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與友誼,兩性關係的教科書

2021-01-10 情難自控

即使在現在,蘇珊夫人的形象也仍然鮮明無比。這種對兩性關係的準確把握,一方面當然來自敏銳的觀察與練習,另一方面則源自天賦,而在文本背後,則隱隱露出作者簡奧斯汀狡黠聰慧、不懷好意的微笑。我想,在當時男女地位嚴重失衡的狀態之下,這樣一部小說,應該能在女性心中掀起軒然大波,成為彼時處理兩性關係的教科書吧。當然,在三觀正直的道德家眼裡,蘇珊夫人的所作所為是令人不齒的,但她所做的,僅僅是在那樣一個弱肉強食的環境中為自己(以及女兒)爭取生存的機會而已,作為一個年輕守寡的婦人,她的美貌與智慧,以及對男性的深刻了解,可能也是其唯一有力的武器。而蘇珊夫人所做的,無非是將這個武器運用到極致而已。

故事的風格非常簡奧斯汀,情節於不經意間跌宕起伏,但與《傲慢與偏見》的不同之處,在於每一個危機都是靠蘇珊夫人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化解的。而她在危機面前自信滿滿的狀態,與臨場發揮見機行事的機敏,使男人沉迷不悟而不自知。不由不讓人嘆為觀止又深感可畏。陷入到愛情之中原本就會盲目,而在蘇珊夫人這樣的情感大師面前,這種盲目就會變得非常危險。故事中的蘇珊夫人並沒有刻意去陷害他人——雖然她使得身邊人的確收到了傷害——但如果她願意,她是有這樣的能力的。而倘若在情感上完全成為了她的俘虜,那麼稍有不慎就會肝腸寸斷的。而面對蘇珊夫人這樣充滿魅力的人時,只要她願意,陷入情網又很難避免。在《愛情與友誼》的故事裡,男人的偏執、迂腐、天真、愚蠢展現無遺,或許這並不能代表簡奧斯汀對男人的所有看法,但至少是面對男性主導的世界的荒謬的大聲疾呼。女性在智力方面與男性相比並無劣勢,但世界就是被這群看上去即愚蠢又偏執的男人們統治的,而女性只能通過男性獲得財產乃至生存權。這是相當令人悲哀的。

在故事《奧斯汀書會》中,每個人都能從簡奧斯汀的故事中得到啟示或影響,在看完《傲慢與偏見》時,我覺得的確如此,而在《愛情與友誼》之後,這樣的念頭就更確信了。無論是過了十年還是一百年兩百年,總有人不斷長大、再不斷老去,而一代代人在某個階段所面臨的問題——愛情、友誼、親情,以及其中的糾葛、嫉妒與狂熱,都是一般無二的,我們的本性並沒有因為時代改變多少,而我們的社會在本質上其實也並沒有根本的變革。在兩性關係方面,簡奧斯汀是大師級的人物,而《愛情與友誼》,就是她寫下的教科書之一。

