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冰涼灸哪裡?秋冬艾灸這6大穴位,讓你溫暖一冬!

2021-02-16 聖透灸資訊

進入秋冬季節,天氣漸冷,很多人都會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但是,也有些人大冬天裡手腳總是熱乎熱乎的,為什麼自己總是手腳冰冷呢?接下來我們來好好分析一下,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手腳冰冷的難題。

手腳冰冷,表現為怕冷、手腳冰涼,在中醫體質學上稱為陽虛體質。陽虛體質就是陽氣不足,體內產生的熱量不夠,陽氣不夠,自然就會出現怕冷的狀態。這種體質的人,女性多於男性,年輕人更多一些。當然也有很多中老年人也有身體寒冷怕冷的症狀,那也是元氣不足的典型表現。

 

從中醫角度來說,手腳冰冷大多有兩個原因: 

1、內因:先天體質虛弱,如脾陽虛;

 2、外因:後天生活方式不當,如貪吃寒涼的食物、吹空調過度、穿衣服少而受寒等。

 其中手腳冰冷者多為陽虛體質。

  

 

1、久坐不動

 中醫認為「靜則陰生,動則陽生」,不愛運動的人血液循環也會緩慢,容易怕冷。

 

2、穿緊身衣褲

緊身衣物導致手腳等身體末端血液循環不暢,會出現手腳冰冷等症狀。

 

3、素食主義

只吃蔬菜,導致人體熱量不足,更不耐寒。

 

4、吃寒涼食物

除了冰淇淋、冰水以外,還要注意也應少吃西瓜、綠豆、鴨血等涼性食物。

 

5、過度節食

吃得太少,身體能量跟不上,會使人體氣血虧欠,導致四肢寒涼。

 

如果任由手腳發涼,則脾陽更虛,導致脾胃功能低下,消化功能減弱,影響營養吸收,進一步發展可至精神不佳、面色萎黃、全身怕冷。

所以,我們首先需要對自己的體質進行調理。

 

陽池穴的部位及取穴法:

在人的手背手腕上,位置正好在手背間骨的集合部位。尋找方法是,先將手背往上翹,在手腕上會出現幾道皺褶,在靠近手背那一側的皺褶處上按壓,在中心處找到一個壓痛點,這個點即是此穴了。

 

陽池穴的功效:

陽池穴這個名字就意味著囤聚太陽的熱量,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這一穴位,便可迅速暢通血液循環,溫暖和身體。

 

刺激陽池穴,要慢慢地進行,時間要長,力度要緩。最好是兩手齊用,先以一隻手的中指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再換過來用另一隻手的中指按壓這隻手上的陽池穴。這種姿勢可以自然地使用力量由中指傳到陽池穴,還用不著別人幫忙。手腳發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堅持刺激陽池穴,便可不為冬天的來臨而發愁。

 

 

1、湧泉穴


湧泉穴,在人體足底穴位,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腎經的首穴。

施灸方法:

可以在晚睡前,先熱水泡腳20~30分鐘,然後艾灸兩個足底的湧泉穴。

 

2、足三裡穴


足三裡是個強身健體的萬能穴,也是人體長壽穴之一。中醫素來有「若想身體安,三裡常不幹」的說法。  

施灸方法:

艾灸足三裡是以溫和灸為主,每穴施灸時間在10~20分鐘。

 

3、大椎穴


屬於督脈,有通督行氣,貫通督脈上下之作用,同時如果有感冒,過敏性疾病,熱病,癲癇,頸椎病,治療取穴大椎也是首選,都是在治療寒涼疾病,那麼大椎在上焦,治療寒涼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選穴位。

施灸方法:

每次施灸10~20分鐘,以自己適應為度,可以逐漸延長施灸時間。

 

4、命門穴


補腎壯陽灸命門,命門是人體生命之門,先天之氣蘊藏所在,是生命的根本。

臨床上,命門火衰主要表現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洩,男子陽痿,早洩,女子宮寒不孕,舌質淡,脈沉遲等虛寒之象。

