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冰涼有暖方

2021-02-07 羅大倫頻道


這每當到了天兒冷的時候啊,好多女同胞都會出現一個很難忍受的症狀,就是手和腳都會冰涼冰涼的,不僅僅是白天的時候手腳冰涼,晚上也是,在被窩裡都很難捂熱乎的!


天吶!難道咱們女同胞們這是覺醒了「冰肌玉骨寒冰掌」嗎?


不不不,串頻道了啊,這裡不是仙俠劇,來,回到現實,只是手足不溫而已!


是指每逢天氣轉涼、寒冷、受刺激的時候,人體就會出現手和腳持續冰涼的一種現象,常常呈對稱性,只是局部皮膚溫度降低,睡覺時被窩捂不熱,每逢寒冷天氣、冬季症狀加重,脈沉細,四肢運動正常、脈搏搏動正常,並且排除其他器質性疾病所致。


手足不溫這種症狀十分常見,一直以來都困擾著眾多的女性,雖然不算什麼疾病,但是吧,在日常生活中卻實實在在的給大家帶來了不便。



大家基本上都是用熱水袋、暖寶寶來緩解一下。但是一直不治療,長此以往的發展下去就會出現失眠多夢、面黃、畏寒怕冷、便溏乏力、經量少且色淡等一系列較嚴重的症狀發生。在出現這些症狀之前,咱們先得調養起來!


陽虛,就是陽氣不足,氣血運行不暢,不足以溫暖全身,但是陽虛這種情況,不僅僅是手足冰涼,還會感覺全身都冷。

寒凝,感寒太多,太冷,寒為陰邪,收引凝滯,陽氣溫煦不及,出現手足不溫。

陽鬱,是陽氣被關在身體內,出不來,不能溫煦四肢手足。這種情況在職場女性中最常見了。往往是因為工作壓力大導致,而且習慣熬夜,吃的不健康(油炸、麻辣、甜膩都屬於肥甘厚味),常常伴有內熱,心煩,臉上會長痘痘,舌尖紅,本質其實是裡熱外寒。


特別是陽鬱這一點,咱們生活中一定要時時注意,就像吃油炸食品,不能騙自己就吃一頓,沒事兒,又不常吃。殊不知江海都是小溪匯聚而成!不以「惡」小而為之!



除了生活方式需要改變之外,咱們再配合艾灸。推薦的穴位是陽池和湧泉


艾灸是利用艾絨在體表穴位上的燒灼,藉助燃燒產生的溫和熱力以及艾葉的藥理作用、腧穴的功 能,通過經絡氣血的運行傳導,起到溫經通脈、舒經活絡、扶正祛邪的作 用。


艾灸法性屬溫陽,能溫通經脈,祛邪散寒,改善虛寒體質,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增強精力,改善總體健康狀況。而且艾灸產生的熱量還能降低肌肉的緊張性,促進血液循環。


陽池穴


陽池穴,陽,天部陽氣也;池,屯物之器也,穴位名字的意思指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陽熱之氣。


陽池三焦經的穴位,在手腕背橫紋中,在指伸肌腱的尺側凹陷中。翹起手掌,在腕背橫紋能摸到一束(2-5指)肌腱,這束肌腱靠近小指側有一個凹陷,就是陽池。



湧泉穴


湧泉穴為腎經的起點,腎主一身之陰陽,五臟六腑之本,乃水火之宅,寓真陰而涵真陽。不僅能促進身體陰陽氣血交融,還具有很好的養生保 健作用。


湧泉穴在腳心,在第2、3腳趾趾縫和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艾灸操作的時候,選取自己舒適又方便操作的姿勢。


艾灸時,將艾條點燃後,懸於定好的穴位上,距離皮膚 2~3釐米,以局部皮膚發紅潮熱但無痛為度。每天治療一次,15~20 min/次,隔日一次,2周一個療程,2個療程後觀察效果。

當然,也可以選擇器具灸,依據個人習慣就好。



環境安全:施灸過程中,室內要注意通風。施灸途中一定要防止燒壞衣服及床單等,艾灸完畢之後必須要確保艾火完全熄滅,防止火災發生。


不宜艾灸的情況:過飽,過飢,大渴,情緒激動,醉酒,極度疲勞時不宜施灸;婦女經期不宜施灸;孕婦及嬰幼兒不宜施灸。


艾灸不慎燙傷,可塗抹萬花油;起皰時,小者可以自行吸收,大者需消毒針刺破,放出液體,外敷消毒紗布,膠布固定。


此外,再配合適當的運動,促進血液運行之外還能產生熱量,早日將「寒冰掌」變成「火雲掌」!

✲文章◎半夏

✲編輯◎半夏

✲審校◎紫葉

✲封面圖◎千庫網授權

✲文中圖片均已註明來源,未經授權請勿擅用。

有獎徵文


如果您也有與中醫不得不說的緣分,可以將您的故事落筆成文隨時投遞給我們,文章請以word文檔的格式投遞至我們的郵箱


syyuandongli@sina.com


投稿的文章請保證原創,並附上您的微信暱稱、姓名、電話、地址等聯繫方式。我們篩選後會向作者獲取授權,刊登在頻道的欄目中,一經刊載,將為您送上羅博士的親筆籤名書哦~


感謝大家的積極反饋,我們期待您能夠將您與中醫的故事分享給我們與更多的蘿蔔絲,讓更多的人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羅博士的官方微信公眾號有如下四個,大家可以掃描二維碼關注,除此之外皆屬仿冒,請大家切勿上當!

