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藻繁殖南極變「草原」?這不是好事,更可怕的在後面

2020-12-26 上遊新聞

也許你從未去過南極,但是你印象中的南極是不是白雪皚皚、冰天雪地、一片純淨?不過,這種印象在未來恐怕是要大變樣了!最近,科學家發現,南極正在快速變綠!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1日報導,最近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南極正在快速變綠。由於規模巨大,甚至太空中的衛星都能看見。

據報導,由英國劍橋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團隊利用衛星數據和實地觀測,繪製了一張綠藻圖,圖片顯示綠藻正密集地在雪地中大量繁殖,讓南極變成了一片"草原"。

此次研究中,科學家在南極發現的綠藻繁殖區高達1600多個,總表面積約為1.9平方公裡。這些綠藻幾乎都生長在半島北部和南設得蘭群島這些地勢低矮的地區,在高地很少看到。

綠雪藻的出現也受到了海鳥和企鵝排洩物的重大影響,它們充當了天然的肥料,加快了微型藻類的繁殖。

南極變色並非第一次出現。在2020年的2月28日,科學家在南極烏克蘭科考站附近發現了粉紅色的"西瓜雪",這實際上也是一種紅色海藻的繁殖引起的一種現象。除了綠藻和紅藻,科學家們還發現了橙藻等其他類型。

南極變得更綠,其背後的影響因素是氣候變化,全球變暖!數據顯示,自1950年以來,南極氣溫的升高速度相當驚人,在1950年-2000年這50年裡,平均每10年上升0.5攝氏度,這也使南極成為全球升溫速度最快的地方之一。

雪藻微生物的甦醒本質上是南極氣候變暖導致的,而雪藻微生物為了大量繁殖,它們會頻繁地吸收太陽的光和熱,並釋放出更多的熱量,而在惡性循環的影響下,只會加快南極的冰川融化。這勢必將帶來全球海平面上升等後果,沿海地區將有更多土地被海浪吞噬,同時,南極環境的改變將反作用於地球氣候,使得全球氣候變得更加異常,天氣更加極端化。

