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上所強調的酸性鹼性食品的定義並不是以口感來決定的,它是指食物經人體的消化、吸收、代謝後,所產生的酸性物質和鹼性物質的多寡來定奪的。產生酸性物質的稱為酸性食品,比如動物的內臟、肌肉、植物種子(五穀類)。產生鹼性物質的稱為鹼性食品,如蔬菜瓜豆類,茶類等。
動物的內臟、肌肉、脂肪、蛋白質、五穀類,因含硫(S)、磷(P)、氯(Cl)元素較多,在人體內代謝後產生硫酸、鹽酸、磷酸和乳酸等,他們是人體內酸性物質的來源;而大多數菜蔬水果、海帶、豆類、乳製品等含鈣(Ca)、鉀(K)、鈉(Na)、鎂(Mg)元素較多,在體內代謝後可變成鹼性物質。
鹼性食品進入人體後與二氧化碳反應而成碳酸鹽,由尿中排洩,酸性食品則在腎臟中與氨生成銨鹽而排洩,從而得以維持血液的正常PH(酸鹼值),正常人的血液PH為7.35,呈弱鹼性。
葡萄酒作為鹼性飲品,酸主要從哪裡來
酒石酸是葡萄酒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葡萄品種和土壤結構決定這葡萄中酒石酸的含量。在葡萄酒中,一半以下的酒石酸是獨立存在的,而大部分都以酒石酸鹽的形式存在。發酵過程中,這些酸和酒糟、果肉沉澱、丹寧和色素結合在一起。不同的葡萄品種和產地將影響酒石酸的含量。蘋果酸與酒石酸一樣,是葡萄中主要的有機酸之一。蘋果酸的含量主要取決於葡萄品種。葡萄漿果中含有的蘋果酸是最高的,可高達20克/升。乳酸一種比酒石酸和蘋果酸更加溫和的酸類,聞起來有牛奶的味道。乳酸菌在釀造過程中起主要作用。這些細菌將糖類和蘋果酸都轉化成乳酸,完成乳酸發酵過程。乳酸發酵過程會提高葡萄酒的複雜性,並且將粗糙的蘋果酸轉化成溫和的乳酸,但是過程中失去部分香氣和使葡萄酒變得相對渾濁。
吃的葡萄是酸的,而吃到肚子裡之後原來是鹼性食品噢!
舉個例子, 釀酒用的品種葡萄又酸又澀,但是經過巧奪天工的工匠之手製造成迷人的佳釀。
葡萄酒不僅是水和酒精的溶液,更有豐富的內涵,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本糖以及酒石酸、草酸、檸檬酸、蘋果酸等物質,更飽含礦物質,而在人體代謝之後呈現鹼性。
葡萄和葡萄酒皆屬於弱鹼性食品,和我們的人體在生命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較為穩定的微鹼性內環境相呼應,所以說葡萄酒是最近於自然的酒類,得到最多人的喜愛,而用糧食釀的酒就無法有這樣的效果了。
紅酒是酒類中唯一屬鹼性酒精飲料。多個國家醫學界已將其列入藥典,作為有益健康食品予以推廣。
此外,紅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可以補血、降低血中的膽固醇;紅酒可以抑制低度脂蛋白(LDL)氧化,提升血中高密度脂蛋白(HDL),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冠心病;紅酒中含有聚酚類物質,可有效防治動脈硬化,預防血小板凝結,防視力下降,增強免疫力等。
紅酒是允許糖尿病患者飲用的唯一酒類,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複合泛酸,會促進糖的分解,還防血管老化。作為鹼性酒精性飲品,紅酒可以中和人每天吃下的大魚大肉以及米麥類酸性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