🔹本公眾號原創文章版權歸本號所有,如需轉載請給編輯留言,並標明出處。禁做商用。

🔹本公眾號所轉載文章僅供大家學習交流,均在合理使用範圍內。若所引用的圖片來源、數據來源、文字版權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其他權利,煩請告知編輯,編輯將立即改正或刪除。

🔹本公眾號擁有羅大倫博士之肖像權,如有未經允許,擅自使用者,本公眾號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公眾號由北京市中喆(瀋陽)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支持,本號將對任何未經授權轉載、亂作商用以及經警告拒不刪帖等侵權行為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手腳冰涼的人,身體出了啥問題?3個方有效緩解!
    都說過冬,北方人靠暖氣,南方人靠一身正氣,有一種人,尤其會在冬日裡瑟瑟發抖,無處安放凍得跟冰棍似的手手腳腳,這樣的人,被戲稱為「手腳冰涼星人」。今天就跟大家講講冬天手腳冰涼的問題,日常該如何調理。冬天手腳總是冰冰涼的原因,「冬為寒氣所主」是其外部因素。寒為陰邪,易傷人陽氣。
  • 手腳冰涼的原因
    在這裡,就來為大家介紹幾種調理手腳冰涼的方法。手腳冰涼的原因中醫體質學上把很多人怕冷,手腳冰涼的現象稱為陽虛體質。陽虛體質就是陽氣不足,體內產生的熱量不夠,自然就會出現怕冷的狀態。這種體質的人,一般而言,女性要多於男性,老年人要多於年輕人,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年輕人現在佔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加,這和年輕人工作忙,不愛鍛鍊是有很大關係的。
  • 女人手腳冰涼的對策
    (二)陽氣不足  中醫認為,手腳冰涼是一種「閉症」,所謂閉,即為不通,受到天氣轉涼或身體受涼等原因的影響,致使肝臟受寒,肝臟的造血功能受到影響,導致肝臟陽氣不足,肢體冷涼,手腳發紅或發白,甚至出現疼痛的感覺。
  • 手腳冰涼捂不熱?一碗湯,補脾生血,讓手腳暖起來
    天氣慢慢冷了,很多人特別是女性、老人,還有平時就體虛的人很容易有一種情況:手腳冰涼,從內往外地透著涼氣,怎麼捂也捂不過來,穿多少都不管用。此時吃薑容易上火。中醫認為,手腳冰涼主要有兩種原因。手腳冰涼常見原因是身體陽氣虛衰,不能溫煦機體,特別是處於四肢末端的手腳就更得不到陽氣的溫煦,因此會出現全身怕冷,手腳尤為嚴重的現象。另外手腳冰涼亦與其血運密切相關。人體陽氣缺乏或者氣血虛弱,體內五臟六腑的功能活動相對減退,氣血運行變緩,所以比別人會更怕冷。還有一種情況是身體本身的陽氣、氣血並不虛衰,但氣血運行不暢,導致陽氣瘀滯在體內,不能達到手腳,出現發涼的情況。
  • 女性手腳冰涼如何改善?
    手腳冰涼一直是困擾很多女性的問題,特別是當自己的手接觸到別人時,總會聽到這樣一句話:你的手怎麼這麼涼呀?
  • 寶寶手腳冰涼的真相竟然是???
    冬天常有家長疑惑穿得圓鼓鼓的寶寶手腳卻還是冰涼的難道還穿得不夠多嗎?寶寶為什麼手腳冰涼呢?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寶寶手腳溫暖起來呢?冬天手腳冰涼是常見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因為自律神經的功能調節不順暢、血管變細引起的。加上腳趾、膝蓋、肩膀、手指等都是運動較多的關節部位,脂肪少,熱度容易散失,血管也較少,更容易感到發冷,手腳冰涼,怎麼捂都捂不暖。
  • 冬天手腳冰涼就是冷?
    ');}-->   相信不少人都有手腳冰涼的困擾,夏天還好,若是遇上大冬天的,手腳冰涼無法入眠才是件頭疼的事情。很多人以為冬季手腳冰涼可能就是因為天氣冷,沒穿暖衣物的緣故,醫生提醒,原因可能並非如此簡單。那麼手腳冰涼是怎麼回事呢?
  • 改善手腳冰涼,從補氣血開始
    身邊有很多朋友都有手腳冰涼的問題,有些人一年四季手腳冰涼,入冬後更是感覺雪上加霜,其中女性還會伴隨面色不佳、月經失調等症狀,但只是多穿衣服
  • 女人手腳冰涼的十個對策
    (二)陽氣不足  中醫認為,手腳冰涼是一種「閉症」,所謂閉,即為不通,受到天氣轉涼或身體受涼等原因的影響,致使肝臟受寒,肝臟的造血功能受到影響,導致肝臟陽氣不足,肢體冷涼,手腳發紅或發白,甚至出現疼痛的感覺。
  • 改善手腳冰涼的穴位都有哪些?
