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漢字筆畫邂逅英文字母 「漢字慧」讓老外也能輕鬆掌握中文

2020-12-09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楊渝 實習生 李茂佳

致力於讓外國人用母語輕鬆掌握中文,通過解構漢字筆畫、筆順,類比字母形態等方式,把每個漢字的筆畫轉換為與之高度相似的英文字母。作為本次雙高賽的參賽者,重慶字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帶了一種名為「漢字慧」的獨特漢字書寫國際化教學體系。

「每個漢字都能解構重組為英文字母的組合。這樣一來,對於從小接觸英文字母的人群來說,學習漢語就容易得多。」重慶字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曉明介紹,經歷十餘年時間,「漢字慧」現已成功解構了8105個漢字,基本涵蓋了日常高頻用字。用傳統方式書寫漢字,平均每個漢字13畫;而將漢字解構為英文字母,平均每個漢字只需4.8個字母。

高曉明舉例稱:比如,「亼」可類比為字母A,「口」可類比為字母「O」,「卩」可類比為字母「P」。基於此,以「命」字為例,可由英文字母「AOP」組合而成。

「目前,『漢字慧』已推出5款產品,主要面向備考中國高校的外國學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府部門官員、外籍駐華高管和科學家等人群。」高曉明告訴封面新聞記者,他想先從國外開始推廣「漢字慧」,經過市場認可後,再返回國內。在美法兩國,已經有6個教學機構使用「漢字慧」進行漢語教學。

值得一提的是,高曉明還自行研發了一套「漢字慧」輸入法,這套輸入法已獲得了兩項國家發明專利。如今,高曉明手機上使用的,正是漢字慧輸入法。

「參加這次『雙高賽』,就是想讓『漢字慧』的這套學習方法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同時,也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外國人來學習中文。」高曉明稱,相信中國漢字能夠在世界舞臺上展現更多魅力,綻放更多光彩。

