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豐縣平東鎮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2020-12-16 中國發展網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石培璋、魯利韋、記者羅勉報導 從汕尾市海豐縣平東鎮了解到,該鎮全面掀起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圍繞全會精神和戰略部署,把握「灣+區+帶」區域發展新機遇,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推動鄉村振興發展,把舵定向,錨定未來。

該鎮黨委書記張彭豪表示,作為純農鎮、山區鎮,生態鎮的平東鎮將堅決貫徹落實省委、市委、縣委的決策部署,做到實幹當先、擔當作為,切實做好以下幾點工作:一是堅持黨建引領,高質量完成村級「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充分認識到做好村級換屆工作是踐行「兩個維護」的必然要求,緊緊圍繞「好穩嚴實」換屆工作目標,牢牢掌握換屆選舉工作的主動權和主導權,選優配強「頭雁」,搭好「兩委」班子,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村級換屆選舉工作,為未來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二是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全鎮上下緊盯「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幫扶措施落實、基礎設施建設等目標任務,繼續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突出「勤、嚴、快、實、精、細」的工作作風,善始善終,善作善成,齊心協力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確保全鎮542戶貧困戶,1989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三是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近年來,平東鎮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市委、縣委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深刻把握「灣+區+帶」區域發展新機遇,聚焦「美麗鄉村、美麗農居、美麗通道、美麗田園、美麗產業、美麗民生、美麗動力、美麗黨建」八個美麗,全力推進「5+2」農村綜合改革,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抓手,落實有效措施,助推「三塊地」改革不斷深化,釋放改革紅利,助推鄉村振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作為全市4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試點鎮之一,平東鎮緊緊圍繞「兩整治、兩提升」工作目標,實現流轉土地1400多畝,成功申報拆舊復墾用地項目696.49畝,將流轉及調規的土地用於增加農村農業發展的用地和空間指標來源。同時發揮依託海亮明康匯、冠龍、乾元、潤之澤、臺農莊、崴元佳咖啡等現有的大型農業種植生產基地及觀光休閒旅遊基地的輻射作用,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無公害蔬菜生產、生態農業旅遊休閒觀光、特色水果等農業經濟,逐步建成農田集中連片、建設用地集中集聚,實現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活力增加的新格局,深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新時代海豐實現跨越發展、高質量發展、奮力當好汕尾建設沿海經濟帶靚麗明珠排頭兵作出平東新貢獻。

