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腿就是養命!這10大腿部穴位,冬季必灸!

2021-01-16 艾療名媛課堂

[點擊藍字,關注中國第一女性艾灸公眾號]


養樹需護根,養人需護腳,人的腿就好比樹的根,根好樹才能活著,腿好人才能健康!


一、養腿就是養命!



1、腿是「第二心臟」!

  

人體血液運行包括動脈和靜脈。對靜脈來說,肌肉收縮產生的壓力是血流動力之一,腿部靜脈回流就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縮,把小腿照顧好,就等於在身體下部加了一個「泵」,可助心臟一臂之力,堪稱人體「第二心臟」

  

2、腿是「交通要道」!

  

人體50%的神經、血管、血液都在雙腿,小腿上還分布著60多個穴位,足三陽經、足三陰經這六條重要經絡也從小腿經過,是人體的交通要道,維持著氣血的上下通達、循環往復。

  

3、衰老從腿開始!

  

俗話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人老後,腿部和大腦間指令的準確性和傳導速度都有所下降,不像年輕時那麼默契。且雙腿承受上身的所有重量,如果不注意保護,自然就「年久失修」了!


4、腿是「疾病反映區」!

  

很多疾病都會反映在小腿上,比如小腿抽筋可能和缺鈣有關、腫脹說明臟腑有病、發涼意味著體質虛寒等,及時發現症狀,利於早期防治疾,治未病。

  

二、冬季灸腿,好處多多!



(1)引火下行:最近很多灸友反饋艾灸後上火的情況,因為冬季寒冷多夾雜乾燥,艾灸後容易出現上火的現象,所以每次艾灸要兼顧腿部穴位,把上半身的火氣引到腳上,也叫引血歸源(湧泉),可清虛降火,緩解灸後上火。


(2)潤肺濡腸:雙腳是人體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與肺腑相對應的反射區,且脾、胃、肝、腎等重要臟腑的經脈都經過此,艾灸通過經絡傳導刺激,能達到促進氣血循環、調節臟腑的功能,滋潤乾燥的臟腑以及器官。


(3)滋陰補腎:腿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包括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這三條都是陰經,艾灸即可滋陰,尤其是那些陰虛的灸友,要多灸腿部的三陰交、太溪、湧泉。


(4)解決手腳冰冷:最近很多灸友反饋手腳冰冷,是因為此時外界寒氣凝重,連帶著身體寒氣也加重,而寒則凝,氣血凝滯就傳遞不到四肢,就容易出現手腳冰冷,而艾灸腿部穴位可以化解寒氣、促進氣血循環,解決手腳冰涼。


三、10大腿部穴位,養身少不了


以下穴位不是我們常見常說的那些,而是擁有少見且擁有獨特作用的穴位,一直講足三裡、三陰交之類大家都知道的穴位也是沒意思,是吧。艾灸的話每次艾灸15-20分鐘,每次艾灸3-4個即可,除了艾灸還可以按摩,這裡我們介紹的是按摩方法。


1、風市穴:通經絡,瘦大腿




按摩風市穴可運化水溼、舒筋活絡,除了能排除大腿多餘水分,使大腿變苗條,還能緩解治療下肢麻木、腳氣、遍身瘙癢。按摩方法:對著風市穴位敲100下為宜(或用拇指關節按壓圈狀按摩),力道由輕到重為好,效果出來會讓你大吃一驚,原來肥肉都被敲走了!


2、陰陵泉:祛溼,瘦小腿



陰陵泉屬於脾經穴位,按摩陰陵泉可以促進代謝、促進祛溼,修飾腿部的曲線,恢復窈窕、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等。按摩陰陵泉穴時拇指指端放於陰陵泉穴處,先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再點按半分鐘,以酸脹為度。


3、陽陵泉:調理腰腿




常撥動陽陵泉穴,可調理腰腿問題、扭筋、月經不調、岔氣、肝膽有鬱氣。按摩陽陵泉穴的手法:用兩手大拇指分別按壓兩小腿的陽陵泉穴,兩手掌心、掌根、指端一起用力,上下揉50下,常按可防治膝關節炎、膝冷痛、鶴膝風、老寒腿、下肢不遂、癱瘓等。


4、豐隆穴:祛溼化痰



豐隆穴是祛溼效果非常好的一個穴位,適當的按摩豐隆穴能夠祛溼化痰,長時間按摩此穴還能夠將脾胃上面的濁溼排出,找到豐隆穴,每天按壓3分鐘作用,能夠幫助我們祛溼化痰,對身體健康非常有好處!


