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想不到,漢服遇上萬聖節

2020-12-13 瀟湘晨報

瀟湘晨報長沙訊 11月1日,萬聖節。當天,在湖南圖書館,這個西方傳統節日「穿上」漢服,衍生了一場東西方文化交融的主題活動——「藝」想不到,漢服遇上萬聖節。

漢服與萬聖節相遇,活動現場別具韻味。女士們身著絲綢錦緞,配上豔麗的點翠,展現了東方女性的優雅氣質;主辦方還精心安排了外籍家庭所熟悉的salsa舞和復古搖擺舞,動感十足,在現場掀起了一陣小高潮,不少觀眾跟著節奏跳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湘圖漢語角特別邀請了在長沙學習和工作的外國友人來到現場。民樂《瑤族舞曲》《金蛇狂舞》、崑曲《皂羅袍》、京劇《貴妃醉酒》、民族舞《孜姆蘭巴》、雅歌《如夢令》等彰顯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節目,讓外國友人不斷鼓掌喝彩。

「看完這些節目,讓我有一種錯覺,感覺自己穿越到了漢唐,又穿越到了歐洲萬聖節現場。」一位來自英國的外籍友人笑著說,「這個活動真棒,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萬聖節文化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讓人印象深刻。」

此次活動由湖南圖書館主辦,好花時節日常絲綢服裝、京典珠寶協辦。作為活動的策劃執行團隊,湘圖外語角活動品牌始於2013年,至今已舉辦外語學習和跨文化交流活動400餘場,參與活動的中外讀者約10萬餘人次。