相關焦點

  • 漢字字母解構漢字筆畫 《中國漢字書寫國際化教學體系》在重慶發布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重慶6月29日電 (記者 鍾旖)隨著全球「漢語熱」興起,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開始學習漢語,其中,漢字書寫是他們學習的一大障礙。29日,《中國漢字書寫國際化教學體系》在重慶發布,該教學體系顛覆了外國人學習漢字的傳統方法,以中國漢字字母解構中國漢字筆畫,可讓外國人用母語方式輕鬆學習中文,跨越漢字難學的難關。
  • 中國人穿英文字母衣服,老外穿這些漢字衣服,他們真不知道意思嗎
    比如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就非常流行出國,尤其是對美國有好感,不少衣服上還會印些英文彰顯洋氣,而近幾年,你就可以在外國人身上看到,印著漢字的衣服,只是看到這些漢字的意思,或許你會忍不住笑出聲。當然,如果僅僅說衣服上印外國字這個事情,也沒必要上升到崇洋媚外這個高度,畢竟大家都有個視覺疲勞,總是看漢字,難免會對英文有新鮮感,所以買些上面有英文的衣服不算什麼。
  • 英文字母已成現代中文一部分,爭論漢字編程還是英文編程已無意義
    三、英文字母已經是中文的一部分中文並非故步自封的語言,它有很多外來詞彙,周邊各民族都為漢字的成長貢獻了力量,古代的「卍」字來自於印度梵語,至於詞彙則更有成千上萬來自國外,如「石榴」、「花椒」、「番茄」來自西域,「幽默」、「克隆」、「雷達」來自於英語,但我們使用起來和原生漢字單詞並無區別。中文不是孤立的池塘,而是大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 【漢字筆畫】漢字筆畫安卓版(Android)5.1.6下載_太平洋下載中心
    漢字筆畫 學習辦公 大小: 13.52M
  • 汽車按鍵都是英文字母,不能用中文漢字代替嗎?原來是有原因的
    隨著汽車的不斷普及,目前經過相關數據顯示國內民用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1.2億臺左右,可以說是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那麼於許多車主在平時使用中會發現汽車的按鍵大多數都是英文字母,對於許多英文不好的人來說往往不知道字母背後的含義和功能,在使用過程中帶來很多的不便,那麼為什麼汽車廠商不使用漢字呢
  • 中國漢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老外痴迷漢字也瘋狂!
    中國漢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老外痴迷漢字也瘋狂!  《生僻字》由蘇州90後小夥陳柯宇作詞作曲,創作靈感來自網絡熱詞「又雙叒叕」,他希望通過歌曲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漢字文化,讓生僻字不再生僻。  生僻字之歌火到海外? 㙓、叕、㵘、龘有何魅力  如今,這首歌不僅在中國爆紅,還火到了外國。有些趕潮流的外國人也紛紛模仿。中國網友都認不全的字,外國人能Hold住嗎?
  • 漢字為何能令外國人痴迷?與英語相比漢字有什麼魔力?
    學習中文的外國人雖然少,但痴迷漢字的外國人可不少。有一個理察.希爾斯的美國人痴迷漢字20年,創建了字源網,專門研究漢字的起源和發展,其對漢字的痴迷令人動容。世界上有很多熱愛漢字的外國人,他們通過自學掌握了不少漢字,每天在網上討論漢字的構造和寓意,樂此不疲。還有很多外國人把漢字刺在身上,認為漢字很神秘,像神秘學中的符號。
  • 武漢旅法學者餘友年發明漢字千裡碼–今日湖北網
    今日湖北網武漢12月3日電(方政軍 方向明)武漢旅法學者餘友年,繼發明了連文盲和老外都能學習使用的漢字檢索系統後,與中國聯想籤訂了全民碼的技術轉讓協議,近期全民碼技術又取得了顛覆性突破,主要表現下列幾方面:    ——全球首次實現文盲、老外都能學習、掌握、快速漢字輸入的方法,無需知讀音和拼音
  • 老外的漢字紋身、國人的英文T恤,世界兩大文化鴻溝
    這讓歪果仁在紋身的時候,把目光瞄準到中國漢字這塊「沃土」上來。不少歐美明星身上就紋著漢字,當我們看到這樣的紋身時,常常感到不解,好奇他們是不是讓紋身師給坑了?例如貝克漢姆,他身上紋的漢字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小貝的刺青遍布全身,臂、背部、肋骨,幾乎能刺的地方都布滿了圖案。
  • 漢字創意設計技巧