5、照海穴:緩解咽喉乾燥



經常的按壓此穴能夠幫助我們緩解咽喉乾燥、目赤、失眠等由於陰虛火旺引起的症狀。每天堅持按壓,按壓的時間不要太長一般5-10分鐘就行了,按壓時,感到酸麻脹就可以了!


6、內庭穴:祛胃火




內庭穴有一個比較顯著的功效就是可以幫助我們去胃火,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口臭、便秘等不適都可以按摩內庭穴進行緩解,平時也可用指端按多按壓此穴,按壓時,以一側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壓,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每天堅持按摩。


7、大敦穴:清醒頭腦




大敦穴屬於足厥陰肝經,可祛肝火,主治肋脹痛、腹瀉、疝氣、女性小腹痛等。經常的按壓大敦穴,能夠提神醒腦,緩解眼部疲勞,方法:指壓時強壓7-8秒鐘,才慢慢吐氣,每日就寢前重複10次左右。指壓大敦有速效性,因此不想起床的早上,不妨在床上加以指壓。


8、厲兌穴:通調腸胃




歷兌穴具有清熱利溼,通調腸胃的作用,用拇指指端點壓腳趾上的厲兌穴,力度可漸漸增大,以有疼痛感為好,2分鐘為好,以後用相同的方法掐壓另一隻腳上的厲兌穴。非常有效果的!


9、至陰穴:清熱散風



當身體溼熱嚴重,出現小便黃臊臭、尿頻尿急、尿澀痛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按壓至陰穴,每天下午3點到5點是膀胱經最旺盛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大拇指按壓至陰穴,堅持1-3分鐘,然後換另一隻腳,能夠清熱散風,通利下焦,對尿黃澀痛有很好的排洩效果!


10、竅陰穴:調理偏頭痛、足跟痛



兩手手指指腹垂直按壓足竅陰穴1~3分鐘,左右各1次,每天堅持按摩,能保健足部,能夠緩解全身神經痛,緩解偏頭疼、足跟痛、下肢麻木。


當然了,艾灸的話,效果會更好!


關於艾灸名媛課堂

在中國,艾灸名媛課堂中國女性第一灸療養生的微信公眾號,是艾灸的忠實布道者。服務大眾的同時,也致力於提升艾灸療法的市場競爭力。艾灸名媛課堂創始人黃老師,90年代末期就讀於中醫學院,現居上海, 專門服務於灸療事業,從不吝惜對女性的服務幫助。


《艾灸名媛課堂》使命:「幫助女性少吃藥、少打針、少開刀、少住院」,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如果您有灸療方面的疑問,歡迎在對話框中留言與我們交流,也歡迎添微信號:13217941230進行諮詢。



