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有多愛巧克力?光是給巧克力定的節日就有一大把:最廣為人知的是7月7日世界巧克力日,其餘的還有7月28日國家牛奶巧克力日,9月13日國際巧克力日,11月7日國家苦甜杏仁巧克力日,以及剛過去不久的10月28日,美國人的國家巧克力日National Chocolate Day……
我已經分不清老外到底是愛巧克力還是愛過節了。
當然了,這些都是次要的,下面這三十個關於巧克力的真相/野史比巧克力的節日還要多姿多彩。建議搭配你最愛的一款巧克力閱讀,因為讀著讀著你會發現,巧克力變味兒了。
1/
一個國家的平均巧克力消費量與該國產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數量之間存在著關聯。
2/
2007年,一名珠寶小偷盜竊了價值2800萬美元的寶石,因為他通過多次向比利時安特衛普銀行工作的警衛提供巧克力,贏得了他們的信任。
3/
巧克力實際上是一種蔬菜。因為可可樹是馬兜鈴科的常綠植物(家族的其他成員包括秋葵和棉花)。
4/
可可樹的意思是:上帝的食物。
5/
希區柯克經典電影《驚魂記》裡著名的淋浴場景中的血液其實是巧克力糖漿。
■ 日本設計室 Nendo 設計的鉛筆巧克力和顏料巧克力。
6/
納粹曾一度企圖用一塊會爆炸的巧克力殺死溫斯頓·邱吉爾。
7/
這一條很多人都知道了:從嚴格意義上講,白巧克力不是巧克力,因為它不含可可粉。
8/
巧克力有超過600種風味,而紅葡萄酒只有200多種。
9/
事實上,巧克力在它漫長的歷史中,有90%的時間,是作為一種液體被食用的,而不是固體。
10/
製作巧克力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大約400顆豆子才能做出一磅好吃的巧克力。
■ 日本設計師Akihiro Mizuuchi設計的巧克力樂高。
11/
1847年,一對英國糖果製造商發明了固體巧克力。從此,「喝」巧克力之外,有了「吃」巧克力。
12/
在阿茲特克人的歷史上,可可豆曾是一種貨幣。
13/
曾經各種各樣的物質都被碾碎與巧克力混合,包括在前哥倫比亞時代的恐龍化石。
14/
據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稱,人們相信對巧克力過敏的人實際上是對蟑螂過敏,因為通常在一塊巧克力中能發現大約8塊昆蟲的部分。(化石和蟑螂,你選誰?)
15/
拿破崙喜歡巧克力。這位法國領導人甚至在激烈的軍事行動中也要求向他和他的高級顧問提供葡萄酒和巧克力。
■ 荷蘭食品設計團隊Studio Appétit為一家酒店研發的「Room Service」系列巧克力,偽裝成植物、家具的巧克力散落在酒店各個角落,讓入住變成尋寶的開始。
16/
巧克力曲奇餅乾的發明者露絲·威克菲爾德把她的曲奇餅乾配方賣給了雀巢,以換取終生供應的巧克力。
17/
除了經典的牛奶、黑色和白色品種外,還有一種罕見的巧克力:金色巧克力。
18/
電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的另一個早期版本,其實叫做《威利·旺卡和巧克力工廠》(又名《歡樂糖果屋》),因為後者當時是由桂格麥片贊助的,是為了推廣其最新的旺卡糖果酒吧。
19/
巧克力行業每年產值約1100億美元。
20/
可可樹可以活到兩百歲。
■ 日本的L』éclat巧克力公司曾推出太陽系行星主題巧克力,每一顆「星球」都是不同的口味。
21/
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棒的重量超過12770磅。
22/
世界上最珍貴的巧克力棒是100多年前的一塊吉百利巧克力棒,是羅伯特·斯科特上尉第一次南極探險時帶回來的。它在2001年拍賣時賣出了687美元。
23/
喜歡甜點的朋友應該熟悉德式巧克力蛋糕German Chocolate Cake ,是一種填滿了椰子山核桃和糖霜的分層蛋糕,實際上它和德國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只是以它的發明者美國人Sam German命名而已。
24/
美國人每年情人節買的巧克力超過5800萬磅,佔全年銷售額的5%。
25/
布魯塞爾機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銷售商,那裡的供應商每年銷售800多噸巧克力。
■ Nendo設計的3D列印巧克力。
26/
曾有研究表明,書店裡巧克力的香味使40%的顧客更有可能買烹飪書或浪漫小說。
27/
牛奶巧克力是在瑞士發明的。
28/
而巧克力牛奶是在牙買加發明的。
29/
可可和巧克力被引入歐洲之後,西班牙的修道士把它帶進了各個修道院,繼而傳播到整個歐洲大陸。
30/
巧克力的熔點很特殊,約為34℃,剛好比人體體溫低,這就是為什麼巧克力能在舌尖上融化的原因。
■ Mokalache.Design為Muse巧克力做的視覺設計。
■ 巧克力品牌Chocolate Naive的視覺展示。
■ Happycentro Design Studio為GLI AFFINATI Chocolate打造的包裝設計。
Text_埃姆創意 圖片_網絡
推薦閱讀
☟
這個北歐茶品牌長了一張故事臉
讓這些高熱量的美味食物餵飽你冬天的靈魂。
* 點擊「閱讀原文」訪問AM.CREATIVE靈感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