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一本書上看到人為什麼是兩隻眼睛,兩隻手,兩隻耳朵,一張嘴。他的解釋是我們應該多做多看,少說話。確實是這樣,我們就應當少說話,多做事,莫讓別人有機可乘。
少說話,沒有人會把我們當啞巴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和別人爭吵,到最後爭吵雙方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前幾天,我的一個朋友來找我聊天,他說最近老是被別人打小報告,搞得自己很是尷尬。我問他是不是經常和別人為了一點小事情而爭吵,或者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他說也沒有,只是有時候在別人面前討論別人罷了。
在別人面前討論別人這是很不禮貌的,如果是說別人如何優秀,如何有能力,如何高人一等這樣的話,就可以說。如果是說一些相反的話題,那麼當事者或許也懶得跟別人提起,但是一旦你說了一些負面的話題,當事者肯定會原話說給那個「別人」聽,甚至會更加地添油加醋般地說一通。
我的那位朋友就是因為在別人背後說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然後又添油加醋般地返給了那個「別人」,因此我的那個朋友也受到了他應有的懲罰。朋友,我們千萬要少說話,多做事,莫讓別人有機可乘。
現在這個社會的交際能力非常廣泛,朋友的朋友也許和你也認識,你的朋友不僅認識你更認識其他的朋友。所以,我們少說話,多做事,莫讓別人有了可乘之機。
就因為你多說了一句話,別人卻把這句話放大百倍,從而影響你自己的利益
社會環境總是好的,但是再好的社會也總有一些人想抓住別人的一點小失誤從而放大百倍,都說只要你比我過得好就好,那樣的關係應該是非常鐵的了。就像老家人說的:「鄰家只望鄰家窮」,在一個寨子上原來一起長大的好朋友,自從有了各自的家庭後,隨著各種壓力的變大變多,別人就會拿他們來對比。隨著長時間的對比,過得很好的人覺得很自豪,而過得相對差一點的人卻非常自卑,所以人們常常說:「我很窮,但是我看到他比我更窮我就會很高興。」。現實社會確實是如此。
我的一個朋友,他前年結婚,去年生了一個小孩,那個小孩非常惹人愛,長得也非常帥氣。朋友的老婆是在一家國企工作,本來高高興興地休完產假,在辦公室上了一段時間班,因為他們才結婚,才有第一個小孩,因此不知道生小孩還可以報銷生育津貼。她們單位也沒有通知她去辦理,後面辦理的時間是六個月之內,所以沒有報銷生育津貼。
我的那個朋友在跟其他人談到這件事時,不注意就冒出一句:「我確實不知道還有生育津貼,現在已經過期了不能夠報銷了。」。就是因為這句話,讓一個同事添油加醋到他們領導前面胡亂說一通,因為他們報銷的生育津貼費用要交到公司,所以那個人就把這個事說得風言風語,最後公司讓他自己買單。我的那個朋友很後悔談到這件事,我也只能是安慰他:「以後還是少說話,多做事算了,因為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人總是希望你比他差,就因為你比他過得快樂。」。是的,人們常說:「禍從口出」就是這個道理。
時間就是成本,時間就是利益,我們要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多做事,少說話,莫讓別人有機可乘。
(如果你覺得也是這樣,請留下你寶貴的意見。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