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農業興旅遊振興美麗鄉村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為加快推進農業與旅遊業的產業融合,尼木縣卡如鄉利用自身優勢,鼓勵合作社牽頭,通過「專業合作社+農戶(旅遊點)」等形式,全面調動農牧民群眾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打造「科學規劃布局美、創業增收生活美、生態平衡環境美、鄉風文明和諧美」的特色鄉鎮,以實際行動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特色養殖助力鄉村振興

尼木縣是西藏原種藏雞的自然棲息地之一,這一優勢資源促進了尼木藏雞養殖產業的快速發展。2019年4月,尼木縣卡如鄉利用北京援藏資金投資2100萬元建成「加納日綠色農業發展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藏雞標準化養殖基地」,蛋雞養殖舍、蛋庫、飼料庫、無害化處理間等一系列現代化養殖車間很快建成投用。

記者在操作間看到,工人們正在撿拾傳送帶上的新鮮雞蛋並整齊地碼在包裝盒裡。據了解,目前這裡共飼養了近20600羽藏雞,每天能夠出產1100餘顆新鮮雞蛋。

卡如鄉加納日綠色農業發展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自2017年成立以來,吸納了全鄉45戶224名村民為社員,通過「黨支部+產業+貧困戶」模式,流轉土地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引導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吸納當地33名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日工資120元,通過「租金+分紅+務工」實現戶均增收11000餘元。

尼木縣卡如鄉幹部馮虎介紹說:「去年,藏雞標準化養殖基地實現收入53萬餘元,發放員工工資40餘萬元。今年,將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預計養殖5萬羽藏雞,計劃帶動32戶周邊群眾就業,預計戶均增收一萬餘元。」

藏雞標準化養殖基地工作人員扎巴是實現家門口就業的人員之一,他對記者說:「以前我家只靠務農,生活較為貧困。今年2月,我來到了養雞場工作,這是一個好機會,我一定會比以前生活得更好。」

旅遊產業推動鄉村振興

隨著經濟發展和消費體驗的升級,鄉村旅遊進入快速成長期,成為鄉村振興新亮點。2017年3月,尼木縣卡如鄉立足資源稟賦,由鄉黨委牽頭成立了「加納日綠色農業發展農牧民專業合作社」,依託「農業+旅遊」的產業融合之路,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2018年年底,卡如鄉加納日綠色農業發展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與尼木和美鄉村民俗文化旅遊有限公司合作,依託援藏資金開發建設「溫泉驛站」,於2019年5月正式投入運營。

「溫泉驛站」項目融綠色生態、溫泉養生和民俗風情於一體,擁有完善的休閒配套設施,成為市民、遊客放鬆身心、休閒養生、品嘗美食的最佳去處之一。卡如村的一眼溫泉,汩汩流淌,也帶動村民走上「暖融融」的致富路,2019年,「溫泉驛站」共發放員工工資60萬元,為當地村民分紅45萬元,實現戶均增收近萬元。

尼木溫泉驛站工作人員嘎瑪卓瑪告訴記者:「以前我大多是在工地打工,又累又髒,離家還遠。現在我在溫泉驛站工作,收入比以前高了,離家更近了。我相信,通過努力會越來越好的。」

