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沒有空調和電風扇是如何度過炎熱呢?看雍正的蓆子就能明白

2020-12-13 可愛的小萱萱58

冬天來臨,近來天氣越來越冷,北方寒冷是因為物理攻擊,而南方寒冷是因為魔法傷害,深入骨髓。人們不禁開始懷念夏天,儘管炎熱酷暑,但空調和冷飲卻能解暑。想起這裡小編不禁發問,古人在沒有空調和電風扇的情況下是如何度過炎熱的呢?

儘管遠古時代沒有空調,但它們卻有自己的方法,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方式。例如周王朝,貴族們會挖出巨大的洞穴,每個炎熱的夏天都會到洞穴裡來消暑。由於洞窟具有陰涼性,相當於一個天然的「空調室」,有條件的有錢人也會在洞穴中存放一些冰塊,用來人工冷卻。

漢在利用周代冰塊的基礎上加以改良,將冰塊切碎後加入果汁中製成冷飲。並且還建造了「清涼殿」,其作用不亞於周朝的洞室,只是更適合人居住。將冰塊放在桌子和床邊,讓傭人拿著扇子扇風,從那以後帶著冰塊的冷風吹到人身上,和現在的空調有異曲同工之處。

唐代也有類似的建築,但被稱為「含涼殿」,一般都依水而居。內殿處有陰,無光,所以陰涼舒適,同時利用水力帶動扇風,創造出古代「扇風」。一面吹來水汽,一面吹來涼風,使人神清氣爽,也解除了僕人的勞累。此外,含涼殿的建造慧慧充分利用水資源,把水引向屋頂,從屋頂流出來形成一道水幕,不僅美觀典雅,也使殿內更涼爽。

與此同時,唐朝開始廣泛使用竹製品,如竹蓆、竹枕等。有一種很特別的器具叫「竹几」,形狀像筐,能讓人抱著放涼。枕上,竹枕之外還有瓷枕,瓷枕也是從唐朝開始走進民間,是夏日涼爽的佳品。

宋代開始出現「刨冰」,是史書上最早記載刨冰出現的朝代。宋人會把冰塊切碎,放在包著荷葉的飲料裡吃。除了這些,宋朝人還在家裡建起了浴室,它的結構類似於唐代的含冷殿,讓人們可以在家裡建一個低配的「空調房」。而且宋朝皇帝也很關心大臣的消暑問題,會專門為大臣準備冰布和涼布,甚至上朝都是五天一次。

明、清兩代都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創新,發明了「移動空調」。明、清兩代權貴家庭都會用「冰櫃」,將冰塊裝滿一個透氣的柜子,中空可盛東西。而且整個櫥櫃可以移動,既可用作冰箱,又可用作空調,堪稱消暑神器。清代雍正還有一床特別的涼蓆,據傳是當時最珍貴的,但他下詔禁止後人製作,這是為什麼呢?

原本這個涼蓆是用象牙製作,涼爽真實,象牙的紋理清涼透氣,不勒人,既涼爽又舒適。而且雍正下令不能造,一是因為消耗太大太奢侈,二是因為一張涼蓆要花很多錢,有別於一貫勤儉的雍正思想。第二,消耗人力更容易浪費,所以皇家從此再也沒有生產過象牙席。

看到我國古代各朝代的避暑方式,小編還是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手段基本都是富貴人家才能享用,而貧苦百姓仍然過著炎熱勞累的生活。這種比較,還是現代的好,至少大多數人能在寒冷炎熱的天氣裡躲在空調房裡,四季如春。