相關焦點

  • 友誼和愛情之間的界限
    提出這個問題的,多半是在兩性交往中產生困惑的少男少女。要分清兩者的界限,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友誼,什麼是愛情。友誼,詞典上解釋為"朋友間的交情"。它是有相同興趣、愛好或者性格相似的人的一種彼此關心、相互幫助的友情,是在心理相容基礎上形成的個人之間強烈而深沉的情緒依戀,它不分男女,也沒有範圍和年齡的限制。
  • 《親密關係》兩性心理學
    在兩性行為、觀點的正態分布曲線中,兩性重合的程度非常多,說明男性和女性的相似性遠大於差異性。因此,像「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的論調,恐怕是無稽之談。而性別角色,即社會文化所期待的兩性應有的「正常」行為模式,才是拉開兩性差異的最大「幕後黑手」。
  • 兩性之間,最好的關係,可能是這三種
    有個文案是這樣的,「最遙遠的,是碰了杯卻碰不到心」,這是一句友誼的文案,卻能讓人聯想到愛情,感情這東西,並不是近親就好,有的時候,就算是面對面,也在無法交心。 不管是友誼也好,還是兩性之間的相處也罷,有的時候,也只能體現出力不從心,再也找不到曾經的那種感覺。
  • 關鍵兩點:友誼在兩性之間的差異性,影響到我們的愛情和婚姻
    在美國休斯頓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羅蘭.米勒的著作《親密關係》中,有以下觀點:1、男人不願意這樣做不是男性缺少可以像女性之間一樣進行私密情感交流的能力,只是他們不願意這樣做。這與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不支持有一定的關係,這句話怎麼理解呢?因為社會對男性之間深厚友誼的接納程度遠低於女性,迫於一定的社會壓力,他們大概率不會選擇這樣做,而會在共同完成一件任務的過程中,建立彼此情感上的連結。
  • 兩性相處,異性朋友關係是否正常,細心觀察這3點便知分曉
    其實,個人覺得異性之間是否存在純潔的友誼,因人而異,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那就是,異性朋友之間一定是存在著好感的,彼此之間有著吸引著對方的某些特質,或者說閃光點,所以,他們才能跨越性別成為至交好友。而兩人之間的友誼是否純潔還是變質,關鍵就在於這好感如何發酵,是讓友情更為醇厚呢?還是過度成為愛情呢?
  • 塔羅愛情語錄——從寶劍騎士牌看兩性關係
    塔羅愛情語錄是用一條愛情語錄對應一張塔羅牌來分析兩性關係的新應用,感興趣的寶寶們可以來看看並一起研究學習吧。
  • 賽車手眼中的兩性關係.
    人生麼,食色性也,兩性關係佔據著你人生百分之50的重要位置。
  • 愛情心理學之:兩性關係中至關重要的「社會密碼」
    一、社會密碼比生物密碼更影響兩性關係在現代的文明社會裡面,一對夫妻如果光是靠生物密碼(關於人的生物密碼和社會密碼請看之前文章:寫在七夕: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的吸引在一起是很危險的。婚姻關係中,我們自己回想一下,你的身邊有多少婚姻時讓你很羨慕,很嚮往的夫妻關係?包括你們父母的在內,你覺得是真正理想的婚姻關係嗎?如果不理想,是什麼原因呢?生物密碼的啟動,會讓一對男女走在一起。這個不用人教,也不用學習,這是一個自動自發的過程。至於在一起後感覺好不好,幸不幸福,就不是生物密碼所能控制的了。
  • 兩性心理學:兩性關係研究
    【導言】本文是基於《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的理論進行更條理的分析與總結,應用於實踐類比中國文化,輸出為適合中國國情下的兩性關係研究。
  • 豆瓣9.2分《欲望都市》:如果沒有愛情,就要擁有一份長久的友誼
    故事主要圍繞四個女人之間的友誼、各自的愛情、事業來展開。四位女性各自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她們之間堅固的友誼才是讓很多女性羨慕的所在。雖然現實一次次的打擊她們,但是憑藉著牢固的友誼,她們堅定的向著各自期望的美好生活奮鬥不息,在充滿欲望和誘惑的都市裡尋找真正的愛情和歸宿。
  • 親密關係:3個特徵,幫你區別友誼和愛情的差異
    不過,當友誼也成為浪漫愛情的一部分時,友誼就會和性喚醒及激情相結合,這時,大多數的人都會認為是友誼升華為愛情,更願意享受愛情的甜蜜了。3、新奇新奇,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新鮮感。新鮮感也能為愛情注入興奮和能量,當我們剛墮入愛河時,事物都是新鮮的,親密感在不斷增加,激情就可能非常高亢。
  • 推薦兩類書,心理學和愛情與兩性關係類,這份書單值得收藏
