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中,如何讓自己泡出來的是茶湯而不是茶水?

2020-12-22 泠茶人

喝普洱茶,特別是在衝泡手法上,講究要將茶衝泡的有質感,湯感厚重,茶湯入口最好要有喝米湯的感覺。但很多茶友確只能泡出來口感鬆散的「茶水」,這是為什麼呢?遇到這種問題我們該怎麼解決呢?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首先先闢個謠,很多茶友認為投茶量越多,茶湯就越稠,口感就越飽滿。這種說法其實並不正確!我們日常泡茶,每一泡的投茶量和注水都是有一定的比例的,一昧的加大投茶量,不一定會喝能泡出黏稠度也就算了,還會讓茶湯口感過重,一不留神就毀了一杯好茶。

普洱茶的黏稠度來自於普洱茶茶葉本事的內含物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果糖、茶多酚、咖啡因、胺基酸、果膠等物質。在衝泡時,茶葉中的內含物質在高溫的水的刺激下慢慢溢出,在品飲時我們舌尖攪動口腔的茶湯,明確的感受得到的撞擊感,和厚度感就是茶湯。而茶水則是指一杯茶中只有茶色和茶味,口感比較散,水味比茶味重。

那在茶本身品質沒有問題的前提下,如何避免自己泡出來的是「茶水」呢?在這泠泠給大家講一下我自己的小妙招。

第一、延長注水時間

注水時儘量沿著杯壁慢慢往下倒水,讓水流以一根鉛筆粗細的姿態緩緩注水,這樣有利於茶葉內含物質的釋出。

第二、水溫保持好

為什麼要cue到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因為很多茶友不知道,不同地區的水的沸點是不一樣的,比如雲南,水的沸點一般就是七八十度,但其他地區水的沸點可以到一百多度,都知道水溫對茶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所以這點一定要注意。這點主要針對在高原地區的茶友。

第三、水和茶的比例

水和茶的比例最好在1:20至1:30之間。因為這個比例可以確保茶葉溶出更穩定;不會因為投茶量過少導致注水過多,使茶湯滋味淡薄;也不會因為投茶量過多,導致後幾泡茶喪失注水空間。

