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冰冷從中醫角度來看,是陽氣虛弱的表現,平時可以多拍按、搓揉湧泉穴

2021-02-22 北京針聯臨床醫案

《黃帝內經》:諸病於內必形於外。雖說,手腳冰涼本身並不是病,但是你一直冷下去,最終身體會出現很多「病」!

首先要告訴你的是:手腳冰涼是你身體狀況的一個外在反應。在中醫角度來看,這種人體現象是陽氣虛弱的表現,就是所謂的陽虛。

一般女性陽氣不足,就很容易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而且,手腳冰涼的女性多伴隨宮寒的特徵,比如痛經、月經推遲、有血塊等。

很多人情緒壓抑、老是發脾氣、壓力比較大,這些都是引起肝氣鬱結的原因。

脾胃被寒氣侵入。長時間不進行調整,可能會出現手腳涼的現象,還會出現臉色發黃,消化不良、腹部脹痛等現象,這還會影響到臉色和精神狀態,就會顯得很蒼老、氣色很差。

《黃帝內經》「四支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支實,實則能登高也。

四肢是陽氣虛實的標誌!陽氣充足,手腳就溫暖有力!而腎陽是全身陽氣的根本。腎起著至關重要的溫煦、滋潤、濡養、激發等作用。

腎陽足,全身就暖;所以,想暖起來,不妨從四肢抓起!

中醫早就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說,即全身許多疾病可以從足而治癒。

足部有200個穴位,是人體第二心臟。

湧泉穴屬於腎經。氣血從這個穴位像泉水一樣汩汩地湧出來,然後沿著經絡滋養全身。

可以說激發了湧泉穴,就能補充腎陽,讓全身臟腑都暖起來。

平時可以拍按、搓揉湧泉穴,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艾灸,可以直接激發陽氣,疏通經絡。

中醫認為肝臟主眼,只有讓肝臟得到充足血液的供應,才能夠讓眼睛變得更加的明亮,當肝臟功能不好時,眼睛就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從而引起眼睛的乾澀引起疼痛。

平時可以按摩大腳趾來緩解眼睛乾燥的問題,因為肝經主要起源於大腳趾,只要經常性的刺激大腳趾就能夠加強肝經的氣血,具有滋養眼睛的功效。

對大拇趾根部兩側的部位進行按摩,能夠緩解風熱咳嗽並且伴有扁桃體炎的患者,因為此部位是扁桃腺的反射區,當扁桃體發炎的時候,只要按摩此部位就感覺到疼痛,一般按摩5分鐘即可,然後多喝水。

平時可以多轉動腳腕具有抗衰老及降血壓的功效,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轉動100下左右即可,經常性的轉動腳踝,能夠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在第一和第2個腳趾上有和腸胃有關的穴位,只要經常性的按摩就能夠達到健胃的功效。

順著腳趾的方向來按摩此穴位具有瀉胃火的功效,特別適合於便秘口臭以及消化不良的人群。

逆行按摩能夠緩解胃部疼痛以及脾胃虛弱、腹瀉等症狀。

踮腳運動的時候能夠增加雙側小腿後部肌肉的血量,只要長期的進行踮腳走就能夠緩解久坐或者久站後所引起的身體疲勞,以及下肢血液回流不暢所引起的靜脈曲張。

每天抽出10分鐘的時間把雙腳抬高,能夠有效的鍛鍊足部,讓腿部肌肉得到一定的放鬆,加強了心肺的氧氣供應以及血液回流,具有保護心臟以及大腦的功效,同時也可以抗衰老。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若轉載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如果您想和更多的中醫同路人一起討論學習,共同進步,歡迎加入針灸醫案群。加群步驟:

1. 掃描(長按)下方群主微信號二維碼,加群主為好友。

2. 發送信息「入群學習」給群主。

3. 等群主發給你入群邀請,加入群。

北京針聯臨床醫案 

微信號:zljxjp

一個堅持分享中醫臨床醫案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冬天裡很多女生手腳冰冷,如何調理?
    在有暖氣的屋子裡,手腳在被窩裡還是一晚上都暖不過來,或者即使穿的比別人多仍然手腳冰涼,這樣的怕冷就不正常了。  手腳冰涼,中醫認為是下面因素導致的,首先是陽氣不足——人體是陰血和陽氣平衡的整體,在陰陽平衡的情況下是健康的。
  • 手腳冰冷 是怎麼回事
    一旦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出現障礙,就會影響血液運行輸送,造成手腳冰冷的情形。從中醫的觀點來看,手腳容易冰冷、麻木,多是屬於氣血的毛病,因為氣虛、血虛所造成的血液運行不暢、血液量不足,要補氣補血。症狀主因心臟衰弱,無法使血液供應到身體末梢部位。貧血、氣血不足,血紅素和紅血球偏低。
  • 調理手腳冰冷的穴位
    你想知道治療手腳冰冷的穴位嗎?
  • 手腳冰冷?艾灸這5個穴位,秋冬也能暖暖的~不看肯定後悔!
    進入秋冬季節,天氣漸冷,很多人都會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但是,也有些人大冬天裡手腳總是熱乎熱乎的,為什麼自己總是手腳冰冷呢?接下來我們來好好分析一下,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手腳冰冷的難題。手腳冰冷,表現為怕冷、手腳冰涼,在中醫體質學上稱為陽虛體質。陽虛體質就是陽氣不足,體內產生的熱量不夠,陽氣不夠,自然就會出現怕冷的狀態。這種體質的人,女性多於男性,年輕人更多一些。
  • 手腳冰冷的,冬天可以多按這個穴位,疏通經絡、袪寒保暖
    營養師指出,人體有7個保暖穴位,平日多按有助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袪寒保暖。很多身體毛病都與寒氣息息相關,如感冒、關節痛、肩頸痛、經痛等,要遠離病痛,便要懂得保暖。除了多穿衣服、吃溫熱食物外,還有什麼方法讓身體暖和起來呢?其實,我們身體本身有七個保暖穴位,大家不妨多按摩,以達疏通經絡、袪寒保暖的效果。1.
  • 寒溼初春,手腳冰冷原來因為這個……
    中醫師提醒,一般常見四肢冰冷的原因,除了體質虛寒以外,也有可能是心血管循環問題或者自律神經失調所造成,千萬不可輕忽。     從中醫角度來看,手腳冰冷主要和肢體末稍陽氣不足有關。用一般物理學觀點來解釋可分為以下三種:    一、熱能來源不足:俗稱體質虛寒,因為年老、體虛、久病、多病或其他原因導致陽氣產出量少,當然分送到末梢的陽氣也會不夠;
  • 【健康】秋冬手腳冰涼怎麼辦?6招教你溫暖過冬
    從中醫角度來說,手腳冰冷大多有兩個原因:1、內因:先天體質虛弱,如脾陽虛;2、外因:後天生活方式不當,如貪吃寒涼的食物、吹空調過度、穿衣服少而受寒等。其中手腳冰冷者多為陽虛體質。 選購一個刮痧板,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手掌發熱後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從根部到指尖,每個方向刮5至10次,能行氣通絡。
  • 手腳冰涼怎麼辦 平時這樣保暖能改善手腳冰涼
    紅棗是比較常見的水果,部分人因為貧血導致血液循環受阻,如果局部血液無法繼續提供,可能就會出現手腳冰涼表現。如果可以適當進食紅棗,獲取裡面的維生素、鐵元素,通常對人體健康有利,還可以獲取這些營養物質達到補血的功效,這樣手腳冰冷的情況才會慢慢好轉。  3、生薑如果出現了明顯的手腳冰冷現象,還需從飲食這方面入手調節身體。
  • 手腳冰涼灸哪裡?秋冬艾灸這6大穴位,讓你溫暖一冬!
    手腳冰冷,表現為怕冷、手腳冰涼,在中醫體質學上稱為陽虛體質。陽虛體質就是陽氣不足,體內產生的熱量不夠,陽氣不夠,自然就會出現怕冷的狀態。當然也有很多中老年人也有身體寒冷怕冷的症狀,那也是元氣不足的典型表現。 從中醫角度來說,手腳冰冷大多有兩個原因: 1、內因:先天體質虛弱,如脾陽虛; 2、外因:後天生活方式不當,如貪吃寒涼的食物、吹空調過度、穿衣服少而受寒等。 其中手腳冰冷者多為陽虛體質。
  • 按摩4穴位,改善手腳冰冷
    >
