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壽光市:積極推動農業產業發展 加快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2020-12-21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3日訊12月11日,壽光市委副書記李永光到所包靠的侯鎮東南嶺一村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並聽取了東南嶺一村在戶戶通、美麗鄉村建設及農村經濟發展方面的情況匯報。他要求,著力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吸引農村青年人才回流,進一步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加快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李永光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鎮村基層黨員幹部要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著力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特別是農民經濟收入偏低的村,要注重產業發展,實事求是找差距、補不足。要深化農業土地種植結構調整,激發農業發展新活力,培育農村發展新動力,以產業發展推動鄉村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要注重農村青年人才隊伍培養,加強引導農村青年回村創業發展;要進一步強化農村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基層黨建工作,建立公正、擔當、廉潔、幹事的村級黨組織,當好群眾的領路人。

李永光強調,要把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謀劃明年工作結合起來,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道路,要深化推進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同步推進農業土地產出率與勞動生產率,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同步推進勞動生產力現代化和鄉村治理現代化,加快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農村發展步伐。

相關焦點

  • 海豐縣平東鎮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圍繞全會精神和戰略部署,把握「灣+區+帶」區域發展新機遇,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推動鄉村振興發展,把舵定向,錨定未來。全鎮上下緊盯「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幫扶措施落實、基礎設施建設等目標任務,繼續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突出「勤、嚴、快、實、精、細」的工作作風,善始善終,善作善成,齊心協力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確保全鎮542戶貧困戶,1989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三是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精神解讀⑤□資料:毛鑫鑫 李子路 付玉婷 製圖:馬立瑩□ 本報記者《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聚焦「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出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體部署了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重點工作。
  • 濰坊力促農民工家門口創業就業助力鄉村振興
    通過這三個項目,集中展示了我市在加快培育造就創富一業、致富一方的新型農民,積極推動農民工返鄉創業等工作上採取的新措施,取得的新成績。「促進農民就業創業,事關農民增收致富,事關就業大局穩定,事關打贏脫貧攻堅戰。」
  • 守住糧食底線 抓好產業發展 推動鄉村振興
    廣大幹部群眾紛紛表示,將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上來,深刻認識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堅持質量興農、產業興農、綠色興農,做好全市「三農」工作,努力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 以縣域經濟大發展 推動瀋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法庫縣將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瀋陽『十四五』規劃建議,精確找準法庫發展定位,積極融入瀋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著力把法庫縣打造成為『遼寧重要的現代農業生產基地、瀋陽新興建材產業基地、市民慢生活的休閒之都、瀋陽北部生態涵養區』,切實以縣域經濟大發展推動瀋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12月16日,法庫縣委書記劉陽春在接受採訪時說。
  •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抓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是一次戰略上的轉型和升級,不僅包括經濟、社會轉型,還包括科技、教育和文化復興,是農業的全面轉型、農村的全面發展、農民的全面進步。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大膽探索,改革創新,取得了初步成效。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胡學英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 ...級智慧農業產業基地!青島城陽區搶佔智慧農業引領鄉村產業振興...
    曬出成績:搶佔智慧農業引領鄉村產業振興高地成效顯著質詢會上,作為主應詢人,城陽區搶佔智慧農業引領鄉村產業振興高地牽頭領導首先介紹了攻勢推進有關情況。在過去的一年中,城陽區重點圍繞攻克技術、人才、裝備智造三大高地,搶佔土地數位化、智慧農業增值服務、融合發展、國際互貿互通四大制高點等七個方面發起全面攻勢。
  • 第三屆湖北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大會在華中農大舉行
    12月17日,第三屆湖北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大會在華中農業大學舉行,會上發布了2020年度《湖北鄉村產業發展報告》,發起成立湖北省鄉村振興產業聯盟。「推進湖北省由農業產量大省向農業產業強省轉變是時代賦予湖北人的使命,更是企業實現自身價值的有利契機。」
  • 產業扶貧怎樣與鄉村振興銜接?農業農村部:不能畢其功於一役
    由於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周期不一致,很多問題在攻堅期內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需要納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一考慮,創造條件、分階段逐步解決。」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攝影:徐想12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產業扶貧成效新聞發布會。針對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的銜接問題,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做出上述表述。
  •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提出:促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從明年開始,全市要實施「千村萬戶」增收計劃,健全防返貧常態化監測機制,持續做好重點地區、重點人群幫扶工作,管好用好投入的扶貧資產和基礎設施,實現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樂業安居。在此基礎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統籌好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各個方面,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有機農業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可行路徑
    來源:農民日報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會議總結髮展成就、科學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對下一階段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全面系統的布局。
  • 甘肅積極謀劃推動產業扶貧向產業振興轉檔升級
    ,極大地推動了貧困地區「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發展,進一步為全省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快速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不僅為甘肅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關鍵支撐,也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探索了路子、奠定了基礎。甘肅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旺澤說,今年脫貧攻堅收官後,甘肅將全面轉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甘肅將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持續抓好產業扶貧收官工作的同時,認真謀劃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具體措施辦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開啟農業現代化新徵程。
  • 濰坊:一頭帶動鄉村振興 一頭促進城市繁榮
    新時代的濰坊,農業發展日新月異,新產業新業態蓬勃湧現。特別是作為「一頭帶動鄉村振興、一頭促進城市繁榮」的都市農業,在新思想新理念指引下,在創新提升「三個模式」實踐中,走出一條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康莊大道。
  • 納溪區推動全面小康走向全面振興: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決戰決勝最後衝刺階段;鄉村振興,已經啟動提質加速新引擎。闊步新徵程,納溪區深刻把握「三農」工作的新思想新方略,在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基礎上,借鑑脫貧攻堅經驗做法,做好機制、規劃、政策、發展「四個銜接」大文章,建立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體制機制,推動全面小康走向全面振興。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
    在各市和所有涉農縣(市、區)編制完成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基礎上,全面調查村莊基本情況,初步建立村莊現狀信息庫,重點推動村莊規劃建設。目前,縣域內村莊分類和1300多個省級試點村莊規劃編制已完成。  ——典型引路。搭建一批鄉村振興典型示範平臺,做好「點、線、片、面」結合文章,串點成線、以線連面、聚片成面,帶動實現整體提升。
  • 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 推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通過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扶持力度,推動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任務,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著力點之一。
  • 晉中和順:加快打造火麻產業 推動農業轉型發展
    「山西·和順火麻產業論壇」現場。新華網 發(馬夢迪 攝)近年來,和順縣委、縣政府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搶抓鄉村振興的有利契機,以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為核心,緊緊抓住農業產業化這個龍頭,圍繞市場需求和資源優勢,積極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大力推進地域特色種植業,火麻種植面積穩步增加。
  • 寶坻區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著力發展稻鰍、稻蟹、稻甲魚等稻區立體種養,不斷提升綜合效益。目前,全區稻區立體種養規模達到8萬畝,其中示範基地2萬畝,綜合效益每畝較傳統模式增加500—700元,實現「一水兩用,一地雙收」。二是發展林下循環經濟。將引進龍頭企業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採取「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經營方式,積極探索發展林下養殖和林藥、林糧、林菌種植。
  • 以產業全面振興築牢小康路上的堅實基礎
    (2020年07月06日四川日報)  產業振興對一個地方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引領、推動、帶動作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明確提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必須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