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結果=人格理念x態度x能力。
如果一個人心靈汙濁,那他的人生道路就會變得崎嶇不平,因此必然會跌倒。而如果一個人心靈清澈,則他的人生道路會變得平順,因此能夠度過幸福安定的一生。
個人分享:原諒生活中的不完美 人生中甜美的果實,都是從不斷地奮鬥中得到的,種種煩惱、磨鍊可以砥礪我們的鬥志,種種危險、困難可以鍛鍊我們的勇氣。不懼艱難,方能取得勝利。
珞珈風採:珞珈集團人力中心助理 章倩
《道德經》,被譽為萬世之書,天下之學,經典中的經典。
【原文】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譯文】穩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所以有道的人終日行事仍保持慎重,就像軍隊行軍離不開輜重一樣。即使有奢華的享受,他也漠然處之,從不沉溺其中。為什麼有萬乘之車的大國君主,還輕率躁動以治天下呢?輕率就會失去根本,躁動就會喪失主宰。
【解讀】本章講了道家的一個重要觀點,即修身是一切的根本,它比優越的物質條件乃至天下國家都重要。帝王以身輕,恣情縱慾,不愛惜自己的生命,這就是失去了根本。老子從治身之道過渡到治國之道,謹慎的分析了重與輕、靜與躁的關係,闡明了治國者應該以民為國家之根,以德為治國之本的道理。老子主張順應自然,由於物質是人創造的,它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如果人們過分節儉,一味拒絕富足充裕的生活,日子未免過得單調乏味,所以,適當地追求物質是理所應當的。但是,人活在世界上,就要鍛鍊自己創造價值的能力,如果只追求享受而不去勞動,就不合乎人大道,就會埋下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