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人睡眠白皮書》顯示,中國人的平均睡眠時間,只有6小時55分鐘。很多人羨慕古人:沒有手機和電腦,讓你熬到兩點半。但是,你有沒有認真想過:古人真的睡得久嗎?
古人睡多久?
原始人的生活環境要比我們艱苦的多,冬天沒有暖氣、夏天沒有空調,睡在野外還要時刻提防野獸和其他部落的襲擊。所以,他們每晚的睡眠時間很少能超過6個小時。可以說,人類在有穩定的住所、相對舒適的睡眠環境前,常常沒條件睡滿8小時。
在我國,古人一般在晚上9點至11點躺下休息,天亮之前就得準備好起身耕種,滿打滿算,睡眠時間是很難達到8小時的。
藥房網商城
湯臣倍健 魚油軟膠囊
小程序
在16世紀之前的歐洲,那時候的歐洲人很多在黃昏之後約2小時開始準備入睡,大概在睡了4個小時之後,中間又會醒過來一兩個小時,然後再進行第二次睡眠。
中途醒了之後,歐洲人會非常活躍:起床、抽菸、上廁所,甚至半夜拜訪鄰居。當然,大多數人會留在床上,閱讀、寫作、祈禱。
15世紀後期的無數祈禱手冊裡,對兩段式睡眠之間的這幾個小時提供了很多特別指導。直到20世紀,這種分段式睡眠在尼亞加拉、巴西以及中美洲一些國家還存在。
其實很多哺乳動物都是分段式睡眠。比如海豹如果在水中入睡,只能利用呼氣與吸氣中間一小段短暫的時間睡覺,意味著每呼吸一次,它們都會醒來
睡太多和太少可能都不好,睡眠質量更重要
一部分人,睡太少,要死要活。
一部分人,睡得太多,卻也未必是好。
多項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短暫睡眠(自我報告的睡眠時間<6小時)和長時間睡眠(自我報告的睡眠時間≥8小時)可能與死亡率增加和多種疾病有關。
比起睡眠時間的長短,睡眠質量往往會被大家忽略。
深度睡眠,對消除疲勞、恢復精力有較大的作用。如果睡眠質量差,即長時間處於淺睡狀態,即使睡滿8小時,依然會感到睏倦疲憊。
而「睡滿8小時」的理論,最早其實是和「八小時工作制」一起提出來的。著名的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羅伯特·歐文首先於1817年提出「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閒、八小時睡眠」。之後,這句話也成為西方工人們爭取888工作制度喊出的口號。
就這樣,睡眠從一個生理問題,變成了一個社會文化問題。潛移默化間,睡眠健康的標準也隨之改變。
一般而言,人們的正常睡眠時間是7個半小時,最低不低於6個半小時,但也有例外,只要覺得睡夠了、精力充沛即可。
「8小時睡眠」只是一個平均值,從來就不是必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