    手腳冰涼在中醫體質學上稱為陽虛體質。陽虛體質就是陽氣不足,體內產生的熱量不夠,陽氣不夠,自然就會出現怕冷的狀態。
  • 長期手腳冰涼咋辦?
    廣東省名中醫、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孫升雲教授介紹,正常來說,人體的四肢應該是暖和的,如果長期有手腳冰涼的情況,應考慮是否有心血管系統問題、下肢靜脈堵塞問題,還是陽氣不足的原因,如果是後者,通過積極的生活方式和飲食方式調理,能夠一定程度改善上述症狀。
  • 手腳冰涼是不是病?中醫這麼說
    很多人都有手腳冰涼的問題,入冬後更是雪上加霜。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康復科醫師陳巖提醒,手腳冰涼本身不是病,但如果一年四季都如此,那就要考慮疾病存在的可能,及時就醫。常見於這幾類人中醫學觀點認為,冰涼說明缺乏火力滋養。那麼,火力來自哪裡?來自於氣血。氣血不夠,火力自然不旺;氣血夠了,仍然不旺,就是燃燒動力不足了。一般來說,手腳冰涼的現象常見於以下幾類人。
  • 女人手腳冰涼吃什麼好?常吃6種食物,讓身體暖起來
    很多女性朋友一到了秋冬就開始手腳拔拔涼,尤其是冬天,手腳冰涼十分嚴重,冬天手腳冰涼除了可以加強體質鍛鍊、起居注意保暖之外還可以通過食療的方式調理
  • 手腳冰涼,中醫的調理方法.
    很多女孩子在入秋以後,特別是到了冬天,就會出現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手腳冰涼。很多人也知道這是末梢血液循環不好,這種寒氣大的人似乎是天冷的日子不好過,那麼到了春夏,天熱了,是不是就正好平衡,症狀能緩解了呢?其實不然,在秋冬手腳冰涼的人,在春夏照樣不好過,這些人在夏天不會出現手腳冰涼,反而會出現手腳心發熱,甚至乾燥脫皮。人是恆溫動物,健康的人是冬暖夏涼,不健康的人正好相反,冬涼夏熱。中醫怎麼認識手腳冰涼呢?
  • 經常手腳冰涼怎麼回事?
    我們都看過電視劇女主角手冷的時候,貼心的男主角都會把手放到臉上這種浪漫的橋段,其實手腳不容易暖是身體給你的一種信號,手腳冰冷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手腳冰涼,你必須重視起來!
    近日,天氣再次變冷,不少人的手腳的溫度也和天氣一樣冰冷起來,特別是女生。據中醫專家介紹,全國54%的女性都會有發冷的跡象。
  • 一碗益氣補血湯,改善秋冬手腳冰涼!
    天氣慢慢冷了,很多人特別是女性、老人,還有平時就體虛的人很容易有一種情況:手腳冰涼,從內往外的透著涼氣,怎麼捂也捂不過來,穿多少都不管用,而且此時吃薑容易上火。手腳冰涼者多是陽虛體質,手腳發涼大多有兩個原因,一是先天體質虛弱,如脾陽虛;二是後天生活方式不當,如貪吃寒涼的食物、吹空調過度、穿衣服少受寒等。如果任由手腳發涼,則脾陽更虛,導致脾胃功能低下,消化功能減弱,影響營養吸收,進一步發展可至精神不佳、面色萎黃、全身怕冷等。
  • 手腳冰涼就喝一碗湯!用一個好一個,整個冬天手腳都是暖的~
    手腳冰涼者多是陽虛體質。手腳發涼大多有兩個原因,一是先天體質虛弱,如脾陽虛;二是後天生活方式不當,如貪吃寒涼的食物、吹空調過度、穿衣服少受寒等。如果任由手腳發涼,則脾陽更虛,導致脾胃功能低下,消化功能減弱,影響營養吸收,進一步發展可至精神不佳、面色萎黃、全身怕冷等。既然是陽虛,除了遠離寒涼的食物,注意保暖,補陽是一個關鍵,還有就是活養血液。
  • 手腳冰涼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春季為什麼手腳冰涼
    春季、夏季仍覺得怕冷,手腳冰涼,大部分是由於體寒症引起的,而這多發於女性。從生理方面來講,春季手腳冰涼可能是有以下幾種情況引起的:1、循環障礙心臟衰弱、貧血、人體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能力就會減弱,使得手腳特別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環不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末梢循環不良」。
  • 一年四季手腳冰涼?除了「虛」還要警惕三種病
    冬季到了,有很多朋友都有手腳冰涼的問題,入冬後更是感覺雪上加霜。為什麼有些人一年四季手腳冰涼?  冰涼說明缺乏火力滋養,火力來自哪裡?氣血是原料,這個原料不夠,火力自然不旺;原料夠了,仍然不旺,這是燃燒動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