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吵架的父母》:父母「情緒失控」,是孩子看到最恐怖的電影

2020-12-13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刷視頻的時候,無意之中看到一個來自泰國的公益視頻動畫短片—《吵架的父母》。這個短片是以小孩子的視角描述父母吵架的過程,短片僅僅只有四分鐘多,但是給我們的啟示卻是深刻的,從某些角度來說我們家長也是其中"怪獸"之一。

故事的情節是這樣的: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媽媽在給女兒講故事,女兒被故事裡的情節嚇得瑟瑟發抖,媽媽輕聲的安慰她不要怕。凌晨十二點,爸爸才回家,媽媽於是便留下女兒一個人在房間,自己就下樓看看。不久,小女孩聽到父母的爭吵,著忐忑的心情出去,順著樓梯到爸爸媽媽在吵架,慢慢地爸爸媽媽動起手來;最後,她突然發現爸爸媽媽卻變成了可怕的怪獸,糾纏在一起廝打,兩隻怪獸互不相讓,最後兩個怪獸兩敗俱傷。

小女孩被這個場景嚇得連忙跑回房間,卻發現自己的房間裡面也有怪獸並且咬了她一口,她想要逃出去,房門被怪獸堵住,然後看的自己一家三口的合照也變成了和怪獸的合照……

這個短片對於孩子來說卻是一個恐怖片,並且很多時候孩子都是生活中"恐怖片"中。這個短片帶給我們家長很多的教育啟示,現在我們以父母的"情緒失控"是孩子看到的最恐怖的電影來解讀這個短片。文章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短片的環境是相對恐怖的,可是父母吵架的樣子在小女孩看來堪比怖片甚至是更加的恐怖。

2、小女孩看著自己的父母之間的爭吵變成怪獸之間的打架最後看的自己一家人的合照變成了和怪獸的合照,父母給孩子營造的家庭環境體現在孩子看待事物的上面。

3、小女孩最後被怪獸堵在門口走不去,說明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深刻的、深遠的。

一、短片的環境是相對恐怖的,可是父母吵架的樣子在小女孩看來堪比怖片甚至是更加的恐怖。

打開短片我們看到,短片在正式開始時是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這是這一個比較恐怖的環境下,看完完整的短片回想已經不能夠進行正確的區分短片開始小女孩瑟瑟發抖的躲進媽媽的懷裡是因為夜晚的雷電還是因為看到那麼恐怖的插畫。

短片記錄了小女孩順著樓梯口看到爸爸媽媽起爭執、動手最後演變成為一種家暴的全程,最後落荒而逃地逃回自己的房間卻被怪獸咬以及想逃卻被怪獸堵在門口。

通過短片我們看到小女孩看到爸爸媽媽吵架到自己想逃走卻逃不走的整個過程中所展示出來的恐懼心理(表情)比短片開端所表現出來的恐懼感更勝一籌。

二、小女孩看著自己的父母之間的爭吵變成怪獸之間的打架最後看的自己一家人的合照變成了和怪獸的合照,父母給孩子營造的家庭環境體現在孩子看待事物的上面

小女孩在聽到自己父母爭吵的時間,偷偷走出去看到爸爸媽媽從單純的爭吵到動手,慢慢演變成為恐怖的怪獸的之間的鬥爭,最後看的一家的合照變成和怪獸之間的合照。

小女孩會有這樣恐怖的視覺,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她的父母並沒有給她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給她的環境是比較糟糕的。家長總是吵吵鬧鬧而不是和和美美,那麼孩子在看待事物的時候也更常看到事情糟糕的一面。

三、小女孩最後被怪獸堵在門口走不去,說明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深刻的、深遠的

在短片最後,我們可以看到小女孩回到房間被怪獸咬了一口之後是想要逃離的,可是她卻逃不出去,因為那兩個怪獸堵在門口,看著她讓她無處可逃。

我們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最為深刻、深遠的;無論是好還是的影響都是會影響孩子或長或短的影響,特別是一些懷的影響甚至更為深刻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困住孩子的一生讓孩子無法釋懷。

四、《吵架的父母》這個短片,給我們家長帶來的啟示。

很多的時候,我們父母都不能夠做情緒的"主人",甚至化身為情緒"奴隸"——情緒失控:當做孩子的面,和另外一半大喊大叫甚至的動手,或者是動手摔東西洩憤。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家長的情緒是在當時釋放出來了,但是我們並沒有考慮過孩子,對孩子的影響;因此我們家長從《吵架的父母》這個短片得到一些教育啟示。

