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半孩子「丟」了3天:毀掉一個孩子,從父母的情緒失控開始

2020-12-18 菈媽親子

01、父母吵架,孩子買單

孩子丟了3天,父母都不知道,這是一對什麼奇葩父母?

近日,山東濟寧一個老人,在商場的廁所裡發現一個1歲半的孩子,他立刻求助商場工作人員並報警。

經過整整3天的搜尋,才找到了這個孩子的父母。可讓人訝異的是,如果不是民警找上門,他們壓根就不知道孩子丟了。

原來,當天孩子的父母吵架了,父親一賭氣,就把孩子扔在了商場。事後,父母雙方都沒有聯繫彼此,甚至都以為對方在照顧孩子,以至於孩子丟了3天都不知道。

不敢想像,如果孩子真的走丟了或者發生意外,這對父母該怎麼辦?

父母吵架,卻讓孩子來買單。也許短時間之內看不出對孩子的影響,久而久之,很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輩子的童年陰影和傷害。

英國有一項研究發現,如果父母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不但會影響到孩子的大腦,還可能導致孩子成年後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孩子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2%,離婚家庭為30%,和睦家庭為19%。

由此可見,與離婚相比,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心理傷害更大。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能做到不吵架的父母幾乎寥寥無幾。

其實,吵架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吵架之後絕大多數的父母都不知道如何降低對孩子的傷害。

02、父母吵架,是最恐怖的畫面

在電影《怦然心動》中,女主角茱莉一家感情特別好,但是因為父親需要花大部分的錢用來照顧自己智障的弟弟,所以一家人的生活比較拮据。

有一次晚飯,茱莉提出要花錢整修院子,父親不同意,認為這是屋主的事。但是茱莉知道屋主根本不會去管院子,她很失落。

父親問她為什麼一定要修院子,她才不好意思地說她把自家的雞蛋送給了布萊斯,可布萊斯家人覺得她家的院子很糟糕,害怕雞蛋有沙門氏菌,偷偷地把雞蛋扔了。

母親心疼茱莉,特別在意這件事,很生氣,並表示受夠了這種生活。為此,茱莉的父母大吵了一架。

最後,母親忍不住質問父親:「你的弟弟比你的孩子更重要嗎?」父親顯然被刺激到了,拍著桌子朝對方大吼大叫起來。

茱莉看著父母因自己而吵架,心裡非常難過和害怕。

然而,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父母分別來到茱莉的房間。父親為晚上的事跟她道歉,並告訴朱莉,他很愛自己的弟弟,也曾答應過自己的父母,要永遠照顧弟弟。

之後,母親也來跟朱莉道歉。

她說她很愛朱莉的父親,愛他的堅強和善良。同時也表示,在她所有的福氣中,茱莉是最重要的。

茱莉在獨白中說道:「我替父親難過,也替母親難過,但重要的是,我很慶幸他們是我的父母。」

之後,茱莉很快就從傷心難過的情緒中走出來了,並決定獨立承擔起整理院子的工作。

電影中茱莉父母吵架後處理矛盾衝突的這個橋段,堪稱經典。

其實,如果父母在吵架之後,彼此之間還能互相理解和表達愛慕,並讓孩子感受到這份愛以及孩子對於他們的重要性,那麼吵架帶給孩子的傷害就大大降低了,甚至還會消除。

然而,我們絕大多數的父母都忽略了這一點,習慣了表達衝突,卻很少表達愛和理解,而這便是給孩子造成傷害的主要原因。

03、吵架之後,如何降低對孩子的傷害

吵架之後千萬不要冷戰很多父母在吵架之後,都喜歡冷戰,誰都不理誰,誰都看不慣誰。

而在這樣一個冷冰冰的家庭氣氛中,相對於吵架本身,可能會讓孩子感覺到更多的窒息和害怕,從而變得越發敏感和自卑。

所以,父母吵架之後,一定要及時進行溝通,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案。

告訴孩子,雖然吵架但彼此還是相愛的我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雙方吵架是避免不了的,因為很多情緒需要在吵架之後得到釋放、很多問題需要在吵架之後得到解決。

但是,吵完架之後,一定要坦然地跟孩子解釋和道歉,對於父母來說也許是芝麻小事,然而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是天大的事。

同時,向孩子表示彼此之間還是相愛的,只是在某些事情上,有了不同的意見,從而引發了爭吵。

另外,可以鼓勵孩子說出聽到父母吵架之後自己的想法與情緒,並告訴孩子,他在彼此心中的重要性。

要讓孩子看到解決矛盾衝突的過程吵完架之後,父母一定要積極尋求良好的溝通方式與問題的解決方案。而且這個過程一定要讓孩子看到,要讓孩子懂得,問題都是可以找到方法去解決的。

這樣做的話,吵架危機就變成了一場機會教育。

孩子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觀察父母解決問題的方式,學會處理以後人際關係的問題。

04

父母生活在一起,難免要經歷磕磕絆絆,互相磨合。但是要謹記,如果吵架的話,一定要避免言語行為過於激烈,畢竟孩子的承受能力有限。

要讓孩子知道,有情緒乃人之常情。重要的是,情緒發洩完之後,該如何解決問題。

而這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何嘗不是父母給予孩子的一份特殊禮物呢?

