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皮足膜很火?灼傷皮膚會留疤!
專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眭道順教授
新快報記者林恆華 通訊員 張秋霞
2015-7-28新快報B07版
脫皮足膜,是當下備受MM們熱捧的「美容神器」之一。新快報記者了解到,各大網購平臺都在銷售這類足膜:只需要使用3-4次,腳底的死皮就可以如脫皮般一層層剝落,還原一雙柔嫩潔白的「嬰兒足」。這麼神速見效而又懶人的方法讓人心動不已,然而,皮膚科專家提醒,足膜有風險,使用需謹慎!
A
腳皮28天
自然更新一次
「所謂『嬰兒足』,其實並不神秘,其實就是祛死皮。」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眭道順教授在接受新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了解「嬰兒足」的形成之前,我們需要知道足部的皮膚是如何代謝的。
他說,我們的腳底都會形成角質層,在正常的新陳代謝機制下,角質層28天會更新一次。由於角質層慢慢磨損、脫落,我們肉眼幾乎看不見它的碎片。有的人的角質層較薄、皮膚保水性好,足部看起來就比較光滑細嫩;而有的人角質層厚、皮膚保水性差、容易乾燥,足部看起來就比較粗糙,甚至角質層會發白、乾裂。這是由於各人的體質、身體的新陳代謝不同造成的。
而所謂的「嬰兒足」,即通過足膜的腐蝕作用,人為地加快祛除足部表面的角層質,讓腳看起來光滑了。在這一過程中,由於足膜的作用,出現角質層脫落是有可能的。不過,這種脫皮方式並未改變足部的新陳代謝,「嬰兒足」出現沒多久就會消失,角質層會再長回來。如果要長久保持「嬰兒足」,就必須長期脫皮,這會帶來一系列的風險,甚至有灼傷肌膚、留下疤痕的可能。
B
足膜主要成分為水楊酸、乳酸
「足膜正常使用一兩次,對皮膚傷害不大,但長此以往,危害不小。」眭道順表示,雖然很多足膜產品宣傳純天然,含有「蘋果酸」、「番茄油」等天然材質。不過,專業的人就知道,其主要發揮功能的成分是水楊酸和乳酸。
水楊酸的主要功能是殺菌、祛角質,而乳酸有殺菌、抗炎、保溼的作用,被廣泛應用於面膜、面霜等化妝品中。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這兩種材料是絕對安全的。眭道順表示,這些材料在化妝品中的配比十分關鍵,少了難以發揮作用,多了可能對皮膚產生腐蝕作用。
「臨床上有不少女性使用了不合格的祛斑面膜而灼傷面部皮膚,這種面膜通常含有過量的水楊酸和乳酸,由於面部皮膚嬌嫩,一旦灼傷留疤,很難修復。」他表示,國內對面膜、足膜等化妝品監管不嚴,很多商品亂標成分、亂用材料,其產品可靠性要打一個大問號。如果足膜使用過多,角質層脫落太厲害,也有灼傷皮膚留下疤痕的可能。
另外,足部的角質層主要在腳底,而足膜一般是覆蓋整個腳踝以下的皮膚,腳背部分的皮膚較為細嫩,長期使用足膜容易受損傷。還要特別提醒,皮膚有傷口、容易過敏的人,最好不要使用足膜產品,否則有可能加重病情。
C
祛角質也祛腳氣?
適得其反!
一些足膜產品的宣傳還稱其對腳氣等足部皮膚病有一定的緩解作用。理由是足膜可以幫助加快祛除膠皮,又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因此對腳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這樣嗎?
「只能適得其反!」眭道順表示,雖然一部分真菌會隨著角質層脫落而去除,但足部的真菌不僅生長在表面的角層質上,因此無法徹底治療腳氣。而長期使用足膜,破壞了足部本身的代謝平衡,也會給真菌病毒「趁虛而入」的機會,加重病情。另外,對於足部過敏、局部有炎症的人來說,更不適合使用這些產品,否則可能加重病情。
Tips
想要嫩嫩「嬰兒足」?
不妨試試中藥泡腳
由於每個人的新陳代謝情況不同,角質層豐厚的人很難改變減少足部的角質堆積,目前也沒有什麼好辦法輕鬆擁有「嬰兒足」。不過,眭道順表示,經常泡腳有利於軟化、祛除角質,適當加入中藥還可以改善角質層角化過快,讓足部皮膚更加保水細嫩。
他建議,用地骨皮、地榆、側柏葉、毛冬青、當歸、紫草這幾味中藥材,加水煮開,放涼到40℃左右泡腳,對於足部皮膚乾裂、角質層過厚有一定緩解作用。
覺得不錯,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