(長按圖片,掃描二維碼,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養腿就是養命!這10大腿部穴位,必灸!
    1、腿是「第二心臟」!人體血液運行包括動脈和靜脈。  二、冬季灸腿,好處多多!(1)引火下行:最近很多灸友反饋艾灸後上火的情況,因為冬季寒冷多夾雜乾燥,艾灸後容易出現上火的現象,所以每次艾灸要兼顧腿部穴位,把上半身的火氣引到腳上,也叫引血歸源(湧泉),可清虛降火,緩解灸後上火。
  • 養腿就是養命!10大腿部穴位,冬季養身少不了!
    1、腿是「第二心臟」!  人體血液運行包括動脈和靜脈。  二、冬季灸腿,好處多多!(1)引火下行:最近很多灸友反饋艾灸後上火的情況,因為冬季寒冷多夾雜乾燥,艾灸後容易出現上火的現象,所以每次艾灸要兼顧腿部穴位,把上半身的火氣引到腳上,也叫引血歸源(湧泉),可清虛降火,緩解灸後上火。
  • 養腿就是養命!這10大腿部穴位,冬季建議灸一灸
    冬季灸腿,好處多多!1、引火下行冬季寒冷多夾雜乾燥,艾灸後容易出現上火的現象,所以每次艾灸要兼顧腿部穴位,把上半身的火氣引到腳上,也叫引血歸源(湧泉),可清虛降火,緩解灸後上火。3、滋陰補腎腿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包括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這三條都是陰經,艾灸即可滋陰。陰虛的話,更要多灸腿部的三陰交、太溪、湧泉。
  • 養腿就是養命,10個大腿部位穴位必須了解
    一、養腿就是養命!1、腿是「第二心臟」!人體血液運行包括動脈和靜脈。對靜脈來說,肌肉收縮產生的壓力是血流動力之一,腿部靜脈回流就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縮,把小腿照顧好,就等於在身體下部加了一個「泵」,可助心臟一臂之力,堪稱人體「第二心臟」。2、腿是「交通要道」!
  • 養腿就是養命!10大腿部穴位!99%的人不知道
    1、腿是「第二心臟」!  人體血液運行包括動脈和靜脈。  人體50%的神經、血管、血液都在雙腿,小腿上還分布著60多個穴位,足三陽經、足三陰經這六條重要經絡也從小腿經過,是人體的交通要道,維持著氣血的上下通達、循環往復。  3、衰老從腿開始!  俗話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人老後,腿部和大腦間指令的準確性和傳導速度都有所下降,不像年輕時那麼默契。
  • 養腿就是養命,必灸的10個腿部穴位.記得收藏!
    冬季灸腿,好處多多! 1、引火下行 冬季寒冷多夾雜乾燥,艾灸後容易出現上火的現象,所以每次艾灸要兼顧腿部穴位,把上半身的火氣引到腳上,也叫引血歸源(湧泉),可清虛降火,緩解灸後上火。 3、滋陰補腎腿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包括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這三條都是陰經,艾灸即可滋陰。陰虛的話,更要多灸腿部的三陰交、太溪、湧泉。
  • 養腿就是養命!10大腿部穴位,按了都說好!
    1、腿是「第二心臟」!  人體50%的神經、血管、血液都在雙腿,小腿上還分布著60多個穴位,足三陽經、足三陰經這六條重要經絡也從小腿經過,是人體的交通要道,維持著氣血的上下通達、循環往復。  3、衰老從腿開始!  俗話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
  • 冬季艾灸腿部穴位 就是再養命
    一、養腿就是養命!1、腿是「第二心臟」!人體血液運行包括動脈和靜脈。對靜脈來說,肌肉收縮產生的壓力是血流動力之一,腿部靜脈回流就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縮,把小腿照顧好,就等於在身體下部加了一個「泵」,可助心臟一臂之力,堪稱人體「第二心臟」。
  • 為什麼說養腿就是養命?經常做腿有哪些好處?
    為什麼說養腿就是養命?  我們先來看看養腿有哪些好處!經絡技巧公眾號提示小腿上還分布著60多個穴位,足三陽經、足三陰經這六條重要經絡也從小腿經過,是人體重要的交通要道,維護著氣血的上行下行。    養腿就是養命!  養樹需護根,養人需護腳,人的腿就好比樹的根,根好樹才能活著,腿好人才能健康!  一、凡是得癌的人,都是小腿經絡不暢通  但是小腿經絡不暢通不一定是癌症,但一定是疑難雜症。
  • 女人艾灸,必須每次都灸腿!對人來說,灸腿就是養命!
    很多灸友在艾灸過程中,總是忽視對腿部穴位的艾灸,然後導致氣血不下行,導致經量減少、推遲甚至閉經!  不妨這樣想,人體是個圓,腰腹部是上半圓,腿就是人的下半圓,如果不灸腿,氣血就不能形成完整循環,單灸腰腹部,氣血只在上半圓局部打轉,氣血就沒有往下走的引導,月經也就不來了。
  • 腿是疾病反映區,冬季養腿,要常灸6個穴位!