——END——

文| 菈媽,多平臺籤約作者,喜歡閱讀經典育兒和心理學書籍,專注科學育兒和親子情感的二寶媽。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噢。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感謝!

相關焦點

  • 面對3歲的孩子,我情緒失控了!
    作為家長,你有沒有面對孩子時情緒失控,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打孩子?不論多麼聽話的孩子,無論多麼有素質的家長,我想這個問題都不一定不曾發生過。 失控後的反思 過了一會兒後,我情緒平靜了下來,覺得自己真的是有些過了,二寶現在三歲,正是分離焦慮期,比較黏我
  • 父母鬧離婚孩子被牽連?丟幼兒園3天不去接,網友直呼家長不做人
    作為父母需要學會很多東西,其中不能能忽視的就是學會情緒穩定。一個穩定的情緒就如水一般,能夠滋養萬物;而失控的情緒就像咆哮的波濤,稍有不慎就會傷及他人。很多父母因為沒有一個好的自制力,常常情緒失控導致孩子的身心受到傷害。
  • 動畫《吵架的父母》:父母「情緒失控」,是孩子看到最恐怖的電影
    這個短片帶給我們家長很多的教育啟示,現在我們以父母的"情緒失控"是孩子看到的最恐怖的電影來解讀這個短片。文章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1、短片的環境是相對恐怖的,可是父母吵架的樣子在小女孩看來堪比怖片甚至是更加的恐怖。
  • 是什麼讓孩子的情緒越來越失控?
    渭南市一個12歲的男孩,拿水果刀捅傷了同宿舍的同學。濟南市兩個女生打架,其中一名15歲的女生將另一名16歲的女生捅傷。最終,兩個受傷的孩子均搶救無效死亡。不敢想像,兩個失去孩子的家庭該承受怎樣的傷痛,也不知道,兩個從此背負著「人命」的孩子和他們的家庭,未來又會怎樣?可是,就在孩子們情緒失控的那一瞬間,無可挽回的大錯已經鑄成。
  • 孩子總情緒失控?增強孩子情緒控制能力,從培養「加法思維」開始
    寶媽B:"我家小孩子是太敏感了,看個動畫片裡面有人物死了都能哭的稀裡譁啦的,在學校又是一個十足的小霸王,最近還會打人了"。 每個孩子的問題都差不多,都是孩子的情緒容易失控。孩子哭鬧其實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哭鬧過度就會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情,這就變成了情緒失控。
  • 兒童情緒失控的表現
    之前看到一個故事: 歡歡是一個4歲的孩子,在幼兒園讀中班,脾氣極差,情緒非常不穩定,而且毫無克制能力,在幼兒園受了一點點委屈,轉眼就在家裡撒潑。哭滾打鬧,弄得歡歡的爹媽一點辦法都沒有。 有一次,歡歡和幼兒園的小朋友爭一包糖果,其實本來是歡歡無理,要去搶,老師決定把糖果給另外一個小朋友。
  • 作業沒完成,爸爸竟失控砍傷孩子:情緒不穩定的父母...
    本文原標題:《作業沒完成,爸爸竟失控砍傷孩子: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災難》來源:桌子的生活觀1「作業沒完成,父親拿刀砍傷孩子左腿」,這樣的事情你敢信嗎?最近還真有這樣一條新聞,小朋友因為作業沒完成,當天沒能領到書。
  • 孩子總情緒敏感,容易失控怎麼辦?父母的重視,能讓孩子更積極
    >如果說孩子的情緒特別敏感,動不動就哭鬧的話,那麼其實對孩子的人格獨立非常有影響,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的性格會受到非常負面的影響,以至於孩子的人格獨立無法塑造,變得極為依賴父母。比方說,孩子在學業和工作上遇到挫折,然而因為沒有一個抗壓的大心臟,以至於在遇到失敗以後情緒失控而出現一系列的負面情緒。在這裡家長其實可以了解一下,為什麼孩子會進入情緒敏感期,其實,多半是因為這幾個原因導致的,建議家長看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教育方式。
  • 孩子情緒失控傷人,家長萬不可忽視,控制情緒為「成長必修課」
    後來和姑媽閒聊時,姑媽告訴我,豆豆情緒失控挺的,之前在學校還打人了,賠了點錢給對方父母。"都怪我們當初太寵他了,現在也不知道怎麼辦,只能順著他了。"言語間嘆了口氣,非常為難。小孩子情緒失控其實是必然會發生的事,因為孩子情緒的產生,使年紀尚小的他無法自控,進而做出過激的事。父母就要幫助孩子學會控制情緒。
  • 「我不買了,別打了」6歲女孩跪地求饒,情緒失控的父母多可怕?
    結果上了三層後,只見在一家玩具店的門口,有一個看模樣6歲左右的小女孩跪坐在地上哭喊,而她的媽媽則是在一旁正對她各種拳打腳踢。小女孩邊哭邊求饒:「媽媽,求求你不要打我,我不要了還不行嗎。」如果不是聽到小女孩的哭喊,相信任何一個在場的人都不會相信這是一對母女。
  • 易哭易失控?當孩子遭遇「情緒車禍」,用「交通燈法」幫孩子疏解