    今天來給大家介紹幾本書,一類是心理學,一類關於是愛情與兩性關係的。這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希望在大家讀了這些書之後,也能有所收穫。心理學:《烏合之眾》— 古斯塔夫·勒龐雖然這本書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但並不影響它的觀點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立竿見影。
  • 異性之間,到底是否存在純友誼這個說法,你怎麼看?
    「純友誼」,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介於愛情與友誼之間的詞,如何定義。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那大概是類似於「男閨蜜」的一種異性相處下的關係。異性之間到底是否存在純友誼這個說法呢?這個「純」的程度又究竟有多少呢?這些恐怕需要心理學為我們去解釋。
  • 兩性關係:歷劫與整合(一)
    這兩種能量是宇宙陰陽兩個面向的體現,沒有好壞高低之分,對我們同樣重要,極其珍貴。它們的有機組合不僅表明了我們本身就是完整、完滿的,同時也呈現了我們的真實面目。每個人在人生道路上的成長,其目的是為了最終意識到自己的完整與完滿,活出「我之所是」。男女兩性能量會在人生道路上,通過一個個人生際遇和經歷,得以被認出、發展,最終達到整合。
  • 王文勝:新世紀以來學院型女作家兩性關係書寫
    這個現象的背後是中國大陸兩性觀念的變化。一百年前,「戀愛」「離婚」等這些反映兩性關係新變的詞彙在中國傳播,引發了現代社會價值觀念的巨大變化,影響了現代文學的發生、發展。考察新世紀以來兩性關係是如何進入小說書寫的,也是審視新世紀文學價值觀念的重要角度。
  • 異性之間最容易日久生情的幾種關係,純潔的異性友誼太少有
    在兩性關係中,好感的產生是源自於荷爾蒙的分泌。荷爾蒙分泌後,身體中產生多巴胺,讓人感到身心愉悅。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男女之間是不存在真正的友誼的,因為其實你的每一段愛情都是從朋友開始的。有一個成語叫「日久生情」,不是很多人都會有一見鍾情的感覺,更多的時候愛情是由更多的交流中產生的。
  • 兩性關係中,愛與不愛身體不會說謊
    丁吉虎兩性關係課兩性關係中,愛與不愛身體不會說謊兩性關係是最不科學的,而更像玄學。所以在愛情的世界裡,最不應該相信的就是對方說什麼,因為我們的嘴巴會說真心話,也會說違心話,尤其是那些感情騙子,更是一個超級的語言家和演說家,總會讓你信以為真,迷失自我。但身體是很誠實的,有時甚至不受大腦控制,尤其是處在愛情當中的男女。因為愛情說到底也是一種本能,不需要經過大腦過濾,我們有時會被大腦蒙蔽,但不會被本能蒙蔽。
  • 原創:愛情和友誼的聯繫與區別
    對此,本文簡要分析如下:一、友誼與愛情的聯繫1、友誼一般指朋友之間的情誼。因此,首先兩人應該是朋友。而兩人成為朋友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因為愛情。2、當愛情成為友誼產生的原因時,說明愛情先於友誼形成。而形成愛情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友誼。3、愛情與友誼的產生具有交互性的可能。也即,兩個人可以先產生友誼,再形成愛情,後又將這種愛情轉化為友誼。或者,兩個人先產生愛情,再轉化為友誼,然後又轉化為愛情。
  • 怎么正確區分愛情與友誼?
    愛情和友誼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既有共同點又有不同點。要想區分愛情和友誼,就需要去識別它們各自的特徵。心理學家認識到親密關係和友誼有相當大的重疊。愛人和朋友最初都是尋找和他們相似的人。這兩種關係的伴侶都享受彼此的陪伴,儘管有時會感到失望。這兩種關係的伴侶通常接受彼此,而不試圖把對方塑造成另一個不同的人。也就是說,我們希望朋友和愛人可以驗證我們的自我概念。
  • 《簡愛》:夏洛蒂·勃朗特筆下兩性關係的平等與不平等
    本篇文章主要解讀《簡愛》這部作品,它是由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長篇小說,在很多人眼中它是一部倡導女性獨立或是男女平等的著作,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並非如此,夏洛蒂的《簡愛》直接表達的東西其實是兩性關係的不平等,而不是平等。本篇文章將圍繞著《簡愛》中所描述的兩性關係的平等與不平等進行討論,並以此來淺談當下兩性關係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