灸命門給各臟器的生理活動起到溫煦,生發和推動作用,故灸命門是推動生命之火。

施灸方法:

每次施灸時間在20~30分鐘之間,熱度以自己舒適為宜。

 

5、神闕穴


在臍窩正中,該穴位於人體的腹中部,臍中央。神闕是氣和、氣舍、氣具之穴,是任脈在此會和,此穴為任脈上部經脈氣血的重要來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溝通上下之功效。 

 施灸方法:

每次施灸時間在20~30分鐘之間,熱度以自己舒適為宜。

 

以上五個穴位不需要一次灸完,可以一次施灸1~2個穴位,隔天再施灸餘下的穴位,只要堅持下來,一定會看到療效。

 

除艾灸調理方式外,食補也是改善手腳冰冷的一種辦法哦。

一碗三紅湯,讓手腳暖起來

1.紅棗性溫、味甘,有益氣補血、健脾和胃、養血安神的功效,可改善血虛萎黃。

2.紅豆性平,味甘酸,可利尿、消腫、健脾,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含鐵質、維生素B12,有補血和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

3.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這個加減後的三紅湯,有補脾生血之功,可改善氣血不通,緩解手腳冰冷。

 

食材:

紅豆250克、紅棗15-20枚、紅糖適量

方法:

1、把紅豆洗淨,浸泡兩個小時,紅棗洗淨去核;

