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不利於身體健康,常年用藥物維持健康的患者生活質量也會受到極大的降低。但適當的運動可以一定程度上對此疾病進行改善,根據2020年由劍橋大學團隊領銜開展的發表在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全球健康》上的研究發現:全世界每年至少有390萬人通過充分的身體活動而避免了過早死亡。而在中國,運動預防了18.3%的死亡,相當於避免了101.65萬40~74歲人群死亡。
那麼運動可以給糖尿病帶來哪些好處呢?奉喜堂這邊給大家科普一下
1、調節患者情緒
糖尿病除了由遺傳以及不恰當的飲食生活習慣引起。導致糖尿病患者常年感到身體不適之外,較大的心理壓力,例如精神緊張、煩躁、脾氣暴躁、性格改變等等也會引發糖尿病,有些甚至會影響到睡眠狀態。要做到有效調節情緒,減輕壓力,舒緩心情,就需要進行適當的運動,運動過後機體會產生輕微的疲勞感,可讓人儘快放鬆下來,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
科學合理的運動對人的身體百利而無一害,但需要特別注意,如果運動無規律導致血糖產生較大的波動的話,會有不良影響,嚴重的會影響到身體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另外運動過程中如果不注意補水的話容易造成脫水、電解質紊亂等症狀,因而最好備一些含糖的物質,避免由於血糖波動而誘發的急性低血糖。此外,一定要注意,運動要適量,如果進行高強度的運動的話不利於人體對血糖的調節以及注射入體內胰島素的發揮,最好是選擇中等程度的運動。
2、調節血糖平衡
糖尿病患者進食需要十分謹慎,稍不注意進食後就會出現較為明顯的血糖波動,這個時候注射的胰島素也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血糖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進行調節,運動可以消耗掉血液中的糖分,起到降血糖的效果。此外,還可以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接受能力,並且提高血液、肌肉對糖類物質的儲存能力,可降低胰臟壓力。可以很好地維持血糖平衡。
3、預防併發症
糖尿病不僅會使得身體素質下降,對於血管也有不良影響。不少有嚴重病情的患者在肢體末端處的血管、神經損傷嚴重,甚至會出現糜爛壞死、活動受限、局部疼痛等症狀。適當運動可減緩毛細血管壞死速度,預防動靜脈血管狹窄,對糖尿病併發症可以有效進行預防。
最後,奉喜堂溫馨提示,糖尿病患者運動一定要適當,儘量做到出汗而不疲勞,切不可高強度長時間運動導致疲憊,要結合自己的身體素質科學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