相關焦點

  • 隔夜茶水飄著油也就算了,為啥有時剛泡的茶湯表面也會有?
    葉子中含有茶油基本可以忽略不計。2、茶水表面浮著一層似油的東西應該是茶釉,因為茶葉中含有咖啡、茶鹼和可可等成分,泡茶時間過長,茶葉中的咖啡因等分解而浮在上面。3、你的茶葉是春茶嗎?如果不是春茶可能是農藥殘留。
  • 蓋碗泡茶,這個細節多留意,有助於泡出更好喝的茶湯
    這種中國人發明的構造獨特的陶瓷製品與茶葉乃是天生絕配,既不吸香,也不奪味,能夠將茶葉的色香味完美地呈現出來。六大基本茶類綠茶、紅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茶,包括花茶類都可以使用蓋碗作為主泡器,可謂是茶界通吃的萬能茶器了。只是,泡茶工夫沒有兩下子的話,是駕馭不了蓋碗的。
  • 最實用的泡茶竅門,讓茶湯好喝100倍!建議收藏
    小編跟一些茶友們交流時發現,即便是作為老茶友,也時常會為自己泡出的茶水時好時壞而苦惱。泡一壺好茶,是每一位愛茶人畢生的追求。然而,想泡一壺好喝的茶,當真實屬不易!泡茶不僅是一門技術活,一項精細活。想泡出一壺好茶,務必要把控好選茶器、選水、煮水、備茶到衝泡的每一個環節,必定讓茶湯好喝100倍。
  • 泡茶看似簡單,但泡好很難!
    在泡茶的過程中,每當我的心境不合,心性不合,泡茶的動作不合,泡出來茶湯的口感也各別。工作時,順手抓一把茶葉投入杯中,加水,泡的是一份匆忙。茶味太淡了,就多浸一會兒;茶味太濃了,少放些茶或多添點水即可,倒也不必太講究,隨便就好。
  • 你泡的茶為啥總是茶水分離?用了「茶水分離杯」,誰都可以做到!
    保溫杯裡除了泡枸杞、泡紅棗茶之外,保溫杯總能維持茶水的溫度與清香,現今的水分離保溫杯可謂是愛茶人的福音,它能做到茶水分離、濃淡自控,告別傳統泡茶杯,從過濾到分離,保持原有茶湯口感,媲美功夫好茶。
  • 家庭實用泡茶指南:一杯茶放多少茶葉?泡多久?
    要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因素有很多,投茶量、器具選擇、衝泡時間、衝泡次數等等都很重要,大家看多了茶藝師高超的泡茶技藝,往往覺得泡茶好難,其實把握訣竅也很簡單。今天就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家裡如何用簡單的玻璃杯泡好一杯茶。01.
  • 如何用飄逸杯泡好一壺茶?
    飄逸杯是現代興起的泡茶工具,它的出現,使泡茶變得簡單便捷,可以說是最簡單的泡茶茶具。現代人泡茶品茶的首選(必備)茶具之一。飄逸杯最大的特點和優勢就是「簡單」。1.可將茶葉、茶湯分離,改善茶葉浸泡過久,茶味苦澀的缺點。2.看得到茶湯,可控制茶湯濃度。
  • 泡茶時,茶湯中的「雜質」到底是什麼?
    小約也多次在網上看到大家對於這個將茶湯中「雜質」巧妙濾出的這個茶濾是否是必然使用的討論,有的人認為濾過之後顯得高大上,有的人認為不需要過濾才能嘗得茶的原滋味,這是為什麼?這些被大家所說的茶湯中「雜質」究竟是什麼?
  • 正確的泡茶方法 泡茶這些誤區你犯了嗎
    喝茶是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的一件事情,泡茶也是非常有講究的。若是泡茶方法不對的話,會影響茶葉的揮發以及茶水的口感。正確的泡茶方法有哪些呢?小編給大家講講如何正確泡茶、泡茶都有哪些誤區以及哪些人不宜飲茶。一起了解一下吧。正確的泡茶方法1、燙壺:在泡茶之前需用開水燙壺,一則可去除壺內異味;再則熱壺有助揮發茶香。
  • 茶葉最多泡幾次享用最佳?泡茶的禁忌有哪些?
    一般情況下,泡茶是很有技巧的,尤其是泡茶的次數。不同的茶葉可以衝泡的時間是不一樣的,那麼茶葉泡多久就不能喝了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茶葉泡幾次就不能泡了?5、袋泡茶衝泡次數:袋泡茶是將紅茶,綠茶,花茶或普洱經切細後用袋包而成,這類茶葉一經衝泡,茶汁很易浸出,所以一般只能泡一次,最多兩次。泡茶的基本步驟是什麼?茶的衝泡方法有簡有繁,要根據具體情況,結合茶性而定。但不論泡茶技藝如何變化,一些基本的方法則是相通的。
  • 【泡茶技巧】泡茶時間(一)
