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吹雪
近日,貴州一對夫妻打架的視頻衝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視頻中,丈夫在和妻子吵的不可開交的時候竟然一氣之下拿著菜刀把女兒作業劈碎了。這個男子一手拿著鋒利的菜刀,另一手拿著女兒的作業本,一邊瘋狂地砍作業本一邊扯著嗓子大喊:「你倒是狂啊。」他們的女兒在旁邊無助的痛哭著,不敢上前。
圖為男子正在瘋狂砍作業本
視頻曝光之後迅速引發網友們的熱議。
有網友說:「他今天拿菜刀砍作業本,下次不知道會做出什麼,暴力是會升級的。」 「一想到為人父母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也有網友非常地心疼這個小女孩:「孩子太無辜了,怎麼給老師解釋沒交作業呢?」「拿菜刀劈作業本,想過孩子要受多大傷害嗎?」「好恐怖,孩子估計都有陰影了。」
在這個孩子的眼裡,父母吵架,砍作業本,大喊大叫的畫面或許會深深印在腦海中,不僅嚴重影響她的童年生活,甚至可能會成為一輩子都揮之不去的陰影。
1、夫妻經常吵架,孩子會變得暴躁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模仿對象,孩子認知世界往往是從父母開始。從小目睹父母大吵大鬧的孩子,吵架的行為會內化為孩子做事的方法。在孩子遇到矛盾的時候,第一個能夠想到的辦法就是吵架,因為這個行為他們太熟悉了,不需要「演練」,直接就爆發了。
之前網上有個關注度很高的視頻,一個小男孩,脾氣特別暴躁,只要是面對自己不滿意的事情就會立刻發怒。當家裡人表現出喜歡他的漫畫書或者其他物品時,他就會立刻變得非常憤怒,一邊大聲叫喊,一邊揮著拳頭瘋狂的打人,這位小朋友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咆哮和武力。
父母經常吵架會直接導致孩子性格暴躁易怒。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立刻火冒三丈,狂怒甚至摔東西。他們發怒的樣子像極了父母,有些孩子就算長大了還是擺脫不了父母吵架的陰影,有些還會感嘆,自己曾經最討厭父母吵架的樣子,但最終活成了他們的樣子。
2、夫妻經常吵架,孩子會變得自卑
生活在一個父母關係緊張的家庭,孩子需要時刻提心弔膽,恐怕自己說錯一句話,招致父母的打罵。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夫妻吵架,孩子是什麼感受?「
其中有幾個高贊回答:
「從我記事起,他們就一直在吵架,我現在甚至聽不了別人大聲說話,人家音量一上來,我就想躲,腦子裡全是當年父母吵架的情景。」
「我那時候最怕他們吵架,從小就極度沒有安全感,敏感自卑。感覺從小充斥在我周圍的不是猙獰的面目就是一言不合上來就被揍的滿身手印。」
有些父母總覺得,這麼小的孩子,哪兒會記得大人吵架,長大就忘了,但研究告訴我們,父母吵架會對孩子產生深遠影響,嚴重傷害。長時間目睹父母吵架,孩子會變得非常膽怯、恐懼從而導致自卑的性格,做任何事前會很擔心自己沒有能力做好,即便做好了,也不敢相信這是自己做的。
3、夫妻經常吵架,孩子會變得抑鬱
近幾年「青少年抑鬱症」,「青少年自殺」等新聞頻頻闖入我們的視線,背後的深層次原因眾多且複雜。在導致青少年抑鬱症的因素中,父母經常吵架是主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生活在不和諧家庭中的孩子,看待事物總是非常悲觀,因為從小就像生活在「牢籠「裡面,每天都充滿煎熬,在這個「牢籠」裡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更不明白家庭的歡樂是什麼,不良情緒日復一日的堆積,久而久之演變成抑鬱的狀態,長大之後只能選擇離家出走,甚至有些青少年不堪抑鬱症的折磨選擇自殺。
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虎媽貓爸》中,畢勝男和羅素兩夫妻經常吵架,而他們5歲的女兒茜茜覺得爸爸媽媽吵架是因為自己,只要自己足夠努力,父母就不會吵架。
於是茜茜加倍努力學習,晚睡早起,就是為了考試能夠拿第一,好能用學習成績緩和父母之間的關係。長期壓抑自己,精神一直處於緊繃狀態的茜茜,終於在考試前爆發了,茜茜從樓梯上摔了下來,送到醫院之後,出現精神恍惚等症狀,被醫生診斷為抑鬱症。
孩子們的世界其實很小,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他們產生重要且深遠的影響。為人父母,最希望孩子能夠前程似錦、家庭幸福,而實現這些的前提是父母幫助孩子培養一個健康的心態。
1、父母克制情緒,好好說話。
作為父母首先盡力克制自己的情緒,在遇見非常憤怒的事情時,可以深呼吸並默數十個數,夫妻間儘量做到正常音量溝通,好好說話。如果雙方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緒,可以選擇冷處理,暫時不談某件事情,等心情平復下來再溝通。
2、儘量避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如果一件事情非要解決,夫妻情緒上來吵架不可避免的時候,那麼儘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孩子太小,無法消化父母之間的情緒,有可能還會把父母吵架怪罪到自己身上,為了孩子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父母最好能夠私下處理事情。
夫妻間的溝通是一門大學問,也是一種特殊人際關係的體現。夫妻溝通不暢不僅會影響到夫妻關係,更會影響親子關係。不要等到孩子出現嚴重問題的時候父母再來焦慮、痛苦甚至絕望。夫妻間互相理解,努力學會溝通,一點一點地改善彼此的關係,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馨,未來在面對生活的時候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