相關焦點

  • 沒有空調和電風扇,炎炎夏日,古人避暑技術經歷了哪些發展?
    對於小夥伴來說,一年當中最為難熬的就是夏天,不斷上漲的溫度讓人一出門就能感覺到 "烤人肉"的香氣,屋子裡如果沒有空調、電風扇、冷飲這些"解暑神器",那會很難熬過這炎炎夏日。古人沒有現代這些高科技產品,那他們是怎麼度過夏天的呢?
  • 沒有空調和電扇,古人如何度過酷暑,太有智慧,消夏衣服與用品篇
    正是酷熱難耐,現在人可以用空調、電扇防暑降溫,對付炎熱的天氣。那麼,沒有空調、電扇的的古代,人們是如何度過酷熱的夏天夏避暑的?其實古人的避暑方法很多,避暑的效果似乎也毫不遜色於現代。北齊的學士在炎熱的夏天工作時,穿的是透明紗衣。窮人可以穿便宜的葛衣。
  • 三伏天,60、70年代沒有空調風扇,那時的農村人是如何度過的呢
    我伯母講到,孫媳她一天到晚就窩在自己房間,吹著空調,除了三餐的飯點就不下樓了。一天空調都開著,這電費可是很貴啊,農村人哪有這樣過日子的。而我侄媳委屈的講道,家裡現在又沒有農活,下樓也沒有事情可做,家裡大廳也沒有中央空調,這麼熱的天氣,誰受得了呢?
  • 沒有電風扇、沒有空調,還穿著長袍的古人們如何應對高溫天氣?
    古時候不像現在有空調、有電風扇,可以很好的面對夏季高溫天氣,同時,古代中國最重禮儀,衣不蔽體是不能被認可的,古人們夏天經常也穿著長袍,那麼古人們難道不怕熱嗎?古人們當然也是怕熱的,只不過他們在面對高溫天氣的時候也有相應的措施。
  • 夏天高溫難耐,現代人有空調電風扇,古人用什麼方式避暑呢
    夏天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季節,有接天蓮葉的荷花,也有枝頭鳴噪的知了,人們可以顯示自己體態的優美,但是又免不了被高溫所擾,吃著冰鎮西瓜吹空調是很多人在夏天的標配,如今我們能夠享受的科技帶來的便利,但是在落後的古代,人們是用什麼方式避暑呢?
  • 2020電風扇選購:可以不要空調了!
    導讀:最近的天兒正可謂是用炎炎夏日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一言不合就飆到了40度,雖還沒有進入三伏天,但是也有很多聽眾朋友都反映今年夏天的炎熱比以往來的更早一些。那我們節目呢也準備做一些夏季必備產品的節目,幫大家一起度過這熱情似火的三伏天。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風扇中有哪些好產品。
  • 沒有wifi和空調的古人怎麼過
    如果要用三個詞來形容目前的心情大概就是熱化了熱si了好熱啊都說在夏天,我們的命是空調給的沒有空調=沒有活下去的希望炎炎夏日,現在的我們有冰箱,空調,wifi,冰激凌,雪糕,短袖T恤來應對苦夏。那麼在很久以前我們的古人又是怎麼熬過夏天的呢?中國漢族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漢民族文化的一個集成部分。
  • 這個國家禁止安裝空調?論降溫除了電風扇我只服空調
    高溫下,咱們從空調房出去拿個外賣,就好像距離太陽更近了,兩分鐘不用就算什麼都不幹也會渾身溼透,更何況是在室外工作的小夥伴們呢?   雖然禁止安裝空調這條法令有點強制,但是瑞士人都很自覺遵守,就算天氣再炎熱,他們也只是吹吹電風扇或是用扇子消暑。
  • 天氣炎熱!古人如何消暑?
    然而在沒有先進位冷機器的古代,人們如何度過炎炎夏日?今天,時尚芭莎藝術向你介紹古人的消暑技巧,領略其中的生活妙思和審美趣味。01  「宅」很快樂對古人來說,不管是出門見人還是招待訪客,都必須做到衣冠符合禮儀,這可為夏日生活增加了不少負擔。
  • 夏天高溫炎熱怎麼辦?降溫電器來了:小風扇、空調等必備家用電器
    高溫是指日最高氣溫達到35°C以上的天氣現象,連續數天(3天以上)的高溫天氣過程稱之為高溫熱浪(或高溫酷暑)我們從「衣食住行用」5個方面來說一下如何度過高溫天氣,一、衣,夏天除了穿淺色舒適的衣服三、住,炎熱的夏天導致體內消耗較大,所以要注意休息,住所要注意溫度的控制和空氣的適度流通,室內溫度如果低於30度,自然風對人體最有好處,這個時候,其實不必要開空調,只需要一個小風扇來增加室內空氣的流動就可以了,這款小風扇,只有1-3wd的功率,連續開風扇500
  • 越來越多人開空調都會配合電風扇,耗電更低,體感更舒適!
    電風扇是人們夏天降溫的主要家用小電器。雖然說現在家家戶戶都會安裝空調,但相對於可以任意移動的電風扇來說,固定的空調在使用時還是有非常多的限制。而且單獨使用空調時,皮膚非常乾燥,長時間處於不通風的空間,也容易讓人患上空調病。
