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通訊員 楊璞)11月22日是「世界針灸日」,也是今年的小雪節氣。由於這個時間段天氣由冷轉寒,北方地區的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而南方地區雖然此時「地寒未甚」,基本不會下雪,但是由於雨水與寒氣交織,溼冷天氣也開始增多。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針推科李偉洪副主任中醫師介紹,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人體正氣強盛,邪氣不易侵入機體,也不容易發生疾病,但正氣虛弱的人容易生病。艾灸療法具有溫陽扶正的作用,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特別適合在小雪節氣作為養生保健的方法。那麼,如何在小雪節氣運用中醫的艾灸來保健呢?
固護肺氣灸肺俞
年輕人戶外活動較多,出汗後常常不注意保暖,又喜食冷飲,所以很容易感冒。固護肺氣對具有重要的保健意義。肺俞穴是肺臟之氣出於背部之所,還是主宰全身在表之衛氣,固護人體之正氣不受邪氣侵犯。其位於人體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指寬處。
施灸頻率不拘時灸,即感到怕冷咳嗽或因為受涼即將感冒時施灸。
溫暖後背灸腰陽關
腰陽關在腰部是陽氣通行的「關口」,是陰陽交匯點,很多人冬天感到後背發涼,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陰陽交會處的經絡不通,使得陽氣無法上行。
艾灸腰陽關,就像打通了關口,使陽氣暢通無阻,畏寒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腰陽關在督脈上,可以用簡易的取穴方法,用雙手大拇指在髂骨(平時系腰帶下方突出的骨頭)邊緣固定,雙手食指在背後交匯,與兩個食指連線平行的、位於脊柱上的那個點,就是腰陽關。艾灸腰陽關,每次20分鐘 ,平時也可以進行熱敷或揉按。
健忘失眠灸關元
步入老年,腎氣漸疲,元氣漸虧,會出現腰膝酸痛、夜尿頻多、健忘失眠、不耐疲勞、視力減退、聽力衰減、脫髮白髮等症狀。《醫經理解》記載:「關元,在臍下3寸,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人生之關要,真元之所存也。」該穴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
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下3寸處。艾灸方法同肺俞穴,最佳頻率為1日1次,亦可不拘時灸。
補中益氣、養陽氣灸足三裡
中醫著作《靈樞》中記載:「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調於足三裡。」冬季護陽氣,補中益氣比較適合按揉足三裡穴。該穴位在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嵴1橫指,當脛骨前肌上。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 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
灸「足三裡」能調整消化系統使之功能旺盛,吸收營養增加能源,對全身各系統都有強壯作用。艾灸方法同肺俞穴,頻率可不拘時灸。
也可以拇指按揉足三裡:用拇指指面著力於足三裡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而揉之。其餘四指握 拳或張開,起支撐作用,以協同用力。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產生酸、麻、脹、痛和走竄等感覺,持續數秒後,漸漸放鬆,如此反覆操作數次即可。
【來源:中國江蘇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