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晚的央視《新聞1+1》節目中,白巖松連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對近期外界關注的病毒變異、愈後復陽、冷凍生鮮頻頻被檢測出病毒陽性等問題,以及疫情防控面臨的風險和挑戰,進行了解答。
直播視頻截圖
境外輸入病例是常態化防控中的最大風險
白巖松:截至20日,我國已經連續51天有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如何看待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境外輸入風險?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在中國控制疫情以後,最大的風險點來自境外輸入。3、4月份出現了第一個輸入病例引起的高峰,5、6月份有所緩解,7月份以後輸入病例又有所增加。再看全球的疫情形勢,從3月份以後一路上揚,對我們國家「外防輸入」造成了巨大威脅。
白巖松:秋季開學、商業需求、航班逐步恢復,人員流動增多,風險會不會加大?怎麼更好地防控?
吳尊友:在「外防輸入」方面,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別是限制人流量,這是一個很好的控制輸入風險的措施。只要輸入病例人數以及需要隔離的人數,在可控制的範圍以內,就能夠保證少量輸入性病例不會引起的局部傳播。當然隨著復工、復產、復航工作的推進,更多境外人員會進入中國,但也會在疫情可控的範圍以內。
疫情期間到國外工作和學習需要注意些什麼
吳尊友:如果要到國外去留學,首先要了解一下這個國家的疫情情況,如果疫情保持在較低水平,還是可以前去的。到了這些國家要按照當地的防控要求來採取防護措施,只要採取防護措施,還是能夠保證安全的。戴口罩、勤洗手、通風、保持距離……這些常用的防護措施必須要堅持。
船員張某,國內4次核酸檢測陰性,到了國外為何成了陽性?假陽!
直播視頻截圖
吳尊友:我也注意到了這個案例,新聞報導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看完這個報導以後有兩種感受:①新冠病毒很詭異,好像很難抓住,很難診斷。②雖然媒體報導沒有說出來,但感覺好像中國診斷試劑沒有日本的敏感,到了日本就查出來了。
對於這個病例,我還進行了一些跟蹤調查,在日本入境時做的檢測是快速檢測,快速檢測的準確性不像常規的核酸檢測(準確性高)。這個病例7天後在日本又再次做了核酸檢測,第二次的核酸檢測是陰性,已經排除了。當地疾控部門已經對他在國內接觸的人和環境也都做了調查,所有的環境樣本和接觸的人都是陰性,這個病人在日本首次診斷的陽性其實是假陽性。
新冠肺炎愈後復陽患者不具有傳染性
吳尊友:實際上在1、2月份那波疫情的時候,也有(治癒後)長期核酸檢測復陽的情況,但這種比例很少。我們對長期陽性的現象進行了研究,進行了病毒培養,培養不出活病毒,也就是說沒有傳染性。對這些人的密切接觸者進行觀察以及核酸採樣,也沒有發現被感染。
現在對這種現象的認識是長期陽性的人沒有傳染性,不需要按照感染來管理,作為正常人來處理就行了。特別是廣東省專門起草了對於長期陽性感染者的一個專家建議,這個專家建議對於指導各個地方來對這些人進行管理還是很有意義的、很有幫助的。
愈後復陽的病人,症狀是否會加重?吳尊友表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觀察到重複檢查陽性的病人再次出現臨床症狀的現象。對於新冠病人長期檢測陽性,從醫學上來講,除了新冠以外,其他的傳染疾病也有類似的現象,伊波拉病毒也會出現這種現象。
直播視頻截圖
新冠肺炎康復者抗體能持續多久?打疫苗又能否獲得終身免疫?
吳尊友:人類感染不同的病毒,產生免疫力的持久性是不一樣的,有些會終身產生保護效果,有些產生的免疫時間非常有限。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力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結果,但人類對於其他冠狀病毒免疫力一般能夠維持6-12個月。其他的傳染病比如麻疹,以前都認為麻疹是基本上終身免疫,隨著疫苗接種也發現對一些地方有一些人的保護效果是下降的,需要重複接種。
即使新冠疫苗它不能夠終身免疫,終身保護,只要有一定時間的保護,多次接種就可以達到保護的效果。
只要疫苗有保護作用,即使是6個月到12個月的抗體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有效控制疫情,把流行高峰壓下來。回顧一下在今年年初的疫情情況,只是在武漢、湖北出現了嚴重疫情,全國30個省都沒有發現嚴重疫情,這就是把流行高峰控制住了,不讓它集中發病。有了新冠疫苗,應該說它能夠壓制高峰,使病例數夠控制在可控制的範圍以內,這對於控制疫情是特別有幫助的。
如何看待覆市後的北京新發地市場,不再向個人消費者開放?
白巖松:北京新發地市場8月15日復市了,但其中有一個重要的變化,全面取消零售功能,不再向個人消費者開放,堅持批發屬性。這個改變是一個防疫動作,還是批發市場轉型改革的動作?
直播視頻截圖
吳尊友:應該說這個調整符合新發地批發市場本身的定位,它的定位就是一個批發市場。從疫情防控來說,不再進行零售,減少了人流量,減少了呼吸道傳染病以及其他傳染病的流行風險。特別是在前一段時間這裡發生了嚴重的傳染病流行,採取這個措施還是很有必要的。
對於北京新發地疫情和大連疫情的溯源工作,吳尊友表示:北京這起疫情的溯源工作我本人參與了,首先排除了由動物到人的可能。第二個也基本排除了感染的人帶入新發地的可能。通過對新發地多個環境樣本和一些進口產品檢測,推測是多種進口水產品以及外包裝持續汙染,工作人員接觸到這些汙染物造成手汙染,也就是接觸感染。接觸後從業人員發病又汙染了環境,形成了人傳人等綜合的傳播模式。
大連的溯源工作還沒有最後定論,調查工作已經基本完成,現在正在寫分析報告,希望很快就會有結論。
新冠肺炎第八版診療方案,有哪些重要變化
吳尊友:第八版的更新,及時納入了在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對新冠肺炎的一些新的認識,最重要的就是增加了接觸受汙染的物品造成感染的方式,像引發新發地疫情的接觸傳播的問題。其次,明確表述了在潛伏期病人發病後的5天,病人的傳染性比較強,這些就對傳染期的認識更加精準,使防控措施更加準確、有效。
直播視頻截圖
目前中國的疫情又恢復到本土零病例的情況,也就是說在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是比較小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體溫測量、綠碼通行以及其它一些防護措施保證到位的話,足球比賽也好,戶外音樂會也好,或者其它的一些活動,包括會議,應該都是可以開展的。
直播視頻截圖
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會反彈「捲土重來」?
吳尊友:全球疫情現在處在一種高流行的態勢,平均每天有20多萬的病例發生,這個高流行態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隨著冬季的到來,其他呼吸道疾病增加,使得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和診療更加複雜、更加困難。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有了前期控制新冠肺炎的成功經驗,即使冬季到來,呼吸道傳染病增加,即使新冠肺炎再發生,也不會出現像武漢早期那樣嚴重的疫情。
這裡有兩個方面的事實:①全國30個省在1、2月份有返鄉人員回到各個省的時候,都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沒有一個省超過2000例病例。②北京也好,大連也好,新疆也好,當疫情再次發生時,都能夠及時地發現並在短時間內控制住。
所以我們相信當冬季到來,即使有疫情發生也會及時發現、控制住。到了冬季,估計樂觀地說我們還有新的武器,就是新冠疫苗,疫苗為我們控制疫情又提供了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