發展現代化農業、探索鄉村旅遊發展,是尼木縣卡如鄉串聯特色產業、盤活資源優勢、串點成線的實際探索,打造、發展相關產業,為當地發展打開了一扇窗,也開闢了一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文章來源:拉薩日報)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意義
    人類文明史上,鄉村的「興」和「衰」是一對矛盾,有興則有衰,「衰」與「興」有時又互為轉化。城市化和工業化是鄉村衰落的誘因,如何吸取和借鑑人類文明史上的經驗教訓,使城鄉發展能夠優勢互補、互為促進,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鄉村社會的「興」與「衰」,基本可以這樣界定,中國鄉土社會的興盛應為「唐宋時期」。
  • 【湖南】雙牌:「交通+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11月13日,農業農村部網站公布2019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公示名單,湖南省雙牌縣茶林鎮桐子坳村赫然名列其中。是什麼讓茶林鎮桐子坳村名揚天下?近幾年,隨著交通條件的大改善,桐子坳村持續快速發展,從一個落後的窮山村發展成國家4A級景區,先後榮獲「湖南省旅遊名村」、「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等多項榮譽,成為永州市遠近聞名的鄉村振興示範村。桐子坳村緊緊依託千年銀杏林這一特色資源,開展旅遊扶貧,流轉土地近300畝。將昔日的民房、農田、荒山、溪溝通過科學規劃建設,變成一處處鄉村美景。
  • 廣東三水:首創「美麗指數」形成鄉村振興「美麗方案」
    12月19日,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系列評選活動發布會在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舉行。作為廣東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三水立足實際,全域謀劃,探索推進美麗創建、城鄉融合、鄉村治理,形成具有三水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路徑。
  • 心得體會範文:推進鄉村振興感悟5篇
    鄉村振興最終應該實現的是人的發展,真正獲益的應該是老百姓,如何讓百姓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首先應該讓百姓的腰包鼓起來。農村改革40年的實踐,啟示著人們,只有產業振興,才能增強鄉村吸引力,帶動資本、人才等生產要素向鄉村匯聚,才能讓農民看到「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希望,進而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作為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產業興旺既是支撐鄉村振興的源頭,更是引領鄉村振興的潮頭。
  • 海寧市鹽官鎮聚力美麗城鎮「產業美」 建設鄉村振興發展示範基地
    浙江在線11月11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郭靜梅)美麗城鎮建設是貫穿城市、農村的全域美麗建設,是鄉村振興、有機更新、生態環保等工作的有機融合。包王村黨委、紅友村黨委和聯群村黨委聯合創辦成立金牛合作社,成立綠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聯群村建立了一個集產業發展、典型示範、合作共育於一體的鄉村振興產業示範基地,探索產業轉型、項目抱團、服務融合的新型產業發展模式。
  • 充分認識「鄉村旅遊重點村」助力鄉村振興的意義
    將「鄉村旅遊重點村」建設列入產業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既是對前期鄉村旅遊發展促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成果的肯定,也是對未來鄉村旅遊發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提出的新要求。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近日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草案》對鄉村振興中如何發展文化和旅遊業等作出了明確規定,提出國家支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現代農業園區、農業科技園區、農村創業園區、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鄉村旅遊重點村等的建設;各級政府應當支持特色農業、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鄉村產業的發展。
  • 心得體會範文:鄉村振興的感悟5篇
    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實現鄉村振興應該從生態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產業振興、人才振興五個方面著手。護綠色,生態興。
  •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抓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是一次戰略上的轉型和升級,不僅包括經濟、社會轉型,還包括科技、教育和文化復興,是農業的全面轉型、農村的全面發展、農民的全面進步。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大膽探索,改革創新,取得了初步成效。
  • 潮州鄉村美產業興百姓樂,鄉村振興繪就新畫卷
    近年來,潮州市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堅持黨建引領、規劃先行,以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為抓手,奮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逐步實現農村產業提質增效、村容村貌翻新變樣、鄉村文化繁榮發展、基層組織堅強有力、貧困農民脫貧增收。
  • 海豐縣平東鎮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把舵定向,錨定未來。三是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近年來,平東鎮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市委、縣委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深刻把握「灣+區+帶」區域發展新機遇,聚焦「美麗鄉村、美麗農居、美麗通道、美麗田園、美麗產業、美麗民生、美麗動力、美麗黨建」八個美麗,全力推進「5+2」農村綜合改革,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抓手,落實有效措施,助推「三塊地」改革不斷深化,釋放改革紅利,助推鄉村振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 邯鄲曲周特色農業促鄉村旅遊
    這是曲周縣發展特色農業、旅遊業的生動寫照。曲周縣位於黃淮海平原,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近年來,該縣依託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的科技優勢,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綠色農業,建成曲周育苗產業園、四千畝銀杏林、東劉莊村多肉植物、前衙、胡近口村葡萄等一批特色農業。曲周縣2019年入選國家綠色發展先行示範區、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展示基地等。
  • 青島鄉村振興的濃「農」深情
    青島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濃「農」深情,青島市兩會上關於鄉村振興、美麗鄉村的關注從不缺少。農,大業也,農固,天下安。鄉村興則國家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怎麼幹?
  • 鄉村處處顯生機——甘州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紀實
    在高位謀劃建設張民公路鄉村振興示範帶、張肅公路鄉村振興示範帶,為全省鄉村振興建設趟出一條新路子的基礎上,今年,甘州區由示範帶動向全域提升轉變,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統一建設,高標準建設靖安整鄉改造、甘浚丹霞小鎮、甘州驛、西大湖水鄉漁村、甘州水驛、烏江蔬園·鄉居等20多個示範項目,完成風貌改造1000多院,建成美麗鄉村23個,前進村入圍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和中國最美休閒鄉村。
  • 產業興 百姓富!池州奮力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採摘烘乾的金銀花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東至縣木塔鄉大田村、石臺縣磯灘鄉洪墩村、青陽縣喬木鄉凌塘村、貴池區墩上街道羅城村……一個個星羅棋布的美麗鄉村串點成線,連線成片,實現了美麗鄉村建設與振興發展的同頻共振,打造了產業興旺、百姓致富的典型樣本。
  • 堅持綠色發展 促進鄉村振興
    作為全國首批生態建設與保護示範區和全市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範區,重慶市南川區將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鮮明綠色導向的鄉村全面振興之路。以田園美鑄就生活美。千百年來,鄉村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基和社會文明進步的本源。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題中之義。
  • 遵義鄉村振興關鍵詞解讀
    關鍵詞二:鄉村產業之興  回眸奮進「十三五」,我市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把「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把新時代「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總載體
  • 杭州:產業興農民富 美麗鄉村入畫來
    市農業農村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6年以來,全市蔬菜生產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主線,突出抓好市級「菜籃子」基地建設,不斷提升基地抗災能力和產出水平,推進蔬菜政策性保險和直供直銷,本地市場保供穩價。
  • 一扇門鄉村振興學院考察美麗鄉村「魯家村模式」
    為深入學習美麗鄉村轉化美麗經濟的實踐經驗,感受魯家村鄉村振興建設的豐碩成果。12月10日,一扇門鄉村振興學院院長李源帶領團隊的核心成員到中國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魯家村考察學習,魯家村相關工作人員對考察團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 「田園新野」理念助推鄉村振興
    近日,記者走進三國古城新野縣,滿目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美好場景,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新野縣白河灘溼地公園近年來,新野縣強化「田園新野」發展理念,以發展田園產業為重點,以打造田園景觀為關鍵,以培育田園人文為保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了農業提質增效、農村繁榮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的目標。
  • 吉報推出「美麗鄉村」主題新聞專刊
    近年來,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戰略要求部署,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內容來抓,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努力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農村面貌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