    如果你會艾灸,那不妨在冬天多多艾灸腿上的穴位吧,因為腿是「交通要道」!人體50%的神經、血管、血液都在雙腿,小腿上還分布著60多個穴位,足三陽經、足三陰經這六條重要經絡也從小腿經過,是人體的交通要道,維持著氣血的上下通達、循環往復。
  • 逢九必灸 || 夏季到來灸補陽氣!夏季不補,秋冬受苦!
    今天是2018年6月9日,品艾倡導「逢九必灸」每逢9日、19日、29日愛自己「艾」家人,尤其是在夏季「三伏灸療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人們體表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進行灸療,以起到溫養經絡、祛溼散寒、補虛助陽的作用,改善各種冬季疾病。可謂借天時來治病。
  • 禁灸的禁忌穴位有哪些?
    古代文獻中有不少關于禁灸穴位的記載,但各種書籍之間互有出入,頗不一致。如《針灸甲乙經》僅載禁灸穴24個穴位,《針灸集成》則達49個之多。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一類為面部的穴位,(微信號:aijiu888888)如絲竹空、攢竹、睛明、素髎、禾髎、迎香、顴髎、下關等,古代以直接灸為灸療的主要方式,面部肌膚嬌嫩易受損傷,同時因為易產生瘢痕而影響美容,可能是禁灸的主要原因;一類為該穴區的深部有重要的臟器,灸後可能出現意外。
  • 三伏天灸養生法常用穴位之【脾俞穴】
    訓練營學員在正式開營之前通過每天學習1-2個三伏貼需要用到的穴位,掌握定位取穴方法,了解穴位的功效。以便更好的掌握三伏貼的穴位貼敷方法。▍在三伏天灸貼敷方案中,脾俞穴通常是用來作為調理胃腸和呼吸功能的組合穴位之一。享泰極學堂由中醫老苗創立,在過去的2019年,中醫老苗每天堅持在享泰極公益學堂給廣大中醫愛好者上課,深受好評!中醫碩士,家傳中醫與學院派的結合,熱衷於中醫的傳播和中醫疑難病研究。
  • 手部穴位圖(高清詳解)
    還有手掌下的胃腸點穴,用力按壓這幾個穴位或揉搓區帶每天做 7-10次,如果再配以香菸灸,效果會更好。按摩的穴位:中魁、胸腹區、 胃腸點噁心吃了腐敗不潔的食物和沒熟透的水果,或是因機體疲勞、精神緊張等原因引起的噁心和嘔吐,不可避強止嘔, 能吐則應儘量吐出,此時,應用提高胃腸功能和促進消化吸收的穴位, 這些穴位都在食指上。
  • 【艾播】人體幾百個穴位,根本不需要全記!灸通這10個穴位,想生病都難!
    對此穴位經常拔罐,可以導引腎經虛火及上焦濁氣下行,並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可以降血壓,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及浮腫的作用。主治: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關節炎、踝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腓神經麻痺、脈管炎、類風溼、腰痛等病。也是治療肝膽疾病的要穴,對肝炎、膽囊炎、黃膽的治理作用也較好。同時還對高血壓、癲癇、遺尿、腳氣等病有治療作用。8、風池穴
  • 手腳冰涼灸哪裡?秋冬艾灸這6大穴位,讓你溫暖一冬!
    陽池穴的功效:陽池穴這個名字就意味著囤聚太陽的熱量,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這一穴位,便可迅速暢通血液循環,溫暖和身體。湧泉穴,在人體足底穴位,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腎經的首穴。
  • 這5個穴位,必須灸透!
    不過別怕,早有前輩替我們把規律歸納總結出來了:腳底與身體的對應關係為:頭部對應腳趾,胸部對應腳掌的前半部,腹部對應腳掌的中部,盆腔部對應腳跟。也就是說,把腳豎起來,腳底就可以看成一個直立的人從頭面到盆腔的部分(這也是人體最重要的部分)。
  • 手部穴位——陰郄穴
    石宮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經水流入地之深部的巨大場所。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是從地之天部流入腎骨所處的地之地部,孔隙中流下的細小水流匯入了腎水的大海之中,故名石宮。3、手少陰郄、少陰郄。手,手部。少陰,心經也。郄,孔隙也。穴名之意指本穴經水循地部孔隙回流地之深部。理同陰郄名解。郄穴之意與本名解同。
  • 節氣微科普丨世界針灸日遇上小雪,養生保暖不妨灸灸這些穴位
    施灸頻率不拘時灸,即感到怕冷咳嗽或因為受涼即將感冒時施灸。溫暖後背灸腰陽關腰陽關在腰部是陽氣通行的「關口」,是陰陽交匯點,很多人冬天感到後背發涼,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陰陽交會處的經絡不通,使得陽氣無法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