相關焦點

  • 濰坊壽光市:積極推動農業產業發展 加快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3日訊12月11日,壽光市委副書記李永光到所包靠的侯鎮東南嶺一村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並聽取了東南嶺一村在戶戶通、美麗鄉村建設及農村經濟發展方面的情況匯報。他要求,著力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吸引農村青年人才回流,進一步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加快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李永光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鎮村基層黨員幹部要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著力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特別是農民經濟收入偏低的村,要注重產業發展,實事求是找差距、補不足。
  •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精神解讀⑤□資料:毛鑫鑫 李子路 付玉婷 製圖:馬立瑩□ 本報記者《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聚焦「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出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體部署了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重點工作。
  • 胡春華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問題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對現代化建設規律和工農城鄉關係變化特徵的科學把握。
  • 有機農業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可行路徑
    來源:農民日報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會議總結髮展成就、科學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對下一階段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全面系統的布局。
  •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寫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茂名網訊 1月1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古潔帶隊到高州調研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村級換屆、防寒保暖、旅遊產業發展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工作,強調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強化產業支撐,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切實走好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之路,寫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 蘇墾農發與海門創新農業合作 助力鄉村振興
    12月23日,「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村企農業合作成果交流會在南通舉行。江蘇省江心沙農場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朱江勝、海門市正餘鎮黨委書記鬱逵、鎮長王思等在會上做了交流發言。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流出,農村出現了「年輕人不會種地、中年人不願種地、老年人種不動地」的現象,許多農田被拋田撂荒。
  • 守住糧食底線 抓好產業發展 推動鄉村振興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孫尚平在第一時間認真學習會議精神後認為,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煉經驗、擘畫未來、承上啟下,對於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具有重要意義。他表示,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將認真傳達學習會議精神,深入鄉村農戶、園區基地、龍頭企業等基層一線,多層次、多形式、多途徑開展宣講活動。
  • 不能簡單地把鄉村振興理解為一般的加快鄉村發展,而是要突出鄉村功能的振興
    此次論壇由北京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主辦,以「新形勢下的農業農村轉型與發展」為主題,260餘位來自科研院校、政府部門和業界的代表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了論壇,同時有4萬餘名觀眾通過線上直播平臺參與了本次盛會。以下內容摘自全國人大常委、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錫文先生在論壇所做的題為「鄉村振興與鄉村功能發揮」報告。
  • 以縣域經濟大發展 推動瀋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法庫縣將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瀋陽『十四五』規劃建議,精確找準法庫發展定位,積極融入瀋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著力把法庫縣打造成為『遼寧重要的現代農業生產基地、瀋陽新興建材產業基地、市民慢生活的休閒之都、瀋陽北部生態涵養區』,切實以縣域經濟大發展推動瀋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12月16日,法庫縣委書記劉陽春在接受採訪時說。
  • 習近平心中的鄉村振興什麼樣?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 抓農業興旅遊振興美麗鄉村
    為加快推進農業與旅遊業的產業融合,尼木縣卡如鄉利用自身優勢,鼓勵合作社牽頭,通過「專業合作社+農戶(旅遊點)」等形式,全面調動農牧民群眾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打造「科學規劃布局美、創業增收生活美、生態平衡環境美、鄉風文明和諧美」的特色鄉鎮,以實際行動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 ...潛力在鄉村!「最強大腦」匯聚青島,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歷史任務,在我國「三農」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山東作為農業大省,鄉村振興是使命,也是機遇。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山東的重大任務。
  • 產業扶貧怎樣與鄉村振興銜接?農業農村部:不能畢其功於一役
    由於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周期不一致,很多問題在攻堅期內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需要納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一考慮,創造條件、分階段逐步解決。」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攝影:徐想12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產業扶貧成效新聞發布會。針對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的銜接問題,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做出上述表述。
  • 聚力鄉村振興 打造生態南召
    劉書記,請您結合全會精神談一談,您對綠色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和認識?南召縣委書記劉永國: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核心要義是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鄉村生態振興一脈相承,提供了路徑和方法。
  •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抓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是一次戰略上的轉型和升級,不僅包括經濟、社會轉型,還包括科技、教育和文化復興,是農業的全面轉型、農村的全面發展、農民的全面進步。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大膽探索,改革創新,取得了初步成效。
  • 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意義——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
    深入學習和領會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意義,才能有更高的站位,增強戰略思維的自覺性,推進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略落地生根。全局性和歷史性鄉村振興戰略對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具有全局性和歷史性意義。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的現代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係、城鄉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
  •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提出:促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在此基礎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統籌好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各個方面,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們要引導更多資本、技術、人才向農業農村流動,加大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建設,提升「糧果畜菜」品牌效應,培育發展百萬元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加快構建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 推動鄉村振興文化鑄「魂」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為鄉村振興和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遵循、明確了目標、注入了動力。
  • 麻辣財經:鄉村振興,這些發展要素值得關注!
    近年來,伴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發布,各類資源、發展要素和資金加快向鄉村匯聚。我國農村創新創業環境不斷改善,鄉村產業快速發展,促進了農民就業增收和鄉村振興。
  • 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從工作層面看,需要整合扶貧開發、農業農村、民政、教育、住建、交通等部門資源和力量,更加重視脫貧群眾收入之外的福利改善,重點支持欠發達地區補齊發展短板,優先推動教育、醫療、文化、就業等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重點群體覆蓋,不斷改善低收入群體發展環境和外部條件,激活低收入群體內生動力,提高其自主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