    文/李鴻明 由於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是經過簡化、合成、假借、附聲的發展後形成的圖形,是抽象的,依照一定的構成法則組成富有審美與感染力的文字形象。在進行漢字創意設計時,可以運用如下技巧去增強漢字的感染力。
  • 還在吐槽歪果仁的漢字紋身麼,外國人都已經沒眼看我們短袖上的英文了
    ,愛用英文呢,並且樂此不疲。 由於是中文,潛意識會優先判斷文字,理解意義,「今年三十一歲」,然後才是關注圖形,因為這些漢字我們太熟悉。將所有的中文全部替換成為英文與阿拉伯數字。這時候,我們的大腦會將其全部圖形化與符號化處理,然後才是理解其含義。結論就是:語言文字有雙重功能,一是「實際表達含義」,二是「圖形視覺美感」,對於視覺直觀感受來說,圖形較文字更有衝擊力。
  • 中國漢字為什麼要用外國字母做拼音
    唐代守溫和尚在分析漢語聲母韻母和聲調的基礎上,制定了描述漢字語音的三十六字母,可惜他用漢字來表示這些聲母和韻母,因此,沒有進一步發展成拼音文字。審定了6500個漢字的讀音,用各省代表投票的方法確定了"標準國音";擬定了一套注音字母,共39個,這套字母採用漢字筆畫式, 字母選自古代漢字。5年後這次會議確定的「標準國音」與注音字母由教育部正式公布,全國小學的文言文課一律改為白話文課,小學教科書都在漢字的生字上用注音字母注音。
  • 各種英文簡稱的商標,漢字怎麼就不能用
    各種漢字商標、招牌和廣告語言,曾經大街小巷都掛滿。現在的街道你看到的都是一些不知名且無從知曉的字母,各種縮寫簡稱,看起來就是那麼的高大上!除此之外,各種產品都逐漸英文縮寫化,包括耐消品車子、衣服等。很多服裝上面印刷了一些英文字母,絕大部分是簡寫的,有的話其實是罵人的,也有很多是牛頭不對馬嘴的縮寫。不論如何印上去就是高規格的洋氣。吃穿住用行入侵文化達到了一定階段,就可以深度入侵。來看看我們平時天天用的名字和一些基本常識。自從有了英文名字,在職場上再也沒人稱呼你中文名。叫起來就是那麼的順口。
  • 中文沒過四級的設計師卻把漢字玩得風生水起
    與印製簡易名詞不同,人們使用文字,更渴望它能傳遞熱血澎湃的精神。文字作為設計師與購買者思維交融的媒介,始終是重要的時裝語言,當 Yohji Yamamoto、Choi Moo Yeol 等人於秀場上使用漢字時,我們驚喜發現,文字標語的熱枕從未褪去,而漢語言正在成為標語時尚的新領袖?
  • 大哲學家羅素說:漢字有一個重大缺陷,也有一個顯著優點!
    >3.政府掌握在由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文人學士而非世襲貴族手中。羅素說,中國文字是由表意符號構成,而不是用字母,「這有許多不方便之處」:第一,學習寫字時,必須先學會無數的各式各樣的符號,不像英文只有26個字母。(其實,漢字常用的筆畫數量也就在30個左右,沒有「無數」那麼誇張;不過相比26個英文字母,確實要複雜一些。)
  • 漢字筆畫、結構變形技法!
    文/尹澤霖 筆畫是漢字的最小構成單位,在字體設計中也是字體性格的最直接表現。通常在字體設計中需要先設定好筆畫,然後再進行造字。不管筆畫形式的不同還是筆畫粗細的不同,都會給人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所謂粗細是指針對漢字的筆畫可以加粗或者變細,也可以強調筆畫的粗細對比。
  • 老外為學中文太拼了,將漢字畫成插畫,稱漢字讓人又愛又恨
    作為擁有5000年文明的古國,中國的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充滿了獨特的魅力,漢字同時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和使用範圍最廣的文字之一,隨著我國國力的提升,以及文化的不斷輸出,許多外國人也紛紛學起了漢字,不過,這種造型各異的方格字,卻讓許多老外犯了難,對它們真是又愛又恨。
  • 日文中的漢字大抵與中文的漢字意義相同,日語漢字的讀法技巧
    日文中的漢字大抵與中文的漢字意義相同,以下只列舉不同或非凡者: 近代產生的日文多為外來語,如為漢字,其義亦經常與中文有所出入.
  • 為什麼漢字印在衣服上,會讓人感覺很土
    題圖:全景視覺  我熱愛中國文化,但是感覺漢字印在衣服上很土,英文還可以,為什麼呢?        我們需要談一個現象,叫做母語羞澀。因為我們生活中漢字太常見了,以至於我們看到的時候首先想到是是這些漢字背後的意義,而不是把他當成一種裝飾性的符號。
  • 吳亦凡把漢字也能玩的風生水起
    與印製簡易名詞不同,人們使用文字,更渴望它能傳遞熱血澎湃的精神。文字作為設計師與購買者思維交融的媒介,始終是重要的時裝語言,當 Yohji Yamamoto、Choi Moo Yeol 等人於秀場上使用漢字時,我們驚喜發現,文字標語的熱枕從未褪去,而漢語言正在成為標語時尚的新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