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行動網路的日益普及,直播和遊戲隨時能在手機上玩,但是孩子抵制誘惑的能力差,加上家長管束不嚴,很容易讓孩子沉迷在遊戲中,一些家長對孩子放任不管,甚至將銀行卡密碼交給孩子,後果將是慘痛的教訓。
1月7號,西安9歲的孩子用母親的手機從花唄中消費了3萬多元,但是事後母親想查看錢轉到了哪兒去,從哪個渠道花出去的,卻找不到地方,3萬元對一個不富裕的家庭來說是很多錢,那花出去的錢還能不能追回呢?
家住西安的丁女士稱,事情發生在2020年12月28號下午,她閒下來無事可做,就拿起手機玩,突然收到一條支付寶的信息,上面顯示她欠了花唄2萬多,丁女士以為自己看錯了,點擊去一看,豈止是2萬多,而是欠了3萬多。
從支付寶的帳單中,丁女士發現錢轉給了廣州的一家科技公司,她剛開始以為丈夫買了啥,但是問過才發現,丈夫也是一頭霧水,通過查看支付時間,丁女士發現,轉帳的操作是在2020年12月27號下午發生的, 當天是周末,她和丈夫都在休息,只有小兒子在沙發上玩手機。
丁女士手機上可以看到5筆消費,發生交易的時間在2020年12月27號13點左右到14點左右,最大的一筆消費了18888元,其餘四筆都是2888元,帳號顯示這些錢購買了虛擬鑽石到兩個帳號。
丁女士就問兒子怎麼消費的,是不是在遊戲裡買了東西,小兒子否認說什麼都沒有買,丁女士還把兒子玩的幾款遊戲都登陸進去發現,並沒有充值和購買的記錄。
那個科技公司的收款方也打不通電話,2020年12月30號,丁女士和丈夫帶著兒子去報了警,丁女士還給支付寶公司打電話詢問,但是換了4個客服依舊沒有幫她查到從哪個渠道消費的,客服總是踢皮球,丁女士崩潰的都哭了。
丁女士的兒子小孩說,他並沒有花媽媽的錢,他玩的遊戲不需要充錢,對於兒子為何知道丁女士帳號密碼,丁女士稱,平時兒子需要啥都讓他自己上網買,但是每次買東西,兒子得到她的允許才會操作。
小海一直強調沒有花媽媽的錢,他說自己確實看過一些廣告,因為可以領金幣,但是他沒有給別人買過鑽石或者送禮物,丁女士用自己的手機下載了那個充值的軟體,發現無論是手機號還是其他登錄方式,均顯示她是新註冊的用戶,沒有任何記錄。
而在這個應用內的客服沒有回應丁女士關於錢款如何消費的,而是問孩子平時玩哪些遊戲,之後再問就不在回應,一些網友和遊戲公司的人員透露,這種消費一般為打賞行為,至於小海有沒有說謊,還是無意間刷了錢,這都是個謎。
家長一定要謹慎告知孩子自己的密碼,小海的自控力弱,對虛擬的貨幣沒有意義,有很大概率抵制不住誘惑充值,現實中也發生過很多起孩子用父母手機帳號大額充值的事情,對於丁女士的3萬多錢款,找回的機率渺茫,對此,你怎麼看,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