戰場在街頭
    特別是紐約在上世紀70年代興起了塗鴉熱潮,在畫廊的推波助瀾下,塗鴉一度成為藝術市場上另類的搶手貨。       時至今日,塗鴉的創作類型、傳播平臺不斷發展,當代藝術領域亦常常有與之相關的創作出現。另一方面,塗鴉的靈魂依然在街頭,在民間。在那裡,它才保有最持久的生命力和戰鬥力。
  • 班克斯:我不相信你們這些傻瓜真的會買這種垃圾
    這樣一位匿名的毫不重視自己作品金錢價值的塗鴉者,利用現實生活中的一切去創作,去表達,去嘲弄,卻從未稱過自己是藝術家,所有對「他是一名藝術家」的標籤都是人為添加的。這層紗卻是班克斯想要戳破的。誰能料想,當班克斯想要戳破時,卻不由得也被這層紗覆蓋了。他的《氣球女孩》畫著一個懵懂的女孩,伸手去夠她即將飛遠的氣球。只有這幅畫的存在指涉著班克斯的在場,即他作為創作者而在場。
  • 塗鴉藝術家班克斯(Banksy)免費派發主題海報
    塗鴉藝術家 Banksy 將參加在倫敦舉辦的世界旅遊資源博覽會,為自家 Walled Off 酒店做宣傳。此次除了特別製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隔離牆的複製品外,Banksy 這次也為前往巴勒斯坦展臺的朋友準備了免費紀念品:每日限量 1,000 份巴勒斯坦主題海報。
  • 名利場 | Bansky自毀價值千萬的畫作,壞畫背後誰得益?
    自古以來玩噱頭的天才並不少,100年前馬塞爾·杜尚把把一個從商店買來的男用小便池美名其名《泉》,匿名送到美術館做展覽,還質疑:什麼是藝術?這種把日常物件(「現成品」)引入了傳統的藝術的行為,引起了媒體與業界巨大爭議,爭議意味著流量,這位玩噱頭的天才最後記入了美術史冊。
  • 英國塗鴉大師班克斯發布新作聲援,重要訊息藏畫中
    美國明尼蘇達州非裔男子佛洛伊德遭白人警察執法不當致死,引發全美和世界各地示威。英國塗鴉大師班克斯(Banksy)在6月6日發布新作,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認為「有色人種被白人主導的體制辜負了」。Banksy在Instagram發布新塗鴉,內容是一盞悼念已逝非裔人士的蠟燭點燃美國國旗的一角。《衛報》報導,Banksy貼文說,「起初以為自己應該閉上嘴巴,聆聽黑人族群對這議題的看法。但我幹嘛這樣做?這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我的問題」。
  • 文物攝影師36年記錄為敦煌留下最美影像;藝術家班克斯在地鐵車廂...
    紅色的沙漠、金色的河流、深藍的天空……每幅都像油畫,美得令人窒息,他說那是敦煌本身的顏色。 孫志軍說道:「我喜歡這裡的大氣磅礴,只有在敦煌我才有激情。」激情應該是一種不會長久存在的情感,但孫志軍對敦煌的激情卻從未褪色過。為了熟悉敦煌的一切,孫志軍踏遍了敦煌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