1、在鬧矛盾的時候儘量避開孩子

不可否認的是:每個家庭在所難免會因為各種各種的瑣事而產生爭執,但是家長在鬧矛盾的時候要避開孩子,不然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總是不顧孩子的感受,當著孩子的面因為一些事情而和另外一半起爭執的,孩子在性格方面可能會存在一些缺陷:敏感自卑、膽小怯懦、孤僻叛逆、比較容易暴躁甚至可能會有暴力傾向;因為父母吵架那猙獰的樣子已經深深的印在了孩子的心中,給孩子留下了陰影。

還有可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婚姻觀,因為經常性的目睹父母吵架,害怕未來父母的樣子就是自己未來的樣子,導致害怕結婚也就是恐婚;即使孩子在未來結婚,那他(她)的婚姻生活也比較難幸福,因為很有可能孩子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也是和通過吵架、動手等手段來解決,這樣的生活怎麼可能幸福呢?

2、努力給孩子營造幸福和睦的家庭環境

看到這麼一句話:幸福的孩子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孩子用一生治癒童年。由此可以知道:在孩子童年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庭環境重要啊。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應該生活在幸福的家庭環境下,這樣孩子才能夠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幸福和睦的家庭關係,是我們身為父母所能夠給孩子的最好禮物,進而讓他們在融洽的家庭關係中健康自由成長。

吵吵鬧鬧不和睦的家庭,孩子在那樣的氛圍之下是感受不到事物的美好甚至之後看到事物的醜陋的一面;不可否認的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可以培養出來一些"懂事"的孩子,當父母之間出現問題的時候,孩子會努力做出一些舉動來讓這場爭吵結束。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讓人心疼的孩子:鄭州一小朋友,在目睹了爸媽吵架之後,用綠色的水彩筆寫了四行稚嫩的字:

"老爸,我上學了!老爸老媽不要cǎo jià,再cǎo jià我就自殺。"

3、父母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俗話說:孩子以父母為鏡,所以父母需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未來孩子在為人處世方面都很有可能參考父母的為人處世,相信絕大多數的父母都不想自己的孩子是以暴力、爭吵等方式解決問題的。

所以當家長在一些場合不可避免的當著孩子的面爭吵了,也要及時地做一些補救措施:比如說:當著孩子的面向對方道歉、承認自己的錯誤,最後擁抱一些對方。做完這些之後和孩子解釋:爸爸媽媽現在已經和好了,矛盾解決了。

很多的家長以為自己和伴侶吵完架就過去了,夫妻之間沒有隔夜仇;殊不知,在他們眼中沒有什麼大不了小事,可是在孩子的眼裡就是一件大事,在孩子眼中就堪比看了一場恐怖片。簡單的來說:父母"情緒失控",是孩子看到最恐怖的電影。其實,我們家長之間的爭吵傷害最大的還是孩子。

讓我們努力做一個情緒穩定的家長吧!

