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談及「教育」,詩人葉芝曾經用這樣一個精準的比喻,表達出「教育」二字的豐富內涵。
在一個人得以接受教育的人生階段中,大學生活無疑是其中最為重要的階段,甚至可以說是人生底色一般的存在。一個人能否實現自我成長,能否認識到自我價值的存在,都是大學階段要面對的人生命題。
「如果大學四年,你沒有學會獨立思考和精神自由,你的一生都可能成為生活和物質的奴隸。」面對正在直播的手機,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像一位站在講臺上的老師,給直播間裡的幾十萬老鐵分享自己的大學生活經驗。
在各大學校紛紛延期開學的背景下,俞敏洪的這堂在線直播課尤為珍貴。2月28日晚上,俞敏洪在自己的快手帳號做了一場直播,這也是這位教育行業領軍人第一次嘗試快手直播,給學生朋友們帶來了這次主題為《四年青春年華,終身兼濟天下》的直播課。
談到青年成長的話題,俞敏洪也許是最有資格的人。一路奮鬥考進北京大學,並創辦新東方,帶領它發展壯大。如今面對正處於人生最關鍵階段的青年學子,俞敏洪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大家講述青年成長的經驗。
出生於60年代的俞敏洪,大學階段正是中國大學教育勃發的時期。在俞敏洪的回憶中,大學時代帶給他的有難以忘卻的浪漫經歷,也有自己從懵懂無知到成熟理智的蛻變。
吉他、草坪、圖書館,一切都與今天不同,「草坪歌曲、校園歌曲在當時可以說比現在的卡拉OK浪漫很多,」俞敏洪對直播間的老鐵們回憶,「卡拉OK是大家跑到一個房間裡喝酒唱歌,並不如在天廣地闊的月亮下面,在圖書館前面燈光的草坪下面唱歌會更加浪漫。」
八十年代的大學生,精神生活的主題詞大多包含著理性、自強等詞彙。但浪漫回憶的背後,俞敏洪也有著刻骨銘心的經歷。「為青春而活,為青春而憂傷」,這是俞敏洪認為自己那一代人的大學生活選擇的主題。
1990年代初期,俞敏洪在中關村新東方學校講課
大三那年,俞敏洪因為肺結核在醫院躺了整整一年,那一年裡他讀了上百本書。如今回憶起來,那段孤獨痛苦的時光反而成為了他寶貴的精神財富。「美好的回憶並不一定是談個戀愛、當上學生幹部這樣的概念,更是你把大學生活的彷徨、孤獨、痛苦都釀成美酒,求得自己的理解,把生活過得更好。」
美國歷史學家杜蘭特曾說,「教育是一個逐步發現自己無知的過程。」俞敏洪也對直播間中的老鐵分享,如果大學階段不能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那麼一生都很難擺脫生活的束縛。
和八十年代相比,如今的大學生活已經遠遠不同,賽道正變得越來越擁擠。2018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數量820萬人,2019年上升到834萬人,而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數量再創新高,達到874萬人。
對於歷盡辛苦進入大學的青年來說,將要面對的最重要的問題莫過於大學應該如何度過。一千個人或許有一千種答案,俞敏洪認為,大學生可能會對大學生活產生誤解,認為到學校裡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學習專業,但其實不然。「大學是做什麼的?古希臘有一句話是刻在神廟的石頭上的,叫做『認識你自己』,大學是尋找自我、發現自我的過程。」
俞敏洪在快手直播間
「有同學說,擔心大學畢業找不到好工作,但是上大學其實不是為了畢業,是為了讓你終生不畢業。」俞敏洪認為,大學四年會讓一個人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東西值得研究和學習,值得終生努力,因此大學畢業其實是一個新的起點。
俞敏洪創辦新東方的故事也許已經被很多人熟知,但如此真切的大學經歷,對於直播間的老鐵來說或許是第一次了解。有不少老鐵在評論區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比如有老鐵就問道,大學生活中沒有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怎麼辦?俞敏洪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把心靈放開,多把自己的心肺掏給別人,別人也會更願意相信你,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間,底層的邏輯是互相的信任。」
隨著俞敏洪的分享,越來越多的老鐵參與到互動之中,有老鐵提問,俞敏洪是怎樣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俞敏洪回答,人生目標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直到現在也不敢說自己找到了人生目標。「不斷地奮鬥,不斷地尋找,才是人生應有的面貌。」
除了第一次嘗試快手直播,俞敏洪在當晚也第一次嘗試和網友視頻連麥,在直播現場連線了一位身在武漢的快手用戶「水果醫生」,水果醫生本身是一名執業醫生,在快手上則使用水果來介紹有趣的醫學知識。俞敏洪對水果醫生的短視頻內容興趣濃厚,了解到他所作的短視頻內容後,建議他可以在知識普及的過程中,更多地向用戶講解專業知識,也有助於讓更多的人學習到醫學知識。
俞敏洪與快手用戶「水果醫生」連麥
在水果醫生之後,第二位連線的老鐵是專注公益英語教育的「橘子外語」,橘子外語本人曾在人民大學擔任講師,為了幫助農村孩子告別啞巴英語,她在快手上註冊了名為橘子外語的帳號,免費提供30秒一小節的英語發音課程,幫助農村學生接受到專業的知識教育。
俞敏洪與快手用戶「橘子外語」連麥
像水果醫生和橘子外語一樣的教育內容創作者,也許不是身在課堂的學校老師,但是他們的共同點都是樂於分享自己熟悉的知識和興趣。在快手上,像他們一樣的快手教育短視頻作者有近100萬人,累計生產的短視頻作品已經超過2億個,內容涵蓋學科教育和三農、職業教育、興趣教育等多個領域。在這些數字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通過內容平臺搭建的橋梁,成為教育受益者的個體。
從八十年代到今天,學校形態變化萬千,教育的方式也在不斷迭代,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教育始終是在培養一個人自我成長的能力。從老師到學校,再到如今各種提供教輔服務的機構,無一不是出於這個目標而行事。作為這次直播活動的合作方,快手推出的一節好課系列,也是希望通過名師的講解,傳遞快手對於普惠教育一直以來貫徹的理念。
「大學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你可能會沒錢,可能會掛科,可能會失戀,你可能會人生迷茫、無路可退。」在直播的最後,俞敏洪為所有青年給出自己真誠的建議。「即使所有這一切都發生,大學生活依然應該是人生最精彩的四年。」
(責任編輯: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