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頒布最新文件,事關每個中小學生!家長教師都要細讀!

2021-01-09 網易

2020-12-30 08:42:24 來源: 小周老師

舉報

  近日,教育部制定且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教育部令第49號),《規則》將於2021年3月1日起實施。

  對於上學的時候不聽話、打鬧被老師責罰這件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有時候被罰站、有時候被罰抄作業、甚至會被打手心,這樣的懲戒大家都有所經歷。懲戒在教育裡並不少見,甚至可以說是常見的手段,在以前這都是大家公知的事情,家長對於老師懲罰孩子並不會有多大的意見。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對於教育的認知不斷加深,對於教育懲戒有了不同的看法。

  

  家長反對老師懲戒孩子的事情近年來比比皆是,大家對於這樣的事情的評價也褒貶不一,有的人說:我們以前都被老師這麼打的,孩子不打能較好嗎?也有的網友說:體罰學生是一個錯誤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心理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一時之間眾說紛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其實家長並不是反對教育懲戒,而是要有個「度」,這個「度」需要教育部給予明確的規定,於是今天「他來了」!

  

  教育部制定且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

  教育部在經過廣泛的調研、嚴密的論證之後,公布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教育部令第49號)以下均簡稱懲戒規則,《懲戒規則》詳細、準確的回答了社會關切的教育熱點,在文件制定的過程之中,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懲戒規則》是國家第一次以部門規章制度的形式對於教育懲戒做出明確的界定,非常系統的規定了教育懲戒的界定、適用範圍、以及具體實施的規則、程序、要求等。《懲戒規則》意在將教育懲戒納入法治的軌道,繼續深化教育改革,更好地貫徹教育方針。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重要規定

  教育懲戒的界定:國家首次在文件中界定了教育懲戒的定義,首先教育懲戒是

  「學校、教師基於教育的目的,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

  這也就是明確了教育懲戒不是一種處罰的行為,而是一種教育的行為。文件還指出,教育懲戒是學校、教師行駛教育權、管理權的具體形式。教育懲戒還需要應當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適當性的原則,「符合教育規律,注重育人效果等等。

  

  適用範圍:在確有必要的的情況下,學校、教師可以在學生存在不服從,擾亂教學秩序行為失範、具有危險性、侵犯權益等情況下實施教育懲戒。同時,根據程度輕重,《規則》將教育懲戒分為一般教育懲戒、較重教育懲戒和嚴重教育懲戒三類

  一般教育懲戒:該方法適用於情節較為輕的學生,具體的方式包括了點名批評、口頭警告、書面檢討等。

  較重教育懲戒:該方法適用於情節較重或者當面教育仍不悔改的同學,具體的方式有德育工作負責人訓導、承擔校內公共服務、接受專門的校規校紀和行為規則教育等方式

  嚴重教育懲戒:該方法適用於情節較為嚴重,影響惡劣的小學高年級、中學等學生。具體的方式有停課停學、法治副校長或者法治輔導員訓誡等。

  

  教育懲戒不等於體罰!

  文件中明確地指出教育懲戒於體罰、變相體罰是有本質區別的,文件也明確的規定了教師的七類不當行為,規範了教師的行為,也規定了教師違規的具體處罰方式。這也方便各方監督,保證教育懲戒合規合理。當然,文件也規定學校應當維護教師正確、合理、合法的教育行為,不得因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而給予其處分或者其他不利處理。

  

  寫在最後

  文件將在2020年3月1日正式實行,也就是明年的春節學期正式實施,這樣讓很多家長非常開學,心理的重擔終於放下了。小編覺得這項文件不僅僅是解決的教育懲戒的問題,也解決老師、學校與家長之間很多的問題,文件已經界定清楚,讓大家有法可依,大家也要做到有法必依!