我是奶果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不和諧的家庭氛圍,容易養出失控的孩子,父母要避免當孩子面吵架
    所以自己的家庭中如果出現了吵架,這種事情也是再正常不過了。雖然每個家庭當中都會出現一些矛盾,但是解決方式是不同的。那些認為,床頭吵架床尾和的父母。其實,都忽略了孩子的想法。在孩子的內心。父母吵架就像是在看一部恐怖電影。會深入孩子的內心,也會影響孩子內心發展。
  • 作業沒完成,爸爸竟失控砍傷孩子:情緒不穩定的父母...
    曾經有一個繪本是《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很多父母看完都覺得很有道理。內容說的是,一隻小企鵝在面對媽媽發火時,嚇得魂飛魄散,渾身亂顫。最後,企鵝媽媽即使找到了小企鵝,但她對孩子造成傷害已經無法挽救。父母情緒失控、歇斯底裡的時候,以為對孩子影響不大,殊不知孩子看到了面目猙獰的他們,這一輩子都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創傷。
  • 1歲半孩子「丟」了3天:毀掉一個孩子,從父母的情緒失控開始
    02、父母吵架,是最恐怖的畫面在電影《怦然心動》中,女主角茱莉一家感情特別好,但是因為父親需要花大部分的錢用來照顧自己智障的弟弟,所以一家人的生活比較拮据。有一次晚飯,茱莉提出要花錢整修院子,父親不同意,認為這是屋主的事。但是茱莉知道屋主根本不會去管院子,她很失落。
  • 父母吵架,最大的輸家是孩子
    在各種答案裡,我們看到了很多在父母吵架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所經歷的痛苦,以及父母吵架對他們長大後的深遠影響。 那麼,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呢?  父母吵架,看似只是語言的爭辯,其實是雙方情緒的對抗,這些情緒承載了太多負能量,影響了家庭系統的穩定。
  • 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別不信,這是孩子的心理陰影
    在恐懼不安的情緒中成長,小亞逐漸產生了自卑心理,他總覺得自己不合群,不敢接觸他人,因此在學校裡一個朋友也沒有,這樣的情況讓他更加沉浸在自己消極的情緒裡。最後,在人際交往的壓力下,小亞不堪重負,選擇割腕。父母是對孩子影響最深的人,小亞也只是生活中千千萬萬要面對父母吵架的孩子之一,長期讓孩子處在吵鬧、對立的情緒環境中,孩子難免會受到影響。
  • 孩子不聽話,父母暴怒情緒失控
    孩子喜歡到處亂塗亂畫,無論是床單上、牆紙上,還是沙發上,無一倖免,到處都是彩筆的痕跡。我們父母也不止一次地阻止過,告訴孩子不要到處亂畫。可是一點效果都沒有,最終演化成父母實在控制不住自己暴走的情緒,一邊怒吼一邊打孩子:「你怎麼這麼不聽話,說了多少次都沒用。」
  • 父母吵架,是孩子看過的最可怕的橋段
    85%的孩子承認父母吵架是自己最害怕的事情,家庭爭論作為一個負面又正常的事情,在每個家庭裡都會發生,父母爭論方式過激、沒有及時的安慰孩子,內心會缺乏安全感,甚至在心中留下陰影,成年後更容易對婚姻恐懼。在快樂和睦的家庭氣氛中長大的孩子,性格會充滿陽光。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媽媽和爸爸都應該學會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吵架」。吵架就是要口無遮攔,詆毀對方嗎?爸爸媽媽都需要掌握爭論的技巧,最大程度降低對孩子的傷害。夫妻之間吵架情緒來的快、去的快,對成人心理影響較小,卻有可能成為孩子的心結。既然無法避免爭論,那就積極學習一下如何用溫和的方法的解決問題,如何把爭論變成孩子學習情緒管理的最佳借鑑!
  • 父母吵架拉扯,失手讓孩子墜樓身亡:情緒化的父母,到底有多可怕?
    12月30日,安徽肥東縣一小區發生一起慘劇,夫妻二人在家中吵架,4歲兒子意外從14樓墜亡。據鄰居介紹,當時是夫妻在吵架,老婆想要跳樓,老公拉著老婆不讓跳,失手讓孩子掉了下去。看到這則消息,安全君十分痛心。無論父母有多麼後悔,都挽回不了一條鮮活的生命。
  • 是什麼讓孩子的情緒越來越失控?
    孩子總愛發脾氣,的確是讓很多父母都感到撓頭的難題,但是我們幾乎沒有恰當的「情緒教育」,來幫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並教會孩子如何與情緒和平共處。因為父母們自己也做不到。這一代年輕的父母,大多也是在「情緒教育零基礎」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很多父母都是本能地想要強行制止孩子的情緒流露,有時甚至還會用比孩子更激烈的情緒表達,來實現這個目的。
  • 「你跟爸爸吵架了嗎」,如何跟孩子解釋父母吵架,聰明父母這樣做
    睡夢中突然驚醒的JoJo,看到我們在吵架,哇哇大哭起來,怎麼哄都哄不好。半個小時之後,JoJo還是哭哭啼啼的,非常黏著爸爸媽媽,生怕爸爸媽媽再大聲吵架。鄰居安爸和安媽因為誰給孩子洗澡的事情也大吵起來,最終安爸生氣的摔門而出,當聽到「哐」的關門聲,安安號啕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爸爸不要我們了」。