瀟湘晨報通訊員 陳昊 記者 徐海瑞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湖南圖書館丨「藝」想不到,漢服遇上萬聖節 Welcome to Halloween...
    你一定想知道當才華橫溢的漢人遇到萬聖節鬼怪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吧。 這裡有屬於你的萬聖節奇遇!一場中西合璧、「藝」想不到的主題趴一定顛覆你的感官想像,有民樂+Salsa舞+古典舞+JAZZ舞的演出欣賞、絲綢+珠寶+漢服+萬聖節服裝走秀、外籍老師帶領唱跳、趣味親子環節(討糖遊戲、小手工製作以及文化衫拓印),為童心未泯的大朋友和天真爛漫的小朋友打造全方位萬聖節狂歡享受,快來打卡「搗亂」吧!Welcome to our Halloween Party!
  • 漢服遇上萬聖節,給你「藝」想不到的文化體驗
    湖南圖書館萬聖節主題活動現場 華聲在線11月1日訊(通訊員 陳昊 記者 劉思佳)當漢服遇上萬聖節,會有怎樣「藝」想不到的文化體驗?11月1日,萬聖節當天,一場東西方文化交流為主題的萬聖節活動在湖南圖書館舉行。這也是湘圖外語角活動之一。活動吸引了近300名中外讀者的熱情參與。
  • 漢服遇上萬聖節,一場「藝」想不到文化SOLO
    11月1日,萬聖節。當天,在湖南圖書館,這個西方傳統節日「批」上漢服,由此衍生了一場東西方文化交融的主題活動——「藝」想不到,漢服遇上萬聖節。漢服與萬聖節相遇,活動現場別具韻味。「看完這些節目,讓我有一種錯覺,感覺自己穿越到了漢唐,又穿越到了歐洲萬聖節現場。」一位來自英國的外籍友人笑著說,「這個活動真棒,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萬聖節文化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讓人印象深刻。」
  • 漢服遇上萬聖節 湖南圖書館舉辦東西方文化交流主題活動
    11月1日,湖南圖書館舉辦了一場「『藝』想不到,漢服遇上萬聖節」東西方文化交流主題萬聖節活動。該活動吸引了近300名中外讀者的熱情參與,身著各色漢服的長沙市民和穿著萬聖節「鬼怪」元素的外國友人歡聚一堂,氣氛熱烈。活動現場。
  • 中國漢服遇上日本和服,差距一目了然,網友:不是一個感覺!
    中國漢服遇上日本和服,差距一目了然,網友:不是一個感覺!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不斷重視,經歷了多個朝代變更流傳下來的漢服,重新回歸到人們的眼前,並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追捧。當代很多人都認為,漢服是從大漢朝時期流傳下來的,但漢服的時間可比漢朝要早了不少,甚至要比日本和服早上不少,中國漢服遇上日本和服,差距一目了然,網友:誰醜誰尷尬,作為我國的傳統服飾之一,這種服裝既體現了漢族含蓄保守的性格,也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物品。
  • 中國漢服遇上日本和服,差距一目了然,網友:誰醜誰知道
    中國漢服遇上日本和服,差距一目了然,網友:誰醜誰知道大家對於漢服肯定都不陌生,在街頭上經常可以看到穿著漢服的小姐姐,作為中國的傳統服飾,經過時間的沉澱之後,如今又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看到身穿漢服的小姐姐,那回頭率也絕對是100%,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
  • 當幼兒園遇上萬聖節,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當幼兒園遇上萬聖節,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最近到了萬聖節的時候了,大家都興高採烈的出門過節,各位朋友的裝扮可以說是霸佔了微信朋友圈,有殭屍,有怪獸,還有各路神仙,大家的造型千奇百怪,既然是過節,就圖個樂嘛!
  • 當漢服遇上婚紗,漢服藝術會是怎樣的美!
    漢服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特別是漢服歷經了多個朝代的變化,留下來的不同款式的設計元素,設計理念,這是在服裝的設計的元素庫裡面多了一筆巨大的財富。除了傳統的漢服之外,現代漢服也越來越多地提取了大量的漢服元素運用到現代服飾之中,但是婚紗運用的漢服元素並不常見。
  • 小姐姐穿漢服下樓的方式,你完全想不到,網友:女神入戲只需一秒
    小姐姐穿漢服下樓的方式,你完全想不到,網友:女神入戲只需一秒隨著漢文化的復興,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而相比年輕人喜愛的動漫,遊戲,漢服還是能招搖過市的那種。相比COSPLAY,就算年輕人再怎麼喜歡,相信也沒有穿上街的。而一年四季都著漢服或經常身穿漢服的年輕人,我們能找出許多出來。
  • 萬聖節、韓國人,都擋不住漢服的二度破圈
    第二天(10月31日),正是國內漢服領域的「大IP」西塘漢服文化周的開幕日。彼時,在距離西塘並不太遠的滬寧杭等大城市裡,鬼怪服、面具、南瓜頭等佔據了不少大型商超的流量C位,在廣播和活動引導員的鼓動下,不少家長或掏出腰包,或上陣互動,以幫孩子得到新奇酷的萬聖節道具。千年古鎮裡的漢服盛會雖然與大都市裡的洋節派對在時間上交匯,卻沒有撞出激烈的火花。
  • 當幼兒園小朋友遇上萬聖節,造型千奇百怪,孩子們已被「玩壞」
    當幼兒園小朋友遇上萬聖節,cosplay造型萌翻網友「萬聖節」是國外的一個節日,傳統的萬聖節是11月1日,但萬聖節前一晚往往是最熱鬧的。根據節日習俗,孩子們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精靈鬼怪」形象來各家各戶地敲門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
  • 當Lo娘遇上漢服黨,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網友:小眾圈子升級了
    資深漢服黨和十年lo娘請求出戰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勁爆具有爭議性的話題,那就是當Lo娘遇上漢服黨,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景,畢竟這2類人群都不是省油的燈啦,我簡直可以想像到那種火花四濺的場景其實畫面中的這款漢服是明制漢服,是我比較喜歡的一款漢服,因為穿著比較大氣高貴。在所有的制式裡面我最喜歡的就是明制和宋制了,等下會給大家了解一下的。其實相比洛麗塔,漢服蘊含的知識和講究也是超多的哦。
  • 天蠍座遇上萬聖節
    10月31日是西方傳統節日萬聖節,也是「萬聖夜」。萬聖節英語是All Saints Day,亦稱「諸聖瞻禮」,天主教和東正教節日之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華語地區常將萬聖夜誤稱為萬聖節。「Hallow」來源於中古英語halwen,與holy詞源很接近,在蘇格蘭和加拿大的某些區域,萬聖節仍然被稱為「All Hallow Mas」。那一天,要舉行的彌撒儀式(Mass)是慶祝在天的全體聖人(Hallow)。現在社會上為了商業利益或其他目的,在10月31日夜裡組織各種充滿妖魔鬼怪的活動,完全背離了萬聖節的神聖意義。
  • 鬥羅大陸:當萬聖節遇上史萊克三姐妹,小舞的小丑裝太養眼!
    近日萬聖節的氣氛還是相當熱鬧的,各大遊樂園都開展了很多關於萬聖節的主題,人流量非常的大,小編也去體驗過一會,絕對是人比鬼還多,玩一個項目,可能要排隊幾百米才能進去,可見萬聖節這種「恐怖」氛圍,對很多人都有吸引力,雖然是西方節日,氣氛還是很熱鬧的,包括幼兒園,商場以及一些舞廳都有相關主題,畢竟這也算是一年一度少有的狂歡,那麼史萊克七怪遇上萬聖節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 攜手中華漢服cosplay,暢享雪中自在style
    點擊觀看漢服小姐姐滑雪視頻著一身漢服,賞一場雪景感受南國雪原的聖潔體驗高山滑雪的激情這一刻,
  • 萬聖節 可愛的小甜點遇上搞怪的小南瓜
    萬聖節就快到啦!
  • 當世界各國傳統服飾遇上漢服~
    同中國有漢服一樣,世界上很多國家有自己的傳統服飾,比如:俄羅斯的魯巴哈與薩拉範:"魯巴哈"是俄羅斯傳統的女裝,其樣式有點像長袖連衣裙。從前,俄國婦女下地除草時都穿魯巴哈,因為長袖能防止稻草扎刺皮膚。魯巴哈又被稱為"割草裙"。
  • 關於萬聖節的搞笑說說大全 孩子們過萬聖節發朋友圈的說說
    關於萬聖節的搞笑說說大全(三)  21.今天是萬聖節,允許你出鬼點子,任由你耍鬼把戲,放任你說鬼話,只要你高興就好。小鬼得瑟去吧,祝萬聖節快樂!  22.白天活見鬼,晚上到處都是鬼,怎麼會有這麼多的鬼呢,因為今天是萬聖節嘛,讓我們一起裝鬼吧,開心的狂歡一夜  23.點亮南瓜燈,照你美夢到清晨;啟動魔力帚,載你敲開幸福門;關心無時無刻,呵護每分每秒,親愛的朋友:真心祝願你:萬聖節愉快,知足常樂!
  • 永遠的萬聖節女王!她將萬聖節變成了一場個人變裝秀~
    如果說每年的萬聖節我最期待什麼?
  • 當「飛彈綠」遇上「漢服紅」,怎一個美字了得!
    接親娶媳婦兒嘍當「飛彈綠」遇上「漢服紅」,一幅美麗的愛情畫卷嫣然展開。上午10點10分,婚禮儀式正式開始,新娘鳳冠霞帔,新郎戎裝甲冑,禮樂相和、錦繡霓裳,一向莊嚴的軍營颳起一陣濃鬱的「中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