  大家對於今天的話題還有什麼其他的意見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通知,中小學生迎來「好消息」,教師迎來「壞消息」?
    而教育當中,義務教育更是顯得非常重要,因為這事關億萬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也不惜花重金也希望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如果還要海外留學,至少要200萬元了。義務教育階段雖然免學費,固定收取的雜費也不高。但是擇校費和培訓費算起來,那也是一個不少的數目。除了費用,接送小孩、輔導孩子學習、升學以及就業也讓很多家長感到頭疼,面對諸如此類的問題,學校和教育部也是給出了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其中提到可以允許學校可以開展有償的「延時服務」。
  • 教育部最新通知,中小學生和幼兒迎來「好消息」,家長們炸鍋了
    每個家庭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手中寶,作為家長最大的心願應該就是孩子可以健康地長大,然而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有時父母因工作繁忙無法做到時刻陪伴及保護自己的孩子,這也使得家長們常常有所擔心。
  • 教育局最新通知,中小學生和家長迎來好消息,網友:希望全國實行
    在過去的近20年時間裡,中小學生及家長都在呼籲教育部門進行減負,然而大家卻尷尬地感覺到越減負擔越重了!不可否認,如今中小學生的學習條件雖然比以前要改善很多了,老師的教學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由於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不少學生們始終都難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有時很晚都在做家庭作業。
  • 最新!在職教師究竟能否到培訓機構兼課已明確,事關教師切身利益
    最新!在職教師究竟能不能到培訓機構兼課已明確,事關教師切身利益對於在職教師從事有償補課的行為,每個人的看法可能都不一樣。絕大多數人認為,在職教師肯定不能從事有償補課,尤其是組織自己班級的學生參加補課而收取費用。
  • 2022年中考要考藝術?教育部最新回應
    2022年中考真的要考藝術?教育部最新回應:沒有說2022年各地中考都要考藝術!藝術中考如果開考,教什麼?考什麼?不會給學生家長增負!萬麗君:這裡有個概念,文件沒有說,到2022年全面鋪開美育中考,2022年提的目標是:評價體系逐步建立,文件中11條對推進評價體系改革有三個方面要求:把中小學生學習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類課程以及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要求,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
  • 教育部最新通知,2020「汙點教師」名單來了,學生家長拍手叫好
    教育部最新通知,2020「汙點教師」名單來了,學生家長拍手叫好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教育事業也呈現出蓬勃向上的朝氣。尤其是近些年來,由於教師的福利待遇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人一窩蜂似的都加入到了教師隊伍。教師隊伍的快速膨脹,隨之帶來的就是教師隊伍質量的參差不齊,關於教師的負面消息逐年增長,為了遏制這種不良現象,教育部相繼出臺了多條教師行為規範準則,嚴抓師德師風建設。但是,依舊有一些教師「頂風作案」,讓人痛恨欲絕。近日,教育部針對8起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典型問題進行公開曝光,其中威懾之意,不言而喻。
  • 教育部好消息,影響全國中小學教師,家長拍手叫好:必須改變!
    「少年強,則國強」這基本成了每個中國人的共識,國家的強大必須靠少年,國家的發展必須要有高質量的基礎教育為支撐。目前,我國現有各級各類專任教師1673萬人,這個龐大的群體支撐起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被稱讚為「一支了不起的力量」。
  • 教師不得通過微信群布置作業,教育部早就提到,要注重視力保護
    「近年來微信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行業都頻繁地使用它,不少公司、學校都充分利用微信這一工具完成工作、教學任務,但近期卻發生了令人不解的事情,微信群竟然成了家長和老師的矛盾點所在。在2020年的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發布了作業管理「十不要」,希望能夠進一步約束教師行為,不能繼續出現老師推卸責任,全由家長、學生代勞的情況出現。這個「十不要」不僅是規範老師的行為,還是要求學校不得將老師帶離工作崗位,去進行其他方面的工作,不能重複要求教師填表格。
  • 教育部新動作:中小學生或將要人人學編程!家長:太燒錢了
    面對中考高的升學壓力,家長現在基本上反對一切阻礙考試的科目,這就會導致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英語好的學生反對降低英語分數,理化好的同學反對降低理化的分數,那麼現在有人提議將編程教育納入基礎教育體系,而教育部表態會根據需要來實施,自然也會遭到一部分家長的反對。
  • 學校、教師可實施教育懲戒!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