上遊新聞 毛丹 編譯

相關焦點

  • 南極發現大量綠藻繁殖,科學家警示地球正變得越來越熱!
    地球上的幾塊陸地中只有南極是唯一沒有人類居住的地方,地球上七成以上的淡水都保存在這塊寒冷的陸地上,如今隨著地球溫度的節節上升,科學家發現南極大量的冰層正在融化,許多地方能看到被冰封了很久的凍土層已經露了出來,而且科學家更擔心的事情已經發生了,前不久劍橋大學的植物學家在南極發現一片綠色的區域
  • 南極一些地區出現綠藻,面積達1.9平方公裡,像下著一片「綠雪」
    劍橋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的生物學家使用衛星數據和地面觀測相結合的方法,用了6年時間在南極探測和測量藻類,其中顯示有1679處不同的雪地綠藻爆發點,共覆蓋了1.9平方公裡的面積,其中近2/3位於南極半島周圍的低洼小島上。
  • 南極變「綠」了!全球暖化讓綠藻大量增生,對氣候有何影響?
    隨著氣候的暖化,這類生物的數量正在成長,讓南極變得愈來愈「綠」。近期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在《自然通訊》期刊發表「南極綠藻分布圖」,揭密南極綠藻的分布狀況,以及它們與氣候變化之間的微妙關係。雪生藻類是南極生態系的生產者,每年夏季會大量成長早在20世紀初,科學家就已經著手研究南極的藻類。這類藻類又稱為「雪生藻類」(snow algae),是南極生態系中重要的生產者。這些藻類主要可分為綠藻與紅藻,每年夏季就會大量成長;而大量生長的紅藻遠看很像「血」,造成南極冰原的血色奇觀。
  • 南極「綠了」!
    北冰洋沒有浮冰正在成為事實,因為白色的浮冰能夠反射大量太陽光,而顏色深的海水反射率較低,這使得海水吸收了很大熱量。永凍層融化、浮冰消失殆盡、野火肆掠,這些現象在北極一直發生著。北極海冰的逐漸消失對生物界的影響是巨大的,動物如北極熊面臨滅絕,植物卻繁盛起來,北極正在變綠!
  • 南極洲驚現「綠雪」,或將成為一片草原
    話說,大家可能都看到了最近南極高溫的報導了。前一陣,媒體報導南極部分地區的氣溫達到了20度以上。單單是這個數字就能讓人無比震驚和擔憂了。然而,接下來本鯉要說的這條新聞,就更令人沮喪了。這種綠色是由微細雪藻大量繁殖造成的,南極有1600多個綠藻繁殖區,總表面積約為1.9萬平方公裡。全球變暖會導致「綠雪」大規模蔓延,未來,我們將很可能會在這片土地上看到一片「大草原」。而這,僅僅是冰山一角。
  • 南極變綠之後,阿爾卑斯山又變粉了!科學家:不是什麼好事
    很多人可能還記得前幾個月南極變綠的事情,當時南極有一千多塊區域被這種綠色汙染。後來通過實地考察大家也都知道南極變綠的原因是一種藻類,不過這件事過去才才個月,現在阿爾卑斯山又變粉了,而變粉的原因與那集變綠的原因基本上如出一轍。
  • 綠藻還是沒有的好
    這些綠色的本體是一種叫做葉綠素的器官,植物性浮遊生物在這個器官裡利用陽光來進行光合作用。一般植物會使二氧化碳與光和水發生反應,合成糖分,再產生氧氣,這種反應叫作光合作用。植物在繁殖時需要二氧化碳、陽光和水分以外的養分,也就是肥料。要問池子裡為什麼會發生綠藻?那是因為池水的養分(磷、氮等)變多,陽光照射,這些植物性浮遊生物頻繁地進行光合作用,並吸收水中豐富的養分而大量繁殖。
  • 衛星發現地球正在變綠,中國在其中有貢獻,南極也出現了綠洲!
    文/仗劍走天涯衛星發現地球正在變綠,中國在其中有貢獻,南極也出現了綠洲!可是效果卻非常的微乎幾位,甚至不足在新型冠狀病毒之下,人類的活動停止了這幾個月。很顯然,地球環境對於人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地球環境持續的惡化,那最後的苦果只有人類自己能承受,人類在近些年來頻繁的去探索太空,也正是因為地球環境的不斷惡化。如果在地球的外部找到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那麼人類對於地球的利用就不必如此擔心了,甚至就隨他去吧,也是可以的。
  • 南極冰下都有啥?那裡的百合都會跳舞!
    但近幾十年來,隨著極地海域考察範圍的逐漸擴大,尤其在南極海洋深處的研究增多,許多新物種不斷被發現,過往的傳統觀念正在被科學新知所修正。有關南極海洋保護的理念,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更多的發展和完善。我曾17次赴南、北極參加考察探險活動,其中8次隨「極星」號等國外考察船赴極地,在南極地區,我曾領略過「冰下草原」的奇幻景色,也曾見過形形色色的海底生物。
  • 什麼是小綠藻
    小綠藻細胞結構小球藻(Chlorella)又名小綠藻,為綠藻門小球藻屬普生性單細胞綠藻,是一種球形單細胞淡水藻類,直徑3
  • 南極磷蝦一年被吃掉3億噸,卻怎麼都吃不完,專家:看這繁殖速度
    說起南極磷蝦,可能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吧?南極磷蝦被運往世界各個地區,人們都能吃得到。而且南極磷蝦在南極作為生活在地球上,數量最龐大的動物之一。根據相關數據統計表明,南極磷蝦的數量已經達到了50億之多,雖然南極磷蝦一年要被人們吃掉三億噸,但是卻一直無法消耗殆盡,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呢?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南極磷蝦一年被吃掉3億噸,卻怎麼都吃不完,專家:看這繁殖速度!