2、鍋中放入紅棗、紅豆,加入600毫升水,倒入紅糖,待棗和紅豆熟爛即可飲用。

最後,日常生活中,養成以下良好習慣,也能改善手腳冰冷的情況。

1、注意保暖

2、堅持熱水泡腳

3、睡覺護好腳部

4、穿寬鬆衣物

5、加強運動

往期熱門文章

弘揚中醫養生文化,傳承千年艾灸療法,做中醫文化的傳播者,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不錯,歡迎點讚分享朋友圈哦~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手腳冰冷?艾灸這5個穴位,秋冬也能暖暖的~不看肯定後悔!
    進入秋冬季節,天氣漸冷,很多人都會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但是,也有些人大冬天裡手腳總是熱乎熱乎的,為什麼自己總是手腳冰冷呢?接下來我們來好好分析一下,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手腳冰冷的難題。手腳冰冷,表現為怕冷、手腳冰涼,在中醫體質學上稱為陽虛體質。陽虛體質就是陽氣不足,體內產生的熱量不夠,陽氣不夠,自然就會出現怕冷的狀態。這種體質的人,女性多於男性,年輕人更多一些。
  • 改善手腳冰涼的穴位都有哪些?
    那麼手腳冰涼怎麼調理呢?下面中醫教大家針灸穴位,幫你改善手腳冰涼,一起來看看。足三裡是個強身健體的萬能穴,長壽穴。有「若想身體安,三裡常不幹」說法。這個常不幹指的是用艾灸條燻灼穴位,使該處的皮膚起水皰,又稱其為「灸花,灸瘡」,這水皰老流水可以及時把脾胃的寒溼祛除,「常不幹」因此而來。有關研究發現,艾灸足三裡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動和胃的供血狀況,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增強消化能力。艾灸足三裡是以溫和灸為主,儘量不要發生灸瘡。
  • 手腳冰涼怎麼辦?這五個穴位很重要!
    天氣變冷,很多人就會有手腳冰涼的症狀,女性朋友居多,那麼手腳冰涼是怎麼回事呢?手腳冰涼怎麼調理呢?手腳冰涼在中醫體質學上稱為陽虛體質。陽虛體質就是陽氣不足,體內產生的熱量不夠,陽氣不夠,自然就會出現怕冷的狀態。這種體質的人,女性多於男性,年輕人更多一些。當然也有很多中老年人也有身體寒冷的症狀,這也是元氣不足的典型表現。
  • 艾灸,冬天裡的一把火!這6個作用,灸過的人才知道
    中醫文化認為身體是一個偏物理的世界,強調熱量、氣、血、這些概念,灸產生的熱相當於一股能量,相當於氣,它能調動五臟六腑吸收和轉化,這是藥和針所不能做到,灸的能量最為直接,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說「針之不及、藥之不到,必灸之」的原因。冬天艾灸適合嗎?
  • 【健康】秋冬手腳冰涼怎麼辦?6招教你溫暖過冬
    不少人都有手腳冰涼的煩惱,即使穿的再多,沒有熱水袋、電熱毯、暖寶寶,也還是感覺仿佛活在冰窖裡,那麼該如何改善手腳冰涼的問題呢?首先得知道為什麼有的人會手腳冰涼,有人說手腳冰涼是沒人疼;有人說手腳冰涼是體寒;有人說手腳冰涼是患了病,手腳冰涼到底是啥原因?
  • 逢九必灸 || 夏季到來灸補陽氣!夏季不補,秋冬受苦!
    陽虛最常見的表現,首先是怕冷;從舌頭上看,一般是舌體胖大,顏色淡,或者白白的,或者是水汪汪的;另外還有一個規律性的表現就是眼淚、鼻涕、口水動不動就流出來了,女性也可能表現為月經量大,尿失禁。大笑或打個噴嚏後,尿就出來了,這是因為陽虛以後容易固澀無力。
  • 冬天手腳冰涼怎麼辦?照這方法做,溫陽疏肝補氣血,全身都暖暖的!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尤其是女性,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冰美人」了。
  • 冬季手腳冰涼 泡腳、按摩或藥膳 總有一款溫暖你
    每到冬季,不少人儘管在溫暖的室內,卻經常會感覺手腳冰涼,喝熱水、加厚衣服也難以緩解。這是怎麼回事?「中醫認為手腳冰涼主要是由於陽虛體質不能溫煦身體,或者氣機鬱滯,陽氣不能夠順暢通達四肢末端所致。」泡腳、按摩陽池穴溫暖全身腳上有相應的對應點連接人體臟腑的12條經脈,其中有6條起於足部,雙腳分布有60餘個穴位。劉洋表示,熱水泡腳猶如用艾條灸這些穴位一樣,有推動氣血運行、溫煦臟腑、滋補元氣、壯腰強筋、通暢血脈、調整陰陽、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進食慾的作用。
  • 手腳冰涼怎麼調理 按摩四個穴位讓你暖起來