    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廣泛調研、公開徵求意見基礎上,制定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教育部令第49號,以下簡稱《規則》)。《規則》回應了社會關切的教育熱點問題,在起草過程中就受到了各方面高度關注。第三,強調了行為的目的性,即是要使學生認識和改正錯誤,而不能為了懲戒而懲戒。關於《規則》的適用範圍,高校學生已有《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予以規範,而學前幼兒認知和行為控制能力較低,特殊教育學校學生身心發展存在障礙,都不適宜實施教育懲戒,因此《規則》將教育懲戒的實施範圍限定在普通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四、實施教育懲戒要把握哪些原則?
  • 教育部頒布新禁令,引來很多家長點讚
    在之前網上也曾流傳過一位家長拍的一段視頻,視頻的內容就是學校要求家長輔導孩子的一些作業情況,檢查完之後還需要去批改孩子的實踐活動,也需要家長去負責帶領這樣的一些要求,也讓這一位家長變得百思不得其解,既然把孩子送到學校來了,就是需要專業的老師來進行負責指導孩子們的學習情況,這些事情都讓家長去做了
  • 教育部頒布新禁令,引無數家長拍手點讚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此前網上流傳著一位家長拍的視頻,視頻內容是學校要求家長輔導孩子的作業,檢查完後還得批改,孩子的實踐活動也得家長負責帶領。這些要求讓這位家長百思不得其解,既然把孩子送到學校了,就是需要專業的老師來負責指導孩子的學習。這些事情家長都做了,那老師是用來幹嘛的?此視頻一經發出就被很多家長轉發,在社會上引發了不小的轟動。有的人認為家長是正確的,學校的本職工作都讓家長做了,那學校都是幹嘛的;有的人認為學校的安排是正確的,家長也要起到輔助作用,也得參與到孩子的學業輔導中。
  • 教育部對中小學生的「手機」下手了,家長表示支持,早該管管了
    教育部對中小學生的「手機」下手了,家長表示支持,早該管管了教育部回應,禁止中小學生將手機帶進校園,加強對中小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管理,若有特殊情況帶入手機的同學,在入校時須上交老師統一管理。教育部這樣的消息回應,大部分家長拍手叫好,紛紛點讚,表示支持,覺得早該管管了。學生的自控能力很差,這樣終於可以避免孩子過度玩手機而不好好學習了。學生們的反應就比較無奈,手機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習慣,並且手機會給他們帶來很多的樂趣,若是不能夠帶進校園,對很多同學來說是很不習慣的。
  • 事關所有家長!陝西一地終於對班級群出手了!
    今天教育部也舉行新聞發布會 對家長批改作業進行了回復 事關所有家長!有記者提問,家長群的出現可以方便家校的溝通,同時也給老師和家長帶來一些困擾,最近各地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和措施,請問教育部如何看待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 俞偉躍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和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手段。
  • 事關所有中小學!商城縣的學生家長速看……
    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教育部回應了
    近日,教育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83號建議的答覆中稱,對於「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的建議,教育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健全網絡安全長效機制。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視網絡環境下的德育工作,引導中小學生合理上網、健康上網,取得良好成效。
  • 鞏義家長,作業到底誰改?教育部表態了!
    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教育部答覆「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建議
    11月13日,教育部網站發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83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披露了教育部答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關於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的建議」的具體內容。教育部在成文於10月14日的《答覆》中指出,建設綠色網絡,引導中小學生合理上網、健康上網是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重要內容。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視網絡環境下的德育工作,引導中小學生合理上網、健康上網,取得良好成效。一、加強政策指導。
  • 市教育局出臺文件為中小學生減負 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
    市教育局出臺文件為中小學生減負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
  • 周記丨教育部禁止讓家長批改作業,春城小學語文課例站上全國「舞臺...
    教育部表態:禁止家長批改作業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針對這一問題,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表示,家庭和學校在課後作業方面的職責,應該釐清邊界。必須要明確作業是課程教學的一部分,布置作業、組織孩子完成作業、批改作業等,是學校的職責。