    朋友的孩子星星今年五歲了,特別的活潑可愛,小嘴說話也很甜,總會討大人喜歡,只是有一個小毛病,就是很容易哭,一哭起來怎麼也勸不住。本來朋友也不怎麼注意,誰知這陣子星星這毛病越發嚴重,連玩笑都說不得,這使得朋友開始擔憂起來。昨天晚上,星星在玩手機,天色已經很晚該睡覺了,朋友勸他趕緊收起來睡覺。
  • 小孩的臉六月的天,孩子情緒多變,用情緒ABC理論調節孩子情緒!
    這一開口說道孩子的情緒多變,爸爸媽媽們就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因為大家都有同感啊,孩子的臉就好像六月的天,前一秒還晴空萬裡,下一秒就瓢潑大雨。就拿小麗來說,就因為媽媽不小心將她的塗鴉扯爛了,小麗就大哭大鬧,非讓媽媽要全部黏好,還去垃圾桶翻找丟失的部分。
  • 孩子不聽話,父母暴怒情緒失控
    孩子喜歡到處亂塗亂畫,無論是床單上、牆紙上,還是沙發上,無一倖免,到處都是彩筆的痕跡。我們父母也不止一次地阻止過,告訴孩子不要到處亂畫。可是一點效果都沒有,最終演化成父母實在控制不住自己暴走的情緒,一邊怒吼一邊打孩子:「你怎麼這麼不聽話,說了多少次都沒用。」
  • 孩子情緒失控,可以用以下方法
    你家娃有沒有這些情緒失控的時候:看中某個玩具沒給買,便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抱著ipad看動畫片,說Ta幾句就鬧情緒搭積木時;遇到困難,就直接把零件摔地上在學校被同學搶了玩具;會抓狂甚至打人;……當孩子情緒失控時,難道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孩子為什麼會情緒失控?
  • 女子全裸大鬧健身房,為什麼總有人會情緒失控?
    電影《誤殺》裡,壞男孩素察,生活在一個有權有勢的家庭,媽媽對他極其溺愛。兒子把別人眼睛打瞎了,她第一時間用金錢擺平,隨後還跪在地上給兒子的手上藥。在爸媽的寵溺之下,素察無法無天,一點小事就大打出手,對著弱勢的母女也毫不留情。最後,他也失控的情緒而丟了性命。
  • 9歲男孩搶積木被女孩爸爸扇耳光:情緒失控的父母,有多可怕!
    在網上看了一個視頻,感觸良多。 在上海的某遊樂場裡,因為一個小男孩搶走了小女孩的玩具,小女孩嚎啕大哭,女孩爸爸看到後,情緒失控。,我在網上看到一條新聞,看的時候覺得很好笑,但冷靜思考之後卻發現這似乎是對情緒失控父母的真實寫照,很多父母一旦情緒失控了,就不管不顧了。
  • 情緒失控,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沒控制情緒的後果太可怕了!
    微博上一篇公開報導,湖南一位27歲的年輕媽媽,因3歲兒子貪玩不吃飯,把孩子叫到廁所用拳腳進行「教訓」,不料下手太重,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打死了。這位媽媽發現兒子沒有呼吸後,割腕自盡想和兒子一起死去,但被送到醫院搶救過來,孩子卻永遠醒不過來了。情緒,真的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1. 情緒失控,最容易做錯事因為人在憤怒時,大腦皮層下情緒中樞脫離大腦皮層抑制,這時候正常認知功能喪失,表現出本能的保護性或攻擊性反應。
  • 父母生氣時不經大腦說出的話,可能會親手毀掉自己的孩子
    如果在教育中找一個殺手,那麼「情緒」是當之無愧的了,父母的壞情緒不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會破壞親子關係,嚴重時可誘發孩子的心理問題。曾經在一個心理學大咖老師的課堂上,聽到一個案例,在她所有的抑鬱症諮詢者中,年齡最小的孩子只有6歲。
  • 女子全裸大鬧健身房50分鐘 為什麼總有人會情緒失控?
    最後,他也失控的情緒而丟了性命。孩子的情緒發展不完全,更加容易產生情緒應激反應,比如通過大哭大鬧激烈地表達自己內心的訴求。溺愛孩子的父母,會在不經意間,強化孩子不良的情緒應激反應。孩子發現自己情緒失控,需求反而能得到滿足,父母還會來安慰自己,也不需要負情緒失控的責任。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迴避自己發脾氣的原因,任由著自己的情緒發洩。在他們看來,學習調節情緒、穩定情緒完全沒必要。
  • 孩子經常亂發脾氣?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讓孩子掌控情緒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場災難,家長們要了解。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時常會面臨孩子亂發脾氣的現象。很多時候只是稍稍說了孩子幾句,沒想到孩子就開始發脾氣,甚至還會亂扔東西來表達憤怒。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喜歡發脾氣,有些情緒化的孩子背後,往往有著一對情緒不太穩定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