    關於泡茶的時間,我曾在《中國茶韻》中提出來現在的許多著作都有不甚正確的解說,例如只簡單地說泡茶時每一泡應在前一泡的基礎上增加時間。其實,不加分析,一概而論,誠為大忌。我們要使茶湯每一泡口感相近,色澤相同,濃淡相宜,就應該根據每一泡茶湯浸出的情況進行合理地調節。我曾經和許多茶友交流時談到,假定第一泡為一分鐘,二、三泡應該減少時間,三、四泡之後再逐步增加時間。
  • 茶葉最多泡幾次 泡茶的步驟有哪些
    ,而且泡茶時間不宜過長,一般烏龍茶經過一分鐘左右,花茶經過兩分鐘就可以飲用,烏龍茶可以連續泡4到6次,花茶可以連續衝泡2到3次。衝水時有「鳳凰三點頭」的講究,就是將水壺下傾上提三次,這既是主人向賓客點頭致意,也能使茶葉和茶水上下翻動,使茶湯濃度一致。 4、倒茶 衝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裡,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品茗杯)中。茶海又稱公道杯,取分茶公道之意。
  • 泡茶還能這麼玩?一鍵磁彈泡茶,茶水分離,濃度隨心!
    另一方面,用保溫杯泡茶特別容易形成茶垢,形成以後不易清洗,久而久之,泡出來的茶反而失去了清香,還不衛生。小巧易攜帶,高端大氣顏值高,更關鍵的是,它擁有一鍵磁彈泡茶功能,茶水分離,還能控制茶水濃度,太方便了!點擊圖片即可購買只要喝過茶,就知道喝茶的時候,讓人頭疼的就是時不時往你嘴裡飄的茶葉。
  • 巧妙設計茶水分離保溫杯~自由控制泡茶時間,隨時快速得泡一杯清香好茶!
    那你是沒用過TA~出門在外,想要隨時喝一杯熱茶少不了用到保溫杯但傳統的保溫杯泡茶都是直接將茶葉放入杯內經過長時間的高溫浸泡茶葉被泡爛,茶湯苦澀味增加茶多酚、維生素等有益物質也會受到破壞好好的茶就這樣被「糟蹋」了一款由丹麥知名設計品牌「PO:」研發,無論居家出行均可使用的
  • 自己泡的茶不好喝?快來看看正確的泡茶方法
    【正文】很多茶友對於泡不出好茶感到費解,並失望的認為「自己怎麼都泡不出來當初的味道」。其實,影響泡茶味道的幾個原因,今天來告訴你。
  • 一鍵茶水分離的聰明泡茶杯,8秒一杯清甜好茶
    8秒泡一杯好茶,一鍵茶水分離,泡茶不苦不澀,自在控制茶湯濃淡,專為便捷飲茶而生隨時飲茶也能很講究。整個茶杯分離式設計:泡茶杯、飲茶杯、茶漏、迷你茶葉罐,收納後小巧可愛,不佔地方,可以輕鬆放進小包中隨身攜帶。
  • 冷泡茶傷胃?八成是你還不會泡!
    1.概念冷泡法,即是在低溫環境下,以長時間浸泡的手法獲得茶湯的方法。熱泡法,可以稱之為強萃取法。冷泡法,可以稱之為弱萃取法。2.誤區冷泡茶,與熱泡放冷的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熱泡後冷藏的茶,雖然也有茶味,但苦澀多於甜潤,香氣也趨於平淡。
  • 第一泡茶水到底要不要倒掉?
    對於許多人來講,泡茶的過程,就是一個享受的過程。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喝茶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人們解渴的需要,而是成為了一種對精神世界的滿足。不過,要想喝到一杯健康、安全的茶,還需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中國食品報網報導喝茶時,很多人都會有洗茶的習慣,也就是將泡茶的第一泡水倒掉,認為第一泡水可以洗掉茶葉上的灰塵、有害細菌等微生物以及農藥殘留。
  • 茶識 | 如何衝泡出一泡好喝的祁門紅茶
    茶水比例的任何變化,都會引起茶葉香滋味和湯色的改變。生活或工作中衝泡祁門紅茶,茶水比例及浸泡時間如何掌握,也是因人而 異。老年人、婦女、兒童,飲茶不宜過濃,應是茶少水多;愛茶人,可適當增加投茶量。具體問題應靈活掌握。
  • 學會泡茶,少不了從細節學起,只需7個步驟,快速泡好一杯白茶!
    泡茶注水時,該如何妥當的注水,才不至於讓水花濺出,這是門學問。而白茶餅,撬開來小小一片,直接投進蓋碗裡。注水一泡,從茶餅裡舒展開來的茶葉,像是海藻般漫開。於是,一不當心,投茶數量就會多了。具備「雙氣孔」結構的紫砂,容易在泡茶環節吸附茶香和茶味,不利好茶的本色發揮。二來,從器型上,蓋碗,上有蓋,中有碗,下有託,三則均可自由活動。用於泡茶時,蓋碗的杯蓋開口大小可以自由調整,方便快速、徹底的瀝盡茶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