  • 手腳冰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很多人特別是女性、老人,還有平時就體虛的人很容易有一種情況:手腳冰涼。手腳冰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到底要怎麼調理呢?讓中醫專家來告訴我們!手腳冰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1、陽氣不足《黃帝內經·素問》裡說:「陽者衛外而為固也」,就是指人體有抵禦外邪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陽氣。而陽氣具有溫養的功能,陽氣不足就無法溫暖人體,特別是處於四肢末端的手腳更得不到陽氣。2、氣滯,血液循環不好
  • 手腳冰冷你是哪一種?喝薑母茶暖身
  • 秋季手腳涼的中醫調理
    而血有「得熱則行,遇寒則凝」的特性,所以當身體受到外界寒氣的侵襲,就必然會阻礙了氣血的運行。這時,就算花大錢買高級的保養品或者補血中藥,這些營養也只會積聚在體內,無法達到用武之地。因此,對女人來說保溫是首要任務。  所謂保溫,無非就是多穿衣服,不要愛露。但偏偏很多年輕的女孩子不愛聽,平時愛穿「露臍裝」、「露背裝」,甚至大冷天還穿迷你裙,旁邊的人看著都覺得冷。
  • 多按按下面這些穴位,讓你一年四季陽氣都足!
    想要陽氣足,應該怎麼做?大家可以多按按這些穴位,有好處哦~ 頭頂:百會穴 位於頭頂正中間的百會穴是人體經脈的匯總之處,百脈之會,貫達全身。
  • 「秋收冬藏」,足底穴位—湧泉穴的妙用
    湧泉穴的妙用不知不覺夏天過去,迎來了秋天,早晚溫差較大,儘管中午還會炎熱,但晨起和晚上絲絲涼意還會讓人感受到秋天的氣息。「秋收冬藏」,由於白露之後,天地陽氣開始收斂,對於腎臟而言,也開始收納陽氣了。腎臟的陽氣就是我們身體裡的小太陽,溫煦我們全身,如果能量儲備不足,沒有足夠的氣血來禦寒,到了冬天就會怕冷、經常感冒。今天來介紹一下湧泉穴——防寒保暖,強腎第一要穴,我們平時要多按揉。隨著健康知識的傳播,想必大家對湧泉穴也有認識。
  • 手腳出汗是怎麼回事
    一、手腳出汗的原因  手腳出汗在現代醫學上來看屬於一種局部多汗症,常發生在一些年輕人身體上,且不僅僅局限於手腳,在人體的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現。現代醫學治療局部出汗症多採用維生素B1和谷維素治療,嚴重時候會採用一些安撫情緒的藥物,如乙醯膽鹼類或安定片。
  • 手腳冰涼?按這個神秘的穴位就對了→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手足應該是冬暖夏涼的,但是現在很多人往往相反:冬天手腳冰冷,嚴重時還會出現凍瘡;夏天的時候手腳發熱發燙,晚上睡覺的時候莫名的有一種煩躁感。尤其是女性朋友,在月經來臨的時候,多伴有痛經的症狀,這多是脾胃虛寒和腎陽不足的表現。對於這種疾病的治療,往往採用溫陽健脾,補腎通陽的辦法。
  • 手腳冰涼不是沒人疼,而是....,辦法很簡單~
    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 劉維忠—中醫認為人體的正常機能主要是靠氣血將養分運送到全身來完成的,一旦陽氣不足或氣血運行受阻導致陽氣瘀滯,那麼處於四肢末端的手和腳就會出現冰冷的情況。一般來說,如果人體陽氣不足,除了手腳冰冷之外,全身也會出現怕冷的情況。如果只有手腳冰涼的症狀,身體並無冷感,那麼可能是陽氣瘀滯所致。
  • 打開身體三個「火爐」,改善手腳冰涼,讓身體在今冬熱乎起來
    手腳冰涼在中醫上有分級,從寒涼部位來說,以感覺手指、腳趾涼為主的程度較輕,涼感不超過腕關節、踝關節的略重,涼到膝關節和肘關節的最嚴重;從寒涼程度說,冷感比較輕一點兒的叫「手足不溫」,手腳不暖和冷感較重的稱「四肢厥冷」。
  • 大夏天手腳冰涼怎麼辦?按揉這些穴位能改善症狀
    炎熱的夏天,不少人都有手腳冰涼的感覺,其中,多以女性、老人和體弱者為主。即使晚上棉被蓋得很厚,也無法得到緩解,甚至第二天起床後,手腳還是冰冰涼涼的。這到底怎麼回事呢?氣血是人生命的動力和源泉,手腳涼最根本是氣血不足,人的一身全靠氣,血濡養,氣是起著溫熙,推動的作用,血是起著濡養,滋潤的作用,如果脾虛陽鬱,指脾失運化之權,水谷精微不能上輸於心,肺變化為血,脾虛化源不足,血少自然經脈寒,脾主四肢,脾不生血不能溫養四肢故手腳冰涼。手腳冰冷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自律神經的功能調節不順暢,血管變細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