  • 再熱的天也只能吹電風扇,這個國家禁止安裝空調,並且不準砍樹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無論是寒冷的冬天,還是炎熱的夏天,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大多習慣在開著空調的房間裡避寒避熱,有這樣的國家,禁止安裝空調,禁止砍伐樹木,如果要砍樹的話,在砍一棵的同時,必須種一棵,這麼重視生態環境的國家是哪裡?
  • 優先使用電風扇和分體式空調降溫
    本報訊(記者黎兆齊)當前,隨著廣西天氣逐漸炎熱,疫情期間,能否使用、如何使用空調降溫?為加強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防止因空調通風系統開啟而導致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和蔓延,昨日,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下發《關於加強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世界上唯一禁止安裝空調的國家,不管天氣多炎熱,只能吹電風扇
    空調的使用給我們的生活帶去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樣也讓我們的身體狀況每況日下,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汽車,空調等一些先進的產物對全球變暖產生了威脅,但是在世界上卻有這樣一個國家,明確表示禁止安裝空調,這個國家就是被稱為世界公園的瑞士。
  • 在沒有空調的古代,古人夏天是怎麼穿衣服的?要比我們想像中大膽
    夏日炎炎,最舒服的事情莫過於在家吹著空調、電風扇,邊吃著冰鎮西瓜,邊看電視。但是在古代沒有空調、電風扇,他們又穿著裡三層外三層的長袍,不熱嗎?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古人一年四季都是寬袖長袍,但實際上並不是的,他們在一年四季都有想對應的服飾。到了夏天的時候,女子並非裹得嚴嚴實實的,她們就會換下沉重的衣物,而換上輕薄的紗衣,露胳膊露腿都是很正常的事,古人夏天的衣服其實種類有很多種,就來看一下古人夏天都穿什麼吧,比我們想像中大膽多了。
  • 20年前沒有空調和WIFI的夏天,鳳臺人是怎麼度過的?
    ☝點開音樂,讓我們一起回到小時候,那個沒有空調和WiFi的夏天,我們是如何度過這盛夏?還記得那年夏天嗎?小時候的夏天沒有空調沒有冰箱,搖搖蒲扇竟也這麼過來了。大蒲扇是乘風涼的標配,那時候我們沒有空調天熱了就去大街上打地鋪一家老小都坐在蓆子上
  • 如何度過炎炎夏日,現代有背心和空調,古代有什麼?
    適宜的溫度轉瞬即逝,夏天雖然美好,高溫和體感的溼熱卻不是那麼舒適。作為現代人的我們大可以穿著短袖短褲躲進空調房或者買個小風扇來逃離炎炎夏日的"毒爪",但是在這些日常必備的夏日神器未被發明出來的古代,人們該如何抵抗這夏日高溫的折磨呢?相信你們也一樣會感到好奇古人有什麼奇思妙想助他們安穩度過炎夏,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古代每當寒冬將至,沒有暖氣沒有羽絨服,古人如何保暖呢?
    每當快進入臘月的時候,現代人都會窩在空調房中不出門,人們可能會想沒有空調該如何度過這漫長的寒冬?可是在古代,沒有空調沒有暖氣,棉花也直到元朝才傳入中國,甚至還沒有全球變暖,那古人是如何度過這漫長的冬天,說到這裡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高超智慧了。在春秋時期就有一種燎爐被用於保暖。
  • 大中小三款電風扇,是便攜小風扇好,還是時尚無葉風扇好呢
    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了,雖然很多家庭都已經有了空調,但是其中也有不少的人還是熱衷於吹電扇!一是懷舊,二是怕得空調病!趁著618年中大促活動,給大家推薦大中小三款電風扇,不知道大家是喜歡便攜的小風扇呢,還是時尚的無葉風扇呢?
  • 2000多年前的「電風扇」,堪比今天空調,但它還有一個作用
    儘管如此但立春早已過去,春脖子又短,相信炎熱的夏季馬上就會來到。而今酷暑天溫度可達40度,著實讓人受不了。如此高溫下,穿著短褲短衣都受不了,古人長袍大衣,身體包得嚴嚴實實,他們如何避暑呢?最基本的一個方法就是扇子。扇子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本來是用於為貴族遮蔽陽光與灰塵,後來逐漸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在漢代時就演變成了手搖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