  • 心理學「踢貓效應」: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孩子容易鬧情緒
    曾看過一個新聞,說的是一對父母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因為一個小問題意見不一,大吵起來,隨後更是動起手來,導致媽媽面部被毀了,爸爸被拘留了,只剩下孩子受驚無措地大哭。看到這個事情的時候,人們都很心疼這個孩子,紛紛指責這對父母不會控制壞情緒。
  • 孩子總情緒敏感,容易失控怎麼辦?父母的重視,能讓孩子更積極
    孩子的情緒問題時常讓家長非常煩惱,因為有些孩子情緒波動過大,總有情緒敏感容易失控的問題。而這樣動不動就撒脾氣或者哭鬧,也讓家長不知道是打還是教育,因此,在孩子這個情緒敏感的多發期,不少家長都在論壇上討論。
  • 父母吵架拉扯,失手致4歲孩子墜樓身亡:情緒化的父母,到底有多可怕?
    看到這則消息,豆媽十分痛心。無論父母有多麼後悔,都挽回不了一條鮮活的生命。雖說,夫妻之間存在分歧是難以避免的,但是雙方在處理家庭矛盾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隨心所欲,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可仔細回想一下,父母情緒化導致的悲劇數不勝數。
  • 夫妻吵架丈夫拿刀狂砍女兒作業:失控的父母究竟有多可怕
    「一想到為人父母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也有網友非常地心疼這個小女孩:「孩子太無辜了,怎麼給老師解釋沒交作業呢?」「拿菜刀劈作業本,想過孩子要受多大傷害嗎?」「好恐怖,孩子估計都有陰影了。」 在這個孩子的眼裡,父母吵架,砍作業本,大喊大叫的畫面或許會深深印在腦海中,不僅嚴重影響她的童年生活,甚至可能會成為一輩子都揮之不去的陰影。
  • 吵架比離婚更易致孩子心理問題:6歲娃因父母吵架患上應激障礙
    在大眾的印象中,"創傷後應激障礙"一般出現在災難時目睹親人接連離世的倖存者身上,或者是經歷了戰場拼殺的老兵身上,抑或是疫情期間夜不能寐的醫護者身上……誰能想到,一個6歲的孩子會因為目睹了父母的爭吵而出現該病症呢?但事實確實如此。父母吵架是孩子的噩夢,這早在泰國的一則動畫片《父母吵架是孩子的恐怖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 孩子一犯錯,父母就發火?4招趕走「炸彈」,變身情緒管理高手
    二、情緒失控3大誘因,遺傳、原生家庭創傷、非理性想法了解了情緒失控的源發機制,那麼,我們那些失控的情緒又是從何而來的呢?1.三、父母不經意的情緒失控,恐成孩子伴隨一生的內心傷痛社會學家認為,父母親的行為,尤其是他們的情緒,是嬰幼兒心理健康發育的直接影響因素。父母在家中情緒平和,待人接物友善禮貌,有助於孩子特別是嬰幼兒的心理髮育和心靈成長。
  • 夫妻吵架,丈夫刀劈女兒的作業: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災難!
    孩子不僅親眼目睹了父母吵架的全過程,還被捲入其中,成了已然瘋狂了的父親的出氣筒。 教育學家尹建莉說: 「你對孩子發的三分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七分傷害。」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對孩子發洩的情緒垃圾,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
  • 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你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情緒脆弱的父母,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想得太多 父母情緒容易失控,會導致孩子想的太多。 因為父母爆發時,孩子就會想,是不是我又犯錯了,我哪裡做的不對又讓媽媽不開心了? 這樣的想法,會讓孩子陷入到焦慮當中,深受父母的壞情緒所折磨。
  • 9歲男孩搶積木被女孩爸爸扇耳光:情緒失控的父母,有多可怕!
    在上海的某遊樂場裡,因為一個小男孩搶走了小女孩的玩具,小女孩嚎啕大哭,女孩爸爸看到後,情緒失控。 女孩爸爸等小男孩從滑梯上下來後,直衝上去,一把扯過小男孩,對他狠狠地教訓了一通,這還不解氣,一巴掌扇在了小男孩臉上。
  • 父母的調和劑 範丞丞《親愛的請放鬆》分享童年勸架「絕招」
    父母吵架影響兒女最大的時期就是兒女們的童年時期,這一時期,孩子們的心智尚未成熟,三觀還沒有建立,因此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調查研究顯示:夫妻經常吵架的家庭中,孩子的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2%;相比較來看,離婚家庭的為30%,和睦家庭的為19%。美國心理學家薩提亞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聯繫或許影響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