    在秋冬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出新手腳冰冷的情況,在出現這種情況下的時候我們應該用哪些方法讓我們手腳都緩和起來?除了從方法中進行改善,那麼在日常的飲食中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食物來進行有效的緩解呢?手腳冰涼是哪些原因引起的這些我們都知道嗎?那麼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去看一下吧。
  • 艾灸就能祛溼,這幾個穴位你一定要知道!
    艾灸就能祛溼,這幾個穴位你一定要知道! 當我們人出現各種不適,是因為身體體內的正氣不足,免疫力下降,這才導致外邪入侵身體導致生病。 而溼氣就是一種。 我們常說身體裡溼氣重,可你真正了解過溼氣嗎?
  • 手腳冰涼有暖方
    這每當到了天兒冷的時候啊,好多女同胞都會出現一個很難忍受的症狀,就是手和腳都會冰涼冰涼的,不僅僅是白天的時候手腳冰涼,晚上也是,在被窩裡都很難捂熱乎的!天吶!難道咱們女同胞們這是覺醒了「冰肌玉骨寒冰掌」嗎?
  • 女人艾灸,必須每次都灸腿!對人來說,灸腿就是養命!
    艾灸不是活血的嗎?為何反而月經變少?每當這時,我會先問她們:  今天你灸腿了嗎?  也許很多人都知道,多灸腿可以避免上火,但對於女性來說,灸腿的意義不只是避免上火。很多灸友在艾灸過程中,總是忽視對腿部穴位的艾灸,然後導致氣血不下行,導致經量減少、推遲甚至閉經!
  • 手腳冰涼的穴位按摩
    現在天氣還沒有完全轉暖,我們的手腳也會隨著氣溫的變化不斷變化,有時候手腳因為氣血不足,總是冰涼的,讓人很不舒服。
  • 艾灸是女人第二春,艾灸這四個穴位決定健康美麗秘訣!
    女性為陰柔之體,最大的問題首推陽氣不足、體質過寒,加上現代女性多數不怎麼運動,很多人都有經絡不通暢的現象,很容易手腳冰涼、宮寒、胃寒……經絡不通,身體處處淤堵,煩惱不就來了!而補充人體陽氣最好的方法就是艾灸,對女性的寒性體質特別有效。 艾灸是補充人體陽氣最有效的方法。
  • 這10大腿部穴位,必灸!
    (1)引火下行:最近很多灸友反饋艾灸後上火的情況,因為冬季寒冷多夾雜乾燥,艾灸後容易出現上火的現象,所以每次艾灸要兼顧腿部穴位,把上半身的火氣引到腳上,也叫引血歸源(湧泉),可清虛降火,緩解灸後上火。(2)潤肺濡腸:雙腳是人體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與肺腑相對應的反射區,且脾、胃、肝、腎等重要臟腑的經脈都經過此,艾灸通過經絡傳導刺激,能達到促進氣血循環、調節臟腑的功能,滋潤乾燥的臟腑以及器官。(3)滋陰補腎:腿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包括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這三條都是陰經,艾灸即可滋陰,尤其是那些陰虛的灸友,要多灸腿部的三陰交、太溪、湧泉。
  • 香港艾奧比艾灸貼|艾灸五大穴位輕鬆搞定!
    艾灸以下穴位,幫助你溫通經脈,改善虛寒體質:1、湧泉穴施灸方法——可以在晚上睡覺前,先熱水泡腳20-30分鐘,然後點燃兩個大艾柱分別放在兩個艾灸罐裡面,包好毛巾分別綁在兩個足底的湧泉穴,時間20-30分鐘。也可以用博艾館艾灸儀,在湧泉穴的位置進行艾灸,時間30-50分鐘。這兩種方法相比而言,艾灸儀更加方便,如果經常艾灸,建議選擇艾灸儀。
  • 這10大腿部穴位,冬季必灸!
    (1)引火下行:最近很多灸友反饋艾灸後上火的情況,因為冬季寒冷多夾雜乾燥,艾灸後容易出現上火的現象,所以每次艾灸要兼顧腿部穴位,把上半身的火氣引到腳上,也叫引血歸源(湧泉),可清虛降火,緩解灸後上火。(3)滋陰補腎:腿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包括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這三條都是陰經,艾灸即可滋陰,尤其是那些陰虛的灸友,要多灸腿部的三陰交、太溪、湧泉。
  • 艾灸這幾個穴位,能治療你身上一多半的慢性病!
    1、治各種出血症、慢性鼻炎——灸隱白穴隱白穴是脾經第一個穴位,最主要的功效是止血,對各種出血症狀都能有效緩解。它還有一個功效,就是通鼻竅、治療慢性鼻炎、鼻出血。刺激隱白穴,通常是灸法,而且是麥粒灸,當然手持艾條懸灸也可。這個穴位不太好找,因為它特別小,在大腳趾趾甲旁約1毫米的位置。
  • 氣血不足,手腳冰涼的收藏好!用一個讚一個!
    現實生活中,手腳冰涼者多是陽虛體質。我們之前探討過手腳冰涼與陽氣的關係,今天我們來聊聊手腳冰冷跟氣血的關係。手腳發涼或有兩個原因,一是先天體質虛弱,如脾陽虛;二是後天生活習慣不當,如貪吃寒涼的食物、吹空調過度、穿衣服少受寒等。
  • 關 於 三 伏 灸:前世今生(1)
    過敏性鼻炎、風溼與類風溼性關節炎、畏寒怕冷、胃寒、宮寒、腰部寒涼、手腳冰涼及小兒和婦女的虛寒之症。5,「伏前加強灸」「伏後加強灸」?我以前專門講過,艾灸治病主要是通過刺激經絡穴位,調動氣血打通瘀阻的地方,如果你本來氣血都弱,那麼效果就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