  • 「南極綠雪」上熱搜,科學家預測2040年北冰洋的冰可能完全消失!
    微博上的一個熱搜讓人感到緊張——#南極綠雪#乍一看,我以為這是一個奇怪的景觀,但當我仔細觀察時,我發現事情遠不簡單。在世界的最南端,有一個被海洋包圍的大陸。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冰蓋,享有「世界冷極」、「世界風極」、「世界幹極」等一系列極端稱號。然而,這是南極。
  • 魚缸綠藻滋生很煩人?認識藻類,其實綠藻可防可控不用怕
    還有一些藻類漂浮在水面上,因為這是它們能接收到最多光線的地方。然而,經生物學家證實,這類藻類與陸地上的高等植物有著顯著的差異。由於附著的直立藻類可能與高等植物非常相似,長長的枝條也會被我們誤認為是水草,其實不然。綠藻是我今天要重點給大家講的有益藻類綠藻是高等植物(胚性植物)發育的大型藻類群。已知的綠藻有7000多種,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環境中都能發現綠藻。
  • 水裡有綠藻不用怕,5種除綠藻的小技巧,總有一種適合你
    大家有養魚或者種碗蓮、碗蓮的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綠藻。原本清澈的水變得渾濁,到處是綠藻,既難看還會搶走水中的養分,今天就教大家5種除綠藻的小技巧,總有一種適合你。在說除藻之前先要解釋下為什麼水裡會長水藻,水藻有很多種,有褐藻、綠藻等等。
  • 高中生物中常見藻類(黑藻、綠藻、、小球藻、金魚藻)
    綠藻植物的細胞與高等植物相似,也有細胞核和葉綠體,有相似的色素、貯藏養分及細胞壁的成分。色素中以葉綠素a和b最多,還有葉黃素和胡蘿蔔素,故呈綠色。葉綠體內有一至數個澱粉核。細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纖維素。遊動細胞有2或4條等長的頂生的尾鞭型的鞭毛。綠藻的體型多種多樣,有單細胞、群體、絲狀體或葉狀體。
  • 瑞士Déesse小綠藻排毒套裝
    從大量醫學研究報告中了解到肥胖及其引起的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病,痛風及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服用綠藻均有顯著的效果,這完全沒有化學合成藥物副作用,不少醫生認為,與其用那些藥物,還不如直接利用綠藻由於綠藻的效果之被許多臨床實踐的證明,使用綠藻的醫院日益增多。另外,小球藻在美容方面也一定的作用;多吃蔬菜水果有助於養顏美容,而食用綠藻對肌膚健康更為有效。
  • 魚缸綠藻怎麼處理?我把除藻方法告訴你
    魚缸綠藻怎麼處理?我把除藻方法告訴你魚缸中的綠藻常常被人忽視,起初你覺得它長在缸中看著還不錯,綠色給人感覺特別有生機。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你會看到這些綠藻繁殖速度很快,野蠻生長,導致整個魚缸都爆滿綠藻,最後還會覆蓋所有東西。
  • 話說,南極和北極那個更冷……
    你是否有想過同樣地處「兩極」南極和北極誰更冷地球的南極和北極都常年覆蓋冰雪,天氣異常寒冷,>這兩地就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那麼,南極和北極哪個更冷一些呢?其實,南極相對更冷一些,南極的平均氣溫只有約零下48.9攝氏度,比北極的平均氣溫低1.7攝氏度。
  • 你還沒有去過的南極,竟然下起了「粉紅色」的雪,這到底是什麼?
    這裡極度嚴寒,年平均溫度零下25℃,內陸地區甚至能夠達到零下60℃;這裡還是極度乾燥,堪比塔克拉瑪幹沙漠;這裡還有狂風在肆虐,有地球上少見的12級大風;這裡的黑夜不是按天計算,一個黑夜就是半年,一個白天就是半年。這裡是就是地球的最南端——南極。
  • 科學家揭開了南極的秘密歷史,南極是年前南極的真實面目
    眾所周知,南極是如此寒冷以至於沒有人居住在南極中,南極成為地球上僅存的淨土之一。隨著人類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大量溫室氣體的排放,加上自然環境的變化,導致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其中南極是其中傷害最嚴重的。不久前「綠雪」出現在南極中,這是藻類的大規模擴散,這表明南極的溫度正在上升,綠色植物開始繁殖。科學家在南極建立的站點研究了南極,他們發現南極並不總是那麼冷,白堊紀,南極是春暖花開氣候適宜的地區。這就是為什麼南極下面有那麼多生物。科學家在南極採集了許多個樣品,發現樣品中含有綠色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